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顧邵知道周圍不少人都在打量他,可這就這點打量,他還沒當作一回事過。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了,這點又算得了什么。 更可況他如今可是有馬車的人了,底氣十足! 錢尚書親自領著顧邵前去交接了。 兩個人離開之后,后頭留下了一群湊在一塊兒竊竊私語的腦袋。 有些人不知道顧邵的來路,看到他年紀輕輕就做上了戶部侍郎,本來就覺得奇怪得很,如今看到他架勢那么大,連尚書大人都搬過來了,更為驚奇:“你們說,這顧侍郎到底是個什么來路?皇親國戚只怕都沒有他這么大的派頭?!?/br> 小李大人旁邊走過,聽到這句話之后,幽幽地看了過來:“嗤,皇親國戚哪兒能跟他比?” 彈劾皇親國戚那是理所應當,是為了不讓他們霍亂朝綱,彈劾你你也只能憋著??蓮椲李櫳劬筒煌?,那幾位大人,護犢子能護得你恨不得以死謝罪。 小李侍郎是深有感觸,如今見到這些人議論顧邵,少不得也要交代一句:“別看他年紀輕,人家的本事可不是你們能比的。往后碰上他皮都給緊著點兒,千萬別把人給得罪了?!?/br> “得罪了會怎么樣?” “你去試試?”小李侍郎冷颼颼地瞥了對方一眼。 沒人敢試,個個都搖著腦袋。 另一邊,錢尚書帶著顧邵交接了之后,又吩咐了他好些事情。 顧邵正要道謝,便聽到錢尚書道: “你也不必謝我,這都是圣上的意思。他讓我都看顧一下,我總不能能不給他面子?!?/br> 說起來都叫人心酸,圣上少有這么和顏悅色的跟他說話的時候。難得有了這么一次,竟然是因為顧邵。 錢尚書感慨:“你這小子,還真是入了圣上的眼了?!?/br> 顧邵聞言微愣。 他沒想到,圣上竟然如此細心,處處都在為他著想??杉毤毾雭?,他卻沒有給圣上做過什么事,如今這般,他心中實在有愧。 他一言不發的,系統便知道這肯定是又在心里琢磨什么幺蛾子了。 果不其然,避開了人之后,顧邵便同系統道:“快,幫我出出主意,我決定送份謝禮給圣上?!?/br> 第176章 歪打正著 顧邵打算給圣上送個東西。 什么事情都得有來有往,圣上如今對他這樣好,他也不能什么表示都沒有??蓻Q定送禮之后,顧邵想了半天,也沒能想出來自己到底能送什么東西進宮。 圣上在宮能缺什么? 但凡圣上有什么缺的,用不著他來動心思,付公公一準將東西都準備好了。顧邵自己想不出來,就來鬧騰系統,“要不你給出個主意唄?!?/br> 系統嫌他煩,也不肯說話。顧邵索性就煩到底,它不說話就逼著讓它說。 “是你讓我考狀元的,考了狀元之后還非得逼著我做官。如今我是奔著封侯拜相去的,可你呢,讓你辦這點小事,你都不愿意辦,小心眼兒,不中用!” 顧邵鄙夷的小眼神不停地往系統身上戳,嘴巴嘚吧嘚吧,一刻不停: “替圣上多想想也不是什么壞事兒。你瞧圣上多記掛著我啊,若沒有他,任憑我在外頭治水治個半死不活,也絕對坐不上這戶部侍郎的位子?!?/br> “人家對咱們好,咱們得記著。做人不能沒有良心是吧——哦,我忘記了,你不是人來著,別說良心了,你連心都沒有,怪不得這么不通人情?!?/br> 顧邵嘀嘀咕咕,一邊跟錢尚書說話,一邊在腦海中給跟系統廢話。一心二用的本事,他倒是練得爐火純青。 系統也真是服了他了:“行了,趕緊閉嘴!” “你讓我閉嘴我偏不閉嘴,除非你同意……” “再不閉嘴就自己想!” 顧邵絮絮叨叨的話瞬間止住,眼睛一亮:“你答應幫我想?” 沒有了聲音。 “記得要送得貼心一點兒啊,最好能送圣上目前最需要的?!?/br> 依舊沒有回應。 顧邵猜測,系統應該是惱羞成怒了。不過惱羞成怒就惱羞成怒唄,該辦的事兒給他辦好了就成。 