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節
他不是九皇子。 他是誰? 虞不遮最為開懷和真正將林行韜放在心上的一刻,是在他召雨之后,迎接那束光的到來。 林行韜握著劍,乘著大龍,在雨幕間瞬息殺至,虞不遮的眼睛也一如他那雙金黃色的眼眸般明亮。 風雨驟停,天地震動。 一道霸道無匹的光亮! 那不是所謂的劍光雷光,那是林行韜本身。 [天地為之凝固,在變慢的動作里,林行韜看到與他幾乎擦肩而過的國師露出了一個笑容。] 當時的林行韜只想著殺國師,看到虞不遮的笑容,卻沒看懂那笑容是什么意思?,F在的林行韜卻懂了。 那是真誠的喜悅。 從此虞不遮不再孤獨,天地間有了與他一樣驚艷世間的天才。 十六七歲的天師,林行韜甚至比他更加來得驚艷。 引天意,得民心,就天命,道心所在,大道將成。 倘若這世間還有誰能成仙,必然只有虞不遮和他。 這樣的情緒下,以至于虞不遮真正生起了為人師的念頭。 他們擦肩而過,虞不遮能看到林行韜緊緊繃起的下巴和眼中跳躍的璀然。 而在林行韜神情凝重的時候,虞不遮望著滿是霞光的天空,眼眸竟然微微地濕潤了。 [南面是烏云密布,雷蛇狂舞,大雨傾盆,洛水掀起數丈高。而北面卻由于林行韜的那一劈烏云盡去,晨光照耀,呈現出霞光萬丈的瑰麗場景。] 大雨過后的天晴,還有仙人,多么像他出生時的場景。 簡直像是上天的啟示,讓他覺得這個世間終究有仙人插手,這個從天而降的少年或許就是仙人。 或許就是他的光。 林行韜與虞不遮,兩道光就這樣短暫地碰在了一起。他們相交卻不相融,就如同洛水城上方迥異的兩片天空。有一方愈來愈耀眼,有一方卻終究要熄滅。 北邊日出南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楚王非此世人耶?”“楚王非人耶?”“楚王為仙否?”虞不遮這樣向上天提問。 [道宮之內,傳出了上天的回答。國師振蕩著袖袍,笑道:“不可說不可說?!保?/br> 虞不遮到底聽到了什么? 他從那時起便隱約知道了林行韜可能不是此間之人。 [原來你真是異界之人。] 而林行韜知道在他踏入王都的那一刻虞不遮就已知曉,卻不知道在他和卜果子擺攤之時,街角有個看著像普通修道者的家伙靜靜注視著他,聽他給人算命。 也不知道這名修道者跟著他的腳步,在過年的人群里穿梭。 [他往前走,在這追逐著看熱鬧的人群里幾乎算是逆流而上了。] 他們共同逆流而上。 然而林行韜越走越遠將鳳簫聲動、玉壺光轉扔到了身后,虞不遮卻慢慢地停住了。 他并不知道林行韜要做什么,但清楚林行韜接觸到了成仙的境地。 他將時間留給了林行韜,然后他開始殺人。 那些混在人群中的,阻礙他的人。 林卿卿使王都開花,而虞不遮也使王都開了遍地的花。 他仿佛回到了第一次殺人的時候,鮮血流進石板路的縫隙中,鮮血之花滴綻,從虞不遮走向林行韜所在之地的一路上,血花連成一線。 一場春雨溫柔地抹去這些痕跡,虞不遮難得穿的玄衣上更是不沾一絲血跡,但為了令自己沒有血腥氣,他沒有隔絕雨水。 [他罕見地——起碼林行韜是第一次看見他沒穿道袍——穿著一身玄色衣裳。他和林行韜一樣沒有隔離雨水,而是任由雨水落在身上。他的衣服濕了大半。] 他就那樣從容地來到和剛和林卿卿告別的林行韜面前,說了許多話,第一次說出“可為何我無法成仙呢,究竟是成仙太難,還是路已堵死”這種肺腑之語。 關于成仙的疑惑同樣扎進了林行韜的心里。 這一天,林卿卿與虞不遮告別,卻也是虞不遮與林行韜徹底失去和好的機會的一天。林行韜將去往長林山,誅滅國師,而虞不遮將回到長林山,迎來天地大變。 林行韜對虞不遮來說,是憐憫。因為是他令虞不遮的計劃成功,令虞不遮成仙。 林行韜對虞不遮來說,使殘忍。因為是他殺了成仙不過幾瞬的虞不遮,令虞不遮消失在了天地間。 兩束光的相撞,撞開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也令林行韜的光蓋過了虞不遮的光。 [地仙相爭,天崩地裂。茫茫中,林行韜見得自己的那團光蓋過了虞不遮的光。] 虞不遮在死時并未憤怒絕望,他很平靜,甚至在笑。 他在想,原來仙人下界并沒有霞光漫天。 