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每隔幾年文帝都會進行秋獵,而今年秋季文帝打算在皇家林場秋獵,周堯成自然也是要跟著一起去的。 周堯成回去和晏青予說起這事被小葡萄聽到了,他噠噠的跑到周堯成面前,說他也要跟著去秋獵騎馬,小葡萄早就想念他的小馬駒了。 皇家秋獵不是小事情,尤其是近來有人小動作不斷,文帝又沒有立太子,以至于朝堂紛爭不斷,誰知道文帝在這會兒秋獵是有何打算。 即使小葡萄不管怎么吵鬧,周堯成都沒有松口,只是答應小葡萄等這次秋獵完了之后,他休沐的時候會帶著他去云山狩獵一次。 晏青予為周堯成好秋獵的衣服,心里有些擔心,低聲道:“夫君,這次秋獵不會出什么事吧?陛下怎么會突然想起秋獵了?” 文帝并不是那種喜歡享受,盡做些勞民傷財之事的皇帝,像秋獵之類的這種活動,文帝也是每隔幾年才會舉行一次。而去年才秋獵過,而這次卻大張旗鼓的帶上了文武百官和幾位皇子。 周堯成穿好衣服,打獵穿的騎裝顯的他越發的俊郎非凡,他低頭抵著晏青予的額頭安慰道:“沒事兒,若是真有什么意外,陛下也會做好安排的?!?/br> 周堯成說是不擔憂,但心里卻也是放不下心的,這次秋獵弄這么大的動靜,他真不知道文帝是心里打著什么算盤。 秋獵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秋獵的皇家林場就在京城十里之外。周堯成坐在馬車里,撩開簾子向外看去,只見幾位皇子都是騎馬前行,看起來非常有氣勢。 不得不說,皇家的這幾位皇子表面看起來沒有一個是紈绔子弟,只是優秀的子弟多了紛爭也多,更何況這是皇家! 到了皇家林場,文帝坐在位置上看起來精神奕奕,幾位皇子也顯得意氣風發,他朝著文武百官敬了杯酒一飲而盡,說道,“自古這天下都是從馬背上打下來的,今日朕和在場的文武百官就看看哪一位皇兒能奪得魁首?兒郎們可有信心?” 皇帝的話剛說完,二皇子就快先一步出列說道:“兒臣有信心,定不負父皇期望?!?/br> 除了大皇子面色不改,其余幾位皇子微微變了變臉色,隨即低下頭紛紛請愿。文帝也不在意他們的臉色,哈哈一笑道:“如此,朕就等著咱們大夏最出色的兒郎?!?/br> 這話讓在場的人心中一動,能出現在這里的都不是傻瓜。要知道本朝太子的位置還沒有立下來,如果不是文帝手段強硬,大臣們逼不過,他們早就請奏太子了。 現在看來皇帝心里也是有這個想法了,陛下雖然看著有精神,但到底年紀大了,只是不知陛下屬意哪一位皇子。本來大皇子是合適不過的人選,中宮所出,嫡和長都占了,只是陛下一直沒有這個想法,不知是不滿意還是忌憚外戚? 而下面的幾位皇子聞言更是興奮,文帝的那意思再明顯不過,皇家的那把椅子誰不想坐,以前是因為文帝沒有這個心思,他們也不敢表露出來,而現在不一樣了。 幾位皇子帶著各自的人馬消失在林中,等皇子們離開之后,文帝的情緒也似乎低落下來,他了看下面的百官,淡淡說道:“諸位大人也各自打獵去吧,若誰能奪得彩頭,朕亦也有賞?!?/br> 文帝看著躊躇不前的周堯成,笑道:“周愛卿也去吧,聽聞愛卿的御藝在黍安學的不錯,朕也想看看,可不能因為回了京就荒廢了功夫?!?/br> 周堯成聞言心中一凜,拱手作輯道:“微臣遵旨?!笔虬灿袔资f大軍,鎮北王又有愛民如子的名聲,如今黍安又能解決大軍糧草不足的困境,他一直以為鎮北王支持的是大皇子,大皇子的勝算是比較大的,所以鎮北王才一點都不擔心朝廷翻臉。 