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又要說到父子沒有隔夜仇,在皇室,只要你不惦記那位置,不結黨營私,犯些小錯誤都還好說。反正當時氣歸氣,過了那幾天事情也就過去了,五皇子犯那個錯誤還沒到不可原諒的地步。 皇上就是想看他反省,看他低頭認錯,你好好說,再拿出個態度,吃段時間的苦這事就翻篇。 換個皇子都不用誰提點,憑自己也能會意。 像七皇子以前闖過的禍還少了?他曾把給他上課的大儒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人家大儒放下話說再也不教他了,那回皇上打爛了他屁股,七皇子也沒鬧脾氣啊,趴著寫了悔過書,自己下不得地也不忘記讓別人給他送到御前,為了徹底解決還舍了臉去給大儒賠不是…… 你犯了錯就拿個態度,幾方都有臺階下這事情就過去了,擰著犟著只會是自己吃虧。 太監總管想著是不是人出宮早,忘了在宮里該怎么做。 可這也不限于在宮里還是民間。 兒子犯了錯不都應該這樣?五皇子都回宮這么久了也沒個表示,更稀奇的是燕王妃去看過,秦三奶奶也去過,都跟五皇子妃聊了那么久,咋的就沒一人提點他們? 太監總管是登基時就跟著皇上的,一直都是御前紅人,對皇上可說非常了解。 他覺得本來被退回宮里還不算太糟,現在看著五皇子怕是真要完蛋。 不是說他要在宮里困一輩子,人肯定能出去,快則一年半載,慢則三年五載,皇上不會留他的。到時候應該還是會給封個郡王,問題在于,郡王是爵位不是官職……皇上若看不上這兒子,還不知道會把人扔去什么不打緊的衙門,只要不得重用,管你是什么王家門都要冷清,看五皇子又是個愛跟人比的,到那時候落差還是巨大,他又會發現當了郡王也不像自己想的那么舒坦。 說到底,甭管你什么出身,都的去爭寵才行。 其他那些皇子可不是等著皇上去關懷他們,那些都削尖了腦袋往前面擠。 燕王進宮的時候也聽說了一些有關五皇子的事,但他沒做評價,比起去關心這個已經回到宮里的侄兒,他更多心思還是放在兒子身上。 早先還說兒子那臭脾氣像他,又一看,也有不像的地方。 他當年沒這么長袖善舞,跟其他兄弟的關系只能說一般。兒子可能耐了,就去東宮吃了一回酒,把成年皇子都認全了,最近三天兩頭有人來找他,吃茶聽戲的有,騎馬射箭的有,還有帶他游逛京城賞京中美景的。 因為他吃得開,作為他夫人的錢玉嫃都接到一些帖子。 有人給她送帖子來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大家都認可她燕王世子正妻的身份,愿意同她往來。 錢玉嫃也知道她眼下不能擺譜兒,皇子妃們請到她都去,也認識了一些人,尤其是太子妃和七皇子妃,對她格外親切。 太子妃自不必說,那是皇后調|教出來的。 七皇子妃則是知道她男人跟謝士洲走得近,上次見面,七皇子妃告訴錢玉嫃說四月中旬是皇后娘娘的千秋節,一般說來不會大辦,禮還是得備。 錢玉嫃還有些拿不準,她回去問了萬嬤嬤。 萬嬤嬤先前真沒想得起來,畢竟是在壽康宮里伺候的,皇后哪天過生太后并不會特別去記,頂多是看宮里格外熱鬧會問一句。 這會兒聽錢玉嫃說到,她想了想:“王妃那頭應該會備份厚禮,您是晚輩,人年輕,又才進京,倒不需要指著貴重的挑,身為中宮皇后什么好東西沒見過?與其跟人比貴,不如盡心?!?/br> 萬嬤嬤最清楚了,太后生辰的時候少說能收到幾百件禮物,她老人家哪有時間逐一看過,經常只是讓底下人念一念禮單,那一盒盒的頂級南珠,佛典七寶中的紅珊瑚樹,還有純金打造鑲滿名貴玉石的珍寶盒子……太后都未必會親眼看過,你把身家都壓上她沒準就點點頭說句不錯。 又要說,也只有關系足夠親近才好走心,關系遠點也只能比奇比貴。 好在皇后娘娘跟錢玉嫃相處很好,要走心并不出格。 有了大致的方向之后,怎么走又成了問題。這都已經搭上四月,還有十多天就是千秋節,這會兒要出繡圖也來不及,錢玉嫃坐榻上愁著,謝士洲跟過去摟著她問怎么? “七嫂提醒我說皇后娘娘的千秋節要到了,我不得備個禮物?” “開庫房看唄?!?/br> “有什么可看的,你忘了上京那會兒除了我的陪嫁就只帶了銀票子,從陪嫁里挑不合適吧,難不成要送銀票嗎?” 謝士洲品了品:“真別說,沒準送個三五萬兩過去皇后娘娘還挺高興。