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書迷正在閱讀:溪水人家繞、請你溫柔點、從修真界穿回來之后我開了家動物園、朕的皇后有馬甲(重生)、我在求生節目里直播主宰海洋、美食外掛逼我狂撩大佬、大寶貝、小富婆戀愛日記、霸總養了只貔貅精、嫁給渣女的未婚夫
《皇家小媳婦》 作者:君萊 文案1: 汝陽王病逝,將唯一的小孫女幼寧托付給當朝太后。有了太后撐腰的小幼寧在一眾皇子公主中過得順風順水,直到有小道消息散布說太后有意將她許給衛國公府的小公爺,幼寧被早對衛小公爺芳心暗許的六公主堵在了御花園門口,警告她不許打自己心上人的主意。 根本不知道衛小公爺是哪根蔥的幼寧:??? 幼寧:“你放心好了,我要打,也是打全皇城最好看的男人的主意?!?/br> 六公主大駭:“什么?!衛小公爺還不夠,你還敢打我五皇兄的主意?” 幼寧:“做人就是要有志氣[乖巧.jpg]” 六公主惡龍咆哮:“不可能,你就是在做白日夢!” 后來,六公主親眼目睹了自己慣常薄情的五皇兄,居然眉眼帶笑地坐在一旁給她剝核桃。 文案2: 世人皆猜測,皇帝當初是為了皇位,才隱忍娶了養在太后身邊的小郡主,如今薄情寡義的新帝登了基,皇后早晚要被廢。 然而…… 幼寧:“夫君,聽說戴在我頭上的鳳冠已經搖搖欲墜不合適了?!?/br> 皇帝:“不合適了要早些說,明天為夫命人給你做個更新更好看的?!?/br> 內容標簽:穿越時空 青梅竹馬 女強 甜文 主角:幼寧 ┃ 配角: ┃ 其它: ================ 第1章 幼寧郡主 時值三月,乍暖還寒之際,永壽宮西暖閣內,紫檀木案桌上,幾縷縹緲的浮煙從鏤空銅爐中飄出,淡淡的檀香味交織在殿內。 身穿粉色宮衣的小宮女良辰立在花梨木透雕纏枝落地罩前,雙目凝神在拔步床上躺著的小姑娘身上,她是太后派過來服侍幼寧郡主的,年紀不大,行事卻很穩重。 幼寧睡得并不踏實,蜷縮著腿,小小的身體弓成一團,白皙的臉頰微微泛紅,眉心輕蹙,薄薄的云紋錦被攢到腰間。 外面依稀有說話聲傳了進來,聲音忽高忽低,幼寧早膳后淺眠,睡得不深,何況外面那群人是在議論自己以后的歸屬,她哪里還有心思睡,早就被說話聲吵醒。 這是老戲碼了,幼寧入宮不過半月,成國公夫人便已到永壽宮請安三次。 命婦入宮覲見太后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如成國公夫人這般頻繁入宮的卻是少之又少,目的也很明確,跟太后爭幼寧的撫養權。 說起來,這小幼寧出身貴重,祖父是汝陽王,擱到二十年前,那是呼風喚雨,手握生殺予奪大權,跺跺腳就能震動朝綱的人物,母親是成國公府嫡長女,這樣的出身,除了皇家公主,再沒有比她還顯赫的了。 不過那已經是之前的事情了。 先帝去時,當今陛下年方七歲,全靠汝陽王一路保駕護航,才在一眾皇子中殺出重圍,登上皇位,七歲的孩子哪懂什么朝政,便由太后垂簾聽政,汝陽王從旁輔佐,孤兒寡母自是不能震懾朝綱,真正令百官懼怕的,是汝陽王。 都以為小皇帝坐不穩皇位,這江山早晚落入汝陽王之手,然而汝陽王卻忠心耿耿,為了大歷皇朝,兢兢業業,等到小皇帝十五歲,太后放權,陛下親政,汝陽王都沒有造反的勢頭。 