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為她心動[娛樂圈]、穿成反派霸總的嬌氣包、重生后我的駙馬換人了、如果寵妾想逃跑、我靠分手致富[穿書]、穿成萬人迷的炮灰竹馬、學霸是個特困生、穿成康熙心尖寵(清穿)、帝國公主、拯救可憐奴隸王
旁人的心思,胤禩可能有幾分摸不透,但是胤祉的心思,胤禩卻能猜個八成。他若是來找胤禔搭話,那必定是帶著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心態,打著瞧笑話的心思。 可是,胤祐? 胤禩有些瞧不懂他。 他和這七哥打得交道不多,胤祐身有殘疾,性子很是有些左性,這么多兄弟中交好的人不多,五哥勉強算一個。 但是,現如今,連五哥都和他不怎么打交道了。 胤祐和他關系也不怎么好。 去年國庫空虛那件事,胤祐算是因為他的緣故,被老爺子狠狠地罵了一頓。 往后的日子。 見面的時候,胤祐雖都有和他打招呼,但是胤禩心里總覺得胤祐心里揣著一股惡意。 “七哥找您說什么話?” 胤禩這回是真有幾分好奇。 “你猜猜看?!必范A說道,他臉上露出一個若有似無的冷笑。 胤禩愣了愣,心里像是想到什么,臉上露出哭笑不得的神色,“莫非是來討好您?”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打錯了。 胤祐是老七,老六是夭折了。 第七十五章 “恭喜你, 猜對了?!?/br> 胤禔說道。 他自嘲地勾起唇角,“連老七這種人,都能猜出是‘我’干的, 恐怕, 當初要是沒有你提醒我,我現在怕是要慘了?!?/br> “大哥別說這樣的話?!必范T安撫道,“七哥未必真的以為是您做的。他或許也有心思想要借此機會試探您?!?/br> 沒憑沒據,僅僅靠著一個猜測, 就斷定是老大干的。 這不像是胤祐的作風,依他看,胤祐和胤禔搭話, 更多的可能是試探。 “你說的對?!?/br> 胤禔想了想, 點點頭,認同了胤禩的說法。 “大哥若是沒有其他的事, 我就先告辭了?!?/br> 胤禩拱了拱手,說道,“工部衙門還有些事, 我得去把事情處理了?!?/br> “你去吧?!?/br> 胤禔擺擺手, 說道。 他目送著老八的馬車離開后,正要撂下車簾,也跟著走, 卻發現不遠處, 胤禛正看著他。 見胤禔發現了,胤禛對著胤禔含笑點了下頭,隨后離去。 胤禔皺了皺眉。 他想了想, 撂下簾子,道:“回府上去?!?/br> 太子昏迷的事情就好像一塊巨石落在原本平靜無波的水面上。 一下子激起了千層浪。 上至朝廷大臣, 下至各府后宅,對這件事都是議論紛紛。 “外頭都在傳,太子昏迷三日,太醫院的太醫們連個問題都瞧不出來,眼瞧著,怕是不怎么好了?!睆垕邒哌叞褟耐忸^打聽回來的消息告訴安寧,邊遞給了她一碗用菊花紋瓷碗盛著的雞湯。 安寧拿起勺子,慢條斯理地在碗里攪了攪,輕聲道:“恐怕不是太子不怎么好,是有些人不想太子好?!?/br> 太子才昏迷幾日,就鬧得這樣滿城風雨。 背后那人,是心真大。 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的想法似的。 若是她,怎么著都得再過幾日,再放出風聲來,這會子,就這樣急不可耐的,真是自尋死路。 “砰!” 養心殿里傳出一聲茶盞碎地聲。 外頭輪值的侍衛聽著這聲音,都不禁打了個寒顫。 自打太子殿下昏迷以來,萬歲爺的脾氣就一日比一日差。 連在萬歲爺跟前最有顏面的梁公公都被罰了幾次,他們這些人,更是提著腦袋,來當值。 “好啊?!?/br> 康熙咬著牙,從牙齒里擠出一句話來,“朕是真小瞧了他了,太子這才‘病’了幾日,他就這么坐不住了?!?/br> 梁九功低著頭,只恨不得把頭給低到地里去。 剛才說出民間的那些傳言的時候,他都被萬歲爺的氣勢嚇得兩腿發抖。 這件事。 那位爺著實是太狠了。 這才幾日,竟然就讓人在外頭傳太子奄奄一息,半條命都沒了。 這不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嗎? “梁九功,依你來看,明兒個早朝會出什么幺蛾子?” 康熙坐了下來,眼神看向梁九功。 梁九功嘴唇動了動,他雖不敢說,但更不敢不說。 “咱家猜想,怕是有人要開始拿太子的‘病’說事了?!?/br> “沒錯?!?/br> 康熙點點頭道,他的眼神晦暗莫測,冷笑一聲說道:“先是在坊間造勢,而后在借大臣之口推波助瀾,朕這兒子本事不小啊?!?/br> 這一連串的cao作,可謂是精彩絕倫。 倘若這是史書上的一段歷史,康熙愿意為此人拍案叫絕。 這等手段,這等心性,著實是個人才。 可這事擱在自己身上,那感覺就不同了。 康熙屈起手指,緩緩地敲了敲桌子。 篤篤篤。 一聲一聲的響聲,仿佛敲擊在梁九功的心上。 梁九功默默地為那位主同情了一瞬間。 老爺子越是生氣的時候,反而越瞧不出來。 這次,那位真是要栽了。 東宮中。 本該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太子卻睜著眼睛,帶著笑聽完了心腹太監的所有話,他撫掌道,“好,這些話傳得好。小宇子,你讓咱們的人也幫他們一把,務必要把這些話傳得越廣越好,而且,最好是把本宮的情況說得更嚴重?!?/br> “奴才知曉?!?/br> 小宇子回道。 沒半日功夫。 傳言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越發離譜了。 有說太子已經病入膏肓,就剩下一口氣,等著入土了的;有說太子如今不人不鬼,怕是做了什么虧心事,上蒼怪罪的;還有的說太子無德方有此禍。 眾說紛紜。 一時間,滿城風雨。 有些老狐貍覺察出了不對勁,一個個都縮了起來,還對子弟們敲打了一番,就怕入了這趟渾水;但更多的人,卻是激動得摩拳擦掌。 太子占據儲君之位多年了。 他要是死了,其他阿哥身后的勢力怕都要歡喜得連放三天鞭炮。 胤禩聽著這些傳言,不由暗暗搖頭。 翌日早朝。 才剛上朝,眾人就覺察出氣氛不對來了。 幾個老狐貍一反常態,都縮了起來。 而其他大臣雖都極力忍著,但是明眼人仔細留意,都能發覺他們的神色隱隱帶著興奮。 “眾愛卿今日有何事啟奏?” 康熙的神色難以捉摸,沉聲說道。 乾清門安靜了一瞬。 眾人心里頭打著自己的小主意,都不想當第一個出頭的。 最后。 是一個初入朝廷不久的小年輕站了出來。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br> 康熙瞇了瞇眼,認出他來,“溫卿有何要奏?” “微臣要奏的是太子一事,”那年輕人屈膝跪下,漲紅著臉,“太子病重多日,遲遲不見蘇醒,儲君之位關乎社稷,關乎朝廷,微臣懇請陛下為江山社稷著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