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第65章 男主是國公 甄若瀾重生前的劇情是出身永定侯府大房的女主甄若簌自強自立保護寡母,和男主顧晟情投意合之后借顧家的勢打壓欺凌她們母女的甄家二房三房。 甄若簌的父親早逝, 永定侯爵位被其二弟, 也就是甄若瀾的父親繼承。二房承爵, 沒有男丁的大房,孤兒寡母的, 自然備受冷落,在永定侯府從女主人變成了邊緣人。 甄若瀾比女主甄若簌大了六歲,兩人可以說幾乎沒什么交集, 更別談欺負了。 然而甄家二房不止甄若瀾一個女兒, 她還有一個與甄若簌同齡的嫡親meimei甄若沁, 兩人爭強好勝,沒有父親撐腰的甄若簌自然是被欺負的那個。 甄若簌默默的記了仇, 永定侯府三兄弟間感情一般般, 大房母女自然也得不到二房三房的幫襯, 日子過得不說舉步維艱, 與以前相比卻也是處處不順,連奴仆都敢刁難一下。 于是甄若簌得勢后打壓欺負過她們母女的甄家二房三房, 大房沒有男丁, 二房三房被打壓后永定侯府就徹底敗落, 淪為普通人家。 甄若瀾在甄家鼎盛時嫁的人家自然是高門大戶, 娘家敗落, 還是因為得罪鎮南公府,于是夫家便將她休回了娘家。 在這個世道,被休的女子日子何其艱難?甄若瀾一個想不開, 就懷著對甄若簌的怨恨上吊自盡了。 沒想到死后重生回剛剛及笄之年,她那個將甄家打壓得敗落害得她被休的堂妹甄若簌還是個十歲小女孩。 甄若瀾想過很多種對付甄若簌的辦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弄死她,在這深宅大院里,想讓一個女孩兒死得無聲無息并不難,她母親現在還是永定侯夫人,想做到這一點就更容易了。 然而甄若瀾不甘心,憑什么要她這么輕易的死去,什么痛苦都感覺不到?還有顧晟,前世顧晟沖冠一怒為紅顏,打壓永定侯府就如同踩死一只螻蟻一般,何其可恨? 她就想抱一條更粗更大的金大腿,然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可在這大夏皇朝,皇帝還是個六歲幼童,真正大權在握的是原主這個鎮國公,而顧晟是鎮國公府世子,原主唯一的兒子。 等將來顧晟繼承了鎮國公的爵位和勢力,也將成為大夏皇朝最有權勢的男人,皇帝都得退避三舍,她又能抱誰的大腿去對付顧晟? 甄若瀾將目光盯上了原主這個鎮國公。 原主的原配病逝,至今尚未續娶,在她重生前那一世,原主一直沒有續娶,也只有顧晟這一個兒子。 甄若瀾算計著嫁給了原主,做了顧晟繼母,徹底斷了顧晟和甄若簌在一起的可能。因為她和甄若簌是堂姐妹,總不可能父子倆變成連襟吧? 甄若瀾嫁給原主后表現得對顧晟很溫柔慈愛,從不曾苛刻,一副賢惠繼妻模樣,讓原主對她印象不錯。 然而等她生了兒子后,幼子顧旭很得原主的喜愛,她便開始慢慢在原主耳邊捧殺顧晟。 顧晟并不是天賦出眾的孩子,他達成的成績背后都是努力的汗水。然而甄若瀾對顧晟的捧殺,讓原主對顧晟提高了期待標準,對他越發嚴格。 顧晟學習起來越來越吃力,也越來越低效率,達不到要求,原主對他就慢慢失望了。 甄若瀾生的幼子顧旭聰明機靈,就襯托得顧晟沒有那么優秀了,原主在甄若瀾一遍遍的枕邊風下,漸漸的對顧晟生出了不滿。 不過原主從未產生廢掉顧晟世子之位的想法,哪怕他對顧晟的表現失望了,他也依舊將顧晟當做繼承人培養。 甄若瀾見此情況,便心生一計,她讓顧晟偶遇甄若簌,就如命中注定一般,顧晟對甄若簌一見鐘情,非卿不娶。 兒子愛上了繼母的堂妹、自己名義上的堂姨,這么荒唐的事情原主當然不可能同意,并且對不顧人倫的顧晟非常失望。 而實際上顧晟當時根本不知道甄若簌的身份,他被甄若瀾故意誤導,他以為甄若簌是甄家旁支孫小姐,是他名義上的表妹,所以才跟原主求娶甄若簌。 顧晟從原主口中得知甄若簌身份后大受打擊,也沒顧得上解釋。 這個誤會一直沒解開,原主認為顧晟是知道甄若簌身份還執意要娶她,甄若瀾趁機在原主耳邊不停的挑撥離間,父子倆誤會越來越深,間隙越來越大,最終走到了父子離心的地步。 而這個時候幼子顧旭在甄若瀾的特意教導下在原主面前表現得聰明伶俐,讓原主產生了放棄顧晟,轉而重新培養幼子顧旭的念頭。 最終結局就是原主改立世子,將顧晟分出府去。顧晟心中一直愛慕著甄若簌,不愿在心有所屬的情況下娶其他女子,便終生未娶。