雖然心中一直在想著怎么給圣上送謝禮,可該做的事情顧邵還是一樣不落地做了。他今兒是頭一日來戶部,需要做的事情并不算太多,錢尚書跟他交代完了之后,便拿了一些公文給顧邵,讓他幫著處理。 眾人雖然不敢往這邊湊,但注意力一直都是放在顧邵身上的。 看到錢尚書抱著一堆公文過來了,幾個人都在暗暗地看戲。雖然小李侍郎將這位顧大人說得那是一個天花亂墜,按著他的意思,他們幾個人加起來也未必比得上這位顧大人。話是這么說的,可他們聽在心里肯定不會服氣,如今他們倒要來看看,這新來顧侍郎能有幾分本事? 顧邵也察覺到那些若有似無的目光。 一手打開公文,顧邵一面在腦中問著系統:“他們在看什么?” “看什么?準備看你的笑話呢?!?/br> 顧邵低頭看了自己手中的公文一眼,有些好笑。這些人怎么都一個樣,當初他頭一天去淮安府的時候,張同知也是帶著幾個人在看他的笑話。 他的笑話是那么容易看到的嗎? 顧邵仔細地想了一下,好像做官到現在,自己都沒有鬧過什么笑話。 嗯,他果然是個不同凡響的人! 想看顧邵的笑話,終究只能是白看了。那些人不多時便發現,這顧大人處理公文比他們都要快上許多,又快又不會出錯,一眼掃過去就知道該怎么辦。 錢尚書只在旁邊看了一會兒,便回去做自己的事情。 他對顧邵放心得很。這位畢竟是大齊的狀元郎,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地考了上來,沒有些真材實料又怎么可能考得中?再說了,那翰林院的幾個月也不是白待的。 頭一日上職,要說這里跟翰林院有什么不同,大概便是事情多了許多。 翰林院是個清閑的地方,若是不愿意做事的話,那基本是沒有什么事情可做,每天只要照照樣子看看書便夠了。只有那些一心想要往上爬的,才爭著去做事兒,且還一門心思想要將事情做好。戶部比翰林院的事兒,可不止多了一點點,顧邵這一日雖說沒有做什么,可也抵得上在翰林院里頭三四天的活兒了。 一天下來之后,顧邵僅有的感受,除了戶部比較忙些,便是這戶部的人實在是有些多了。 比如顧邵叫人做事的時候。他頭一日上值,沒有記下來眾人的名字,就勉強記下了各人官職,結果叫了一聲主事,周圍五個人都同時應了他一聲。 顧邵都被著齊齊地一聲“哎”給答得一愣一愣的。 小李侍郎見了也是笑得不行,回過頭來給顧邵一一介紹了各人姓氏。 “這位是金主事,這位是王主事,這位是石主事,還有這位,是謝主事。還有兩個沒來的,回頭我再給你介紹?!?/br> 就光是這么幾個,顧邵就已經聽得蒙圈了。 “金主事跟謝主事從前是跟著馮侍郎做事兒的,以后顧大人若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直接跟他們說好了?!?/br> 金主事和謝主事兩人都是客氣地朝著顧邵笑了笑,至于他們心里怎么想的,旁人就不知道了。 顧邵點頭記下。 當時是記得清清楚楚的,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轉過了頭顧邵就忘了差不多了。他記下了金主事,卻總是記不住謝主事的姓。 顧邵又是自詡從來沒有出過差錯的人,更不想叫人知道他沒記住旁人名字,遂不管什么事,都只吩咐金管事去做,光一個上午,顧邵便找了人家十來次了。 反觀謝主事這邊,卻從來沒有被顧邵喊到過。 這兩位主事從前跟著馮侍郎跟了不少時間,如今外頭都在說,圣上擼了馮侍郎的官都是為了給顧大人騰位子。他們兩人,尤其是跟馮大人私交不錯的金主事聽了,心里難免會有些想法。心里的想法多了,他對著顧邵的時候便總是想要擺一擺臉色,順便再消極怠工一會兒。 金主事架勢擺得挺足的,無奈顧邵就認定了他的姓好記,動不動就喊他。 