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一看謝明陳否決,謝錦秀則松了口氣,看來之前的準備要用上了! “爹,不瞞你說,孩兒想要買水田,也不僅僅是要給家里購置田產,這里還涉及一個大秘密!”說著謝錦秀就低聲下去。 第24章 大秘密?自家幺兒小小的年紀能發現了什么大秘密? 謝明陳和李氏的眼神中具都流露出一種懷疑的目光。 看著謝明陳和李氏的眼神,謝錦秀也沒有了再吊胃口的意思,他起身,連忙走到了謝明陳和李氏中間位置,伏下身子小聲的對著兩人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通。 “古籍孤本?” 謝明陳驚訝出聲,孤本的價格可是不低,就是把自家的家當和田地全部都賣了,也湊不齊那些錢,那么他家幺兒哪里來的錢能夠得到古籍孤本? “農事神書?” 李氏低聲嘀咕著,她聽了更是覺著自己腦袋暈暈的,她雖然不像當家的那樣懂的很多,但是神書兩個字還是聽得清楚明白的,能叫神書的能是簡單的么? 自家幺兒不會是被騙了吧?謝明陳和李氏先是懷疑。 接著兩人有好好想想自家小兒子的話里透露出來的東西,那些都讓謝明陳和李氏驚訝不已,驚訝過后,就有點擔心和恐慌,心急慌慌的跳動著,像是心里揣著了幾只小老鼠。 當然他們也還是會有些懷疑,畢竟謝錦秀年紀不大,從來沒下過地,并不懂農事,也許只是看著了些農書驚為天人,但是也不一定是真的! “這個事可是當真?”謝明陳心里還是有所期盼的,不是沒有人在書店里面淘換出來古籍,畢竟讀書人看農書懂農事的還不算太多,他詢問的聲音有些干啞,即使問出來話他還是有些精神恍惚。 謝錦秀給了謝明陳和李氏一點消化的時間后,然后起身從自己的書箱里面的隔層里拿出來一本包裹好的書,等輕輕打開包著的布片,就看著那是一本封皮和紙張都有些泛黃的書,一看就是有些年頭。 謝明陳稍顯激動的擦擦手,小心翼翼的從謝錦秀手里接過來后,發現這書還有些缺損,他不由得更是小心了兩分,手緩慢的翻了幾頁,仔細的研讀了一些后,和自己多年種田的經驗相驗證,果然略有所得,就看著謝明陳抬起頭來,眼睛就開始往外冒出來喜色,這會兒他終于相信了,就算不是神書,也是一本很好的農事寶書。 “我兒,這書和你那正在寫著的家書一樣可為咱們謝家的家傳之寶!我們謝家耕讀世家之名將會名副其實?!敝x明陳看著謝錦秀那叫一個眼光發亮,心中對幼子越加的滿意,心中更是覺著自己讓幺兒讀書似乎是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 喉嚨抖動間,謝明陳激動的站了起來,把書籍妥善的包裹起來放好后,他揉搓著雙手,有些不自然的在書房里面來回的跺著步,半晌兒謝明陳才又走到桌子前,目光炯炯地盯著謝錦秀,那叫一個興奮。 夸兒子已經不知道怎么夸獎了,他現在看著幼子真是覺著哪里哪里都好。 “他娘,你以前說的是對的,我想你去文圣廟后,聽著的什么傳音,應該也是真的!”謝明陳突然對著李氏說了這些話,這其中的肯定之意倒是讓李氏臉上樂開了花,只留下謝錦秀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這并不影響接下來這些銀兩的安排,謝明陳接了銀兩,又看了書后,已然把謝錦秀當成了個大人看待,兩人又仔細的說了下這個銀兩的買田地分配問題,謝明陳更是清晰的認識到自家的幼子真的可當大任了!這一系列的安排明明就是很有條理,使得他不停的點頭贊同。 