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說到這里,趙常樂痛心不已。 趙國民望盡失。 “大勢已去,父王若再做抵抗,反而白白損傷了宮內諸人的性命。我聽說叛軍所過之處,并無屠殺百姓之舉,反而對百姓勤加安撫,若是父王降了,也不會……也斷不會送了性命!” 若是頑強抵抗,戰場上刀兵無眼,宮內反而又要成為修羅場,甚至父王也可能死于亂劍。 不如降了,一方面保全宮內諸人的性命,另一方面也表示順從之意,雖王位不保,卻可保全性命。 這并非趙常樂的妄想,事實上,這是楊錯親口向她保證的。 趙常樂連忙從衣袖中取出一封絲帛,遞給趙王。 “父王,這是楊錯派人送給我的書信。他說他也不愿見到流血殺戮,只要父王主動投降,他絕不殺國都一兵一卒,并且也承諾不傷趙國宗室性命。反而會給父王封爵位,保一生榮華富貴?!?/br> 趙王接過絲帛,目光匆匆一掃。 絲帛上是一手好字,端方古樸,正像是楊錯這樣人。若非楊錯為人仁善謙和,當年他也不會把自己最心愛的笑兒嫁給他。 “笑兒,你是不是還喜歡他?” 趙王忽然問。 所以不管楊錯說什么,許諾什么,她都毫無保留地相信? 趙常樂一愣。 喜歡?自然是喜歡的,甚至是深愛。 青梅竹馬,從小就喜歡他啊。若非三年前楊錯父親因言獲罪,楊錯被逼逃亡,他們二人又怎會陷入如此境地? 可兒女情長,在國家大事面前就是如此脆弱。 趙常樂沒有回答父王的話,“父王,喜歡不喜歡,現在還有什么用?女兒勸您降,也不是因為兒女私情?!?/br> 她與楊錯相識多年,知道他的性格,楊錯并非那種嗜殺之人。他說不動百姓性命,不傷趙國宗室,那她就真的信他。 更何況,就算不降有什么用? 不降,也不過是負隅頑抗,多茍延殘喘幾天罷了。趙國大勢已去,贏不了的。還不如早降,以示恭順,從而以保后半生安全無虞。 “父王……降了吧……” 趙常樂哀求。 看著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如今都背叛了自己,趙王此時此刻真的感到一陣孤寒——孤家寡人,莫不若此。 手臂一松,長劍再一次落在了地上。只是這一次,他再也沒有力氣撿起來了。 趙王向后踉蹌了幾步,“降……降吧……” 再抵抗有什么用?民心盡失,再抵抗不過是博一個戰死沙場而已。他死在沙場是痛快了,笑兒又怎么辦?若是開宮門投降,還能為女兒博一個好出路。說不定,那楊錯還能重新與女兒重修舊好。 “降吧……降吧……” ** 趙國王宮雄偉壯麗,正北的宮門高大無比,鑲著九十九顆銅釘。宮門牢牢緊閉,撞木都撞不開,縱火都燒不透。 此時宮門緩緩從內大開,富麗堂皇的趙王宮,就這樣袒露著,毫無任何武裝,迎接叛軍的到來。 開門的侍衛心中半喜半憂,喜的是終于不用為了龍椅上那位殘暴的帝王而出戰,憂的卻是不知道叛軍是否真的如傳聞那樣,不殺降軍,十分仁厚? 心中正忐忑時,忽聽一陣馬蹄聲,光是聽聲音,怕是就有幾百之眾。 叛軍這么快就從城門口來到了宮城? 不過片刻,那數百騎兵就已出現在視野內,為首的一騎似是將軍之流,卻不見任何旗號打出。 侍衛心中隱隱不安。 只見那數百騎兵瞬間奔至眼前,侍衛還來不及說一句話,為首的將軍窄刀拔出,刀光比日光還要刺眼,轉瞬間侍衛人頭落地。 \'為何……為何要殺我?已開宮城投降,為何還要殺我?’ 侍衛心中不解,然而頭顱早已咕嚕嚕滾到一邊。 那年輕的將軍身后,數百騎兵紛紛揚起武器,“殺!” 沖入王宮之中。 放下武器不做抵抗,靜默地跪在地上的侍衛,宮女,寺人,心中都揣著一個“叛軍不殺降卒”的想象。 