金主事一次不應他就再喊,再不應再喊,三次還不應,顧邵這才察覺到不對,從公文堆里抬起了頭,讓人去尋錢尚書。 這金主事這么長時間沒來,他得讓錢尚書派人去找找。這么大的人,總不至于丟了吧。 至于為何去找錢尚書,顧邵在這兒就跟錢尚書最熟。 人派出去沒多久,金主事便嚇得屁滾尿流地從外頭跑進來了。他哪兒能想到顧邵性子這么剛,他才給了點眼色,人家就要直接告到尚書大人那頭。 這還叫他怎么擺臉色?金主事被唬得屁都不敢出一聲了。 “人來了?”顧邵抬頭看他。 金主事干笑了兩聲:“來了來了,方才急著去更衣,一時沒聽見您在叫我?!?/br> “現在不急著了?” “都已經弄好了?!?/br> “這事可急不得呀?!鳖櫳墼谒壬蠏吡艘谎?,人有三急,他也不會在這上面欺負人,“我也不是什么苛刻的上峰,以后要真是急得慌,還是先解決了這事兒再過來回話吧,免得到時候將自己給急出了毛病?!?/br> 金主事連連保證:“就這么一次,往后都不會了?!?/br> “行了?!鳖櫳垡彩〉脧U話了,將公文給他,“按照我上次寫的趕緊下去辦吧,記得要快?!?/br> 一堆公文接了過來,胳膊瞬間往下一沉。 金主事笑都笑不出來了,只頭疼得抱著東西出去了。 這叫個什么事兒啊。 這還僅僅是個開始,誰讓金主事的姓好記呢,顧邵不記得別人名字,單單只記得他呢。但凡顧邵有什么事,必定會沖著外頭喊一聲金主事。 金主事不用想也知道,這顧大人一定是發現了自己心里頭的那點小九九,所以故意在折騰他呢。如今這情況,即便被折騰了也要忍著,誰讓他官位比不上人家,后臺也比不上人家呢。 金主事咬牙去辦事兒去了,留下一個閑到不能再閑謝主事,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謝主事看著忙來忙去的金主事,再看看他自個兒,只覺得自己被區別對待了??蓱z這位謝主事,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了顧邵,只能越發安安分分起來。 顧邵自己是沒這個意思,但是手底下的兩個主事卻都被嚇得結結實實,這之后有人來他們這兒打聽顧邵的消息,他們都是封緊了嘴巴,不敢多說一個字兒。 只是眾人看著他的態度,大概也知道了這顧大人約莫不是個好相與的。若是個好相與的,這兩人也不至于怕成這個樣子啊。 可憐見的,定是被顧大人的下馬威給嚇唬住了,沒想到那顧大人的手段這么深。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小李侍郎的耳朵里。 小李侍郎也是猜到了點大概,中午吃飯的時候當著錢尚書的面兒,狠狠地笑話了顧邵一頓。 顧邵便是想不丟面子也是不可能的了他撓了撓頭,解釋道:“戶部里頭的主事,也太多了些?!?/br> 錢尚書道:“這會兒是多了些,往后就好了?!?/br> 他將事情掰碎了說給顧邵聽。別瞧如今戶部的人還挺多的,跟前兩年比起來已經是少了不少了。等再過兩年,還會再少一些人,如此慢慢地減下去,應該就差不多了。 戶部人是多,可如今朝廷哪個官署人不多,不說京城了,就連底下的一個小小縣衙,都是人滿為患。大齊開國到如今,如今經歷了十幾朝,每三年一次科舉,衙門里之前的一批人都還沒有走,新的一批人又過來了。這些人過來了一個又一個,每個都得用俸祿養著。戶部為什么窮,為什么拿不出銀子來,都是被這些人給生生吃窮的。 朝廷沒有銀子的時候,被罵的只有戶部,卻不想想若不是這些不干事的人多了,戶部又怎么可能會拮據到這個地步,窮到每每只能在百姓頭上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