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歸黃金年代 第368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兒回來了、人間喜劇、暗戀對象給我看病、穿成反派男配的小跟班、漂亮受氣包嫁入豪門后、春日顛倒、游戲失敗后淪為boss們的性奴(粗口羞辱)、拯救綠帽男影帝(出軌 1v1)、兼職(1v1 sc)、掌門要力挽狂瀾(重生NPH)
當得知喬治雖然怪話連篇,把盛華說的一文不值,可回到香江后卻沒有馬上訂機票回美國,而是開始和李大琪等人試探地詢問合作問題,并且著重于如何合作的細節時,宋援朝就明白喬治的真正用意了。 接下來,雙方進入了具體的洽談中,喬治提出的條件經李大琪轉給宋援朝,直接就被宋援朝給否決了。 開什么玩笑,喬治不僅要求拿到美國公司近半的股份,而且還要求擔任美國公司的董事長兼ceo,同時還要求他在美國公司有完全自主的決策權,盛華方面不得因為這樣那樣的需求妨礙到他對美國公司的決策。 這樣的條件宋援朝除非腦子進水才會答應下來,這哪里是合作,簡直比天使投資還離譜。 宋援朝要的是喬治這個人的能力和他承諾組建的研發團隊,而不是白白花錢給喬治拿著錢去創業。 宋援朝直接一口拒絕了對方的要求,見盛華方面如此果斷,喬治心里雖然不滿卻依舊沒有翻臉,只是略微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并且承諾只要盛華能夠投資成立公司和研發機構,那么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為公司找來一個完善的研發團隊,這對于盛華是非常有利的。 可就算這樣宋援朝依舊拒絕了,在宋援朝看來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既然喬治的頭腦還在發熱,那么這個事就不用繼續談下去了,這世界上又不是只有喬治一個專業人士,作為投資方,只要花點精力和花錢,宋援朝就不信找不到更合適的人才。 談判中止,喬治無奈灰溜溜地回到了美國。 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他的好朋友應安倫,打算在應安倫面前痛罵宋援朝這些中國人的無禮,明明是他們在合作中占了便宜,自己只是要求了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為什么就不肯同意呢? 原本喬治以為應安倫對和他同仇敵愾,對盛華和那些中國人進行嚴厲的評擊,可他萬萬沒想到,見到應安倫后自己牢sao還沒完全發出來呢,應安倫就寒著臉責問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會如此狂妄地要求這樣離譜的條件? 在喬治回來的路上,宋援朝已經通過越洋電話表達了自己對喬治的不滿,并且把喬治那些離譜的條件全部告訴了應安倫。 得知情況后,應安倫很是驚訝,他也沒想到喬治居然會這樣做,這不是腦子進水了么?這樣的條件那個老板會答應的? 雖然和宋援朝認識的時間不長,但應安倫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非常欣賞宋援朝的才華和能力。尤其是宋援朝在商業上的眼光和手腕,著實讓應安倫贊嘆,更不用說他meimei應安妮和宋援朝合作的司特公司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成了國內食品飲料行業的大企業,發展的速度之迅猛簡直無法想象。 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個有前瞻性的老板,怎么可能是傻瓜呢?他怎么之前就沒看出來喬治身上的那種高人一等的驕傲和狂妄的性格呢?他和喬治認識許多年了,在他的印象中喬治可不是這樣的人啊,難道就去了一趟遠東就改變了他的性格? 一時間,應安倫有些后悔把喬治介紹了宋援朝了。 起初他只是好意,一方面是想幫宋援朝,畢竟他的公司現在和宋援朝的司特公司達成了全面合作,隨著去年年底的合作開始,他們的產品順利地銷往了中國,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僅土地面積比美國還大,而且人口更是這個世界上數量最多的。 雖然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沒多久,但這樣的開發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是極其驚人的。 之前沒回去不知道,去年回去后應安倫才親眼目睹國內的變化之快,如此大的一個潛在市場,誰先出手誰就占據了主動,這也是應安倫千方百計要和宋援朝合作的原因,而事實也告訴他這個合作是完全雙贏的。 