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祖龍,創世,洪水, 人族始祖,最早之王, 廟宇。 地球上的華國與大楚分明有著非同一般的聯系。 說的話, 寫的字,道教典籍中相似的話語,相同的星辰乃至厚重的歷史。 可能正是如此, 林行韜才會在一開始便穿越到這個世界而不是其他什么世界。 而就如虞不遮所說,林行韜早就走在了一條成為天道的路上,他從一開始便有著成為天道的潛力。 —— 林行韜來自地球上的華國,要是說他在六月十八日覺醒了穿越世界的能力,倒不如說他擁有了成為天道的潛力。 因為可以凌駕世間、跳脫世界的,除了天道,便是像他這樣的異界之人了。 [你是異界之人啊,你為何能穿梭各個世界,假若這是你的天賦——天賦予你——你能夠跳出天地——跳出天地,也就成了天道。] [妙水真君眼皮一跳,掐指急算。他驚呼:“你竟可以游離于天地法則之外!”] 當然,這只是一個不明曉未來的起點,成龍成蛇不是注定的。 道觀中,歷史依舊在演化。 隨著神君附于神像之中,附近的乞兒們漸漸發現這座道觀內氣候宜人,冬暖夏涼似有神佑,因為集聚此地。 神君從來不在乞兒們面前顯露,他只將玉璽藏于神像中,然后靜靜看著道觀中的香煙焚燒。 一根線香便燒百年。 香火衰竭,一如道觀中的人煙稀少。 當線香將要燒盡時,天空中煞氣沖天,血色迷離。 神君走出道觀外,遙遙注視著遠方疾馳的道士們。 “這是真龍天子,天道必然為其遮掩,虞不遮尋不得!”道士們這樣喊,陡然間,他們發出一聲驚呼,“龍!是龍!等等,皇子去哪了?!” 神君的臂彎中多了一個裹著襁褓的嬰兒。 神君的手指移開浸泡著鮮血的華貴布匹,對著被鮮血模糊住雙眼的嬰兒輕輕說道:“記住,你是臨朝九皇女,凌卿卿?!?/br> 女嬰瞪大眼睛,似乎在努力記著這句話。 神君抹去血跡將女嬰放在門口,輕輕敲響了門。為女嬰遮掩痕跡的便是與天道有著聯系的神君。 過了一會兒,乞兒們探出腦袋,大呼小叫著抱回了嬰兒。 而過了一段時間,天上有一顆星辰格外耀眼的時候,一條長蛇奔到了道觀前,朝神君恭拜后口中吐出一名男嬰。 男嬰rou乎乎的拳頭捏緊時,有星光一閃而逝。 大樂和卿卿就這樣長大,相依為命。 他們在歷史中留下了屬于自己的痕跡。 終于有一天,大雪紛飛。 林行韜從天而降,將龍氣砸進了自己體內。 當時的神君便在一旁靜靜看著,他沒有阻止卿卿和大樂的接近,他自己也沒有做出其他舉動。 他只是表情微怔,嘆道:“變了,天機變了?!?/br> 從此,林行韜便是大氣運者、皇朝的繼承者。 他開始走上天道之下的人道,成真龍天子。 ——他就連一開始,也是與龍有關的。他一開始,就是在這個非同一般的道觀中。 林行韜從一開始,就與創世之龍存在著關系。 他喝下開蒙水后,看到了一片金色的海洋。 現在想來,他的識海便像極了開辟天地之初的滔滔洪水。 這時神君忽然對林行韜說:“作為最后一條天生之龍,我能感受到天道以及人族的未來?!?/br> “你出現時天機難測,我不知未來如何,不知自己應當如何。但是當你說出第一句話時,我決定幫你,幫助人族?!?/br> 林行韜的第一句話是——為天地立心。 “天地本無心,你并沒有意識到,你說出的是怎樣的宏愿?!?/br> “這是你的道心所在,這是你的大道之心?!?/br> 此后,林行韜便比常人更頻繁地接觸天道。 林行韜最初接觸天道的那一刻,也許是在第一次戰斗、第一次面臨死局的時候。 他當時想,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但他并沒有真的在死亡前認命,他又想,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留一線生機。 