第27節
“這位小公子,是開桌還是雅間?”店小二看著謝錦秀和謝家云問著,謝錦秀一身青衫,自然知道是讀書人,而謝家云一身書童短打裝扮,一看就是書童或者小廝,所以才直接熱情的這般問候謝錦秀。 “就開桌吧!”謝錦秀是來談生意的,自然不會想著多花錢,吃頓飯而已,還上什么雅間。 “好嘞,您這邊請!”店小二麻利的帶路,然后帶到一張方桌邊,就用肩上搭著的布巾清潔著桌面,順便問著:“小公子,您要吃點什么?” “店家這邊拿手的魚給來一份,炒一盤青菜,再來一碟花生米,上兩碗米飯,一壺清茶!”謝錦秀來賣魚,自然想要知道酒樓中的魚做的怎么樣? 進來的時候,環視四周,他發現吃魚的開桌不足四成,所以只能自己試菜看看。 “好的,您稍等!”說完店小二就往廚房那邊報著菜名。 謝家云以前也做過店伙計,只是不是這邊的,不由得開口:“三叔,這邊的魚大多是燉煮,少量的清蒸,不過據說這家做的清蒸魚極好!” 謝錦秀一聽,有些奇怪,不過對于古宋國的飲食結構,他還不算了解,當然不了解,以謝明陳家之前的狀態,最了解的也不過是各種野菜粥,蒸蛋rou食都算是高端的了。 花生米應該是提前炸出來的,所以上來的最快,清茶上來后一品后讓謝錦秀皺了眉頭,略微有些苦口,沒有茶的清香。 等清蒸魚一上,謝家云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謝錦秀一伸筷子,送入嘴里只覺著腥味去的不夠徹底,而且明明是鯉魚,居然是清蒸,這要哪樣? 第43章 謝錦秀想想在家吃的幾次魚,本來以為是家里條件限制,調料不足,所以才會味道不佳,腥味頗重,沒想到在這邊的酒樓特意點了魚吃后,才發現是魚的做法本身就有些問題,那么之前村中半大小子說的魚的價格上不去也是有情可圓,可是私塾中的王嬸子做出來的魚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想不明白的謝錦秀搖搖頭,不想他一邊吃魚,一邊搖頭的動作被店小二看了個正著,連忙走上去問著:“小公子,您可是對飯菜不滿意?” 這家酒樓是王家族里的私產,過來上工的基本都是族里旁系的子弟,所以店小二基本都姓王,而且一個個都以之為家,自然都十分注意酒樓的口碑。 “不滿意倒是不至于,我口味略微清淡,所以就是嘗著覺著有些腥了!”謝錦秀笑著開口,跟店小二實話實話。 “這樣啊,真是對不住,小公子,這清蒸魚這些日子確實是腥了些,按理說做這道菜我們店里一般是用河中鱸魚做,因為這道菜用河中鱸魚做最好,只是十分的不湊巧,前些日子雨水重,似乎是河流發生了變化,以至于鱸魚幾乎消失不見,自然漁民也是難網,沒有了河中鱸魚,所以大師傅才以鯉魚代之,小公子真是味蕾絕倫!”店小二弓腰的在謝錦秀耳邊說了實情,還贊了謝錦秀的味覺。 謝錦秀倒是聽了真章,說到河中鱸魚,腦中似乎有什么一閃而過,但是太快他就沒有抓住。 “其實鯉魚,紅燒是最好的,糖醋魚也是不錯!”謝錦秀直接開口,他正好想和酒樓這邊多了解一些,卻不知道旁邊的人都驚訝的聽著謝錦秀報出來的菜名。 “紅燒鯉魚,我知道,這位小公子,可是糖醋魚是什么?”旁邊桌上的一位胖食客,好奇的開口問著,一看那個樣子就是個吃貨。 “額,我只是偶爾聽說!具體如何,我也是不知?!?/br> 糖醋魚,不知道?是什么道理?糖,醋不是很明顯么?那么這其中一定是有問題,謝錦秀腦中一閃,話語就回環回來。 得了個不知道糖醋魚是什么的消息,謝錦秀馬上閉口不談,他發現了一個問題,也許這里不只是啟蒙書籍不一樣,就是連飲食上也有些菜這邊也可能不知道,不過一想,就是前世的飲食文化也是不停發展的,菜譜也是每朝每代都在增加,是廚師的創新,不知道這菜,才是正常的。 謝錦秀腦子里面一回憶,才發現家里居然沒有醋這個東西出現,但是家里有酸味,一般都是做的酸菜或者酸果子出來的酸味,因為之前忙于應試,他也沒有太過在意這些,此時有了這方面的考量,這才發現似乎家里很多東西不是很齊全。 “那真是可惜!”胖食客有些惋惜的說著,“不知道為什么聽了名字,就應該很好吃的樣子!” 他一說完,周圍的人都哈哈的大笑起來:“羅掌柜,你也不怕你這么吃下去,胖的走不動了?” 瞬間旁邊的人都說笑了起來,看來那些都是酒樓的???。 “那真是謝謝這位小公子,我們下次會注意給食客,上拿手的魚!盡量避免這種情況?!边@樣說完,店小二告罪離開,不一會兒,就從后廚拿了一小碟的醬rou出來,倒是讓謝錦秀刮目相看。 這酒樓居然知道賞菜營銷。 “小二哥,我瞅著酒樓的生意真是不錯,不知道你們這邊的魚怎么收?”謝錦秀直接問著,可能是基于前面店小二的認真負責,讓謝錦秀才放心的問出來這個問題。 “每天早上會有漁家,有農家,送到酒樓來,一般不是很多,賣完為止!”店小二自然的答著,現在河里的大魚不是很好打,所以每天送來的魚也是有些數量限制,一些用魚做的菜也因為食材限制做不出來,要不然也不會有今天清蒸鯉魚的存在,都是因為這幾日幾尾鱸魚也沒有,所以才用鯉魚代替。 這時古宋國,都知道做魚費油,家里李氏即使水田中有魚,也很少去動,一個養成了大魚可以換錢,另一個也是怕耗油多。 “小二哥,不知道我家里要是有魚,想要送到貴店來,應該找誰?價格幾何?”謝錦秀拱拱手問著。 “???”店小二一愣,食客變成推銷人員,也難怪他愣住,沒有反應過來。 “食材的話,都是店內后廚的大師傅負責,掌柜的只負責給結算,要是有魚送來,都要經過大廚師傅過目才成!”店小二說著,就不由得一笑,“不新鮮,我們可是不收的,所以小公子,你若是有魚可以帶來再說,沒有,我們這樣說,也是白說!” 聽了這話,謝錦秀就懂了,這是見了實物才能給出來價,他就有了盤算。 和店小二道謝后,謝錦秀結了飯錢,就連忙帶著謝家云去糧店rou店以及藥店,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等謝家云看著謝錦秀買了兩背筐的有的沒有的東西,不由得頭皮一緊。 “三叔,這些東西是不是有些多了?二奶奶要是看著了,又要訓我了!”謝家云嘟嘟嘴巴,雖然謝錦秀是叔叔,謝家云是侄兒,但是謝家云比謝錦秀大了好幾歲,這種亂花錢的行為,自然會讓李氏訓謝家云,畢竟他這般大了居然不去勸誡著點三叔?不訓他訓誰? “放心吧,有我呢!這些東西,我買了自然是有用,回去,我絕對不讓你受訓就是!”謝錦秀拍拍謝家云,只是如此也安撫不了謝家云的心,一路上都是忐忑。 果然一到家里,李氏一看著從馬車上放下來的東西,就是心里一疼,等自己拿了看看,幺兒居然買了那么多看起來無用的東西,這怒氣就起來了,就要開口訓斥謝家云,畢竟幺兒還小,旁邊人勸誡下,是應該的,怎么能讓謝錦秀被忽悠了,花了銀兩,買了無用之物? 不過還沒有等她開口,謝錦秀連忙拉著她衣袖晃了下:“娘,這些都是有用之物,我這都是為后日,同窗學兄來訪準備的,你可要消消火!莫怪家云,他是勸了我的?!?/br> 李氏一聽,家里要有幺兒的同窗來訪,心里不由得一喜,自家幺兒可是從小就沒有什么玩伴的,自然也沒有人來家找幺兒玩,于是那些東西全被李氏忘到了腦后。 “是么?都是我兒的同窗?”李氏好奇的問著。 “對,都是私塾里面的學兄,同窗,我們等秋收后,都會去參加鄉試!”謝錦秀給李氏提前介紹著。 “哎呀呀,那不都是未來的秀才公?那可要好好準備,可是要留宿,留宿的話,咱們家的被褥好像是不夠呀!”李氏盤邊想著,邊心里盤算著,一盤好友來訪,家遠,自家得留宿的吧? 想著被褥不夠,李氏就喊著錢氏:“老二家的,老二家的,趕緊過來!” “娘,來了,來了!”錢氏手里拿著針線的從屋里跑出來,聽著婆婆叫的急,生怕出了什么問題。 “你和我把棉布和棉花找出來,咱們做幾床被褥,幺兒有客人來家!”李氏臉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可是都跟咱們幺兒一樣,都是未來的秀才公?!?