那些珍寶雖然貴重,又不能變現,不擺在宮里就只能放著積灰?!?/br> 聽他越說越離譜,錢玉嫃沒好氣的踢了踢人。 “算了,你別鬧我,別給我幫倒忙就行?!?/br> “你要嫌送錢俗氣,送東西又選不出,就只能親手做個啥。送皇后娘娘荷包也不合適,要不做枚平安符?做好送去給哪個廟里的大師開個光,那就差不多了?!?/br> 錢玉嫃剛才就在煩惱她能做個什么,聽到這里,茅塞頓開! “這主意不錯!本來宮里也不安生,平安符管不管用還是其次,至少它寓意好?!卞X玉嫃剛還嫌他鬧人,轉身又跟他親近起來。 謝士洲看得直哼哼:“這會兒知道你相公好,剛才說啥來著?” 還能怎么著? 錢玉嫃只得讓他湊過來點,往他臉上親一口:“這樣總行?!?/br> 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次日,錢玉嫃就忙活起來,她心里想著皇后娘娘的好仔仔細細的做了一枚平安符,這段時間里,謝士洲翻遍京城為她找來個羊脂白玉素面小玉盒,做好的平安符就裝在玉盒里面,錢玉嫃又找上萬嬤嬤打聽,問她哪座佛寺的法師最有名。 萬嬤嬤說,如果能請動法藏寺的清凈法師就再好不過。這位清凈法師乃是當世大能,足不出戶卻知天下事,但他只見有緣人。 如果說緣分不到,哪怕皇上親自過去也還是請不動他。 “那他以前給人開過光嗎?” “倒沒聽說,不過他曾經為一位大善人祈福,那之后大善人果然事事如意平安順遂。民間傳得玄乎,寺里的僧人卻說那是他自己善事做得多,積下了功德?!?/br> 雖然提了清凈法師的名兒,萬嬤嬤并不認為錢玉嫃能夠求到。 每年因為各種原因求上法藏寺的有太多人,可能一千一萬個里頭有一個能見著法師,這個也就是能當面見一見他,得一二句提點罷了。要說天底下最倔的有兩類人,讀呆了的書生和廟里的和尚,那些和尚說話神神道道的,張嘴就是緣分,總之要是沒緣分管你什么來頭不見就是不見。 萬嬤嬤的意思是,試試可以,別抱太大希望。 錢玉嫃還開玩笑說緣分不就是命?她命一直都好,這么看來見著人的機會挺大。 萬嬤嬤笑呢,心道京里這些達官貴人哪個命不好?不都是滿懷希望而去,失望而歸?看世子妃這么有干勁,她沒潑涼水,反正上寺里去了她就該知道那些僧人有多難纏。 次日,在侍衛的跟隨下,錢玉嫃乘上馬車去了。她難得沒帶白梅青竹,反而是帶了萬嬤嬤一道,結果人才進了法藏寺,就有個僧人迎上前來念了句阿彌陀佛,問女施主是不是從南邊來的? 錢玉嫃應了話,說她祖籍蓉城,隨相公來京,尚不足月。 “那就是了,女施主請跟我來,師叔等您有一會兒了?!?/br> 這種事倒沒遇過,萬嬤嬤都說法藏寺是正經佛寺,她又帶了許多侍衛出門,倒是不必擔心什么。錢玉嫃也沒多問,想著見到人總該知道是咋回事,她大著膽子跟上去,萬嬤嬤也跟上去,她只跟了一段就被要求停下,那僧人說清靜師叔只見有緣人,讓她最多跟到這里,就在這兒等。 剛才就有猜測,真正聽到萬嬤嬤還是震驚。 既然是清凈法師要見世子妃,她是不能再跟,想到別人說清凈法師一般只見人一面,說不了幾句,萬嬤嬤以為頂多一盞茶時間,人就該出來,結果她等了好一陣子。 錢玉嫃一臉喜色出來,萬嬤嬤問她是不是得了提點。 錢玉嫃當時沒說,走出去才道:“算是吧,清凈法師讓我哪怕身份變了也當堅守本心,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結果,隨心意做事,方得善終?!?/br> 剛才給她們帶路的僧人還在旁邊,說他師叔講的,女施主前世積了很大功德,今生不敢說萬事如意,也是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之相,總之福緣深厚。只是不可仗著福緣深厚刻意攬事,凡事順其自然的好。 萬嬤嬤記著這話,打算回頭見著太后,同她老人家說說。 她又想起來今兒個是來請大師為平安符開光。 “平安符的事您提了嗎?” 錢玉嫃點頭說提了,還說清凈法師很好說話,已經為平安符開過光了。 僧人又道他師叔一點兒也不好說話,師叔不是說了嗎,讓女施主隨本心做事總能有個善終,她今兒個不就是隨本心上佛寺來求人給平安符開光?自然能成。 若下一次,有人拜托或者明示暗示她再上佛寺,那恐怕就見不著了。 