現在應安倫的公司產品已經通過合作打進了中國市場,雖然這樣的合作還有些不盡人意,可應安倫卻非常高興,因為他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問題都可以慢慢解決,等到幾年的市場培養成熟,那么真正賺大錢的機會就不遠了。 至于第二個方面就是他想幫喬治一把,作為喬治的好朋友應安倫很清楚喬治的能力非常優秀,既然有機會為什么不幫喬治一把呢?如果這件事能成功,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應安倫的想象,他萬萬沒想到喬治會有如此離譜的想法,一時間不由得真的后悔把他推薦給宋援朝了。 第712章 塵埃落定 劈頭蓋臉先把喬治臭罵了一頓,火發出來后應安倫這才消了氣,坐下語重心長地和喬治好好談了談。 他直接指出喬治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是不切實際的,他這樣的態度根本就不是合作的態度,沒有絲毫誠意。這天下缺了誰都行,不是沒有他地球就不轉了。雖然喬治是尖頂的人才,可他這樣的人才在美國并不是唯一一個。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哪怕是有點腦子的投資者都絕對不可能答應喬治的要求,怪不得喬治會在摩托羅拉干的好好的,后來卻和上司吵翻離職,作為一個理工男,他有時候的腦回路還真不如他在技術方面的思維。 起初喬治有些不服氣,忍不住分辨了幾句。但隨著應安倫實事求是地為他分析后,喬治肚子里的火漸漸沒了,神色也不由得尷尬起來,開始有些后悔自己的這樣異想天開的態度了。 “安倫,現在已經成這樣了,你覺得還有可能挽回么?” 耷拉著腦袋,喬治想了半天問了這么一句。 這話一出讓應安倫哭笑不得,他嘆了口氣告訴喬治,可能還是不可能這個他也無法保證。但他覺得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和對方承認錯誤,然后拿出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條件再談談看。 假如對方愿意的會繼續和喬治談,如果視而不見,那么這件事已經黃了。畢竟宋援朝已經給應安倫打過電話,電話里表示了對喬治的不滿,同時也希望應安倫能給他另外推薦合適的人選。 喬治沒有馬上答應,他花了一天時間好好想了想,終于第二天他跑來告訴應安倫自己想通了,不會再提那些離譜的條件,愿意和盛華談合作。 為了朋友,應安倫只能厚著臉皮給宋援朝打了電話,在電話里好話說了一籮筐,同時也指出目前來看喬治依舊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他的能力也已經得到了盛華方面的認可。 只是喬治之前有些糊涂,說了不合時宜的話和有了不恰當的想法。希望能夠再給喬治一個機會,只要條件雙方認可,他作為介紹人保證盛華和喬治合作是值得的。 這個面子宋援朝肯定會給應安倫,別說大家和合作伙伴,哪怕看在應彩霞和應安妮的份上,宋援朝也得給。 就這樣,接下來喬治收斂起了他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法,雙方的洽談正式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就在半個多月前,終于談妥了條件,盛華方面作為公司大股東占據公司大部分的股份,當然具體出資不可能是盛華一家,宋援朝會用幾家海外公司的名義分別出資進行控股。 喬治和他的團隊,宋援朝仔細考慮后大方地給出了最終15%的股份比例,此外還拿出了公司近10%的期權作為未來管理、科研團隊后期激勵。 雖然這個比例對喬治個人而言遠遠低于他最初的要求,可對于一家新公司的成立和股權分配來看,喬治并不算吃虧,而且占了不少便宜。 公司的注冊已經完成,公司的名字宋援朝也懶得多想,直接用future teology進行注冊,換成中文名叫作為“未來科技”。 當宋援朝提出這個公司名后,喬治舉雙手贊同,表示這個名字非常不錯,極其滿意。 目前,盛華向future teology公司投資了500萬美元資金,用于組建公司本部和研發團隊,公司現在最主要的是負責通訊方面的研發和改進,為盛華電訊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和新產品研發,此外宋援朝也對喬治承諾,如果研發團隊有靠譜的項目需求,經他批準后喬治有權在現有團隊之外組成新的團隊投資研究,至于資金問題盛華方面會大力支持,得到技術所有權屬于公司,同時也有部分可屬于喬治的團隊所有。 公司現在剛剛成立,許多后續的工作還在進行。但宋援朝方面已經開始組織從盛華電子這邊挑選人才去新公司那邊了。 