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書迷正在閱讀:青山看我應如是、極限傳說[全息]、我所欲也、[清穿]佛系八福晉、為她心動[娛樂圈]、穿成反派霸總的嬌氣包、重生后我的駙馬換人了、如果寵妾想逃跑、我靠分手致富[穿書]、穿成萬人迷的炮灰竹馬
李淑第一次見鎮遠侯, 鎮遠侯還不是鎮遠侯, 只是一個剛立下戰功的新起之秀,從校尉提升為將軍,揚威將軍名號雖響,可大夏被世家把持,出身低微之人,永遠進入不了貴族社會。 況軍營里有著無數想要攢軍功的世家子弟,鎮遠侯的戰功赫赫,更是惹了他們的眼,故而鎮遠侯在華京城并不算受歡迎,遠不及在邊關的身受百姓愛戴。 平庸無主見的天子,冷漠的朝臣,身受排擠的待遇,繁華巍峨的華京城,讓第一次還朝的鎮遠侯,深深地感覺自己與這個地方格格不入。 鎮遠侯與朝臣們沒甚話題可講,世家子弟更是以白眼待他,他在華京待得無聊,便時常去校場打發時間。 李淑就是那時候見到的鎮遠侯。 那一年她十二,鎮遠侯十八,她騎著棗紅色的小馬駒,看他身下縱然是一匹劣馬,也能在他的駕馭下飛馳如閃電,恍恍然有騰云駕海之態。 李淑便有些意外,問身邊內侍:“他是誰?” 內侍看了好一會兒,才遲疑著說道:“看模樣像是揚威將軍?!?/br> 李淑點點頭,便道:“等他下了馬,請他過來,我向他討教討教御馬之術?!?/br> 內侍應下,一路小跑去校場等著。 李淑騎了一會兒馬,便在一旁的涼亭下喝茶賞景,等內侍帶來鎮遠侯。 不知道過了多久,鎮遠侯才跟著內侍過來。 小內侍弓著腰,越發襯得他身材高大,英武不凡。 他與涼亭臺階下向她抱拳行禮,劍眉微斂,氣質如出鞘的刀劍,凌厲帶有肅殺。 她自幼長在深宮,宮里的衛士雖多,可氣質甚少有這般凌厲的,如同踏過尸山血海而來的修羅一般。 她微微蹙眉,內侍便道:“將軍,您嚇到公主了?!?/br> 鎮遠侯抬眉,折鋒般的眉頭舒展開來,笑出一口大白牙,道:“公主殿下?!?/br> 仿佛剛才浴血而來的殺伐之氣,是她的錯覺一般。 那時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灑在他肩頭,李淑的心突然便平靜了下來。 前所未有的靜。 李淑抿了一口茶,道:“你便是揚威將軍,李致遠?” 鎮遠侯笑了笑,道:“末將無姓,無父無母,旁人喚末將阿遠,李致遠,乃是天子賜姓賜名?!?/br> 李淑微微一怔。 她知道鎮遠侯出身低微,不曾想,竟低微到這種程度——不知父母家人的孤兒,甚至連姓什么都不知道。 李是國姓,將他賜姓為李,是天子對他的厚愛了。 鎮遠侯道:“公主殿下喚末將阿遠便好?!?/br> “阿遠?”李淑喚了一聲,果然比甚么李致遠要順耳多了。 李淑問了鎮遠侯馬術。 世人常道,鎮遠侯是個十足的暴脾氣,戰場上殺敵從不手軟,然而李淑在聽他講解馬術時,便覺得,世人之言不可盡信。 他沒有傳聞中那般嚇人,更沒有長了三頭六臂,不過是一個意氣風發的英武男子罷了。 聊到最后,他們聊到胡人,李淑道:“胡人都壞透了,有朝一日,我大夏軍隊踏平北狄,將胡人斬草除根?!?/br> 鎮遠侯悠悠一笑,道:“末將在未見過公主之前,也以為天家公主皆是眼高于頂,瞧不見世間喜樂的?!?/br> 李淑蹙眉,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鎮遠侯不知從哪掐了一棵草,噙在嘴角,笑著道:“胡人里也有好人,比如說.......” “比如說什么?” “比如說,末將幼年瀕死之際,給末將喂了一口水的那個胡人女孩兒?!?/br> 鎮遠侯說,如果再度相見,他一眼便能認出那個胡人女孩。 李淑便問:“認出來之后呢?” 鎮遠侯拍了拍身上的土,笑得一臉溫柔:“娶她呀?!?/br> “你與她許久未見,萬一她嫁人了呢?” 鎮遠侯似乎是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他想了許久,道:“胡人男子粗暴無禮,將女人視作貨物,她的夫君,多是如此。既是這般,末將便殺了她的夫君,將她救出來,三媒六聘,迎她入門?!?/br> 李淑又道:“夏人的土地容不得胡人?!?/br> 鎮遠侯便道:“那末將便帶她四海為家?!?/br> “總之,天高海闊,末將必不負她?!?/br> 時隔多年,李淑依舊能想起鎮遠侯說這句話時的模樣。 殘陽如血,將他的眼角染得微紅,他的眼底,似乎閃著星光。 日子便一日一日地過,閑著無事的十八歲的鎮遠侯,成了十二歲的李淑的馬術師父。 