畢竟鎮北王手里的有幾十萬大軍,只要大皇子不想讓鎮北王支持旁人就不得不拉寵,有鎮北王府相助,大皇子除非死了否則不可能會失敗。 即使大皇子意外失敗了,只要鎮北王府兵權在握,不管如何,鎮北王府都可以暫時立于不敗之地,而新皇帝登基坐穩皇位也要花一點時間,夠鎮北王想出全身而退的辦法了。 但如今看來是他想錯了,陛下就算再大度,他能眼睜睜的看著底下的皇子和位高權重的王府聯手嗎?就不怕有朝一日,大皇子等不及想坐他的位子,或者是鎮北王突然不樂意只做一個王爺了。 現在看來鎮北王一直支持的是皇帝,只有皇帝自己的人才會半點不擔心。周堯成腳步一頓,文帝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大皇子作為江山的繼承人,而鎮北王理所應當的也會支持皇帝支持的人。 從古自今,做了太子的皇子最后能穩穩當當的登上帝位的人寥寥無幾,做太子的人不止代表了榮耀也代表了靶子,想來陛下也是不想他的太子也像以往的太子不得善終吧。 只是陛下如今開了這口,大皇子必須把其他幾位皇子狠狠壓下去才好,否則才不配位其余皇子也是心有不甘的。 而這時候原本平靜皇家林場成了皇子們角逐的角斗場,不知道是誰起的這頭,一時間血流成河,連兇猛如狼群都被血腥和殺戮嚇破了膽,林場到處可見都是逃跑的動物。 幾位皇子兵戎相見,二皇子看著幾位弟弟逃竄而去,他抹掉臉上的血,冷漠道:“給我追,留下一條命就行了?!?/br> 一旁的永安候皺著眉頭,低聲道:“沒想到看著老實的四皇子也有這么大的野心,殿下現在打算怎么做” 二皇子冷笑道:“皇家哪有什么老實人,天真的人早就活不下去了,幾位皇弟都是小事,最大的障礙,我的大皇兄還沒有出現呢?!彼挪恍鸥富适菍Υ蠡市质?,所以才不立他為太子,不然如今朝中他最大的對手就不是大皇子了。 永安候眼里閃過一絲厲色:“不錯,大皇子才是殿下的頭號敵人。如今這么長時間都沒碰到大皇子,總不會是我們的運氣一直不好吧,還是說大皇子真的能往天上飛還是能往地里躲?!?/br> 二皇子皺眉,抬頭看著永安候道:“你是說?這不可能,大皇兄不是這種人?!?/br> 永安候彎腰作輯道:“殿下,四皇子不也看起來不像是野心勃勃的人么,但如今皇子們爭的帝位就差一步。如果大皇子真的不在陛下那里還好說,但一旦被他搶了先,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br> 他們總不能把這里的文武百官都殺了吧,何況大皇子手里也有人,他們能爭的不過是這一份先機罷了,一旦錯過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二皇子的眼神閃爍不定,他相信大皇兄不是那等會做出殺君殺父之人,可就像永安候說的這爭的是帝位,即使他沒有這個心思,身邊的人不也會讓他去爭么。 永安候又繼續說道:“除非二皇子能立馬找到大皇子,陛下總不能讓一個傷殘之人登上帝位吧,即使陛下同意,文武百官也不會同意的?!敝劣谟嘞碌膸孜换首?,永安候根本沒放在眼里,不聽話總有讓他閉嘴的一天。 “難不成我的好皇兄真的動作這么快?他不蠢,這是最后迫不得已的辦法,誰知道他是不是在等著收漁翁之利呢?”二皇子摸了摸手里的刀輕聲道。 “那殿下的意思?”永安候小心翼翼的問道,他和二皇子早就綁在一條船上了,不成功便成仁。 二皇子輕笑,“這么好的機會自然是不能錯過了,去瞧瞧我的好皇兄到了沒有?