漸漸便有汝陽王與太后的謠言傳出,汝陽王如此幫扶太后母子,皆因與太后有私,陛下親政后,自然看這個從小管制自己的汝陽王不順眼,加之謠言刺耳,費盡心機瓦解汝陽王勢力,把汝陽王趕出皇城,賜了貧瘠的汝陽作為封地。 相較于陛下的絕情,汝陽王至死都報效于朝堂,帶兵出征,為大歷開拓疆域,七年前,幼寧的父親死于戰場,消息傳來時,正在待產的汝陽王世子妃早產生下幼寧,郁郁寡歡而亡。 汝陽王白發人送黑發人,獨自教養孫女,他數次出征,傷痕累累,年紀漸長,病痛纏身,也只熬到幼寧七歲便撒手人寰,死前把唯一的小孫女幼寧托付給太后,希望太后能夠看在他一片赤誠忠心,念著往日情分,庇佑他這唯一的血脈。 汝陽到定熙皇城路途遙遠,途中船只遇到水寇,身邊奴仆基本都為護主而死,幼寧郡主也落入水中,太后派去的人到的及時,救下了剛落入水中的幼寧,汝陽王雖然一直受陛下打壓,但他在世時,幼寧還是汝陽尊貴的郡主,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一丁點苦都沒受過。 嬌貴的幼寧郡主哪里受的了這份折騰,救上來時,便不再是原本的幼寧郡主了。 想到那日情景,幼寧就忍不住嘆氣,真是穿不逢時,一過來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小可憐,好在太后慈愛,憐惜她無父無母,對她愛護有加,她在永壽宮這半個月,吃穿用度,無一不精,皆是太后親自過問。 倘若她真是一名普通忠臣之后,太后如此悉心照顧,也無人敢說什么,可昔日汝陽王與太后的桃色謠言傳遍定熙,直到汝陽王被趕出定熙,太后并未阻止,謠言才漸漸平息,如今幼寧回京,太后疼的跟眼珠子似的,不免惹來閑話。 最重要的,是圣寧宮里那位心胸并不豁達的陛下。 但當今陛下平庸,半輩子在太后的庇佑之下安穩度日,雖對太后把幼寧養在宮中極度不滿,卻也左右不了太后的意思,只能跟太后賭氣。 幼寧入宮半月,都不曾見過他過來給太后請安,想必還在想著法子把她弄出宮去。 前路渺茫,幼寧心亂如麻,她舉起自己瘦巴巴的小細胳膊,覺得以她現在這小身板,離開太后的保護,要不了幾日就得被折磨死。 以目前的形勢所看,養在太后身邊,很明顯要比去成國公府好,太后念著昔日情義,對她是從心眼里疼愛,而她的外祖家成國公府,如今當家做主的成國公夫人是成國公的續弦,并不是她的嫡親外祖母,同她一樣沒有血緣關系,且太后要留她在身邊撫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成國公夫人幾次到永壽宮拜見,顯然是受了宮中貴人暗示。 世家大族,子孫眾多,幼寧的外祖母只生一女,她母親在成國公府沒有嫡親的兄弟姐妹,即便成國公顧念外孫女,畢竟是個男人,內宅之事,全由國公夫人做主,成國公府,不是好去處。 思及此,幼寧覺得整個身體都悶燥起來,伸腿踢開蓋在身上的薄被。 良辰見她踢開被子,輕手輕腳的走到窗前,推開窗戶讓屋內通風。 幼寧翻了個身,盯著床帳上垂落的粉色氤氳香囊,豎起耳朵聽外面的談話。 今日永壽宮很熱鬧,五扇紫檀木嵌梅花木畫屏風前的鳳榻上坐著大歷最尊貴的太后娘娘,一身藏青色寬袖對襟衫,頭戴金絲八寶攢珠鳳冠,頭發一絲不茍,雍容華貴,兩側擺著一對落地純銅靈芝鶴像,寓意吉祥。 殿內坐滿了宮妃命婦,為首的分別是中宮傅皇后和身受圣寵的林貴妃,這會太后神情怏怏,端起茶盞淺啜一口。 