每一個謙卑的頭顱里,都在幻想戰爭結束之后的生活——殘暴的趙王下臺,不知道新登基的會是誰?不管是誰,總不會比伺候趙王更害怕了,生活總會越來越好的…… 就在這樣的幻想之中,他們聽到了疾馳而來的馬蹄聲,可還不待他們抬起頭來觀望,刀鋒就斜砍過他們的身軀。 斷臂,鮮血,頭顱,哀嚎…… 富麗堂皇的趙王宮敞開了胸懷,毫無任何武裝,可轉瞬間就被敵人直刺心臟。 “陛下……陛下!” 一個侍衛渾身浴血,踉蹌著撲到宮殿里。 宮殿里,趙王早脫了明黃龍袍,此時只穿一身縞素,冠冕摘下,以白麻纏頭——國滅如家喪,披麻戴孝,是國君投降時的裝束。 “陛下……叛軍……叛軍殺進宮了!” “什么?!” 趙王大驚,還要細問,可只聽喊殺聲已然逼近,鳴笛箭破空而來,正中侍衛的頭顱。 鮮血混著腦/漿爆了一地。 不用再問了,便是瞎子,都知道目下發生了什么事——趙王放下所有抵抗,低頭投降,可叛軍卻不甘心,發誓要屠盡趙王宮里的每一個人。 這是一場沒有抵抗的屠殺。 叛軍涌入宮殿里,刀光照的昏沉沉的大殿如此刺眼。刺得趙常樂眼中似要流血。 趙王抓著她的領子,將她往身后一甩,“跑??!” 趙常樂最后回眸,看到的是趙王一身縞素,被鮮血浸透的模樣。 ** 跑! 趙常樂不知道往哪里跑,只知道父王讓她跑。 她從偏殿后門奪命狂奔,好幾次都撞上了行兇的叛軍??伤麄儏s只是看她一眼,似乎認出她是誰,趙常樂逃走時,他們竟都沒有追逐。 趙常樂卻無暇多想個中緣由,她拼命狂奔,不知跑了多久,赫然發現自己跑到了宮門口。 她猝然停住了腳步。 宮門大開,黑壓壓的叛軍如黑云一般堵住了門口,靜靜看著宮內這一人間地獄。 為首的人苧麻白衣,有風吹過,吹起他的袍角,他整個人仿佛是楚辭中的云中君,浩浩渺渺。 旗幟鮮明,大書“楊”字。 趙常樂死死盯著楊錯,良久,忽然笑了出來。 她恨自己有眼無珠,竟然信了他! 信他不會屠殺性命,信他會保趙國宗室,信他還是從前的仁善之人! 楊錯也看到了趙常樂,他好似遲疑了片刻,然后縱馬輕步上前,身后的騎兵想要跟隨他,但他右手一揚,所有人便都保持不動。 他縱馬慢慢前行,趙常樂卻緩步后退。 直到退無可退,退到了臺階邊。 趙常樂雙目猩紅,身上滿是鮮血,那是父王,與其他很多宮人的血。 鮮血在他們中間劃下一道不可跨越的天塹。 她盯著他,一字一句說得認真。 “你今日屠我趙氏滿門,來日只要我趙氏還有血脈相承,定要報此血仇!” 說罷她再也不看楊錯,反身往臺階上撞去。 砰一聲,鮮血四濺…… 第2章 夜。 長陽君府邸燈火通明,靡靡的絲竹管弦之聲將夜色撩撥地更加濃稠。 一場夜宴正是最酣時候。 一曲剛罷,又換了一曲西域舞曲。 曲子的聲音隔著水,被夜風吹到水邊的偏院里。 這偏院是供客人更衣與休憩的地方,雖不大,但屋內陳設十分精致。 女子推開門,緩步走入屋內。 矮榻上鋪著絲緞,四角垂著薄紗,香爐裊裊,將屋內烘托地曖昧。 矮榻上,躺著一個人影。 他躺的十分平直,雙手交疊放在小腹上,若不是呼吸帶著胸腹起伏外,其余部位皆一動不動,遠遠看去簡直像是一塊形似人的石頭。 上大夫兼博士祭酒楊錯,今夜來赴長陽君的宴請,結果酒宴喝到一半,因不勝酒力,便來偏院休息。 女子將楊錯的一切都了解的清楚。 女子妖嬈走到矮榻旁,紅唇輕啟, “上大夫,奴是來伺候您的?!?/br> 聲音柔美地過分,甚至聽起來有些甜膩,是典型的風月場上的好嗓子。 女子自信自己的嬌媚,很少有男人抵得過她的撒嬌。 可矮榻上的人依舊一動不動,甚至連呼吸間隔都未曾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