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人家都沒帶換洗的衣服?!?/br> “達令~你再叫架飛機,送幾間頂配的野外居住艙(可運輸的迷你居所,房車理念的衍生品,內置水電、無線網絡、家具、家電等設施,通常包含一間臥室和一個帶淋浴的衛生間;最初是提供給一些偽野營愛好者的產品,滿足他們‘在大自然中享受都市生活’的需求,不知為何后來在富人圈中也流行起來,出現了許多豪華型號)來好不好嘛?” 吉梅內斯的女伴們在聽到了這個糟糕的消息后紛紛開始跟他撒嬌,但聽她們的語氣似乎并不知道吉梅內斯那句話的意義和嚴重性。 去雨林待幾個小時,和待幾天,是兩碼事。 而這個“幾天”如果變成了“幾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朱里奧?!睌得牒?,索利德又道,“為了你的安全和健康著想,我覺得……你和你的隨行人員們,一會兒就不用下飛機了,直接跟著機組返航吧?!?/br> “別這么冷淡嘛,威爾森先生?!奔穬人惯€是嬉皮笑臉的樣子,“我好歹也是被上頭‘指名’的三個負責人之一,要是我連飛機都沒下就這么回去了,我那些‘老鄉’里肯定會有幾個刺兒頭借題發揮……找他們在聯邦里的上線打我的小報告……那種狀況,比我在這里喂蚊子可麻煩多了?!彼@話說得挺俏皮,但內容卻是充滿著兇險的氣息,“所以……無論如何,我也得稍微待個一天半天的再走,這樣我才好交差啊?!?/br> 索利德聽罷,略微思忖了片刻,剛想回應他,不料…… 此刻,一名身在駕駛艙中的士兵突然通過鎧甲里的內部通訊頻道說了句話:“長官,這兒有點情況,請您立刻到前面來一趟?!?/br> 這句話,幾名穿著全覆式鎧甲的士兵都聽到了,但機上的其他人……除了兩名飛行員外,并不知道有某些事態正在發生。 “失陪一下?!彼骼潞苕偠?,雖然他已從那名士兵的語氣中聽出了事情很緊急、而且可能很嚴重,但他跟眼前兩人說這四個字時的口氣可是沒有絲毫的著急與慌亂。 羅德里戈和吉梅內斯見狀,面面相覷,也不知發生了什么;想通過客艙里其他幾名士兵的神情來猜測狀況吧……人家又都遮著臉。 十秒后,索利德已走進了駕駛艙,并順手關上了門。 “說?!遍T一關牢,他就沖著手下言道。 “長官,您看這兒……”那名士兵隨即就伸手指向了兩名飛行員前方的cao作臺。 索利德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視線很快就定個在了某個屏幕上。 “我們被跟蹤了?”以索利德的能耐,自然知道這飛機上的各種儀器表盤顯示屏都有些什么用,所以他一眼就找到了問題所在——根據機上的偵測裝置顯示,此刻,在接近水平的高度上,有一個大型的飛行物體正在后方百余米外跟著他們。 “應該是的?!蹦敲勘氐?,“而且……跟蹤我們的東西很奇怪?!?/br> “奇怪?”索利德疑道。 那名士兵明白長官的意思,他隨即就轉頭對飛行員道:“把你剛才給我看的畫面給長官看下?!?/br> 他話音未落,那名飛行員便將一幅模糊的影像切到了自己手邊的顯示屏上,并說明道:“這是用嵌在機尾的自動檢修機器人拍到的畫面……” 索利德看到屏幕上的東西后,沉默了兩秒,然后打開了鎧甲的面罩,湊近用rou眼再確認了一次。 在確信自己看到的真的是一個全身猩紅色涂裝的巨大機器人之后,他才從嘴里擠出一句:“hat_the_hell……” 第五章 斬落 在這個宇宙,盡管二十三世紀的人類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但“巨大人形戰斗機器人”這種東西仍然是只存在于文學或影視作品里的設定。 