小書呆回村,第一天給村里帶來了縣試案首的好消息,讓全村的村民們都有榮與焉,畢竟基本都是一個宗族的,要是謝錦秀出息了,他們謝氏一族在附近十里八鄉的地位也能相應的有所提高,但是大家開心歸開心,互相興奮的議論了下后,還是要忙著各自的生計。 小書呆回村第二日,一大早,謝家人都早早的起來了,尤其是柳氏和錢氏,家務兩人一起抓,先是收拾了庭院,就打發了兩家的女兒去河邊洗著衣服,她們兩人則是進了廚房,準備一家人的早飯,而李氏則從糧柜里面拿出來當天的糧食交給兩人。 “給老三窩個荷包蛋,做個清湯細面條!”李氏邊說著,邊又回到屋里拿出細白面出來,就只有一碗,其他人則是準備的梗米,等一大鍋煮上那么一碗粳米,里面加了菜地里摘的菘菜煮成的粥就是一大家子的早飯。 “哎,娘,你放心,我一定給三弟做的好好的,再給多加兩滴香油!”柳氏開心的接了過來,應著李氏,現在她可是比別人更是緊張謝錦秀,畢竟今年家里就要輪到謝錦山去服徭役了。 每年一家都要按著五抽一的比例,派出家里的壯丁去修路或者修建水渠和城墻等高負荷的徭役,所以服徭役很辛苦,身體好的可能造病成為家里拖累,身體不好的則可能直接沒命,對于服徭役來說,古宋國底層的勞動人民都覺著可怕的很。 細白面被柳氏一分不少的全給謝錦秀做了手搟面,她不但給窩了兩個荷包蛋,還燙了兩根小菘菜在面上,看著清爽可口的很。 “大嫂的這手藝真好!” 細面的香味,很誘人,讓旁邊的錢氏不由得吞咽下口水。 只是可惜,在這個家里,只有謝錦秀有這個待遇,其他人就是有面條吃,那也只是黑面和著玉米面做成的粗面條,看著灰呼呼的,咬起來一點也不勁道,咽下去的時候還會些拉嗓子。不過就是這樣也能吃上一碗粗面條也是很好的一餐了,更不用說葷菜什么的,想著謝錦秀回來,婆婆李氏應該會去割上一斤rou,這么一想,錢氏也開心起來。 謝錦秀這邊接過大嫂給做的細面條時,自然真心的道謝,還特意的拿了本字帖,讓柳氏拿回去讓謝家成描摹,可把柳氏喜的夠嗆。 勁道的細面條下了肚,謝錦秀覺著自己滿血復活,渾身充滿了力氣,當柳氏把碗收走,他在屋里邊走邊消食,邊復習著方先生給書籍,再在腦海中圖書館中做完一份應試模擬試題的時候,就看著謝明陳恭敬的領著一位白花蒼蒼的老人進來,搜了下原身的記憶,才發現原身在每年家族祭祀的祠堂里有看過這位老者,再仔細一想才確定此人乃謝氏族長謝信。 “孫兒拜見三叔公!”謝錦秀拱手彎腰行了晚輩禮,只是等他被老人扶起來的時候,就看著屋里又進來許多人,后面跟進來一堆謝家的長輩,謝錦秀自然又少不得一一行禮問候。 “咱們謝氏本來也是書香門第,只是先祖中有人不慎在京惹了事端,咱們謝家才不但不急流勇退,從京中搬到了這里,十幾代下來,家道也隨之衰敗了下來。秀哥,這是咱們宗族里面的珍藏,現在就傳給你用!”謝信的手有些微的發抖,但是還是穩穩的把一套看起來價值不菲的筆墨紙硯交給了謝錦秀。 謝錦秀一一雙手接過,然后恭敬的放到了自己的書桌上,才轉身過來躬身道謝:“謝謝三叔公,謝謝各位長輩!錦秀必認真備考,不負各位長輩的期望?!?/br> 簡單的獎勵過后,就是各種問詢,等得知謝錦秀正在積極備考的時候,謝信連連點頭:“努力舉業才是正事,我們這些糟老頭子,就不打擾了,明陳,帶我們去堂屋,咱們說些話,不耽誤秀哥備考!” 謝錦秀連說沒有,但是謝信等人還是一致說不能耽擱時間,謝錦秀只能將人相送到書房門口后,就看著謝信帶著謝氏宗族的頂門立戶的長輩們離開了書房,去了謝家主屋。 他們似乎和謝明陳聊了許久,也不知道這些人一起攀談了些什么,等走的時候,在書房讀書的謝錦秀透過窗戶就看著族老和族叔們,都是臉上帶著喜色離開的。 