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孟回瞥了一眼他們離開的方向, 二殿下蕭屹?應該就是了,只是那背影,看著似乎有些眼熟,孟回想了一會兒便作罷,收回了視線。 因為是最后一天,出來時,孟回讓他們多放了幾袋糧食,現在還剩下不少,她也沒打算帶回去。 “剩下的糧食……” 話頭剛起,剩下的災民們殷切又期盼的看著她,孟回到底沒把糧食交給他們自己處理,不患均而患寡,私心人人有,交給他們自己處理必生事端。 頓了一會兒,孟回繼續道:“把剩下的糧食放到城門口,交給劉府尹,與他說煮稀一些,應該還能支撐兩三日!” 至于過后,便也與她無關了。朝廷也不可能真的放任自流。 騾子車慢悠悠離開,身后綴著十數人,剩下的人,全都眼神茫然看著他們離開的方向,直到看不見又一個個的失落嘆息。 紛紛惆悵煩憂著以后該如何,幸好沒等太久,他們便都有了著落。 因為第三日,蕭屹帶著軍隊,一家一家分批把他們送進了城中富商名下的田莊。 富商們還不能不收,刀兵指著,威脅之意昭然若揭,當真是不收也得收。那些富商們若是有人事后驅趕,家中子弟便會各種名義因為非議詆毀王嗣被關進天牢。二殿下跋扈無理整個京城誰人不曾議論過?富商們求助無門,只能認了這個啞巴虧。 名正言順的罪名,不認能如何?他們只能把驅趕出去的災民們又招了回來,縱然心中忿忿不平,可也無可奈何,誰讓自家子孫不爭氣,管不住那張惹事的嘴呢! 蕭屹把最后那批也是最會偷jian?;囊慌鷨为毩袅顺鰜?。 現如今正在曹顯家的田莊外。 聞訊而來的曹顯面色不快的甩了甩衣袖。 “二殿下這是何意?” 知道他把那些流民,強制送進富商們的田莊時,他們也只是冷眼旁觀,樂意見他把那些富商們都得罪光。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這把火會燒到自家身上。 這蕭屹,當真是跋扈無理,目中無人!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31755152、暮澤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1章 莫名的恭賀 蕭屹并未從馬背上下來,只居高臨下的看著他, 身后站了齊整的軍隊, 左右兩側東歪西倒或站或蹲的懶懶散散的災民。 這些便是他給蕭顯老匹夫準備的小小回禮。 這就著急了?蕭屹挑眉一笑。 “曹大人何出此言?” “你……”見他明知故問, 曹顯頓時激怒。 蕭屹并不理會他的惱羞成怒, 只是繼續說道:“身為人臣自當身先士卒為陛下分憂解難,如今陛下為了災民們的安置問題神傷不已。曹大人是朝中肱骨, 也是陛下信任的大臣, 為陛下分憂解難該是不該?” 這叫人如何回答! 好個二殿下, 好個蕭屹,當真無賴至極, 比市井無賴更甚。曹顯暗自惱怒, 青黑著臉咬牙道:“自是應當!” “那便好!”見他吃癟,蕭屹總算有些滿意,又將目光瞥向那些災民。 “這段日子你們便暫時安置在這田莊, 還不謝過曹大人活命之恩!” “多謝大人!” “謝謝大老爺?!?/br> “大老爺,我們餓了?!?/br> “大老爺,給點吃的吧?!?/br> “餓??!” 此起彼伏, 有漫不經心的道謝有理直氣壯的討要,神態各異, 卻是同樣的無賴懶散模樣。 得, 都不用深入了解,他也知道這是些什么人了。要是真給塞進來了,哪里管教得了啊,一個個的都拿自己當大爺了。管理田莊的羅管事急的頻頻拍手唉聲嘆氣。 曹顯更是氣得一口老血堵在嗓門差點把自己慪死, 卻也只能忍下。 “羅管事,帶下去妥善安置!” 主子發話了,羅管事只能愁著臉不甘不愿的把那群災民領進了莊子。 蕭屹看了他一眼笑道:“這下好了,父王交代給本殿的事,業已經順利辦妥,災民們也都被安置妥當一個不落,本殿這就回去告訴父王這一好消息?!?/br> 他說話的時候,渾身上下無不透露著一種甩鍋成功的淺顯得意。 被氣得不輕的曹顯,還得恭恭敬敬送客。到底是今上的子嗣,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下官恭送二殿下?!?/br> 蕭屹帶著借調來的兵,策馬而去,揚起一地的灰。 “呸!” 曹顯皺著眉頭,甩著袖子將灰揚開,到底沒忍住爆了句粗/口。更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要是真讓這行事張狂全無章法的瘋子登上帝位,他曹家上下只怕死得更快。 羅管事又走了出來,他實在不知該如何對待那些無賴,到底是二殿下送來的,這個妥善的度不好拿捏啊。 “老爺,這二殿下可真是胡來,這怎么還能強塞呢,也不怕得罪人……” “他怕什么?陛下縱著,早就快無法無天了!”曹顯沉著臉嗤笑一聲。 “現下,那些災民該如何處置才是???”那就是一群無賴,羅管事實在不知道怎么處理,只能開口問詢著,總不能真當大老爺供起來吧! “讓他們干活,吃食……餓不死就成,剩下的你自己看著辦?!