/br> “哎哎,娘,我這就去做!”錢氏一聽,連忙應著。 謝錦秀看著兩人開始要團團轉,連忙扶額: “娘,二嫂,你們不要著急,此次來的同窗應該也就只有四五人,都是先生的入門弟子,后日來訪,時間盡夠的,如果被褥不夠,兩人蓋一床也是可以的,再不濟當天就讓家云去鎮中秀坊去買就好,娘,二嫂,你們真的不用如此勞累!”謝錦秀握下李氏的手,讓她鎮定下來,可是他不懂一個母親看著兒子沒有好友玩伴的擔心,所以也不懂李氏這般的激動。 看著實在攔不住,謝錦秀只能看著李氏和錢氏一起忙碌,而他則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醋?那是什么東西!” 這是謝錦秀在路上問謝家云是不是認識醋的時候,得到的回答。 由此,謝錦秀想到了給家里增加私產的另一個方法。 所謂衣食住行,算是生活的根本,而食物里面的調料,在古宋國本身就很貴,一般的人家也就只有鹽巴蔥姜用來入味。 所以作為柴米油醬醋茶的其中一種,醋,大有可為。 所以遍尋了圖書館,土法家常制醋的辦法,就有上百種,謝錦秀選擇了謝家村中就能很好的完成的一種,而謝錦秀買的那些東西中就有一些為了制醋做準備。 有謝家云在,謝錦秀不用自己動手,加上二哥家的謝家海謝家樂兩個孩子也跟著幫忙。 謝錦秀很快的做好了醋制曲的準備,讓謝家海和謝家樂,幫著把買來以及家里有的小麥,芝麻,綠豆等分別浸泡后,經過幾人手工破碎,然后謝家云帶著謝家樂在廚間把它們都蒸熟,謝錦秀則是負責把荊子葉和花椒葉浸泡兩個小時,等這些都準備齊全,然后和謝家云幾人來回把這些都攪拌成團,之后謝錦秀親自動手把攪拌好的曲料,裝到提前準備的模具中制造成塊,然后被放到柴房里,用些麻袋蓋上,制曲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看著滿滿的幾個模具中的曲料,謝錦秀是心懷期待,這算是文科的自己,第一次做生物實驗類的東西,有一種自豪感。 因為李氏和錢氏忙著制作被褥,謝明陳他們也在舊宅做水車,倒是讓謝錦秀他們這幫人直接混了過去,讓他也是松了一口氣,要不然解釋起來也是麻煩,只等醋成了就好了,謝錦秀心想。 第44章 謝錦秀有友來訪,還是要一起參加鄉試的準秀才們來訪,這話當李氏晚飯時分在飯桌上提出來時,謝明陳全家都停下了吃飯的動作,這時就連不太懂怎么回事的的謝家菊也停下喝粥的動作,依靠著自己娘,眼睛滴溜溜的瞅著家里大人們的動作,一聲清咳后,她也老實的看著爺爺,知道這是代表家主爺爺要說話了。 “可是定了幾時到訪?”謝明陳眼睛打量著家人,然后問著謝錦秀。 “已經約定好了,巳時左右到咱們家,約定了在咱們家中吃午飯,下午我會帶著眾位學兄前往竹廬?!敝x錦秀簡短的說了自己的心中招待計劃。 看著家中有些重視的樣子,謝錦秀有些擰眉,覺著不應該給家里造成壓力。 “爹,娘,家里該怎么忙活就怎么忙活,既然是同窗交游,就等閑視之就行,午食的話,該怎么吃還是怎么吃,主要我要做謝師禮中的餅給幾位學兄品嘗,而且幾位學兄為人都很好相處!”謝錦秀覺著這不就是家里來小朋友么? “那不成,咱家多年沒有文人學子來往,想當年……”謝明陳想到他父親所在時,高朋滿座,可是又想到后來債臺高筑,不由得打了個頓。 “我有準備,如果爹娘實在不放心,不如讓家里多買些豬rou,羊rou備著,菜蔬咱們自家菜園子里面就有,雞魚咱們家里都有,這般飯食,已然是極好。再說娘和二嫂已經是備好了被褥,住宿也已然準備妥帖了!”謝錦秀皺眉說著。 朋友相交,以利則輸,以勢則散,唯有平等交往,交心才算是朋友,想著這些人,也是要經過交談,來往,才能篩選出適合的朋友,謝錦秀覺著不急,平時就能看出來品行,要是因為家貧,就覺著有所慢待,謝錦秀更是不屑,也不想交往這樣的朋友。 