太后意興闌珊,底下陪坐的除了幾位高位娘娘,其他低位嬪妃皆默不作聲,唯恐惹太后不快。 眼瞧著把幼寧送出宮的事又要不了了之,林貴妃捏起帕子,輕飄飄的掃了眼坐在左下側的成國公夫人。 成國公夫人接到貴妃的暗示,心下忐忑,看向太后娘娘,硬著頭皮道:“太后娘娘慈悲,照顧幼寧,但娘娘身份貴重,幼寧年紀還小,留在太后身邊,難免叨擾娘娘清靜,不如讓臣婦接回府,臣婦定當悉心教導,蘭宜是臣婦看著長大的,自她嫁到汝陽,臣婦日思夜想,唯恐她遠嫁,身邊無人撐腰,受人欺凌,誰曾想,嫁過去不過幾年光景,人便沒了,臣婦這夜里常常做夢,夢中都是臣婦剛嫁到國公府那會,蘭宜七八歲的時候,趴在臣婦的膝頭,喚臣婦母親,每每醒來,臣婦這心里,都像刀割一樣……” 成國公夫人哽咽著,拿起帕子拭淚,她口中的蘭宜,正是幼寧的母親。 她拿已故的江蘭宜說事,一片慈母心腸,且成國公府是幼寧的外祖家,外祖父外祖母把無父無母的外孫女接到府中,合情合理,只是中間隔著個太后,太后不同意讓幼寧去成國公府,她就是說破天也沒用。 成國公夫人育有三子兩女,膝下嫡孫庶孫一大堆,對壓在自己頭上的原配嫡女江蘭宜都沒什么感情,更別提幼寧這個一丁點血緣關系都沒有的外孫女了。 幼寧身上流著汝陽王的血,陛下不喜汝陽王,太后又明珠似的寵著幼寧,天家尊貴的母子倆鬧脾氣,成國公夫人也不想把這么個麻煩接入府中。 陛下心里膈應汝陽王,與太后冷戰,貴妃揣測陛下圣意,召成國公夫人入宮,示意她把幼寧接回府中,解了陛下與太后的母子矛盾。 成國公夫人不想蹚這趟渾水,只是林貴妃寵冠后宮,行事囂張跋扈,又同她挑明是陛下之意,她這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跟著貴妃到永壽宮跟太后討要幼寧。 太后最是和善明事理,想來也能明白她的難處。 且母子之間,哪來的隔夜仇,太后又豈會真的為了區區一個幼寧與陛下不快,這天底下,母親對子女的付出,總是要多過子女對母親的回報,真這么僵持下去,最后服軟的肯定還是太后,不然二十年前,汝陽王也不會被趕到封地去了。 世家大族的主母大多精明,心思百轉千回,成國公夫人這么做,也是斟酌再三。 成國公夫人瞥了眼上首面無表情的太后娘娘,繼續哽咽道:“幼寧長的,竟是與蘭宜一般無二,臣婦見到她那小臉,就像是見到蘭宜一樣,國公對幼寧也很思念,一早便吩咐府中下人把蘭宜出閣前的院子收拾妥當?!?/br> 太后坐在鳳榻上,眼瞧著成國公夫人聲情并茂,以手扶額,并不接她的話茬。 站在太后身側的陳嬤嬤輕輕給太后揉著額角,殿內坐著的宮嬪妃都暗暗心驚,這成國公夫人太不識抬舉,太后要養幼寧郡主在身邊,那是天大的榮寵,居然敢跟太后搶人。 眾人各懷心思,貴妃附和道:“昔日汝陽王世子妃未出閣時,便是成國公府里最受寵的小姐,可惜紅顏薄命,只留下了幼寧郡主這么一個女兒,成國公到現在還沒見過幼寧郡主呢,血脈親情最是割舍不斷,成國公要是看見幼寧郡主與已經亡逝的女兒長得一般無二,還不知要怎么疼呢?!?/br> 言外之意,太后這是以權欺人,不讓人家血脈團圓。 傅皇后眉頭微皺,看向林貴妃道:“貴妃慎言?!?/br> 林貴妃故作不解,左右環顧,笑著說:“娘娘這說的什么話,臣妾哪句話說的不謹慎,還望娘娘指教?!?