他看到的,是林行韜在稱帝時,目光所系之處,有霞光萬萬丈。 那是永不褪色的光。 是虞不遮出生與死時見到的相同風景。 —— “有句話,叫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并不遺憾于死亡,甚至不遺憾于剛成為仙人即死?!?/br> “我遺憾于未見到你實現自己的道?!?/br> “而如今,林行韜,我之道,將系于你身……成為天仙吧?!?/br> “成為道本身,成為我所追尋的存在?!?/br> “——我想看著你,越來越高?!?/br> 作者有話要說: 虞不遮:你是電你是光你是羊村的希望~我只愛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你主宰,我崇拜,沒有更好的辦法~是天,是地,是神的旨意~ 第204章 神道功德(六二) 虞不遮再一次地伸出了手,這一回沒有按住林行韜, 而是用力推了他一把。 某種力量令林行韜勉強立在水流中的身體旋轉, 踉蹌著往前而去。 林卿卿送給他的天仙之力恰好在此時撲入他的懷中。 已經傾盡的地仙之力得到補充,迅猛地成長著。 地仙, 向著天仙而升。 林行韜一頓, 沒有拒絕這份力量。 因為就如虞不遮所說,之前的林行韜不接受是因為林卿卿會就此完全消失連異象都不會出現,而現在,經過虞不遮的幫助,林卿卿可以不用那么快地消失。 林行韜接受這份外來的天仙之力也更加地容易。 這令林行韜想到了龍王姬舜。 龍王令他一觀過往四百年功德, 他由此更好地走上神道,而虞不遮作為天師的百年,同樣是他的百年,他更好地走上仙道。 他的化龍之路太過快速, 他的成仙之路又何嘗不是呢。說起來是十六七歲成為天師, 二十來歲成為地仙,但他總共修行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兩年左右。 渺渺的清光在林行韜身邊升起,而林行韜的眼中尚且殘留著面對虞不遮時, 虞不遮望著他從而映出的璀璨之光。并未褪去。 ——龍王覺得林行韜眼中的金色仿佛從未褪去,虞不遮覺得林行韜眼中的光永不褪色。 [其高貴與雋永,無法被冰冷的河水侵蝕。] 更不會被洪水淹沒。 借著不斷上漲的力量, 林行韜奮力一躍。 地仙,天仙。一切仿佛簡單起來。 這一回,比起第一次殺人邁入真人境界的虞不遮, 林行韜聽到了更多的聲音。 他聽到風刮過這個世界的東西南北,每個人的喘息都凝固在嗓子中,等著吐出世界新生或滅亡的第一次齊聲呼吸;他聽到江海河流向未來奔涌不歇,等待著沖刷出一個不同以往的世界;他聽到某個嬰孩隔著一層肚皮的哭喊聲,等著降臨在全新的世界上。 他聽到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清晰的,來自天地的嘆息聲。 隨著林行韜的靠近,似乎亙古未變的至高無上終于不再無動于衷。 林行韜幾乎停在了距離躍過最高點的那一瞬。 而他也成為了天仙。 道教經典有言,天仙者,功成于三乘之中,跡超乎三乘之外,不為法拘,不為道泥,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 一尊散發著浩瀚清光的天仙從林行韜對面漫步而來,長著一張與林行韜一模一樣的臉。 鯉魚躍于他的額間,宛如一道新月般的印記。 他抬起頭,四時時光如水,水如四時時光。 行走之時,一襲白衣若有雅音自鳴,而步盈微月,有耿耿凌塵之姿。 整個天空仿佛都是他下一步將踏落之地,隨著嵐煙輕蕩,波濤清濯,他停在鯉魚之前,欲捧鯉魚于額前。 “天高地迥,天池難躍,誰悲失路之魚?!?/br> 他淡漠的神情生出些許悲天憫人之感,并不會讓人覺得虛偽,只會令普通凡人看了眼生熱淚。 在他身后,隱隱浮現出仙宮之景。仙兵護衛,諸多仙人幻影環繞,仙女散花,清光搖曳。 感覺到鯉魚在他手中的掙扎,他問:“吾乃仙帝,爾又為何?” 天地與之共同發聲。 林行韜微微一怔,像虞不遮當時一樣回答道:“——不過如此?!?/br> 他曾對著妖帝回答他也是妖帝,而這一回他回答:“我不只是仙帝?!?/br> 是啊,只是仙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