小書呆回來的第三日,謝明陳一大早連早飯都沒有來得及吃就出去了,直到中午方才回來,一回來他就到了謝錦秀的書房。 謝明陳一進入書房,就開心的和謝錦秀說著:“幺兒,水田的事情解決了。族里幫著咱們淘換了十畝水田,那些水田的位置也很好,就和咱們家里原來的水田緊挨著,今天我已經和那些族人們互相換了契書,水田已經是咱們家里的。幺兒,水田準備妥當了,你打算怎么辦?” 謝錦秀回來的第一天就已經和謝明陳說了,要買一些水田做實驗田,用來實驗農書上的種植方法,雖然獲得了謝明陳的同意和支持,但是實驗什么謝明陳還不是很清楚。 “太好了,爹!”謝錦秀聽了真的很開心,心中的打算沒想到從醞釀到開始這么快。 真是沒想到謝明陳能完成的這么快,這么好,而且居然能買著本村的。 畢竟現在的人們可是把田地看的如同自家的性命一般,如果不是發生了什么家庭巨變,天災**,一般誰不是都是想著多買田地,而不是把手里的良田賣掉,這種是被世人認定背棄祖宗的,要被宗族責難甚至懲罰的。 因為實在等不及看看自家的新水田,謝明陳直接就帶著謝錦秀往河灘那邊的水田走去,與之一起的還有謝錦山和謝錦海,這兩天他們兄弟兩老早就發現幼弟和老爹似乎有什么不對勁,但是要說哪里不對勁,他們兩人也不清楚了,但是也不妨礙他們看著父親和弟弟要出去做什么,他們跟著往跟前湊。 “就是這些水田,總共十畝,我用家里二十畝旱地加上五十兩貼補銀子和咱們族里人換的!”謝明陳略微有些得意的說著,這事他確實辦的漂亮,畢竟能把家里的田地買到一起連成一片,真的很不容易。 謝明陳在昨日族老過來看謝錦秀的時候,就提出來置換田地的想法,沒想到過程會真的出奇的順利,也許是族里的人都覺著謝錦秀有可能起來進階士紳的希望,都愿意提前與之交好,加上置換田地也不吃虧,所以都欣然同意,甚至為此互相搶了起來,這樣讓謝明陳選擇的余地就多了許多,與其仔細考慮哪一塊,謝明陳靈機一動,索性把田地都置換到一起,方便管理。 “幺兒,看吧,怎么樣?水田都準備好了,咱們要怎么做?”謝明陳心里高興,有農書在,家里要是真的借著里面的種植方法,把糧食種的高產,那可就是得了只下金蛋的金雞。 “爹,不錯!”看著平整四方的水田,謝錦秀喜不自勝,沒想到心中所想這么快就能實踐cao作,于是大手一揮:“爹,那咱們先把這一畝的秧苗都先拔了吧!” 謝明陳臉上一僵。 撲通一下,在田埂上要蹦過來的謝錦山也一個趔趄就倒在旁邊的溝里,然后就見他也不打掃身上的土,就馬上爬了起來,氣著攔著謝錦秀:“拔秧苗,老三,你瘋了!爹,咋回事?秧苗不能拔啊,不能拔,這秧苗長的多好!夏收后能多打多少稻米?” 謝錦山剛剛還欣喜家里突然多了十畝水田,沒想到下一秒就聽著水田里的半大秧苗就要保不住了,怎么可以這樣?就是老三就是再受寵,也不能由著他禍害家里的田地! “爹,大哥說的有理,不能拔秧苗,這不是禍害莊稼么?里正那里要是知道了,肯定會不同意的!”謝錦海心中也不贊同,不過他想著先勸勸。 “爹,里正不是就是我們二房的親大爺爺么,沒事的,只要夏收交上去糧食,大爺爺才不會問責咱們呢!”謝錦秀看看兩個哥哥,覺著他們雖然重要,但是拍板還得靠謝明陳,于是他就說著來安著謝明陳的心。 “必須拔么?幺兒,你兄長他們說的對,咱們多了這些水田,自然還要多交糧稅的!”謝明陳心里想著按著神書種地是一回事,但是這會兒真的要拔了長的半大的秧苗了,又是另一回事。 “爹,咱們之前不是說好了么?到了這個時候聽我的,第一年就是欠收,咱們也不怕??!”謝錦秀溫和的勸著謝明陳,提醒著他們不是說好了么,二百兩一半用來購買修整田地,一半用來防止意外情況發生,比如一旦欠收就用來補糧稅,之前可是都說的好好的。 