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順著霍凌的邏輯好好的想一想,李公明發現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但已經學著不跟霍凌邏輯走的他不過一瞬,就跳開了霍凌隨手挖的坑,完全不接對方話茬的接著自己的思路說道,“檢查情況、救治災民、安排人手……這些事情我們都可以做,但出面安撫受驚的百姓,卻需要殿下您?!?/br> “地龍”翻了身,證明太子殿下夢中的“神龍”的確存在,此刻正是“天選之子”的太子殿下霍凌積攢人心的最佳時刻,李公明并不認為自己是太子的人,但作為不看好霍凌的戶部尚書宮嶷的死對頭,李公明覺得自己還是該盡心提醒一下霍凌。 他們安撫百姓,和作為太子殿下的霍凌去安撫百姓,是兩個概念。 聽明白了李公明的意思,霍凌卻完全不為所動,“那又如何?”上趕著去當好所謂的太子?他有必要讓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坐得那么穩當嗎? “殿下,您不能這樣?!?/br> 李公明滿臉無奈,總覺得再跟霍凌接觸一段時間,他說不定就要跟死對頭宮嶷站到同一個立場了。 這樣想著,李公明忍不住語重心長的對霍凌說道,“殿下,這是您該做的事情?!鄙頌榇笾艿奶?,就該有太子的樣子。 “我為什么不能這樣?”霍凌挑眉,滿臉不耐煩,“還有事嗎?沒事我跟葉曉就先走了?!?/br> 說著,霍凌伸手一勾葉曉的肩膀,完全不在乎對方身上的血跡會不會弄到自己身上,他帶著葉曉就準備繞過李公明往前走,然而卻沒有想到的是,葉曉居然沒有順著他的力道往前走。 使了使力,完全沒帶動葉曉的霍凌有些不明所以,“葉曉?”迎著葉曉靜靜望過來的目光,他下意識的松開了手,“怎,怎么了?” 葉曉伸手捻掉霍凌衣領上沾著的草葉,看著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的霍凌,他滿臉認真的說道,“殿下,這是您該做的事情?!?/br> “恩?” “什么身份就做什么的事情,作為太子,您該做的事情是什么?”葉曉好整以暇的用反問的方式給了霍凌自己的回答。 葉曉不在乎霍凌以什么心態來做這個太子,也并不在意霍凌怎么當太子,但是當霍凌面對本該太子做的事情卻選擇消極怠工的時候,葉曉完全不介意勸告不成后在私底下直接用拳頭教他道理——只要霍凌還當他是表哥,那葉曉就無所畏懼。 同樣的話,李公明來說同葉曉來說,也是兩個概念。 霍凌眨了眨眼,再眨了眨眼,終究還是敗退在了葉曉平靜到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目光下,“……好吧?!?/br> 耷拉下腦袋,霍凌準備洗漱一番后再去做太子該做的事情,結果不等一邊的李公明出聲,向來看不慣霍凌“不成體統”樣子的葉曉卻先一步阻止了他,“殿下,不用換,您保持現在這個狀態去就好?!?/br> “為什么?” 葉曉沒有回答,而是輕輕的勾了下唇,回了他一個微笑。 霍凌:“……行吧?!?/br> 懶得計較原因,霍凌只想趕快做完身為太子想做的事情,然后哪涼快哪待著去。 抱著這樣的心態,霍凌在眾人的陪同下,去見了有反應及時的錦衣衛和官兵守著而沒出什么亂子的百姓。 眾人一開始抱著半信半疑的想法只準備退三十里,最終因為霍凌的堅持退了七十里。雖然七十里的距離退得還不夠,百姓仍舊受到了一些影響甚至還出現了傷亡,但想想他們這里離那么遠都有如此強烈的反應,作為中心的鹽池縣此刻說不定已經是一片廢墟。 因為這一點,在霍凌過來的時候,無論心下是何種想法,百姓盡皆跪下,真心實意的感謝太子殿下的大恩大德。 作者有話要說: 1:一丈為十尺. 現在一米等于100cm,古代不同時期,一尺長短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第33章 天選之子就 “感謝殿下的大恩大德!” “感謝殿下!” “惟愿殿下長命百歲!大周永安!” “大周永安!” 耳畔是此起彼伏的感恩戴德之聲,霍凌緩步走在百姓之中,視線一一掃過這些他從未過多在意過,此刻卻跪得情真意切的百姓。 霍凌走到哪里,百姓就跪到了哪里。 最后,霍凌走回到了原地。當他抬起頭來的時候,所有的百姓驟然安靜。 他靜靜的看著面前的這些百姓,看著這些百姓眸中倒映的屬于自己的身影,視線掃過一邊躺在地上生死不知的幾個百姓,突然發現前不久想要哪涼快哪待著去的自己是如此的愚蠢。 沐浴在眾人的視線下,不知道能夠說些什么的霍凌看著眾人,沉默許久,他緩緩說道,“活著就好?!?/br> 沒有冠冕堂皇的話,也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更沒有身為太子殿下該說的場面話,一句簡單至極的“活著就好”,卻感染了在場所有人的情緒。 不知是誰先哭出了聲,此起彼伏的哭聲響了起來。 生與死的距離,不過是一句“活著就好”。 哭著哭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又哭了。 