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第142章 明姝是個乖女, 從小到大干的都是小棉襖的活, 沒怎么給家里添過麻煩, 但是早幾年她議親那會兒還是愁人。 這閨女自幼便肩負著滿京城的期待, 很多人在等她長大, 到十三四歲的時候, 她猛的拔高了一截兒, 五官幾乎都長開了, 只是瞧著還比較蔥嫩。從這時起, 沒人再說燕王府的明姝小姐那可真是個美人胚子……她已經從胚子長大了,是譽滿京城的絕代佳人。 若是別家出這么一個,必然得送進宮去, 但因為明姝出自王府, 身上流的是盛家的血,皇上啊王爺包括王府世子都沒法考慮, 能嫁的也就是國公府侯府這類。 太皇太后壽年長,先皇駕崩都好多年她老人家還活得好好的,眼瞅著曾孫女該準備嫁人, 她也跟著cao了心。 太皇太后跟她兒媳婦——當今太后商議過,結果是看遍京城誰也配不上自家這仙女兒。 雖說各方面都有杰出人才, 但沒任何一個能將這些長處匯于一身。家世好、模樣不錯、腹中還有才學的就算頂配,要指望他長得比謝士洲俊并且要有能媲美杰哥兒或者說康哥兒的天分還要一心一意只對她一人好……直接說就是沒有。 因著品位讓他們一家子養叼了,太皇太后對各家小子都不滿意。 可又沒辦法,姑娘家總還是要嫁人,不能因為不好挑就拖著, 左右適齡的就是那些,拖也拖不出什么名堂,時間長了條件不錯的陸續定下,剩下來的更不咋樣。 道理是這樣,真要從矮子里頭拔高個實在痛心,太皇太后找來明姝,問她怎么想?她道看得順眼沒那些陋習就好。 太皇太后替她補充說:“還得有能耐!最好要是門當戶對的!” 這樣的話,不是又繞回死胡同了? 門當戶對的、長得符合她審美的、有本事還要無陋習的……這不是完人是什么? 偏偏這四條都不好舍棄。 明姝遺傳到她爹娘,也算是個顏狗,對方長得不行她肯定不愿意嫁,成親之后要朝夕相對,一眼都瞧不上的還得朝夕相對不難受嗎? 這條得保留。 有本事無陋習也很重要啊。 就算嫁去任何一家公婆都不敢給她臉色看,男人最好還是要有點本事,要是個繡花枕頭你作為他夫人走出去都很沒有底氣…… 唯一剩下的門當戶對這個,也是傳統的婚配觀。兩家門第相當各方面都匹配得上更容易理解對方,做親戚也好相處。若是一家高一家低,低的那頭說不起話,尤其是男方差的可能招的閑話更多。 好在王府的門第已經很高很高,要說體面除去皇上那家子誰比得過燕王? 基于此,王府這頭不會遭太多非議,哪怕選個沒什么跟腳的人家也只會說燕王府權勢滔天不在乎親家底子厚薄,更看重個人條件……畢竟歷朝歷代公主下嫁的也沒少過,明姝是好,身份上還是比公主低的。 說要門當戶對是太皇太后……她覺得門當戶對的家庭才供得起明姝奢侈的生活,嫁低了那家子要啥沒啥,還會添一籮筐你沒法理解的親戚。 明姝生在親王府,自幼頭頂光環,是在蜜罐里泡著長大的。她認識的往來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嫁去這種人家她更好應付。 哪怕理智上認為必須做出妥協,情感上她不愿意明姝有任何委屈,挺長一段時間太皇太后都很糾結。 跟她比起來,錢玉嫃對女婿的要求沒那么高,她已經發覺閨女像自個兒。 實際上沒想過標準的問題,什么時候見著個人,合了眼緣,他的長處你欣賞,短處也能接受,相處起來非常舒服,那估計就是這個人了。除非這人出現,這之前你問她想嫁給誰她說不上。 錢玉嫃想著嫁人不是要嫁給各方面條件最好的,而是要嫁個你喜歡同時他也不錯的,過日子還是開心最重要。并且有個說法叫世事難料,哪怕你當時當地選了個你認為條件最好的,嫁過去之后很多事情會變,家中富貴的也未必會一直富貴,謝家就是例證。 她這么想,也是這么告訴女兒明姝。 讓她不要因為周圍人的說法去勉強自己選擇其實并不喜歡的,是你嫁人,你得聽聽心里怎么說。 只要是女兒真喜歡的,同時他不是卑鄙之人,家里都會成全的。 “娘這么說,我爹他們怕不是這么想的,爹說要給我找個蓋世英雄來著?!?