這些人才有的會直接進入future teology的研發團隊,有的是去美國進修和培養的,以后這樣的方式會在公司內部成為慣例,未來盛華也會在國內招聘一些大學畢業生進入公司派遣美國公司,從而最終形成人才交流和良好循環。 宋援朝這次來香江不僅是因為妻兒事和盛華總部的事,還因為美國公司的事,他暫時沒時間去美國,但是秦正國會替代他去一趟美國公司那邊坐鎮一段時間。 讓秦正國去因為他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不僅是盛華集團的董事長,美國公司名義上的大老板,而且他還是應安倫的妹夫,應安倫和喬治又是好朋友。 “就這樣吧,第一批的人數雖然少了些,不過目前我們也沒必要抽調太多的人,鵬城那邊的技術人員缺口也不小,如果抽調多了會影響到鵬城的工作?!?/br> 看完了幾次商量下來的名單,宋援朝最終表了態,敲定了第一批前往美國公司的的人員數量。 “對了,你這次過去后和喬治商討一下,以后中美方面技術人員的交流不光光是我們走出去,也需要那邊走進來,讓喬治挑選幾個派駐人員到鵬城,加強一下鵬城的技術力量?!?/br> “這個你放心,我也想到了,還有我去年也和香江大學那邊打過招呼,今年香江大學畢業生方面我們盛華會招聘一些人才進來,用來補充人力資源的不足?!?/br> 宋援朝點點頭,秦正國考慮的是對的,盛華的人才緊缺,后續的人才缺口不少??赡壳皟鹊匾业胶线m的新鮮血液難度頗大,還是得從香江這邊想辦法。 雖然香江的人力成本相對高些,可對于公司發展的整體來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宋援朝自然支持秦正國這個決定。 隨著時間的流逝,改革開放越來越深入,以前許多不能做的事現在慢慢都放開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私人企業的限制取消,隨著私人企業的出現,國內的產業結構將開始翻天覆地的發生變化。 從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的時間,私人企業注冊已經達到了難以想象的龐大數字,而且相比國有和集體企業,私人企業的活力是非常顯著的,再加上私人企業天然的靈活性、決策性和開拓性遠比僵硬的國企和集體企業強許多,哪怕再思想僵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點。 1985年可是一個關鍵的年份,私人企業或者說民企的出現打破了原本的企業結構,使得整個市場煥發出爆發性的力量。 接下來的幾年里,更是私人企業蓬勃發展的高峰,等到那時候,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在觀望的話就會開始民間流傳,甚至還會出現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私企,包括著名的“皮包公司”在內。 前世的時候,有個笑話很容易體現這個情況。這個笑話就是天上掉下來塊磚頭砸在大街上,一下子就砸翻了五個人,其中四個是總經理,還有一個是副總經理。這個笑話雖然有些離譜,可的確很形象的描繪了當時商業發展的狂熱。 私企的出現也標志著市場競爭開始趨向激烈,現在整個市場還是賣方市場,只要生產的產品不錯,有消費者需求,一般來說不愁賣。 但私企出現后,因為資本的利益追逐本質體現,市場的競爭不可避免地出現。尤其是一些市場需求大的,銷量好的產品,是私企進入市場的首選目標。 因為這個原因,市場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當許許多多同類產品充斥市場之后,原本的賣方市場就將向買方市場轉變,從而引起對市場的激烈爭奪。 宋援朝不看好紡織品和服裝業就是這樣的原因,前世所見所聞也告訴他這些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產品在未來并沒有什么前途可言。雖然目前盛華在這方面的獲利依舊豐厚,也是盛華集團的產業支柱之一,但在宋援朝的心目中,在幾年后這些產業就會在適當的時候出手。 對于盛華,宋援朝是有著長遠規劃的,而目前美國future teology公司和研發機構的正式成立就是宋援朝規劃中的重要一環。 問了秦正國香江大學應屆畢業生招聘的安排,秦正國向他講述了這方面的工作進展,由于他馬上要動身去美國,所以這個工作具體由徐慧來親自負責,對于徐慧的工作能力宋援朝還是很放心的。 “對了援朝,大劉那邊你怎么說?還準備見不見?”說完了正事,秦正國突然想起了劉聯雄的事,忍不住問了一句。 “呵呵,差一點忘了?!彼卧涣缹Ψ骄褪呛脦滋?,如果不是今天秦正國提前他還真沒想起來。想了想宋援朝道:“見上一面吧,人家也是大老板,老是晾著不太好,這樣你給他打個電話,看看明天有沒有時間一起坐坐?!?