看著因為四個字就沉浸在了自己情緒中的百姓,霍凌有些不自在的摸了摸臉,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么,他下意識的朝葉曉看去。 可惜,忙著安排事情的葉曉連一個眼神都沒有給他。 霍凌又看向一邊不知在跟公孫珣說些什么的李公明,感受到他視線的李公明回頭,對他拱手行了個禮后,李公明又轉回去繼續跟公孫珣說話了。 霍凌:“……” 很好,沒有人搭理他,也沒有人說他做錯了,那么——今天的他也仍舊是完美無缺的太子殿下。 自顧自的點了點頭,霍凌同時也自顧自的給了自己臺階下。 … “地龍”翻身波及了整個銀南地區,然而因為太子殿下霍凌等人的及時應對,鹽池縣作為“地龍”翻身的中心,反而成了人員損失最小的地方。 鹽池縣成了廢墟,但是鹽池縣的人死傷卻不超過五十,隔壁的幾個城鎮也各有死傷,但所有感受過“地龍”之威的人,無論原先如何看待太子殿下,如今都真心實意的感謝著霍凌。 鹽池縣在懷揣著希望的人們的建設下,逐漸恢復了生機,作為最大功臣的霍凌這段時間則待在了葉曉給他安排的地方,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霍凌表現得這么乖,除了因為他隨口一說而真的混在銀南地區的“反賊”,以及居然出現在了大周地界的北疆人之外,還因為他現在只要一出門,就會遇到看到錦衣衛就知道他來了而動不動朝他下跪的百姓。 感覺自己遭不住的霍凌,理直氣壯的當起了甩手掌柜,甚至還不小心長胖了不止三斤。 當葉曉遞折子,將鹽池縣這邊的情況匯報上來的時候,遠在京都的皇帝陛下面對自家蠢兒子鍍金鍍出了一層肥rou的事實,完全不知道自己該露出什么樣的表情。 凌汛將過,銀南地區又出現了“地龍”,無論傷亡和損失如何,坐在龍椅上的皇帝陛下都需要按照慣例下“罪己詔”,然而看完李公明和葉曉遞上來的折子,將將醞釀出來寫“罪己詔”的情緒驟然消散,他只想揪著霍凌的耳朵問——他讓其鍍的金都鍍到哪里去了? 皇帝陛下隨手將合上的折子往桌上一丟,他直接往后一靠,忍不住因為總讓人覺得腦殼疼的霍凌嘆了口氣。 “安得,你怎么看霍凌?” 隨口問了一邊的安得總管一聲,單手撐額的霍檢看著桌案上散落的折子,陷入了沉思。 一言不合就送人去喂魚,動不動就“有事你們看著辦”,去了三個月一事無成反而胖了不說居然還能得到百姓的感激……霍凌這太子,怎么就當得這么容易呢? 突然被點名,安得總管忍不住心下嘆了口氣,然而作為皇帝陛下身邊最貼心的總管,都不需要思考,他就給出了自認為能讓皇帝陛下滿意的答案。 “陛下,殿下是個好孩子?!?/br> 霍檢抬頭,輕皺起眉,“抬起頭來?!?/br> 安得抬起頭,將臉暴露在了霍檢的視線內,眸子卻始終恭敬的垂著,并未直視天顏。 不放過安得臉上的任何一絲表情變化,看著這么想也這么回答的安得總管,皇帝陛下再次問道,“你是認真的嗎?” 安得沒有回答,而是恭敬的垂下了頭。 沉默,便是他的回答。 居高臨下的看著如此表現的安得,皇帝陛下輕笑一聲,不再問對方關于霍凌的問題。 ——好孩子? ——他也是這樣想的。 作為睡覺的時候都在思考如何服侍皇帝陛下的總管,安得總管總能在皇帝霍檢需要的時候,恰到好處的表現出自己的善解人意,得到共鳴的皇帝陛下在嫌棄霍凌的不著調之余,心中還有一種莫名的驕傲感。 他的兒子,并不是一無是處。 大周,還有救。 秉承著這樣的想法,心情漸漸變好的霍檢提筆,先就貪婪的李縣令和其身后的“保護傘”的相關問題下了旨,并根據葉曉調查出來的情況和呈上來的證據,該罰的罰,該免官的免官。 沒有任何證據也未經任何審判就將朝廷命官喂魚,皇帝陛下雖然覺得霍凌的行事讓人痛快,然而未免桌案上堆積起讓他看都懶得看的對霍凌的彈劾折子,他只好替顧頭不顧尾、想一出是一出的霍凌收拾爛攤子。 至于到底是霍凌的行事在前,還是他的旨意在前,反正已經名正言順,這完全不是什么需要在意的問題。 處理完瑣事,皇帝陛下派人送糧送錢去鹽池縣的時候,還順便讓人給霍凌傳了口諭——“希望你回來的時候,和出京都的時候沒什么太大的變化,至少別讓禮部的人重新定制太子冕服?!?/br> 天高皇帝遠,霍凌離皇帝陛下太遠,自家父皇再多的“恨鐵不成鋼”,遠在鹽池當吉祥物……恩,作為定海神針的太子殿下霍凌都感覺不到。然而當皇帝陛下忙碌之余也沒忘記給他傳口諭的時候,霍凌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父愛”。 父愛如山,如此沉重。 任勞任怨(?)的待在鹽池縣這么久,做成了這么多讓百姓叫好的事情(?),父皇不夸他就算了,居然還嫌棄他長rou? 霍凌很不高興,他面無表情的看著傳達口諭的內侍,在對方久等不到他的賞錢而面上帶出些許疑惑之時,霍凌冷笑一聲,直接讓人將對方轟了出去。 “賞錢?想得美?!?/br> 將人趕出去后,霍凌捏著肚子上的rou生了大半天的悶氣,就連葉曉過來看到他抱著肚子歪靠在椅子內而皺眉的時候,霍凌非但沒有坐正,甚至直接朝葉曉翻了個白眼。 葉曉:“……?” 不等驟然冷下臉的葉曉開口,霍凌先一步站起來,踮起腳尖的他直接揪住葉曉的衣領,“你還是我的表哥嗎?你居然跟父皇告狀!” “葉曉,你太過分了!” 說好的為兄弟兩肋插刀,為什么要反插他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