到時候見機行事,若是能勸得父皇安享晚年就再好不過了?!?/br> 永安候也露出一個笑容,按下激動的心情說道:“陛下此次前來帶的人馬并不多,又有一半做了皇子們和大臣的護衛,想必陛下那里人手是不多的?!?/br> 幾位子動手的消息是瞞不住人的,何況這么濃郁的血腥味一瞧就能明白發生了何事。而對這一天跟隨皇帝來秋獵的禁軍來說可算是到了大霉,本來這算是一件好差事,誰能想到有人趁機動手了,他們既要保護百官,又因為山林地形復雜,不能第一時間趕到皇帝身邊。 一個個都急紅了眼,他們又不直接對著皇子們出手,畢竟就算是有皇子犯上作亂,也須得皇帝下旨出手,不然等陛下緩過神來就該輪到他們人頭落地了。 而一些落單的倒霉官員遇到了廝殺的隊伍,運氣好的直接逃掉一命,運氣不好的就連全尸都沒有留下。 周堯成運氣好途中遇到了大皇子,在聞到濃郁的血腥味傳來時,侍衛隊長臉色一變,低聲說道:“大皇子,周大人,這里恐怕不安全?!?/br> 大皇子臉上很是疑重,冷聲說道:“林場有人作亂,父皇處境危險,我們回去?!贝蠡首永^韁繩,帶頭朝著駐扎的方向趕去。 那位侍衛隊長是大皇子府的人,對他來說大皇子的性命比陛下還要貴重,聽到這話皺著眉頭朝周堯成說道:“周大人,陛下那里雖說最為危險,但是有那么多人守著肯定不會有事的。而我們人手不足,如果路上遇到亂軍,怕是不敵?!?/br> 周堯成卻也跟著拉過了駿馬的韁繩,淡淡說道:“殿下的命令,吾等聽令就是了?!闭f完這話,周堯成也快速的追了上去,那些侍衛也連忙緊跟追上。 第一百零三章 “睿兒,你這是打算做什么”文帝聲音低沉,氣勢洶洶,高深莫測的看著二皇子帶著人把他們圍住,臉上卻絲毫沒有慌張。 永安候沒有看見大皇子的身影,知道他們這是搶先了一步,這么好的機會興奮的他臉色通紅,對著二皇子低聲說道:“殿下,沒人?!?/br> 二皇子看著文帝身邊只跟著李公公,輕笑道:“看來是我猜錯了,父皇,您可知道你的幾個好兒子竟然在秋獵時帶了兵來,想要謀害兒子的性命?!?/br> 文帝瞇了瞇眼睛,沉聲問道:“他們人呢?如果是真的,朕自會為你做主?!?/br> 二皇子搖搖頭,“父皇,兒子的仇自己會報,看在父皇的面子上,我也會留他們一命,只是為了避免再出類似的意外,不如父皇您下道旨意如何?” 文帝看著一個威脅他的二子,心里說不出的是憤怒還是失望。雖然他的帝位也是踩著兄弟的鮮血坐上來的,但作為一個父親,他還是期望他的幾個兒子不手足相殘。 只是生在帝王家,好像就擺脫不了這樣的命運。 “若朕讓你當太子,你就會饒過他們?”文帝挑眉,即使那幾個兒子惦記他的位置,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他們的命。 二皇子搖搖頭,看著文帝笑了出來,“父皇,您怎么會這么天真?我要一個永遠登不上皇位的太子有何用?” “父皇,你愛了大皇兄二十幾年,不如也愛我一點如何?”二皇子說起這個臉色有點扭曲,就因為他不是出身中宮,他們就永遠比不上嫡子。他自問比起大皇子,他哪一點差了? 文帝被氣笑了,看著二皇子的目光陰冷道:“如果朕不給,莫非你還要弒君不成”話音剛落下,文帝身邊的禁衛軍紛紛拔劍。 二皇子臉色一冷,陰郁的看著文帝說道:“父皇這般舍不得?” 文帝看了一眼二皇子,又說道:“若你收兵跟朕回京,朕當今日這事沒發生過?!?/br> 永寧侯一聽這話急忙上前一步,低聲說道:“殿下,這必定是皇帝的緩兵之計,殿下,你這一退就永遠沒有退路了?!?