謝明陳聽的頭皮發麻,手腳也有點發軟,是說好的,但是他不知道要拔秧苗??! 這祖祖輩輩以田謀生的農家,從來都是想著怎么護住秧苗,要拔了秧苗,這可是破天荒頭一次,讓他心里還沒有拔就開始滴血。 “爹!”三兄弟同時叫著自家老子。 謝錦山和謝錦海臉上滿滿的都是擔憂與拒絕。 而謝錦秀則是滿滿的期望和鼓勵。 “爹,試一試,不會更壞,咱們就拿這十畝試試如何?家里的原來的十五畝不動,就用這十畝!成了,咱們往后家里會越來越興旺,不成,也對咱們沒什么壞處,也就損失這一年收成,今年就當沒有這些田!”謝錦秀看著謝明陳掙扎,就改了策略,不再強制的要求家里的水田也都拔了重新插秧! “拔,不過得一畝一畝的拔!”謝明陳說出來后,整個人臉都蒼白了,他心里寬慰自己,沒錯,家里的原來的十五畝不動,動這些新購置的,就相當于和往年一樣。 謝錦山和謝錦海還要再勸,只是謝明陳已經確定了得事情,就不會在兒子面前反悔。作為兒子,他們兩人只能聽著行事,謝錦山覺著好在只用莫名多出來的十畝,他心里就是反對,也沒有辦法,這樣一想,倒還算過得去,就是這十畝沒有了出產,還有家里那十五畝頂著。 “老大,你去租了你胖叔家的牛,就說咱家要用幾天耕地?!敝x明陳一旦放開了手腳,就恢復了一家之主的威勢,也知道應當怎么快速的進行下去。 “老二,你去問問附近想要打短工的,咱們家里要雇十來個人,把這十畝田地重新使用新法耕種!” 謝明陳有條不紊的吩咐下去。 謝錦秀在這方面就只能站在旁邊聽聽了,他既不懂農事,也不懂得這鄉下雇工的方式。 “壘土,放水,耕地?”謝明陳聽著謝錦秀的介紹,一樣樣的合計著。 “是耕地再放水,還是先放水再耕地?”謝明陳一旦涉及到農事就不馬虎,倒是把謝錦秀問的一愣愣的。 腦中關于水田種植的查找開始,等選擇到了不同書籍,相同的問題答案,然后進行互相印證,謝錦秀才放心的說出來具體方法:“頭一次的水田,先是耕地,然后放水,再耕地,然后插秧!” 具體的什么樣子,謝錦秀只有腦子里面有圖片,所以只能他一點點的給謝明陳說的清楚明白。 謝明陳聽的很認真,既然要做,就要做好,他就開始合計著,如果雇了十個人正好讓兩個兒子一人帶著五個人把十畝地一分為二,估計三到四天可以完工。 于是當謝錦海帶了人來的時候,謝明陳通過平日的印象定下來十個干活麻利,嘴巴老實的同村人。 其他人也沒有言辭拒絕,只是推說他來晚了,人已經招夠了,但是下次要是忙不過來還需要對方過來幫忙云云,這樣說話也不得罪人,再說都是私下說的,倒是給人也留了念想和好印象。 在謝錦秀回村的第四日,謝明陳家里的名聲猛然一下子更火了起來,只不過這次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名聲,而是敗家的名聲在謝家村里流傳開來。 謝明陳家把居然新換的水田的秧苗都拔了,而且都敗家的堆在了旁邊,這些都是村民們眼睜睜的看著的,最后還把拔過秧苗的水田糟蹋的不成樣子,用水澆灌,都變成了泥漿地了,為此,族長還特意過來打算和謝明陳仔細的說說,不過在謝明陳的再三保證不耽誤繳納糧稅后,也就只能任由這個子孫來折騰。 “聽說了么?小書呆他爹也開始發呆了,他那兩兒子怎么勸,也沒勸住,這不要水田都給霍霍了!”農婦一,邊干著自家田里的活,邊指著遠處謝家水田說著。 相鄰地里的農婦二也附和著:“這謝老二腦子不會是壞了吧?這可真是不孝啊,哪里能這么的禍害良田!” 雖然剛開始聽了些碎話,謝明陳還有些羞赧,但是在謝錦秀的鼓舞和描繪的大豐收愿景下,謝明陳已經破罐子破摔了。 