鎮遠侯出身不高,沒有機會去熟讀詩書,李淑便教他讀書寫字,還絞盡腦汁,弄了幾本兵書拿給鎮遠侯。 鎮遠侯很是喜歡。 其他公主們琢磨著招一個高門顯貴的世家子弟做駙馬,無人理會李淑日日學馬術,就連經常找事的皇后謝元,見李淑整日里泡在校場里,竟也安分了許多。 李淑度過了有史以來最為平靜的一段日子。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北狄來犯,鎮遠侯隨軍出征,李淑跟隨天子,前去送軍出征。 鎮遠侯一身鐵甲,騎在馬上,向她吹了一個口哨。 周圍皇子公主們紛紛唾棄鎮遠侯的輕挑行為:到底是邊陲沒名沒姓的野民,縱然被封做將軍,也是上不得臺面的。 李淑揮著錦帕向鎮遠侯道別。 一月后,鎮遠侯來信,說他找到了他的胡姬。 鎮遠侯的字比在華京時寫的好看了許多,只是字跡有些浮。 想了想,李淑覺得,大抵是因為心中太過歡喜吧。 畢竟鎮遠侯想胡姬想了許多年,如今一朝圓夢,自然是喜不自禁。 鎮遠侯從來不是一個將事情留在明天去做的人,他讓人給胡姬裁了新衣,當晚便入了洞房。 鎮遠侯還說,戰機緊迫,他先委屈胡姬了,等他大勝歸來,再給胡姬補上一個隆重的婚禮。 只是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胡姬聽不懂他說的話,不過不要緊,他尋了通曉夏胡兩話的人,教胡姬說夏人的話。 李淑很替鎮遠侯高興。 給鎮遠侯回信時,她還送上了一份賀禮,衷心祝愿鎮遠侯與胡姬白首偕老,長命百歲。 鎮遠侯卻久久沒有回信。 三月后,她聽宮人說,胡人來犯,一夜屠城。 鎮遠侯殺人殺紅了眼,領大軍追擊近百里。 鎮遠侯再也沒有給她寫過信。 春去秋來,轉眼她十五歲了。 她是父皇第三女,前面兩位公主不甘于謝元的壓迫,奮起反抗,卻或死或瘋。 這種結局時常讓她覺得,活著便是一種幸運了,至于其他,她不敢去想。 今年又死了一位公主并皇子,朝野上下議論紛紛,謝元雖然跋扈,可也怕自己引發眾怒,便對她的迫害放松了許多,甚至還為了全一國之母端莊賢淑的面子,說要為她挑選一個品貌端正的駙馬。 謝元說的話,她從來不信。 直到謝元將鎮遠侯的庚帖擺在她面前。 謝元道:“揚威將軍戰功赫赫,此次歸來,本宮便奏請陛下,封他為鎮遠侯?!?/br> “如此一來,倒也足以與你相配了?!?/br> 李淑放下庚帖,看了看謝元,有些不明白她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斟酌片刻,李淑道:“他不會娶我的?!?/br> 謝元便笑了:“本宮的旨意,由不得他不娶?!?/br> 鎮遠侯最后也確實娶了李淑。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比年少時的歡喜更重要的事情——謝元開出來的條件,讓鎮遠侯無法拒絕。 這些年來,宮中公主皇子們死傷無數,世人懷疑是謝元下的毒手,謝家人又仗著謝元的勢,橫行無忌,端的是比天家皇子皇孫們還要尊貴。 謝元需要一宗婚事挽回她的名聲,而鎮遠侯,也需要盔甲與糧草,讓他與北狄來年再戰。 至于李淑,她作為為數不多在謝元的迫害下活下來的公主,也需要一個避風港,讓她歇一歇腳。 李淑嫁了。 大婚那夜,李淑遣退新房里伺候的婆子與侍女,給鎮遠侯斟了一杯酒。 她已經許多年沒有見鎮遠侯了。 鎮遠侯的氣質越發冷冽,如再無劍鞘包裹著的利刃,鋒利無比,傷人傷己。 李淑自飲一杯,把另一杯遞給鎮遠侯。 鎮遠侯握著酒杯,幽冷的目光看著她,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淑道:“我知道你不愛我,與我成婚,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br> “這樣也好?!?/br> 她輕笑。 她在深宮里過了太多年,綿里藏針的算計,明目張膽的陷害,讓她的心里再也沒有一寸柔軟。 “我也不愛你?!彼o靜道。 鎮遠侯緊蹙著的眉間終于有了一絲松動,審視她片刻,開口道:“公主殿下,我既娶你,便會護你無憂,至于其他,我很抱歉?!?/br> 李淑笑了笑,道:“不用說抱歉?!?/br> “能攜手一生的,除卻夫妻,還有戰友同袍?!?/br> 她與鎮遠侯果真如她說的那般,成了戰友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