聽了謝錦秀的話,謝明陳點點頭:“也是,幺兒,你自己覺著少了什么,就讓家云去采辦,你娘和你二嫂,都幫你把餐食預備起來,再者,咱家今年喬遷了新屋,新屋新氣象,讓孩子都穿的體面點,如果時間不夠,明日就去鎮上買些成衣,莫要在這方面節約!” 聽了這話,李氏連忙應了,就是她也想著應該添置一些,莫要給幺兒丟了面子。 雖然謝錦秀的話有些道理,但是確實也有很多人,先敬羅衣,現在謝家不是以前那般家貧,就是沒有謝錦秀帶回來的銀兩,家里也有了上百積蓄,雖然穿綢帶銀,還稍顯不足,但是給家里人都換上兩身棉布衣衫,還是能做到的。 底下的孩子們,聽了要更換衣衫,一個個都歡喜了起來,他們的里衣雖然是棉布的,但是外衣都是自家織出來的麻布做的,灰撲撲的,很不好看。 就連最小的謝家菊,都開心的直看著她家娘。 “爹,娘,要不讓人幫著做一下,之前三叔帶回來的布料還沒有做完,去秀坊買成衣,有些浪費了!”錢氏盤算著,還是要給家里節約一些,聽著當家的意思,大哥那邊的房舍也是這邊家里給修繕的,公公婆婆到底是慈愛,現在家里因為連著蓋房,應該是沒有多少銀錢了,未來幾月小叔就要去參加鄉試,哪里都需要用錢。 “就這樣說定了,一天時間,自己做哪里來的及,不管是大人孩子,咱們都換!”謝明陳直接拍板,難得李氏也是滿心眼的配合。 第二日,李氏早早的帶著錢氏讓謝家云趕著馬車,去鎮上采買東西,而謝錦秀則是在竹廬那邊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就再次的溫書練字,對于朋友來訪,他心知要淡然處之,合則聚,不合則散,而且以方先生的眼力,入門的弟子,品行應該不差。 這一日就在謝錦秀淡然的溫書中,李氏等人的忙碌中匆匆而過。 約定的時日來了,謝家的門庭天不亮就都打掃干凈,大人孩子們都穿上了新衣,只是該干活去的人,還是要去干活,孩子們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謝家成,謝家海,還有謝家烘,謝家樂,都還是在早食前在院子的二進處書房里面讀書。 讀的自然是,謝錦秀寫的千字文,每日里,只要是謝家村人從謝明陳新宅經過,總是會聽到這些幼童朗朗讀書聲。 “家海哥,家樂哥,你們怎么都穿新衣了?”通讀一遍后,是休息時間,謝家烘,謝錦山的次子,剛滿五歲,也被送來開蒙,看著兩個哥哥穿著新衣,包頭的布巾也是新的,他滿眼的羨慕。 “家里今日要來客人,所以爺爺給咱們每人都做了一套新衣!”謝錦樂沒有多想就直接說出來口。 “爺爺給每人做的?為什么我們沒有?”謝家烘突然出口,直接讓他大哥謝家成變了臉色。 “謝家烘!”謝家成臉色很不好看的看著謝家烘,自家出繼出去以后,還能回到三叔這里讀書識字,已然是不易,現在要是再和二叔家里的兩個堂兄弟起了爭執,那可怎么辦才好。 “大哥,本來就是,為什么他們就有,我們沒有,爺爺偏心!”這話一說,直接讓進來的謝錦秀腳步一頓。 咳咳兩聲后,謝家成臉色變得蒼白的看著謝錦秀,連忙惶恐的請安:“三叔!早!” 家烘看著了謝錦秀眼睛一亮:“三叔,兩個哥哥都有新衣服穿,我和大哥就沒有?!?/br> 童言稚語讓謝錦秀也是哏了一下,其中涉及事情的復雜,孩子們是不懂的,就連是他,也應該在父母那邊表現的也是不懂才對。 “當然有你們的,只是你們住的遠,所以才沒有給你們,你們稍等!”謝錦秀直接跨出書房,去二房那進院子。 “二嫂,能不能把家樂和家海的另外一套衣服,借我一用,后日我給兩個侄兒買套新的!”謝錦秀沒有多說什么,直接問著錢氏,錢氏疑惑,不過謝錦秀開口,又說會買新的,自然不會拒絕。 “叔叔,你有用,拿去便是,還說什么買不買新的!稍等!”說著便回了屋里把衣服給謝錦秀拿了出來。 于是等謝錦成他們從謝家新宅回到謝錦山家新宅的時候,就看著兩人穿著棉布的布袍回來,一看就是簇新的,就連包包頭也被重新用新的布巾包過。 柳氏看著了,就是一愣:“你們這是哪里來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