/br> 傅皇后無子,又比不過林貴妃得寵,林貴妃仗著圣寵和膝下的一子一女,壓根不把這個皇后放在眼里,平日里說話就不太尊敬,今日當著朝廷命婦的面,竟也敢下皇后的臉面。 原是貴妃攜成國公夫人討要幼寧,現在竟隱有皇后貴妃杠起來的架勢。 后妃不睦,傳出去多大的笑話,貴妃宮女出身,一朝得勢升天,囂張跋扈,不要臉面,皇后卻自持身份,不在外人面前同她計較,只憋著氣,看向太后。 殿中釉金銀彩桃果紋爐吐著一股浮香,太后微闔雙眼,久不出聲。 眾人屏氣,不敢再言,過了半晌,貴妃偏頭喊了句,“太后娘娘?!?/br> 陳嬤嬤抬眼,淡淡道:“太后娘娘乏了?!?/br> 傅皇后帶著眾妃嬪夫人起身,沖著太后躬身行禮退下。 皇后的轎攆行在前面,貴妃正要上攆,陳嬤嬤從永壽宮出來,走到她身邊躬身行禮,“貴妃娘娘,太后請您留步?!?/br> 太后有話剛剛不說,卻把她單獨留了下來,貴妃忽然想起往日太后的狠厲,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直覺不妙。 第2章 討好 幼寧聽著外面的動靜,知道貴妃和成國公夫人再一次鎩羽,松了口氣。 緊繃的神經松懈,腦子又昏昏沉沉的犯困,耳邊傳來珠簾細碎的碰撞聲,陳嬤嬤掀開簾子,扶著太后進來。 良辰站在榻邊俯身給幼寧蓋上被子,見太后進來,轉過身正要行禮,太后擺了擺手,走上鋪了如意天華錦紋絨毯的淺廊,坐在榻邊的紫檀木雕花矮凳上。 瞧著床上女孩略帶蒼白的稚嫩臉蛋,憐愛的伸手給她掖了掖被角。 幼寧睜開眼睛,見是太后,露出一雙清澈的眸子,彎著眼角,兩頰一對小酒窩,帶著小姑娘的嬌憨,“太后娘娘?!?/br> 大抵是自幼受汝陽王寵愛,年紀又小,小幼寧嗓音細膩綿軟,幼寧到了這副瘦弱的身軀里時剛從水里撈上來,大病一場,這些天一直在養病,且她一個成年人,重生到小幼寧身上,原本擔心自己說話與年紀不符,一句話也不敢說,就躺著睡覺,急壞了太后娘娘,一直盤問跟著她從汝陽過來的小丫鬟雪蘭。 幼寧從汝陽過來,身邊貼身侍候的只剩下這個小丫頭雪蘭了,因是汝陽王特意選給孫女的玩伴,在汝陽時主要就是陪著幼寧玩,并不做什么活,比幼寧還小上兩個月,一團孩子氣,這次途中遇到水窛,死了那么多人,幼寧又落了水,把她嚇的不輕,說話顛三倒四,太后也問不出什么,只從她的口中得知幼寧原本是會說話的。 太后擔心她是落水傷了嗓子,太醫一波一波的在永壽宮里進進出出,都沒看出什么問題,太后猜她是受了驚嚇,失了從小庇佑自己長大的祖父,乍然到了陌生的地方,沒有安全感,得了空就抱著幼寧小小的身體,輕撫她的后背。 幼寧也是一次在太后懷里睡的迷迷糊糊,隱約聽到太后和陳嬤嬤的談話,這才知道太后這些天都在為她沒有開口說話憂心,她不是沒良心的人,太后對她好,她又豈能讓老人家擔心自己。 她試著發音,第一句太后娘娘喊出來時,不僅驚到了太后,連她自己都震驚了,這軟糯糯稚嫩的聲音,是她發出來的嗎? 她還不太適應如今這個樣子,也不是她喪,任是誰一昔變成了無父無母寄人籬下的小可憐,以后還不知道被打包塞到哪里去,都會提不起興致,何況她這身體還病懨懨的,實在沒什么精神。 也就太后在時,她才能露出這樣的笑容。 太后被她這略帶討好的笑容弄得心都化了,又好笑,又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