僧人說得夠多,他念了聲阿彌陀佛便退下了,錢玉嫃捧著掌心大小圓乎乎的玉盒子心里很美,還跟萬嬤嬤說:“嬤嬤你看,我就說我命一貫不錯!果然成了!” 萬嬤嬤看著這枚平安符都羨慕:“過些天皇后娘娘千秋節,您送過去她恐怕要高興壞了,清凈法師親自開光的平安符,比什么賀禮都要貴重?!?/br> 畢竟娘娘已經母儀天下,對她來說,最重要就是平安。 錢玉嫃拿了平安符來求大師開光的事,燕王府里很多人知道,很快他們又知道事情辦成了,還聽說為她開光的是那位據說只見有緣人的清凈法師。 又有人想起來,多年之前王妃也去求見過清凈法師,隨王妃同去的捐了很多香油錢,說干了嘴,也還是沒見著人。 人沒見著,所求之事自然不成,誰想世子妃今兒個頭一回去,就見著了! 跟著一起過去的侍衛說,世子妃還在路上的時候清凈法師已經算到,還指了個僧人到門口相迎。別人即便有緣進去也只能說幾句話,世子妃拿了平安符去,清凈法師真給她開了光。 “那枚平安符,是世子妃親手做的,說要送給皇后娘娘!……真羨慕啊,那可是清凈法師親手開光的,戴著心里多踏實呢?!?/br> 跟著一起去保護她的太多了,加上這也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沒必要封口,結果就是千秋節還沒到,就有好多人聽說了。 甚至連燕王都問了一句,他問錢玉嫃真的見到清凈法師了? 錢玉嫃點點頭說見到了,還把清凈法師說給她那些話告訴燕王。 燕王聽了非常高興。 兒媳婦好,不就意味著他兒子也好? 他甚至想到前面那么多年都沒有親生兒子的消息,在錢氏同他定親之后,龐渤南下任職才發現了傳信回來……本來覺得像是巧合,這么看來,沒準也是沾了她光。 燕王在蓉城那些天深入了解過兒子前面那些年。 之前一直是個混賬,說是見著錢氏一眼看中了,為娶到她才變了很多…… 想想看,普通人嫁個紈绔子,有幾個能得好結果的?她這一步步走來,可不就是身負功德福緣深厚。又想到她之前被表姐截過一任相親對象,后來就發現那不是良配,可不就是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了嗎?! 這兒媳婦,上輩子到底做了多少善事?她命好得離譜了。 燕王聽到這事還只是嘖嘖稱奇,宮里面皇后娘娘也聽到風聲,她都等不及過生了。 第50章 王妃厭惡這兒媳婦, 她一點兒也不想帶錢玉嫃進宮,可沒法, 現在人人都知道世子妃為皇后娘娘做了枚平安符,并且請動了清凈法師為它開光……這禮總得在當天送到皇后手里。 也就是皇后過個生日, 燕王府這雙半路湊成的婆媳才一道出來露了臉。 王妃臉上沒多少表情, 錢玉嫃要好得多, 她雖然沒在笑, 嘴角是微微上揚的,看來還和氣, 沒顯得盛氣凌人。不過王妃的冷臉也只夠維持到坤寧宮外,真到了皇后面前, 即便心里有再多怨懟還得忍著。她熟門熟路的說了恭賀的話,錢玉嫃也跟了幾句。 之前來那些夫人,每一個都送上了精心準備的賀禮,皇后也看了,也點頭說很好,但還不至于讓她覺得稀罕。也就是錢玉嫃, 人剛進來, 就被皇后娘娘喚到跟前,皇后還挪了挪身子,讓她挨著坐在旁邊。 屋里那么多人, 不說后宮嬪妃宗室女眷, 還有公主包括皇子妃們, 甚至連皇后娘娘的親兒媳婦太子妃也在?;屎笊砼缘奈恢眠B太子妃都不敢坐, 錢玉嫃哪敢? “別擠著皇后娘娘,您真疼我賜個坐墩就再好不過了?!?/br> 皇后看了旁邊宮婢一眼,宮婢趕緊去請了坐墩,就擺在娘娘的坐榻旁邊,錢玉嫃才敢坐下。 “前幾日聽說你為本宮求上了法藏寺,可是真的?” 錢玉嫃還一臉驚訝:“娘娘竟然都知道了嗎?” 她隨后轉頭看向跟著進宮來的萬嬤嬤,萬嬤嬤躬身將捧著的玉盒奉上,錢玉嫃伸手接過,也沒打開,她滿是期待將盒子遞到皇后跟前。 “我是上個月末才知道娘娘要過千秋節了,還愁了兩日,左右想不好該送什么。后來得了萬嬤嬤提點,讓我想簡單些,說皇后娘娘是一國之母同時也是我的長輩。我跟相公商量過后決定做枚平安符,符是我做的,這個盒子是相公跑了一圈尋摸來的,又打聽到法藏寺的清凈法師是當世大能,想著能請他開個光就再好不過,才會在那天求上法藏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