/br> 二皇子手一擺,聲音帶著幾分嘶啞,與平時的清朗的聲音不同,“我知道,我準備來這里就沒有想過有退路?!?/br> “父皇,只要您下詔書退位讓賢。我發誓,皇兄和幾個皇弟,我會讓人侍候好他們,絕不讓人受委屈?!?/br> 文帝那雙銳利的眼睛里面滿是著怒火,克制著怒氣道:“夏睿,你真的要犯上作亂,逼宮弒君嗎!” 這話一出,夏睿臉上帶著幾分笑意說道:“父皇,兒臣也是逼不得已,如果您真當我是兒子,不如父皇就如了我的意吧?!?/br> 文帝冷笑一聲,道:“朕從不受人威脅,機會朕給你了,是你不要的,朕不是只有你一個兒子?!?/br> 二皇子臉色微微一變,想起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沒有露過面都大皇兄,眼里閃過一絲嫉妒,道:“莫非父皇還指望著大皇兄,那父皇可就要失望了。兒臣再問您最后一次,父皇可愿寫下退位詔書!” 二皇子若有意指的話讓文帝心里一驚,面上瞬間蒼老了十歲,他冷漠的看向自己的二子:“如果想要皇位,你就自己來拿?!?/br>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二皇子退后?!庇腊埠蛞姸首诱娴挠杏H自動手的意思,連忙把很攔住了。二皇子關系著他們的成敗,永安候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二皇子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拿著劍大聲道:“后退者殺無赦?!倍首影l話,后面的侍衛們也不敢落后一步,他們知道自己這做的是掉腦袋的事,要么成功了以后榮華富貴應有竟有,若是失敗了一家人就得人頭落地。一時之間雙方的侍衛似不要命的廝殺纏斗在了一塊兒,鮮血淋漓很快就染紅了土地。 文帝年紀大了,身體又大不如以前,侍衛門既要保護皇帝又要和叛軍們廝殺,一時間就傷亡了大半,身邊的侍衛頭領護著文帝后退,口中勸道:“陛下,先退吧?!?/br> 文帝當了幾十年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已經很久沒有經歷過這種狼狽,被親兒子追殺的怒火讓他恨不得將那些人碎尸萬段。 文帝帶著人且戰且退,這時候后面傳來射來的利箭,雖然一部分被侍衛們斬斷,大更多的卻是被當做了靶子,身后的人是大夏的皇帝,他們無路可退。一支箭頭對著皇帝擦肩而過,再靠近一分就能穿透他的肩膀。 文帝的腳步一頓,他下意識到回頭看著自己的二兒子,只見夏睿的的錦衣被鮮血染成了黑色,看著他的眼睛里面全是冷漠,再也不見以前的眷戀。 “啊,這箭上有毒!”侍衛忽然驚叫起來,原來方才只是被擦了手臂,這會兒傷口的鮮血卻都變成了黑色,話剛說完整個人就到在地上。 李公公見著這慘狀,臉色慘白。他抬頭看著皇帝,卻發現皇帝的臉色微微有點泛黑,他心中咯噔了一下,“陛下?!崩罟泵膽牙锬贸鼋舛就鑱砣M皇帝的嘴里,本來身體就不太強壯的皇帝這會兒卻軟到在地。 李公公這時候也顧不得上下尊卑,一把刀劃開文帝的衣裳,低頭將傷口的毒血全吸出來,直到傷口不在流出黑色的血液才停了下來,撒上金瘡藥,粗粗的包好傷口。 只是毒箭一出,原本護衛著皇帝的侍衛們立刻到了一大片,只剩幾個還在頑強抵抗,眼看著二皇子的人就要殺到眼前,忽然,一支羽箭將靠近皇帝的那個侍衛一箭穿心。 “兒臣護駕來遲,還請父皇恕罪?!