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屋子里倏而安靜。 我看著董貴嬪,少頃,冷笑。 “貴嬪這是要挾我?”我問。 “不過把話挑明罷了,何言要挾?!倍F嬪道,“云霓生,老婦在這宮中過了許多年,若不知謹慎,今日便不會坐在此處飲茶?!?/br> 我還待再說,外面忽而有了些動靜,只見先前報信的那內侍又匆匆走了進來。 “貴嬪,”他一禮,神色有些緊張,“趙王世子糾集了兵馬,攻城來了!” 如先前擔心的一樣,雒陽城外的事,果然起了變化。 趙國王世子果然逃出了雒陽,以營救趙王等人為旗號,不僅糾集了趙國的兵馬,還將其他諸侯國的兵馬都召集到了一處。 這些諸侯兵馬本群龍無首,意見不一,謝浚和王霄原本也打算趁著他們磨磨蹭蹭,一邊鞏固城防一邊拖延,只要等到明日,秦王的大軍來到,一切便可舒舒服服地成為定局。 但趙王世子似乎并不打算顧忌趙王等人的性命,半日之內,已經運來了攻城器械,大有決意攻城之勢。 更大的變故,則出現在了雒陽城中。 北軍要布置城防,人手本就已經不夠,那清繳趙王余黨之事便拖延下來。雖然王霄發布了告示,令百姓守在家中不得出門,城中也有北軍分撥下來的五千人巡邏,但雒陽太大,就在趙王世子糾集兵馬在城前列陣的時候,城中的多處官署和民宅突然著起火來。 據內侍說,今年雒陽春旱,一個月不曾下雨,那火雖不如我昨日燒太極宮那般來勢洶洶,但著火的地方都有連片的房屋,借著風勢,很快燒成一片。百姓大亂,四處奔走,取水救火。因得著火的地方太多,巡邏的軍士應接不暇,城內很快失了控制。 我聽得這話,心中甚是不安。城外的兵馬尚有城門阻攔,與之相較,城內的亂事更為要緊。在城內縱火的亂黨,必是仍與趙王世子有所聯絡,約定了時機相互配合。王霄等人舉事本是匆忙,莫說城中,便是北軍之中也定然仍有趙王jian細,若由著他們在城中掀起風浪,只怕后果難料。 謝浚和王霄各自分工,王霄負責守城,謝浚則負責安民,城中平亂之事,亦由謝浚執掌。 正好我聽著董貴嬪的教訓已經很是不耐煩,得了消息之后,也不久留,徑自去找謝浚。 不過當我騎馬往幾處著火的地方察看的時候,發現那內侍的言語乃是夸大其詞。這些地方的大火都已經撲滅了,并未燒得火海一般。街上坐著些哭泣的百姓,都是剛在大火中失了房子和家財的。 我找到謝浚的時候,他正站在一處火場面前,指揮來來往往的軍士救火。這是一處民宅,被燒了十幾處房子,幸好處置得快,已經控制了火情。 謝浚轉眼看到我,面上的神色變得無奈。 “你又跑出來做甚?!彼麊?。 我說:“聽聞長史為jian細所累,特來相助?!?/br> “不必你相助?!敝x浚道,“王將軍另撥了一千人過來助我滅火,縱火的jian細我已經抓到了?!?/br> 說罷,指了指不遠處。 只見幾個身穿著北軍士卒衣裳的人,正被押著走過去,不少被燒了家的百姓紛紛圍上前唾罵。 我訝然,問:“怎么捉到的?” 謝??粗?,意味深長:“霓生,你可是覺得我帶來這三千精兵,不過是只識打斗之人?” 他說對了,我正是這么想的。 “不是么?”我問。 “大王從前每下一城,必先戡亂?!敝x浚道,“這些兵馬,皆為精于緝盜鋤jian的內衛?!?/br> 我了然,看著他:“這該不會又是秦王事先交代的?!?/br> 謝浚微微笑了笑:“此等日常事務,何須他交代?!?/br> 正說著話,一位將官上前來,向謝浚道:“長史,這些民人說無處可去,不愿離開街上。我等要戒嚴,長史看……” 謝浚道:“對面街上有我家一處宅院,房屋足夠,將他們安置過去便是。