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見他反應,林燈不禁感到一絲意外:“談主編認識我的老師?” 談聰健頷首道:“楊先生的文筆非常不錯, 曾在我們報上發表過不少文章。她在別的刊物上發表的文章,我也讀過一些。她能給你做老師, 那是再好不過的?!?/br> 見他對楊哲思這般欣賞的態度,林燈越發覺得自己應該多和這些真·進步青年多來往來往了。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尊重女性之人, 而不是像姚啟安、郝文華那樣,表面上說是為了女子好,實際上還是視女子為低男子一等的人。 從《杭城日報》編輯部出來之后, 林燈的心情非常不錯,可彤云的臉色卻非常不好看。 林燈好笑地看著她說:“你老拉著個臉做什么?不想叫彤云,想改名叫陰云了?” “小姐!您還有心情開玩笑!”彤云有點急了,“您怎么能和外姓男子說笑呢,還是個年輕男人!這要是傳出去了……” 林燈并不放在心上:“傳出去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們不過是聊聊天而已?!?/br> 比起姚啟安……林燈真的可以說是很收斂了。 說到姚啟安,今早林燈正上修身課的時候,朱氏那邊突然來了人叫林燈過去,說是上海那邊來信了。 林燈雖不大情愿,但還是跟著去了朱氏的院子。 林燈一進門就發現今兒個姚啟安的meimei姚啟云也在。十四歲的小姑娘看起來文靜瘦弱,和她娘很不一樣。 見林燈來了,姚啟云一臉擔憂地望著她,叫了一聲“嫂子”。 看她這般反應,林燈就隱約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果然,朱氏見著她,擰著眉頭嘆了一口氣:“叫你過來,是有件事情要跟你說——安兒納妾了?!?/br> “嗯?”事情她大概是了解的,只是這臺詞,和林燈想得好像不太一樣,“納妾?” “嗯,剛才我叫人念了安兒寄來的信,說是他搬了出去,和那個云氏一起住了?!?/br> 提起這件事情,朱氏的臉色也不大好看,算是難得站在了林燈這邊:“這個云氏真是不要臉,連咱們的面都沒有見過,就爬上了安兒的床,果然跟她那個做舞女的娘沒什么兩樣?!?/br> “娘……”朱氏說的算是大實話,可姚啟云畢竟是一個未嫁人的姑娘,聽朱氏說得這么直白,不由微微紅了臉,窘迫極了。 朱氏自知失言,輕咳一聲,有些不自在地說道:“我心里呢,也不喜歡這個云氏,但她現在畢竟和安兒住在一起了,木已成舟,也只能收了她了。你沒有什么意見吧?” 朱氏難得這么溫和地和林燈說話,這主要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上,姚家完全是理虧的。畢竟林燈和姚啟安還算是新婚,新婚他就拋下妻子也就算了,還這么快就公然“納妾”,這簡直就是在打林燈、甚至整個林家的臉。 林家若是為了這件事來姚家鬧,朱氏也是說不出什么來的。 姚啟安會和他的女讀者同居,這件事情林燈是早就知道的,只是沒想到會這么快而已。 作為林燈,她心里是沒什么波瀾的,可是作為林淑婉……林燈只是短暫地代入了一下就覺得,真正的林淑婉若是聽到這個消息,該有多么心痛啊。 她會是怎樣的反應呢? 和自己青梅竹馬的未婚夫,新婚沒幾天就丟下了她,跑去一個她從未涉足過的花花世界,和一個新式女子同居了。 而他的丈夫甚至連和她商量一下的意思都沒有,直接就踩著她的尊嚴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她究竟做錯了什么,才會惹得他如此討厭呢? 未來的日子還這樣漫長,她還如此年輕,可是為什么她會覺得自己的未來一片灰暗,看不到一點點希望? 林燈想著想著,便紅了眼眶。 此時不賣慘,何時賣慘? “我什么都不會,服侍不好夫君,是我沒用。夫君他那么忙,身邊有個人能照顧他也好。只是母親,我……” 林燈哭不出來,只能掏出帕子捂住眼睛,適時地哽咽了。 