贝蠡首臃硐埋R,見皇帝性命無礙松了口氣。 看見來護駕的大兒子,皇帝也忍不住有些失態,他還以為大兒子已經被大逆不道的逆子動手了,文帝握著大皇子的手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我的兒!” “好一副父子情深的場面,既然這樣,讓你們一起在路上作伴也不覺得寂寞了!”二皇子被此刻文帝不顧自己安危仍然擔憂大皇子的一幕刺激到了,他們越是父子情深,他越是憤怒不已,如果沒有大皇子,父皇是他的,這大夏江山也是他的。 “二皇弟何必一錯再錯,我相信你只是受了jian人所惑,不如皇弟向父皇認錯,我定會向父皇求情,你永遠都是我的皇弟?!贝蠡首愚D過身來,將文帝護在身后,痛心疾首的對著二皇子說道。 “殿下,不可,大皇子的話不可信?!庇腊埠蛞宦爲嵟奶顺鰜?,若是二皇子真的心軟,皇帝再怎么生氣也不會親手殺了自己的兒子,但他們這些人就不一樣了,如此他怎么允許二皇子退下去。 二皇子搖搖頭,看著那在現場也仍然風光霽月的人嫉妒道:“大皇兄還是以往那樣裝模作樣,成王敗寇,若是皇弟輸了,皇兄恐怕恨不得一勞永逸吧!” 二皇子寧愿死了也不愿意看他的臉色過活,何況到了這一步,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永安候冷笑大聲道:“殿下說的是,來人,給我上,只要二皇子登基,諸位的榮華富貴唾手可得!”被榮華富貴迷了眼睛的侍衛們心頭一震,紅著眼睛瘋魔了般朝皇帝殺去。 周堯成臉色平淡的抽出長劍,“大皇子,你且護送陛下離開,這里由臣來斷后?!?/br> 大皇子將他的貼身侍衛留下來保護周堯成,他親自將皇帝背了起來,這才迅速的往另一個方向跑去,“父皇放心,周大人已經派人去搬了救兵,您不會有事的?!?/br> 文帝似乎也緩過勁兒來,臉色也不復剛才的慘白,他欣慰的拍了拍大皇子的肩頭,說道:“朕沒有信錯人?!?/br> 大皇子應了一聲,背著皇帝飛奔逃匿,他的動作極快,沒一會兒就聽到一陣重重的馬蹄聲傳來,大皇子心里一松,笑道:“父皇,援軍來了?!?/br> 在聽見馬蹄聲的時候二皇子臉色一沉,回頭一看就看到了禁衛軍的旗子,他心頭一跳,正翻身上馬,一支箭射穿了二皇子的肩膀,讓他一下子落在地上,很快被一擁而上的禁衛軍拿住。 一道圣旨下來,曾經能和大皇子并肩的二皇子被廢黜為庶人,文帝到底是舍不得殺了親兒子。但以二皇子驕傲的性格,讓他親眼看著大皇子登基才是對他生不如死的懲罰。 而永安候作為主使者被處以凌遲,永安侯府被滿門抄斬,凡是與永安侯府有關系的家族無一例外都遭到了清洗,輕則貶責罷官,重則滿門抄斬,那場口血流成河,濃郁的血腥味重的連條狗都會繞道而過。 在這場動亂之中,除了大皇子和因為年紀小沒有秋獵的六皇子完好無損,其余的幾位皇子均受了不同程度的傷,以他們那受傷的程度,想要登上皇位是不可能了。 即使還沒有立太子,但朝堂百官一看就知道這江山未來的主人必定是大皇子。論身份他是皇后嫡子,出生尊貴,并且大皇子聰慧有加,在朝中的光芒無人能擋。即使是二皇子也稍遜一籌,不然二皇子也不會嫉妒的有了心魔,才有了這場禍患。 這場動亂結束之后文帝就大病了一場,太醫把脈之后只說情況不好,到底皇帝的年紀大了,身體承受不住那極為霸道的毒性,還是太醫用了重藥才讓人不至于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