我和大王在城中的府邸,眼下皆無人居住,盡可打開,收容無處可去的災民?!?/br> 那將官應下,轉身而去。 我看著謝浚,只覺對他有些刮目相看。從前,我總覺得秦王之所以倚重他,是因為他做事踏實,腦子也算得好用。但如今看來,并不止于此。 自從進了雒陽,謝浚無時無刻不在為秦王考慮。就拿這火災而言,他不但處置得當,且反手便將喪事喜辦,為秦王市恩。秦王有今日,謝??峙乱家话氲墓?。 過了不久,又有軍士匆匆跑來,向謝浚道:“長史,龔將軍方才去了太極宮,將趙王等人押往城頭去了!” 聽得這話,我和謝浚皆不由地定了定。 太極宮看押的人都是人質,用到他們,便是事態已經到了千鈞一發的之時。 謝浚不再多言,即刻上馬,往城墻而去。 待得登上雒陽的城墻上,我往城外望去,只見那些兵馬已經沒有了先前所見的散亂之態,齊齊整整,攻城所用的巨錘和云梯等物夾在其間,頗有些氣勢。 北軍的防守也毫不示弱。 雖然護城河邊上的羊馬墻早已老朽,也來不及在城墻前布設陷阱壕溝,但軍士城墻前列陣,在甕城后列隊。城上弓箭一垛一垛壘著,投石機、床弩等利器聳在堞雉后,軍士□□齊備,對著城下,只消一聲令下,便可發射箭雨。 我問謝浚:“這邊的事,可曾向秦王傳訊?” “傳了?!敝x浚道,“尚無回應?!?/br> 我頷首。 再望去,只見敵陣之中,一人立在戰車上,身上穿著金甲,看著頗是威武,身后立著趙國的大旗。不用看清臉,我也知道那正是趙國王世子。 有一人從陣中出來,似是王世子手下,縱馬徑自奔到護城河前,指著城樓上大罵:“王霄!大王向來待你不薄,你竟敢奪城反叛,莫不怕天譴!” 第312章 針鋒(下) 王霄看著他, 冷冷道:“趙王圖謀篡位,戕害忠良, 我奉圣上諭令掃除叛逆!勸爾等莫助紂為虐,速速投降,可保不死!” 那人又罵了一通。 龔遠上前,洪亮的聲音一下蓋過了下方:“城下眾人聽好!圣上念爾等乃受趙王蠱惑脅迫, 此時放下刀戈,可不予追究!凡執迷不悟, 一意抗旨者, 殺無赦!” 說罷,他將手一揮,軍士押著一干人質來到??v然隔得遠,我也能聽到敵軍陣中倏而一陣嘩然。 龔遠做事倒是細致,王霄本是讓他把幾個諸侯王帶過來, 不想他連同這些諸侯的家眷也趕上了城頭。老老小小擠在一處, 女眷們哭哭啼啼,有的人懷里還抱著小童。 趙王和王后,連同趙王世子的世子妃也在里面。世子妃神色抱著兩三歲的小兒子, 站在趙王后的身邊,望著城下,神色惶恐。 “王世子!”龔遠道,“認得這是誰么!” 王世子的兒子見得這般場面,被嚇得大聲啼哭起來。 趙王和王后都被刀架著脖子。王后發髻散亂,渾身顫抖不已, 趙王先前還跟著大罵王霄,被刀刃抵在脖子上的時候,隨即面色發白,也沒有了聲音。 那叫陣的人縱馬回去,片刻,又出來,卻指著城上罵道:“爾等這些叛賊!竟敢使人冒充我父王母后,待我拿下雒陽,將爾等碎尸萬段!” 他話音落下,只聽鼓角陣陣,敵陣中塵頭揚起,竟是要攻城而來。 王后當場暈倒,那些人質和家眷亦目瞪口呆,或是怒罵,或是啼哭一片。 趙王大罵著孽畜,過了會,被軍士押走。 我看著這情形,也頗是出乎意料。 先前商議之時,王霄和謝浚都覺得這些諸侯兵馬就算不愿退兵決意攻城,也須在這些諸侯的性命面前三思,能讓我等拖延些時辰。不料,這趙王世子竟如此狠絕,要將父母妻兒的性命都拿去祭旗,一點余地不留,真教人嘆為觀止。 王霄這邊自然也毫不示弱,城頭鼓聲擂動,待得敵方兵馬靠前,城樓上萬箭齊發。這些諸侯的兵馬聲勢雖大,跟北軍比起來卻果然是差了許多,這邊箭雨才放了幾輪,沖在前方的軍士便縮了回去,留下一地死傷。