他這情根深種的表現更讓原主心中怒其不爭氣,徹底放棄了他。 顧晟沒有鎮國公府的幫助,只能從小官慢慢往上爬,顧旭長大后繼承了爵位。 原主年輕時常年征戰身上暗傷不少,又比甄若瀾大了十幾歲,所以他死得比甄若瀾早。 原主剛去世不久,顧旭就在母親甄若簌的授意下打壓得顧晟丟了官,一輩子碌碌無為,抑郁不得志。 就連顧晟這個男主都被甄若瀾打壓了下去,更別提甄若簌這個仗男主勢的女主了,她根本沒掀起什么風浪就被甄若瀾母親挑了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家嫁了過去,沒幾年就被磋磨死了。 <<<<<<<<<<<<<<< 接收完劇情大綱的顧文景的揉了揉太陽xue。 從甄若瀾的視角來看,這就是典型的重生復仇爽文,而原主就是這個復仇爽文中的男主。 可若是從原主的角度來看,那就是他娶了一個表面賢惠的繼妻,毀掉了自己嫡長子顧晟的一生。 原主兩個兒子,顧晟和顧旭,前者天賦不如后者,但顧晟遠比顧旭更努力更穩重成熟,所以最后結局中顧旭雖然有一個重生的母親占盡便宜繼承了鎮南公爵位,但他并沒有像原劇情中顧晟那樣維持著鎮國公府的榮耀。 待原主逝世,年輕的皇帝掌權之后,顧旭就被削了兵權,空有爵位卻并無多少實權。若非念在原主對江山社稷有巨大的功勞,只怕這鎮國公的爵位都未必能保住。 顧文景現在穿越的時間點說早不早,說晚也不晚,但并不是正好的時機。 說穿早了,可原主都已經把甄若瀾娶進門了,顧旭已經在她肚子里揣上了。 說穿晚了,顧晟還沒被甄若瀾算計得愛上甄若簌,也還是原主心目中的唯一繼承人。 時間不尷不尬的,讓顧文景忍不住嘆了口氣:“這次不好辦??!” 兩個兒子不是同母所生,又都是嫡子,按規矩顧晟這個原配正妻生的嫡長子自然比顧旭這個繼妻生的嫡次子身份貴重。 可顧文景實在做不來對兩個孩子差別待遇,對孩子偏心太過會讓被忽視的那個孩子心理偏激。 而古代這種情況,若是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就會助長嫡次子的野心。 顧文景覺得有些為難,不同母的孩子先天上就很難親近起來,他得好好想想該怎么在顧晟顧旭兄弟倆之間把握平衡。 忽然門外響起了一道輕輕的腳步聲,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老爺,夫人請您去正院用午膳?!?/br> 門外說話的人是原主的心腹親衛秦立。 顧文景應了一聲:“我知道了?!?/br> 他從原主記憶中得知,甄若瀾會如愿嫁給沒有續娶之心的原主,是因為她借助自己重生先知的優勢算計了原主與她有了肌膚之親,雖然原主不清楚真相,但對甄若瀾態度一直淡淡的,不親近,只是給足了她正妻臉面而已。 在幼子顧旭出世之后,原主才會漸漸與甄若瀾親近起來。 顧文景起身推門走了出去,守在門外的秦立跟在了他的身后。 顧文景來到正院,秦立就不踏足了,他雖然是心腹親衛,卻也是外男,不便進入后院見女眷。 他見到甄若瀾時,看到她那清雅的容貌與溫柔如水氣質,便明白了為什么她裝作賢惠繼妻那么容易取信原主了,實在是她就長了一張賢妻良母的臉,太有欺騙性了。 如今的甄若瀾非常年輕,比原主小了十來歲,可以說是老夫少妻的配對了。不過原主長相俊美身體強壯,三十歲的男人容貌看起來半點不輸年輕少年郎,甚至那份成熟男人的氣質更令人青睞。 顧文景知道,眼前看著是個青春靚麗少女的甄若瀾,實際上靈魂年齡比原主還大一些。 甄若瀾見到顧文景,面露驚喜笑意,上前盈盈行禮:“夫君!” 顧文景微微頷首,然后走到飯桌前坐下,他淡淡的道:“上菜罷。你如今懷著身孕,以后不必等我一起用膳?!?/br> 甄若瀾為了體現自己對他這個丈夫的看重,每日膳食都會等他一起來吃,若是原主有公務耽擱了,她寧可餓著肚子也要等他。漸漸的讓原主養成了與她每日共同用膳的習慣。 如今顧文景一句話就讓她之前的努力都做了無用功。 甄若瀾還要笑著感謝他:“多謝夫君體恤!” 她小心翼翼的扶著肚子坐了下來,顧文景看了她一眼那還沒顯懷的肚子,關心了一句:“最近胃口可還好?” 甄若瀾笑盈盈的答道:“現在才兩個多月,胃口還好,不過大夫說再過幾個月就容易孕吐,也不知這孩子乖不乖?!?