聯邦不去開發這種兵器的原因也很簡單:其一,能源問題;其二,實用性。 能源這塊,主要難點在于動力裝置的微型化。 既然你造了一個人形作戰單位,那肯定得保證它在行動時有著接近人類的運動性能,否則就沒有意義了;但假如動力裝置占的空間太大,那就不是“人形機器人”了,而是“龜仙人形機器人”。 可惜,以這個時代的技術,唯一能滿足這種微型化條件的動力源就是“核能”;讓一個可以長距離移動的作戰單位搭載這種動力自是不妥的,航母和潛艇也就算了,陸上兵器揣著個核反應堆到處跑的風險難以預估……所以,在新能源或者更新的微型化技術出現前,這個問題怕是無法解決了。 什么?你說插電線?且不說你能造得出多長的電線,你的敵人看到電線后直接把它拔了或者打斷不就完了?你以為人家是弱智么? 當然,關于巨大機器人,能源還只是次要的問題,實用性才是主要問題。 你開發一種兵器出來,自然是要用的,那么……什么樣的戰爭非得要巨大的人形戰斗機器人去打呢? 答案是,沒有那種戰爭。 現代的人類戰爭,是雙方圍繞著彼此戰略及軍事設施展開的攻防,以消滅或占領為最終目的。 如果你要進攻某個設施或單位,最好方法就是用導彈、用炸藥去遠程搞定它,而不是派一個巨大的人形機甲過去將其砍爆。 如果你要防御敵人的進攻,最好的方法是張開彈幕和防護罩來抵消對方的遠程攻擊,同時自己也發一些導彈出去對敵方的發射體展開反擊,而不是派一個巨大機器人穿過槍林擋雨過去反打。 如果你要占領一個地區或設施,最好的方法是在轟炸過后派地面武裝部隊進行搜索和壓制,而不是讓巨大機器人過去掀掉建筑的屋頂、用比水泥管還粗的炮管指著俘虜們的頭讓他們舉手投降。 簡而言之,現代戰爭中根本沒有那種“必須由巨大機器人來完成的任務”,而巨大機器人可以完成的所有任務,都可以由其他的作戰單位來完成、且后者的效率更高。 若一定要找出一件事是只有巨大機器人能做的,那恐怕就是“近戰打擊”了,但又有什么樣的敵人非得用卡車頭那么大的拳頭、列車那么長的裝甲刀去搞定呢?怪獸嗎? 然而,就算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打怪獸,同樣是用傳統的戰爭兵器更有效。 一頭怪獸如果連機器人的拳頭都躲不過,那肯定也躲不過導彈,那我為什么不直接用導彈去轟它?難道導彈爆炸時所產生的破壞力還不如一塊以一定速度前進的大鐵墩子? 說到底……“用巨大機器人而不是導彈去打怪獸”這個邏輯,基本等同于——“我想殺死一頭犀牛,但我覺得用火箭筒不如用大鐵錘”。 綜上所述,在2218年的聯邦,巨大人形機體這項事物,依舊也只是種“男人的浪漫”罷了;任何一個有理性、負責任的軍工科研人員都不可能一本正經地將研發這種兵器的議程提上來,更別說實際去研發了。 但,此時,此刻……索利德卻是親眼看見了這么一個玩意兒,而且正在朝他所乘坐的飛機追來。 縱是身經百戰,見到這匪夷所思的一幕時他也不禁爆了句粗口。 “我知道了……”不過,老兵畢竟是老兵,僅用了數秒,他就恢復了冷靜,并開口對那兩名飛行員道,“二位,現在由我和我的手下來接手駕駛,你們倆回客艙去,等我的指示?!?/br> 兩名飛行員聞言,也沒多說什么,這會兒飛機本來就是半自動架勢狀態,所以他們簡單地應了一聲,就離開了座位;從頭到尾他們也沒有質疑過索利德會不會開飛機,因為這位長官說話時的氣場就給他們一種老司機的感覺。 “對了……”待那兩人準備開門時,索利德又提醒了他們一聲,“……出去之后,別亂說話?!?/br> …… 與此同時,另一邊,“猩紅魔魁r—42”駕駛艙內。 “離‘指定區域’不遠了哦,嘿嘿……該用哪種攻擊方式比較好呢?!辈┦孔诮涍^他本人改裝(為了配合他的體型)的駕駛座兒上,陰惻惻地笑著。 “你可別把他們都搞死了……”坐在他后邊兒的蘭斯用銼刀磨著指甲,接道,“呵……雖然那樣做或許也挺有意思的……” “你是想看看,當你說出‘我不小心把飛機上的人殺光了’時,子臨會有什么反應吧?”博士對蘭斯的惡趣味也是略知一二。 “是啊……”蘭斯拉長了嗓門兒應道,“但我大體上也能猜到,他會若無其事地回我一句‘會死在這里,說明他們也不過如此吧’,然后在心里默默地給我記上一筆,等日后找我算賬時多捅我一刀……” “聽你這意思……你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死在他的手里?”博士接道。 “大概吧,但未必是他親自動手的就是了?!碧m斯回道。 “你為什么要跟一個遲早會殺死你的人合作呢?”博士的語氣忽然變得嚴肅起來。 “哈哈哈哈……”蘭斯卻是笑出聲來,接道,“整個世界都將被他所葬送,多添一兩個像你我這樣的亡魂……又有何妨呢?” 他說這話時的語氣有七分像是玩笑,但還有三分像是在說一件注定將發生的事。 “喂喂……怎么把我也算進去了?”博士轉過頭,看著蘭斯,狐疑地問道。 “我就隨便那么一說,你就隨便那么一聽,別在意?!碧m斯打了個哈哈,扯開了話題,“現在你應該注意的是……咱們正在追蹤的那架飛機已經離開你的視線了?!?/br> 經他這一提醒,博士趕緊又轉頭看前面,結果發現……原本在其前方水平高度飛行的那架“灣岸九號”飛機此時已不見了蹤影。 “不會吧……難道這年頭民用飛機也流行裝光學迷彩了?”博士一邊念叨著,一邊在前方的主屏上調出了一個掃描分鏡,結果他很快就意識到……那架飛機并不是“隱形”了,只是在短時間內突然大幅降低了高度和速度,降到了他們的下方并被他們甩到了身后。 “嚯~我一個走神,居然就跑到我后面去了啊?!辈┦空f話之間,其雙手也在cao作臺上飛舞起來,猩紅魔魁r—42在其cao控之下也調轉了方向,朝那飛機沖了過去。 “民用飛機的飛行員就算能夠做出剛才的那組動作,在征得機上負責人同意之前肯定也不會貿然行事的?!碧m斯接道,“所以……不出意外的話,索利德應該已經發現了我們,并接手了飛機的控制權?!?/br> “呵……你的意思是,現在那架飛機是‘老兵’本人在駕駛,就算我對他們‘粗暴’一點也沒關系咯?”博士說這話時,露出了一絲興奮的獰笑。 “你看著辦吧?!碧m斯應道,“還是那句話……別把那幾個‘關鍵人物’弄死了就行?!?/br> 得到了這個近似于“肯定”的回答,博士心里自也有了分寸。 下一秒,猩紅魔魁r—42便一個加速,瞬間就拉近了它與飛機之間的距離。 這臺型號為“r—42”的巨大機器人,是一部名為“猩紅魔魁”的原型機體的變體,在經過了“1”到“41”型的不斷改良后,42型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型號,其主要特點就是強調“泛用性”;盡管r—42在作戰性能上比起原型機來要差一倍左右,但同樣的……它對機師的要求也較低,絕大多數普通人經過訓練之后都能駕駛,而且這機體還可以量產。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了,聯邦不是不研發巨大機器人嗎?而且巨大機器人不是有兩個解決不了的問題嗎?那這玩意兒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逆十字”陣營的科技。 關于動力核心微型化的技術,他們早就掌握了,至于實用性方面……前文說也得很清楚了——“任何一個‘有理性、負責任’的軍工科研人員都不可能搞這種研究”……但逆十字這種常年使用瘋狂科學家的組織,大部分情況下不講什么理性、也不負什么責任,他們就是要搞“男人的浪漫”,就是要造巨大機器人! 