后來為了趕時間,謝明陳不但把胖叔家的牛租借了過來,還把里正家里的牛也租借了,兩邊同時開工,秧苗倒是拔的迅速,耕地也快,就是灌溉上很緩慢,要是用水桶,幾個人一天也干不完。 于是謝錦秀每天晚上讓回家的父兄在家里打造了一架小水車,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減輕灌溉的負擔,實在要是一擔擔的挑水,這十畝地灌滿實在慢的很,現在變成合適的水田的只有一畝,對于時間緊張的謝錦秀來說,只能借助于工具。 于是在謝錦秀回來的第七天,謝家村水田那邊的青山河,豎起來古宋國的第一架水車,水車的架子不是大,兩三個人一會兒就給豎了起來,只是需要一個人在上面踩著才能使用,這不能自己永動的,謝錦秀看著村民在跟著看也并不在意。 但是當謝錦山踩上去,嘩啦啦的水通過溝渠進入謝明陳家里各塊的水田的時候,附近的村民們才驚動了,這東西要是運水進村灌溉倒是極好的。 最后連謝家村的村長也驚動了,謝家村村長也就是謝家族長的兒子,算是下任的謝家族長,當看著水車這個東西的時候,晚上謝氏宗族又開起來會議,議論的重點就是這架水車。 幾經商議,結果就是族里從公中拿出來二十兩銀子獎勵了謝明陳一家,而謝明陳他們要給村里再做一輛水車,然后村長組織了村民在水田附近挖溝渠。 對于這種能惠及自身的事情,謝家村民都積極響應,于是就看著在水田的附近,一條條米寬的溝渠就慢慢的修好了,當水通過兩架水車推動進入了溝渠的時候,所有的村民臉上都樂開了花,而小孩子們更是開心,尤其是半大孩子在溝渠里還發現了魚,這里溝淺抓魚要比在河里抓魚安全的多,一個個都是滿載而歸。 二牛,就是上次和謝錦秀拿魚換錢的那半大小子,遠遠的看著謝錦秀,就開心了起來的問候起來:“謝家小先生,要不要再和咱們再換個魚?” 因為謝錦秀得了案首,這謝家村的各家各戶都告訴自家孩子不要再用小書呆稱呼謝錦秀,那樣就是傻乎乎沖撞了人家,容易結怨了,于是這謝家小先生就這么叫起來了。 而謝錦秀聽著了二牛的話,就是眼睛一亮,心說真是想什么就來什么:“你們今天都抓了魚?” 二牛得意的點點頭,剛剛要說是在溝渠里面抓的,但是想想那里太容易抓魚后,就閉口不提,反而問著“對,都抓了有一魚簍,你還要不要?還是原來的價格!” 謝錦秀自然滿口子的答應下來,魚米之鄉,現在稻米的種植快要成了,魚怎么能少的了。 等謝明陳在給謝錦秀十兩銀子后,在了解這是為了買魚,然后謝錦秀還把半大的魚扔到自己十畝地里后,他整個人都是懵的,他覺著自己是不是在哄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玩耍,或者自家的幺兒才是敗家子。 十畝水田,變成了泥汪汪的泥濘水田后,謝明陳心里七上八下的,尤其是看著時不時有條魚竄上來,他更是沒了信心,不過想想每天謝錦秀讀書到半夜,心里微微嘆息一下,就當府試前陪著兒子玩鬧吧! “間苗?你是說要把這十五畝的水田里面的秧苗都拔少了?”謝明陳看著自家老兒子,當他看著謝錦秀看向自家田里的苗的時候,就覺著哪里不好,沒想到真是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 “夠了,三弟,這次不行!我說什么也不同意?!?/br> 這一天天的事情累積下來,謝錦山直接爆發了,這幾天眼看著父親帶著自己兄弟二人陪著三弟胡鬧也就罷了,起碼家里的糧食還能有所保證,現在居然要動家里的那十五畝田地,說什么他也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