護城河上的吊橋放下,列陣的軍士隨即沖過河去,一陣殺戮之后,將當面的敵陣沖擊得七零八落。 “鼠輩?!饼忂h在城樓上望著,冷笑,“就這點本事,也敢來碰北軍?!?/br> 但事情并沒有這樣簡單。 這些諸侯兵馬雖不及北軍強悍,卻也并非愚笨,見正面難以攻破,便轉而往別處襲擾。雒陽城墻長達幾十里,北軍不可能處處部下正門那樣嚴密的防御。 而這趙王世子糾集來的兵馬足有十萬,可處處襲擾,教北軍疲于應付。 雙方你來我往打了半日,雖然諸侯那邊的傷亡更大,但北軍也不曾討得什么便宜。 諸侯那邊運來了許多投石車,數倍于北軍,隔著護城河,將石塊投到城墻上來。北軍自也不甘示弱,投石機和床弩接連發射,每每落下,皆死傷一片。 但這些殺戮,只可對人。諸侯的投石機,每發幾乎都命中城墻。有的石塊頗大,一看就知道是屋舍里的礎石井圈之類,想來這些人到的鄉邑中拆了一遍。而這些堅實的石塊每每落下,無論是打在了城垛上還是墻面上,輕則砸出一個坑,重則毀壞一片。 “這些狗賊,哪里弄來了這許多投石車!”龔遠罵一聲,恨恨道。 王霄道:“趙王原本打算與謝長史結盟之后,便進攻河間王。這些日子,諸侯兵馬都在備戰,攻城用的投石車做了不少?!?/br> 我看著那些投石車,心中正打著主意,忽而聽到謝浚道:“我看這城墻抵御不得多久,天黑之后,將軍便該著手后撤之事,以免到時混亂失序?!?/br> 王霄望著城下,沒有答話。 謝浚說罷,卻轉向我,“此地不宜久留,你現下便回到宮里去?!?/br> 我知道他會這樣,搖頭道:“我不回去,王將軍和北軍弟兄們都在此處,他們不走,我也不走?!?/br> 眾人皆露出訝色。 王霄忙道:“夫人,謝長史所言極是,此地甚是危險。我等不久之后也要撤入宮內,為免生亂不便,夫人不若先去?!?/br> 我笑了笑:“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有甚危險。諸位當年跟隨大將軍征匈奴出生入死,如今我替大將軍來與各位舉事,又怎可貪生怕死,茍自保全?將軍不必多言,我雖女流,亦可一戰。弟兄們堅守到何時,我便堅守到何時,必不退一步?!?/br> 王霄和龔遠的臉上皆露出動容之色,相覷之后,也不再反駁。 “如此,便如夫人之意?!蓖跸龉笆?,向我一禮。 我也一禮:“謝將軍成全?!?/br> 說罷之后,眾人皆神色振奮,繼續分頭去守城。 謝??粗?,意味深長。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笑了笑。 這些也是做給他看的。為的就是讓他知道,天底下會說漂亮話拉攏人心的,不止秦王一家。王霄這一干人等都是公子的舊部,謝浚若想靠著市恩來將他們拉到秦王麾下,那是打錯了算盤。 謝浚也笑了笑,似不以為意。 “你真打算留在此處?”他問。 “正是?!蔽艺f。 “霓生,”謝浚道,“你說過,要助秦王得天下?!?/br> 我說:“正是?!?/br> “北軍既是王師,秦王得天下之后,自也要歸服秦王?!敝x浚道,“此事早晚要有,你在北軍中為元初固威,只怕于將來而言并非善事?!?/br> 我說:“將來是將來,當下是當下。秦王還未得天下,元初怎好棄這些弟兄不顧?且元初一向不棄同袍,坦坦蕩蕩,長史怎好說是為了固威?” 謝??粗?,少頃,頷首,吩咐隨從到城中各處傳話,令入夜后輪番巡邏,不可教jian細趁著夜色再生亂事。 我訝然:“你不回宮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