朱氏嘆口氣道:“你心里難受,我也是曉得的?!?/br> 姚老爺之前也是有過妾室的,只是那妾室命短,前幾年病死了。但她活著的時候,可沒少給朱氏添堵。 和現在的情況不同的是,當時姚老爺納妾,是因為朱氏和姚老爺成婚多年,就只有姚啟安這一個兒子,姚家算是男丁稀少。為了給姚家開枝散葉,姚老爺才在三十多歲的時候納了個妾。 可姚啟安現在才二十出頭……這納妾的速度,的確是過快了,就是擱在過去也是說不過去的。 朱氏嘆息道:“我想過了,安兒可能就是喜歡云氏那樣識文斷字的女子。既然如此,你就好好地學吧。等學得差不多了,就去上海陪安兒,別叫我們姚家的長孫先從云氏那個狐媚子的肚子里爬出來?!?/br> 林燈心中暗喜,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獲,看來她以后可以踏踏實實地讀書了:“多謝母親?!?/br> 朱氏說這話之前,其實是在心里權衡了一番的。比起擺婆婆的譜兒,她還是更希望能早日抱上孫子,尤其是正經兒媳婦生出來的孫子。 見林氏乖順,朱氏滿意地說道:“我尋思著這不馬上就要過年了嗎?到時候我會讓安兒帶云氏一起回來,讓她給你敬個茶,也算是過了明路,省得名不正言不順,讓人在外頭說我們姚家的閑話。你到時候也抓點緊,好好伺候安兒,別再笨手笨腳地惹他不高興了,知道了嗎?” 聽說姚啟安過年要回來,林燈并不意外。 表面乖順地點了點頭之后,林燈心里想的卻與朱氏所言完全相反…… 從朱氏的院子里回來后,林燈照常上課、吃飯,中午則揣著幾個銀元去了《杭城日報》編輯部。 彤云真是不明白,姑爺都在上海那邊納妾了,自家小姐怎么還笑得出來。 “小姐,姑爺這事兒到底怎么辦呀!您真的同意讓那個云氏進門?” “不是,這件事情,我反對有用嗎?”林燈淺淺地苦笑了一下,“而且在人家眼里,這恐怕不是納妾呢?!?/br> 彤云叫她給說糊涂了:“不是納妾?那是什么?” “嗯……追求真愛吧?” 見彤云還是不理解的樣子,林燈解釋道:“你看啊,我和姚啟安的婚約呢,是兩家老人定下的,這就是所謂的‘包辦婚姻’。在姚啟安這樣的進步青年看來,包辦婚姻是不對的,所以他心里并不承認我是他的妻子。自然,他現在想和誰在一起,那都是他的自由,就沒有什么納妾的說法了?!?/br> 彤云愣住了:“怎么……怎么可以這樣?您和姚家可是有婚書、有信物的,難道這些都不作數?” “人家覺得不作數咯?!绷譄裘^頂,感覺自己好像綠綠的。不過嘛,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要帶點綠。 她就姑且再等上這一個月,等姚啟安和云青青回來了,他們自然會產生巨大的沖突。 在這一點上,朱氏還是很天真的,以為云青青會甘于姨太太的身份,怎么可能呢? 到時候她來了,自然是會想辦法擠走林燈上位的。 而在她們二人爆發沖突之后,姚啟安會向著誰,簡直不言而喻。 寵妾滅妻……應該是個很好的離婚理由吧。 不過,好像還是不夠充足。 畢竟林淑婉是個地地道道的舊式女子,就算這段時間接受了一些新式教育,但在她根深蒂固的世界觀里,應該是不會存在“離婚”這樣的字眼的。 所以離婚這件事情,她只能私底下和姚啟安提。真正離婚的時候,要讓姚啟安出面,她“含淚同意”才行。 不然所有人都會以為她瘋了的。 姚啟安那么討厭她,想來不會拒絕林燈的提議才對。 至于離婚后,林燈再找對象會不會很困難的問題,林燈以前沒想過,現在也沒太當回事。 首先她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賺錢、讀書、自立,其次她是在一個離異家庭中長大的,對婚姻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憧憬。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就結婚,找不到就算了,她自己一個人過也挺好,這就是林燈的婚姻觀。