/br> <<<<<<<<<<<<<<< 用膳時兩人都嚴格恪守食不言的規矩,除了偶爾輕微的餐具器皿的碰撞聲,再無其他聲音。 顧文景吃完午膳后就離開了正院,他去看望原主的嫡長子顧晟,這個男主光環不給力的倒霉原男主。 顧晟如今才十二歲,在顧文景看來還是個剛上初中的孩子,不過在古代人看來十二歲少年已經不能稱為孩子了,再過幾年就能娶妻生子了。 顧文景來的時候,顧晟正在小書房里一邊扎馬步一邊大聲讀書。 這個書房是原主在給顧晟啟蒙時專門在他院子里設的一個小書房。 顧文景還沒靠近小書房,就遠遠聽到了從小書房里傳出來的朗讀聲,正是顧晟在讀書。 他走到小書房的窗口處朝里一看,就看到顧晟專心致志的扎著馬步大聲朗讀,書房里連張坐著的椅子都沒有。 看到顧晟這樣刻苦學習,顧文景才意識到劇情大綱中原主在甄若瀾的枕邊風下究竟把對顧晟的標準提高到什么地步,才會逼得這樣一個用功努力的孩子越學越吃力了。 顧文景默默的站在窗口,等顧晟背完一篇文章之后,他才推門走了進去。 看著正在蹲馬步的顧晟,顧文景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暫時就先到這里吧!”他招了招手,把顧晟叫了過來,“一邊扎馬步一邊讀書,能吃得消嗎?注意力能集中在書本內容上嗎?累不累?” 顧晟板著小臉一本正經的道:“父親,我不累,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書本內容上,就忘記了扎馬步的累了?!?/br> 顧文景笑了笑,吩咐手下拿兩張椅子進來,然后讓顧晟坐著聽他講課。 時間就這樣一教一學中慢慢過去,顧文景把自己總結的一些學習方法都教給了顧晟,看著這個孩子因高效的學習方法驚喜的樣子,他臉上也不禁露出笑容。 小書房的門忽然被敲響,“老爺,大少爺,夫人特意送了點心過來。讓大少爺休息一會兒吃些點心再繼續讀書吧!” 說話的是顧晟身邊的李嬤嬤,這個李嬤嬤是顧晟奶娘,不過聽她這為甄若瀾說話的語氣,顯然是被甄若瀾收買了。 顧文景放下手里的書,對顧晟道:“吃過點心再繼續罷?!?/br> 甄若瀾不管日后會做些什么,她始終維持著自己賢惠繼妻的表面功夫,在日常生活中把顧晟照顧得無微不至,不管是原主還是外人,都覺得她是個好繼母。 后來原主與顧晟父子離心,是她在背后挑撥離間,但她在表面上依舊是一副苦口婆心勸父子和好的賢妻良母模樣。直到原主死了,她才懶得掩飾什么,顧旭對付顧晟之后,很多有心人都明白了什么,只不過那個時候已經是鎮南公府老太君的她,也沒幾個人惹得起了。 <<<<<<<<<<<<<<< 甄若瀾想做她的賢惠繼母,顧文景并沒有阻止她,甚至因為她肚子里孩子的存在,他甚至不能休了她或者讓她死。 她不是想裝賢惠嗎?那就讓她裝一輩子,真正成為一個賢惠繼母吧! 顧文景之后也很少去上朝,原主是先帝的托孤重臣,當今皇帝年幼,先帝臨終前選了文武四個重臣托孤,他與其他三位文臣閣老互相牽制。 原主沒想過謀反,也清楚自己手握重兵受人忌憚,所以一直很有分寸,極少摻和政事。只是派人關注著朝堂動向,若是文臣有什么異動,就是他這個鎮南公出馬的時候了,他就是懸在其他三位托孤重臣頭頂上的利劍,避免那三人貪戀權力將來不肯還政給小皇帝。 所以原主一般都不怎么去上朝,去了早朝也極少開口插手政事。他手下的五十萬顧家軍就是他權勢的最大保障,也沒人會不長眼的惹到他頭上。 顧文景在家中練練武,教教兒子,給還未出生的胎兒做做胎教,日子倒也痛快。 在甄若瀾懷孕五個月的時候,顧晟外祖父壽宴,顧文景帶著顧晟準備去張家給張老太爺賀壽。 原主的原配正妻張氏嫁給原主時,兩家門當戶對,不過可惜張家子孫不肖,張老太爺退下后,沒幾個能頂門立戶的,如今張家聲勢遠不如以往,也就吃吃張老太爺的老本,等他一死,張家就從京城的一二流人家淪落到三流中去了。 顧文景本來不想帶甄若瀾一起去的,畢竟她都有五個月身孕了,在這古代還是小心點為好。而且帶著繼妻去原配正妻娘家,總感覺怪怪的。 甄若瀾卻道:“夫君,如今我既嫁了你,自然要為你出門交際。我如今也才懷孕五個月,何至于在家足不出戶?” 顧文景平靜的道:“既然你想去,那就一起去罷?!狈凑綍r候尷尬的也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