于是,此刻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幕—— 一臺猩紅涂裝的機甲從一架飛機上方俯沖而來,在俯沖的過程中,其雙手朝后伸去,分別拆下了自己兩片戰翼,并將其拼裝變形,組成了一把巨大的“斬艦刀”。 緊接著,便是握刀,怒斬。 晃眼之間,但見一道猩紅的巨影自天空中閃過,刀鋒過處,綻出音障的激波。霎時,飛機一側的機翼便從機身上被斬離了,其切口處……平整得像是激光掃描到的斷層。 像“灣岸九號”這種以追求舒適為目的的豪華民用客機,通常都有著巨大的體積、沉緩的cao控感、以及形同虛設的防御系統(只有呼救和小范圍自動維修兩個功能)……在這絕對的硬件劣勢下,縱是索利德也無法做出規避動作,只能硬扛。 不過,對這種狀況,他也是早有準備…… 接管飛機的那一刻,索利德就明白,只要對方發動攻擊,不管是用炮火還是用這種夸張的攻擊方式,自己都沒有反擊的余地,所以他才會在對方有所行動之前就把飛機降到現在這個高度。 說時遲,那時快,幾乎在斬擊發生的同一秒,索利德便用手動模式強制關閉了所有的推進引擎,這樣一來,剩下那一翼上的引擎也不再產生推進力了。 但是,就算兩邊的引擎都停了,機翼本身的重量以及其在空氣動力學中的作用仍會讓飛機失去平衡,關引擎也只是讓機身失控的趨勢稍緩罷了。 好在……以索利德的技術,有這“稍緩”的余地便足夠了。 數秒后,飛機便開始側傾、墜落,余下的那側機翼在壓力下逐漸變形,眼瞅著也要折斷。 而索利德只是淡定地坐在cao控臺前,在身旁那名士兵震驚的眼神中,用不緊不慢的手速調校起了飛機上的“懸浮系統”。 這個系統是為了飛機的“懸停起落”功能服務的,而這項功能本身還需要主推進引擎的配合才能實現,但眼下兩側的機翼等于都已經廢了,只有飛機底部的那些“輔助助推井”還能用……以飛機現在的速度,這點動力能對機身起到的影響極為有限。 不過,索利德卻可以利用這“有限的動力”,做到人們想象之外的事情…… 他以殘留的、搖搖欲斷的那側機翼作為支點,不斷地升高、降低各個輔助助推井的出力比例,在天旋地轉的體感中、在隨時可能墜機身亡的危情下……冷靜地找到了一個相對平衡的cao作模式,讓飛機在半空像是跳華爾茲一般開始打轉。 在這種有規律的旋轉下,飛機愣是減速了……無論是橫向還是下落的速度都在這微妙的平衡中減緩,助推井的作用在機身減速后也變得明顯起來,用以維系“懸停穩定性”的上升力量逐漸增強。 在這個過程中,索利德又根據速度的變化和機身的動作不斷調整著各個助推井的出力比例,最終……讓飛機迫降在了一片厚實的樹蓋上。 盡管“降落”時產生的沖擊還是很大,但這種程度和毫無cao控地直接墜落比起來輕多了,機身在落停時仍是完整的一體、并沒有斷開或瓦解,從cao作臺上的各種儀表來看,機上有一半以上的系統也都還能運轉。 能將一場機毀人亡的慘劇挽救到現在這種局面,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個奇跡了。 但對索利德來說,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兒吧…… “你沒事吧?”飛機完全停住后,只過了兩秒,索利德就轉過頭,用四平八穩的口氣問了身旁的士兵一聲。 而那名士兵的回應是……打開面罩,別過頭去,把隔夜的晚飯都給吐了出來。 “我去后面看看?!彼骼乱姴肯峦碌媚敲磳W?,估計也沒什么大礙,于是就起身往客艙走去。 由于機身有輕微的變形,駕駛艙的門已無法自動開啟,索利德只能把整扇艙門給卸了;反正他的b17鎧甲動力還很足,卸一兩扇門也花不了多少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