那是他第一次真正亮起金黃的眼眸。 [在天際一片沉寂的黑暗里,仿佛只剩一雙眼眸熠熠閃光。] 仿若創世之龍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睜開了一雙給天地帶去光明的眼睛。 [冰冷的、透亮的天幕徐徐垂下,仿佛在擁抱燃起黃金眼眸的身影。] 一面看著過去的情景,林行韜一面朝著近在咫尺的天道張開了手臂。 天道徐徐而下,給了他一個冰冷而沉默的擁抱。 林行韜觸碰到了全然的天道,而在很久之前,他似乎很多次地有過類似的感覺。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你曾經接觸到的境界不止和仙有關,也和天道有關。] 第一次,是在他說服張況己死里逃生,得民心而擁有天師之力的時候。 他抬頭看天,只見武曲星黯淡,天地廣闊,他生出了一種孤獨之感。 [恍惚間他感覺到天空越來越近,大地越來越遠。 世間萬物皆伏于下首。 他一瞬間覺得自己觸及到了某個大境界的邊緣。] 世間萬物便是整個世間。 第二次,是在他成為楚王,大戰后,天地靜靜看著他,聽他唱歌,看他坐在城墻上仰對藍天。 隨后他數次質問天地,將天意化為已用,每一次都能一償心愿。 這難道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嗎? 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質問天道的。 仔細想來,曾問詢天意有所回答的,也不過歷朝天子、虞不遮、卜果子這樣的人罷了。 他們要么得觸天機,是能夠在歷史上脫穎而出的上天眷顧之人,要么就是與上天眷顧之人關系匪淺。 天道便如同絕高的山巔,皚皚的冰雪覆蓋著山脊,以沉默和冰冷統治著世間。 為了向山巔訴說不幸與不公,在山腳下,開出了一叢奪目的小花。 然后小花朝著山巔開放,漫山開遍。 冰雪盡消。 ——待到山花爛漫時。 林行韜看著曾經的自己,輕輕笑了起來。 第三次,他在張家產生了為什么天地間不出地仙的疑問,這是他真正地將仙道當成天道而走的起點。 第四次,是在節日里與姓林的來一場浪漫的偶遇。 [他站在人群里,卻又像站在天外。蕓蕓眾生也沒人能夠注意到他。他恍然間觸摸到了那種玄妙的境界。] 林行韜站在了世界之外。 他站在了天道應該在的地方。 許許多多的、與天道有關的蛛絲馬跡全部被他找出,變成他成為天道的無可否認的事實。 他想到有一次虞不遮問他究竟是何人,他立馬回答自己是龍的傳人。他想到自己登基之時并無車馬儀駕,而天予之。 而他也想到他離開大楚那一日。 風云變幻,世界戰栗。大道觸動,過去現在與未來都在重合。 天邊裂開了一道口子。 湳京的龍脈黑龍便將他帶回了地球。 在兩個世界的縫隙間,是一片黑暗——與南龍金黃的眼眸。 這一雙金黃的眼眸,從靈氣復蘇的第一天開始,便注視到了林行韜的身上。 甚至直到林行韜穿越之初,他都能隱隱感覺到這個視線。 [一雙黃金的眼眸似乎對他投注了視線。 ——是他沒錯,不是方潮或者其他什么人。 龍在看他。] [他看到縫隙中愈來愈近的一雙金黃色的眼眸。] [而這時,泥塑的神像忽然閃了一道金光。 就像黑龍眼里不滅的金芒。 那種被注視的感覺陡然間又回來了。] [他夢到了一雙灼燒般的金色龍眼,然后猛地驚醒。] [林行韜眼前一黑,視野里閃過一雙熠熠閃光的黃金眼眸。] 而大楚與華國如此之像,中華的氣運和大楚的國運一樣,也是一條泱泱大龍,那是不是意味著,華國的龍脈也與天道有關? 也許正是因為自己有著成為天道的潛力,所以湳京黑龍才如此地注視著他。 這個天道,指的不止是大楚的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