辈茱@吩咐完便又坐上了馬車離開。 羅管事目送馬車離開,對這個妥善的度自己拿捏穩了,直到馬車走遠不見了,他才轉身回了莊子。 不過一夜之間。 朝堂之上就多出來許多彈劾蕭屹的折子,彈劾他濫用職權以勢壓人,脅迫城中百姓幫他做事。 明承帝將手中的折子扔下,目光轉向被招上朝的蕭屹。 “屹兒,你可還有話要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百姓們既是陛下的子民,陛下護佑他們安穩,他們也當為陛下分憂解難,兒臣并不知道做錯了什么?!?/br> 這話,明承帝是很認同的,尤其是他這兒子動的也不過就是那些富商,并非尋常百姓,怨聲載道算不上。且這事到如今才彈劾,不過是因為老二把剩下的災民安置到了他這些大臣名下的宅子,動了他們的利益,一個個這才義憤填膺。 將災民安置在富商大臣名下的田莊,此等無賴之事也只有老二做得出來,他倒是不怕被人詬病。 可不得不說十分大快人心,明承帝暗笑。 “眾卿以為如何?你們都是朕的臣子,難不成為朕分憂解難也委屈了你們?” “臣等不敢?!?/br> 底下的大臣們哪里敢反駁,尤其那些被塞了災民的大臣們,更不敢吭聲,心中再不滿也只能忍下。 明承帝瞥了他們一眼,略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將另一份折子拿起。 “這是江南遞過來的第三份折子,請功的折子?!?/br> 底下頓時議論紛紛,曹顯也有些詫異,算算日子四殿下他們應當未到,此時江南官員遞來折子,還是請功的,不免弄得人有些糊涂。 “折子上說江南災情已經有所緩解……” “陛下福澤深厚,天佑我朝!”話還沒說完,底下的大臣們老油條似的吹捧起來。 好話人人愛聽,明承帝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江南災情好轉,心中更是高興,便繼續說到:“卻是天佑我朝,民間多有忠君仁義之士。屬管江南的官員也多是好官,并為將功勞眛下,而是據實上報。此番,災情能有所好轉多虧了一支商隊,這桃源莊商隊擔得起仁商稱號啊?!?/br> 明承帝有些感慨,自古商人多jian詐薄義,唯利是圖!他管理的朝政之下倒是出了個忠君為民的慷慨仁商,替他解了煩憂,果真是他的臣民。 明事理,知大義! “桃源莊?”蕭屹低喃一句,眼中精光一閃,覺得這事似乎更有意思了。江南仁商桃源莊,城山寺下桃源莊,都是桃源莊,可真是巧了! “屹兒,有甚疑慮,說說看?!?/br> 明承帝心情不錯,將手上的折子放下,就見他疑惑,便饒有興致的隨口一句。 “日前,兒臣因為要想如何妥善安置災民們的法子,難免耽擱了幾日……”蕭屹不緊不慢的說著。 之前因為這事彈劾過他的大臣乃至上首的明承帝臉色都有些怪異,這可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分明是青樓楚館美人窩里待著,這才耽誤了正事,竟然還給自己臉上貼金說是憂心災民想法子。 眾大臣:呸,好個不要臉的。 他們如何,蕭屹仿若未覺,自顧自的說著。 “前段日子,城門口的災民就是靠著城外一莊子的主人善心施粥度日,而那莊子正好也叫桃源莊,就在城山寺外!” “哦,竟還有此事!” 明承帝倒是沒想到還發生了這件事,自他把安撫災民的重任交給蕭屹后,他這兒子他自然知道被他縱成個什么樣的混不吝性子。朝臣們頻頻彈劾,他也煩了,借著生病躲了清閑,遞上來的彈劾折子都還堆在角落生灰。 現在聽他提起這事,倒是也起了狐疑,這二者間莫不是有什么關系?這般想著便又拿起了折子仔細看了一遍。 那支商隊確實是打京城走出去的,如旅商一般,去過不少地方。在一處地方販上當地獨有的物件販賣到另一個地方,如此循環往復做著倒手生意,倒是也挺具規模。聽說江南遭了水患便用盡錢財從別的地方販了糧運到了水患嚴重地區,但只以進價售賣,并沒有借機哄抬糧價格。 比那些個哄抬物價趁機搜刮錢財的jian商可仁義多了,實在是難得。 明承帝點了點頭,心中感慨萬千。 “果真是一處的,看來這桃源莊的主人雖行商賈事,但品性卻是高潔仁義的,值得嘉獎!便賞紋銀千兩,錦緞百匹……” 明承帝想了想,提筆在宣紙上寫下積善之家幾個字。難得有這么懂事理知大義的子民,實該好好嘉賞。畢竟**尤可控天災卻難知,誰也不知道以后會如何,讓桃源莊做個表率,給天下人讓那些下商們看看,心生羨慕了,下次再有個什么,也不至于摟著那點家底當縮頭烏龜。 越想越覺得這主意不錯,便朝一側的侍人道:“著匠人鑄成匾額,與賞賜一并送去!” “陛下圣明!” 朝臣們壓根沒想到他竟如此大方還賜了匾,不免詫異??少p賜已下,金口玉言段不可能更改,他們便只能道一聲陛下圣明! 散朝后。 官員們陸陸續續出了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