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書迷正在閱讀:青山看我應如是、極限傳說[全息]、我所欲也、[清穿]佛系八福晉、為她心動[娛樂圈]、穿成反派霸總的嬌氣包、重生后我的駙馬換人了、如果寵妾想逃跑、我靠分手致富[穿書]、穿成萬人迷的炮灰竹馬
李泓道:“崔莘海,朕待你不薄?!?/br> 崔莘海垂眸道:“陛下,身為天子,最不需要的,便是善良?!?/br> “您的心,太軟了?!?/br> 李泓啞然,慢慢合上眼。 吳皇后把案上的筆重新塞回李泓手中。 然而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崔莘海與吳皇后對視一眼,走出殿外詢問原因。 崔振波抱拳道:“不知從哪來的人,正在攻打各處宮門?!?/br> 崔莘海眉頭微皺,道:“長公主遠在千里之外,不可能回援的,許清源倒是離得近,聽族里的人講,他最近兵馬調動頻繁——” 說到這,崔莘海話音一頓,目光驟冷,道:“你帶兵頂住,他們這是謀逆之舉想篡位!” 崔振波看了一眼崔莘海,應聲而去。 剛轉過身,又被崔莘海叫住了。 崔莘海道:“你且等一等,我拿件東西給你?!?/br> 崔振波止住腳步。 崔莘海走進殿,從劍匣上取下李泓的天子佩劍。 李泓臉色微變,吳皇后也是一怔,忙道:“太傅不可?!?/br> 崔莘海眼睛輕瞇,拿著佩劍出殿,交給崔振波,道:“天子寶劍,無論來人是誰,只管斬了便是!” 崔振波雙手捧著佩劍,轉身大步離去。 崔莘海怕崔振波的人支撐不住,把千秋殿的衛士們也派出去大半。 衛士們走后,千秋殿越發寂靜,崔莘海向身邊侍從交代兩句,侍從垂首退下。 不多會兒,侍從捧來一碗參湯,問道:“此事可告知太子殿下一聲?” 崔莘海此時正在看夜幕中的星河,聽到侍從的聲音,方轉過身,略檢查一番參湯,嘆息道:“我們今日為太子留一條后路,他日太子也會保全崔家?!?/br> 侍從大驚失色,捧著參湯的手指不住發抖,道:“太傅......” 太傅這句話,便是沒有十全把握了。 崔莘海接過參湯,道:“你下去吧,我在老地方給你準備了銀子,以后莫在華京城出現了?!?/br> 侍從撲通一聲跪在崔莘海面前。 崔莘海擺擺手,道:“去吧?!?/br> “千刀萬剮之事,我一人來做便夠了?!?/br> 崔莘海入殿,遣退殿內所有的侍從。 李泓看到崔莘海端著的參湯,長嘆一聲,身體慢慢向后歪去。 吳皇后臉色大變,忙去攔崔莘海,道:“太傅不可,陛下畢竟是天子,只要陛下寫了退位詔書,便讓陛下與我在離宮過殘生吧?!?/br> “我一定好好看住陛下,絕不給太傅添麻煩?!?/br> 崔莘海冷眼打量著吳皇后,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還是陛下,您只能選一個?!?/br> 崔莘海的聲音剛落,外面傳來兵士們的喊殺聲。 吳皇后身體劇烈顫抖著,崔莘海扯出被她拽住的衣袖,向李泓走去。 李泓見此笑了起來,道:“讓朕猜猜,外面是誰來了?!?/br> 崔莘海走到李泓面前,扣住李泓下巴,把碗里的參湯直灌給李泓。 李泓雖然保養得當,但到底不如崔莘海郎官入仕,又曾在邊疆廝殺多年的身強體壯,被崔莘海制住,死命掙扎著。 吳皇后不敢去看,伏地大哭起來。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頭,偏殿突然傳來一聲輕響,隨后是戰靴踩在地板上的悶沉聲音。 