/br> 錢玉嫃點點她額頭,笑道:“這太平盛世哪來那么多蓋世英雄?稱得上蓋世英雄的那歲數你喊叔叔還差不多!搞不好叔叔也不夠,都是爺爺輩兒的?!?/br> 明姝跟著笑,邊笑邊說:“爹就是那么講的?!?/br> “他會那么說娘一點兒也不意外,你爹疼你,肯定想將你交到全天下最好最好的人手里。同樣因為他疼你,他不會舍得在終身大事上勉強你,只要你心里有喜歡的人,你爹頂多使點小脾氣刁難一下他,但凡他人品端正,你爹不會強逼你換個人去喜歡。娘相信我女兒不會看上卑鄙之人,所以不用擔心?!?/br> 說到家人,明姝心里永遠都是暖烘烘的,她從來沒想過爹娘會勉強自己,娘在一些方面是很嚴格,同樣也很尊重她,凡事都愿意聽她說的。 比起擔心家里棒打鴛鴦,她更擔心自己遇不著喜歡的人,最近幾年明姝也見了些人,還沒有令她眼前一亮的。 她好奇問當娘的喜歡是什么滋味? 錢玉嫃:…… “這哪說得清?喜歡就是同樣的事情別人那么做你都該罵登徒子了,因為是他你心里甜滋滋的。喜歡就是你沒事總會去想這個人,只要在一個地方待著你眼神就想往他身上瞟,還會不自覺去注意他做了什么說了哪樣的話。那感覺你遇到立刻就會明白?!?/br> 明姝撐著腮幫子,嘟噥說:“那我什么時候才能遇到呢?要是遇不到又怎么辦?” “安心,緣分或早或晚總會到的,娘當初最早相看的還不是你爹,后來不也嫁給你爹了?” 說到這個,明姝又問起當年的事,她想聽爹娘的愛情故事。 大概是怎么回事府上人是知道的,細節就只有當事人才清楚,錢玉嫃本來有點不好意思,提到當年總免不了要吹吹自己……因為女兒實在很想聽,她召來丫鬟上了茶點,從頭給她說起來。 這一說就是個把時辰,明姝聽完就兩個感覺。 第一感人。 第二她娘這段經歷比戲里唱的還傳奇。 母女談過以后,明姝就徹底放開了,也打算少想那么多有的沒,真到做選擇的時候隨心意來。 本以為自己的親事不會太順利,結果那之后沒兩個月,錢宗寶那邊有喜事開席宴客,錢玉嫃帶著女兒過去,熱鬧完回來就發覺姑娘有點出神。 當時還沒多想,后來那幾天明姝都不太對,錢玉嫃才想到她是不是看上誰了。 明姝交代了一番,錢玉嫃又跟親娘打聽來著,才摸清楚那是誰。 按說京里有頭有臉的她全都混了個眼熟,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這個也是勛貴之家書香門第出身,但是前些年他爹外調,去的還是江南一帶,他娘不愿意跟男人長期分隔兩地就跟了去,不放心留兒子在府上,想著江南那邊文化氛圍同樣好,便帶上他一起去了。 明姝在京里活動這幾年,那一家正好不在,這次回來也是為了應科舉,對方只比明姝大個兩歲,已在準備會試。這次上錢家做客還是被叔叔帶出來,他叔跟錢宗寶有點交情。 喬氏完全沒想到明姝會看上那家的。 她又琢磨了一番,人條件確實可以,模樣跟才學都挺好的,差一點是在身份上,他不是長子沒得爵位繼承。 不過又說回去……普通勛貴之家的爵位也沒有多了不起,反正都是降等襲,若是子孫出息不大三五代就頭了。這人年紀輕輕已經應會試了,沒真才實學能行?他只要才學到了位,給點機會肯定是能出頭的。 仔細琢磨下來好像不錯,喬氏還是意外,特別意外。 更意外的是,男的那邊跟著也有親戚來打聽明姝。那頭沒敢直說,是喬氏自己琢磨出來的。他們來打聽看王府是不是已經給明姝相看好了,現在屬意哪家的哥兒? 喬氏想到女兒說外孫女對那個有點意思,她打算再看看對方到底是怎么個人。 想到這兒,喬氏暗著往那邊遞了話。 她先說這事還沒譜。 等人家說確實普通人配不上燕王府的小郡主。喬氏一擺手:“不是那么回事。我女兒說他們不苛求條件多好,主要是得有心,還得有些本事才學,品行端正,最重要得明姝自己瞧得上……現在還沒這個人呢?!?/br> 第143章 喬氏跟人相談甚歡, 這時她完全不知道, 那頭是為齊家打聽不假, 但他們不是為齊謹,是為齊諄。 這兩位的父親是堂兄弟, 在平輩之中都算比較有本事的, 祖父輩的姑且不論, 兩個爹一個從三品一個正四品, 齊謹家還略高半階, 問題他是家中嫡次子,而齊諄是嫡長子。 