/br> 秦正國白了宋援朝一眼,這話說的弄的好像是自己晾人家似的,明明是你宋援朝拿架子,反而自己背鍋? 第713章 一拍即合 一間古色古香的潮汕茶室,劉聯雄熟練擺弄著桌案上的茶具,他的動作非常熟練,舉止之間行云流水,看得出來是此道老手。 不過也正常,大劉本就是潮汕人,他從小到大在長輩的熏陶之下早就學會了這些,哪怕后來出國留學后多喝咖啡紅酒卻也沒忘記這些。 原本按照大劉的想法是打算約在他新買的游艇見面的,找幾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作陪,大家一起出海來著。 不過這個建議被宋援朝直接拒絕了,宋援朝可不喜歡這個道道,再說他和大劉也僅僅只是一面之交,還遠沒到能結伴出海玩耍的地步。 所以最終選擇了這個潮汕茶室,這里地方很是不錯,在寸土寸金生活快節奏的香江居然還有這么一個環境清靜的場所,適合聊天。 “兩位,請……”把兩個小小的茶盅擺在宋援朝和秦正國面前,大劉笑瞇瞇抬手示意。 道了聲謝,宋援朝用兩根手指捻起茶盅,先放在鼻下聞了聞,然后輕抿一口,接著再一口喝盡。 “好茶,好茶藝!”宋援朝贊道。 “呵呵,不值一提不值一提,這些年很少有喝茶的時間了,還好這從小學的手藝還沒全忘,只能說馬馬虎虎罷了?!贝髣⒅t虛地擺手笑道,一旁的秦正國開玩笑道:“劉老板,您這個手藝在我眼里已經和專業的茶藝師沒什么區別了,一套套的讓我這個粗人可根本不會擺弄,在我看來喝個茶就是解渴,哪里像我那么隨意,平時弄個玻璃杯放點茶葉拿開水一沖了事?!?/br> “哈哈哈,秦老板還真會開玩笑,您這是不拘小節的作風,喝茶其實沒什么講究,小有小的喝法,大有大的好處,像您這樣的直截了當又有什么不好呢?追求喝茶的本質,返璞歸真,大氣!爽快!我對您這種灑脫羨慕還來不及呢?!?/br> 大劉還真是會說話,幾句話就把秦正國捧到天上去了,還說出來的道理似乎真是那么一回事。 三人就著茶聊了起來,說起了南北喝茶的風俗不同,這一聊就是十來分鐘,說的是興致勃勃,仿佛今天大家見面就是來喝茶的一般。 聊了好一會兒茶,大劉這才把話題引到了之前提到的合作方面。 他今天見面是做了準備了,從桌下取出一份資料遞給對方,誠懇說這是關于他的公司產品目錄名冊,還有目前在鵬城工廠的計劃書。 說到鵬城工廠,大劉笑著和秦正國道,他去鵬城考察的時候才知道盛華在鵬城做的那么大,居然還擁有兩個規模不小的園區。只是他去的晚了,原本打算在盛華的園區租一個廠區的,可誰想一打聽合適的廠區已經沒了,無奈之下只能求到鵬城地方另外買了一塊地自建。 如果能早一點認識宋援朝和秦正國就好了,這樣的話也能省去不少時間和精力,哪里像現在這么麻煩,說不定鵬城的工廠都能投入生產了,而現在由于自己建成,廠房才剛剛建好,后續還有許多亂七八糟的事呢。 大劉這番話宋援朝只是笑笑并沒接茬,秦正國這些年生意做下來也早就鍛煉出來了,而且盛華這些年對外的接觸和一些公司大事都是秦正國出面,和人打交道他很有一套,一眼就看出大劉這話只是尋常的客套話當不得真。 別說他們之前不熟,就算很熟,大劉也不會和普通香江商人一樣把工廠設在盛華的園區。 要知道大劉作為香江的新晉富豪,雖然不能和那些老牌富豪相比,但其財富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大劉的公司目前員工已有近萬人,如此龐大規模的產業怎么可能把鵬城工廠設置在盛華的園區內? 盛華的園區所有廠房產權可都是在盛華手里捏著,如果秦正國是大劉的話肯定不會做這種選擇,情愿多花點錢自己買地建廠。 工廠是一家企業的命脈所在,大劉又不是小商人,手上也不缺錢,所以他說的這些話只是說說而已罷了,根本當不得真。 況且秦正國還知道大劉現在已有向房地產業發展的想法,在鵬城買地建廠恐怕也是他打算進入房地產的投資方式之一,萬一以后這工廠關閉,但這地皮依舊是大劉的,大劉完全可以想辦法把這地皮轉為房地產投資使用。 接過大劉的資料,宋援朝和秦正國仔細看了起來,他們看的比較認真。 大劉在他們看資料的時候并沒有催促,而是繼續擺弄著桌案上的茶具,靜靜等著他們看完。 來之前,宋援朝和秦正國都對大劉的公司情況做了相當的了解,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一些明面上的資料收集并不難。 等看完大劉給予的資料后,宋援朝心里暗暗點頭,大劉拿出來的這些資料還是比較可靠的,至少和他收集來的資料信息相比沒什么出入,而且還針對鵬城工廠方面的具體設備和生產能力做了專門的介紹,從這點來說大劉的誠意滿滿。 “劉老板打算怎么合作?”來之前宋援朝已經和秦正國商量好了,今天的會面主要以秦正國為主,宋援朝只是一個陪客。雖然大劉應該猜出了宋援朝真正身份,但大家都沒揭穿,各自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