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林燈覺得在這個封建思想殘余濃度過高的年代,她八成是很難找到一個和她三觀一致的男性的。 如果有,那對方肯定也是那種不會嫌棄她離過婚的人,反而還會贊賞她敢于離婚的勇氣。 至于嫌棄她的那些男人,就有多遠滾多遠吧。 她才不稀罕。 比起臭男人,還是賺錢要緊。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掉落10個紅包~ 裝修店面 第三十二章 裝修店面 新掌柜和工人們找好之后, 林記布莊那邊便正式開工了。 新任掌柜姓李, 國字臉,小眼睛,今年三十來歲, 看起來人挺樸實。林燈和他說好,先試用三個月, 試用期每個月六個大洋的薪水, 包吃不包住。如果三個月后表現良好,便可以轉正,轉正后每個月八個大洋的薪水, 如果店里生意好的話還會有獎勵金。 這年頭除了規模很大的店鋪之外, 店里都是沒有專門的賬房的,也就是說掌柜的不僅要統領店里的所有事務, 還要收錢和記賬,所以薪水普遍要比一般的伙計高出許多。 林燈開出的價格屬于市場平均價,不高不低, 目前李掌柜還是很滿意的。 其實在應聘的時候,還有兩個五十多歲的掌柜資歷很深, 論經驗是要比李掌柜豐富許多的。不過林燈綜合考慮了一下,還是選擇了較為年輕的李掌柜。 主要是那倆掌柜是清朝生人,看起來就跟滿清遺老似的, 林燈不想浪費時間跟人吵架找不痛快,就想著找個年輕一點的,相對來說會比較好溝通。 事實證明, 李掌柜的確是非常不錯的。一番溝通下來,他就明白了林燈姐妹倆的意思,帶著工人和伙計們一起熱火朝天地裝修起店面來。 林燈有空時去看過幾眼,發現店里裝修的進度很不錯。而且李掌柜特別勤快,一點都不偷懶,甚至還會自己親自上陣干活,賣力得都叫林燈有點不好意思了。 趙貴和小學徒見掌柜的都這么拼,自然不能落下,干起活來一個比一個積極。 這還沒開業呢,林灼就笑著對她說:“以后這店里的生意肯定差不了?!?/br> 與此同時,彩霞布莊那邊還沒有開始裝修,不過新掌柜已經上任了。 這位魏掌柜比李掌柜還要年輕一些,只有二十七八歲。林燈當初挑中他,除了魏掌柜是高小畢業,學歷很加分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因為魏掌柜生得一副好皮相,林燈覺得他應該會挺受那些大姑娘小媳婦的喜歡。 在彩霞布莊停業之前,林燈先把裝修的計劃和魏掌柜交待了一番。 魏掌柜看著攤在自己面前的圖紙,有些驚訝地說:“大小姐,這是你畫的嗎?” “當然不是,這是我花錢找職業學院的女學生畫的?!?/br> 在離彩霞布莊不遠的那所女子學院里有不少學美術的學生,她們畢業后或繼續深造,或結婚生子,找工作的也有,不過大部分都去上海那種大城市去了。 目前在杭縣,女子找工作還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林燈一去她們學校,和學校里的老師聯系了一下之后,那老師立即便給她推薦了四五個繪畫能力很強、想找工作的女學生。 林燈從中挑出了三個,一個幫她畫裝修設計圖,另外兩個畫服裝設計圖。 按照林燈姐妹倆的討論結果,她們打算把彩霞布莊也就是未來的錦繡布莊分為男裝區和女裝區。 一樓賣男裝成衣和女裝成衣,共配兩個店員,三個學徒,兩個裁縫。 左邊賣女裝,一個店員主要負責銷售,同時帶一個學徒跑腿。一個裁縫負責給人量尺寸、改衣服,同時帶一個學徒幫忙。 右邊賣男裝,人員配備和女裝區是基本一樣的,只是少了一個跑腿、招待客人的學徒而已。這主要是因為林燈姐妹倆一致認為會出來逛街買衣服的男人比較少,頂多是陪著女伴來逛逛的,所以男裝區那邊暫時不需要太多人。 除了成衣之外,整匹的布料還是會賣的,所以除了展示成衣的櫥窗和柜臺之外,墻上還是打著柜子,按顏色、料子分類擺放布匹。 二樓全都是女裝區,和樓下不同的是,這里不僅賣外衣,還賣內衣。 現在有些舊式女性還是穿束胸和肚兜的,不過年紀輕一些的,都會穿一種“小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