齊諄一直都在京中, 早就見過明姝,對其傾慕已久。錢家做酒那天他沒到, 后來聽說弟弟齊謹跟去見到了明姝他還跑去得瑟來著, 問齊謹他眼光好不好?明姝小姐可稱得上京中第一美人? 齊諄說從明姝小姐滿十三, 不斷有人向王府示好, 明里暗里都是結親之意,但王府那邊一直沒表態, 直到最近。太皇太后認為她歲數差不多,不宜再拖, 又講這事提起來說,各家心里的希望之火重燃,這幾個月明爭暗斗得厲害。 “你這幾年在江南,沒見到那陣仗,要是早知道誰家開席請到了她, 各家兒郎都著往前湊,有什么本事全使出來搶著想在她面前表現,以奪芳心?!?/br> 齊謹聽著笑了笑。 問他笑什么,他道親眼見過明姝小姐以后,會那樣他并不覺得奇怪。 聽到這話,齊諄起先還緊張了一下,接著想起齊謹是家中次子,王府總不會將心肝寶貝許配給不能襲爵之人,謹弟一定是沒可能的。 齊諄放松下來,問他在江南可見過這樣的女子? “只說相貌,無出其右?!?/br> “你這話說的!明姝小姐可不光是人漂亮,她才情和性情都非常好,從來沒聽說她與誰結仇,每次見他都是既高貴又親切的?!?/br> 說句實話,那日在錢府,齊謹一見明姝就覺得她完全符合自己心中對神仙妃子的想象,喜歡肯定是有的,他小聲問了叔叔那是誰,叔叔隨意一瞥就認出來,說是燕王府的小姐。 說到燕王府的小姐就沒有別人了,在這歲數的只一個明姝。 齊謹剛萌生出一丁點念頭,又讓他自己掐了去。 齊家也是大家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每代都有人才出世,即便如此比起京中頂級貴族還是遜色不少。哪怕回京的時間還不長,齊謹也聽說了很多事,其中就有因明姝而起的競爭。 愛慕她的人里面哪樣的都有,有國公府的、侯府、伯府、將軍府的,還有一二品大員的子孫……京中條件最好的子弟為了得她青眼打破了頭,也沒見那位小姐動心。齊謹很有自知之明,左右他也只是有丁點心癢癢,沒到彌足深陷的地步。 齊謹對明姝那點隱秘的好感無人得知,反而齊家上下都知道齊諄在挑戰地獄難度意圖摘取高嶺之花。 前來打聽的從頭到尾沒提個名字,結果就是對方想著齊諄問的,喬氏想著齊謹答的,說的明明不是一回事,她倆還相談甚歡。 得到那樣的說法以后,那頭將好消息帶給齊諄她娘,講王府那頭還沒看好,又說那頭好像不是很在乎家世,反而更看重個人。說要模樣周正,德行好,有學識有才干,滿足這些之外還要合得上對方姑娘的眼緣,這事就有譜。 齊諄他娘聽著心跳都加快了,是興奮的。 “這說的不就是我兒?你看看我們諄兒,臉長得方方正正的,品德啊能耐啊哪樣差了?” …… 不吹不黑,齊諄有膽肖想明姝,他條件肯定不能太差,太差的哪怕更有那念頭也不敢提。 可要說他這個情況。 臉是方正,但是跟明姝喜歡的不一款。 品德這方面見仁見智的,至于說學識才干,畢竟人還年輕才干還看不太出,他學識不能說差,比齊謹反正差一截兒。 要是讓喬氏知道他們說的是齊諄,不用多說都能幫著委婉勸退,她知道外孫女很多方面像女兒,女兒是啥人自己不清楚? 齊諄跟齊謹放在別人眼中條件差不多,齊謹學問好點,但是齊諄是長子在繼承方面有優勢,一長一短正好扯平。 但王府那邊興許自己條件太好,嫁去哪家都不可能超過自家,他們反而不太挑剔家底。齊謹這樣的日后出頭的可能性更大,齊諄各方面看下來有些中庸了,他沒任何一方面是非常好的。 可惜到現在,齊諄那一家子鼓足干勁打算提一提試試看了,喬氏還不知道他們是為齊諄來問,她甚至在下一次見面的時候告訴女兒:“他倆沒準真有緣分,嫃嫃你來問過以后,沒多久那頭也找了人來,隱晦的跟我打聽了不少?!?/br> 錢玉嫃一聽,來了勁:“有這回事?” 喬氏說:“她沒說是為誰問,可我聽她那個話,應該是替齊家來的,跟我打聽明姝相定了沒?” “娘怎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