袁行帶著一隊衛士沖出偏殿,直往正殿而去,看崔莘海正在灌李泓毒藥,忙抽出腰間佩劍擲向崔莘海的胳膊。 長劍擦著崔莘海的胳膊直/插在屏風上,崔莘海吃痛,手里的藥碗掉在地上,摔成無數碎片。 李泓捂著胸口不住咳嗽著,艱難喊道:“護駕,護駕!” 崔莘海抽出屏風上的長劍,橫在李泓脖子處,冷聲道:“你們誰敢上前?!” 袁行止住了腳步,不敢再向前。 吳皇后被殿中突然發生的變動嚇得忘了哭。 崔莘海見袁行帶的人并不多,不禁大笑出聲,道:“調虎離山之計?” “看來攻打宮門之人,并非許清源之兵?!?/br> 須臾之間,崔莘海明白了形勢,對袁行道:“袁行,你出身汝南袁家,世家子弟,清貴之后,如今跟隨程彥,又能得什么好?她容不下任何世家,今日不過是挑唆我們眾多世家自相殘殺,她坐享漁翁之利?!?/br> “我崔家倒了,你以為袁家便能好嗎?大錯特錯!” “你仔細想一想,她這些時日是不是在打聽今年各地送來的衛士?她是想讓家世清白出身寒族之人補我崔家的空缺,而并非你袁家!” 袁行劍眉微蹙。 ........ 崔振波立在城樓上,看到宮門外一隊衛士身著明光鏡鎧,護著中間之人,思索片刻,尋了個借口說其他宮門戰事更為吃緊,讓崔莘海的人去支援其他地方。 崔莘海的人被宮門下喊打喊殺的人鬧得頭疼,不曾多想,便辭別崔振波而去。 等這些人走遠了,崔振波下了城樓,打開宮門,放程彥進來。 程彥縱馬而行,問道:“天子何在?” 崔振波道:“在千秋殿,崔莘海不許末將入內,故而末將不知天子安危?!?/br> 程彥秀眉微蹙,一揚馬鞭,加快速度向千秋殿疾馳。 此時的千秋殿,袁行與崔莘海仍在僵持著。 李承璋居住的宮殿緊挨著千秋殿,千秋殿遲遲沒有傳來消息,他思來想去,換上戰甲,走出宮門。 剛走出們,便被門口的衛士攔住了,衛士道:“今夜外面不太平,太子殿下還是留在殿里為好?!?/br> 李承璋并不答話,抽劍將攔路的衛士的腦袋砍下。 衛士的腦袋骨碌碌滾下臺階,院內巡邏的衛士皆是一驚,李承璋朗聲道:“太傅謀逆,囚禁父皇,兒郎們,隨孤前去解救父皇,將此逆賊誅殺于殿前!” 院子的人有一部分是崔莘海的人,另外一部分是李承璋的心腹,見李承璋如此,紛紛拔劍,戰成一團。 李承璋趁亂沖了出去,連劈帶砍重進千秋殿。 “父皇!” 李承璋高呼。 崔莘海手指微抖。 還是走上了這條路。 李承璋對猶豫不決的袁行道:“還在等什么?快將逆賊速速拿下!” 袁行抬眉看了一眼李承璋,道:“可是陛下.......” 李承璋斟酌片刻,把劍橫在自己脖子上,一步步走向崔莘海,道:“放了父皇,孤做你手中人質?!?/br> 吳皇后臉色微變,連忙去攔李承璋,道:“璋兒不可?!?/br> 李泓也是一怔。 他一直覺得這個兒子刻薄寡恩,心無善念,今日崔太傅逼宮,必是與李承璋合謀的,可現在看來,似乎并不是這么一回事。 李承璋眸色幽深,崔莘海面色明明暗暗。 李承璋離崔莘海越來越近,眼睛輕瞇,道:“太傅還在等什么?” 馬蹄聲傳來,隱約夾雜著程彥清脆的聲音。 李承璋步步緊逼,道:“外面的宮門已經破了,你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了,拿孤出城,是你唯一的選擇?!?/br> 崔莘海手指微顫,大笑出聲:“當真是我教出來的好太子!” “太子殿下,前途路遠,你!好自為之......” 崔莘海說完這句話,反轉劍鋒,送入自己腹中。 鮮血濺了李泓一臉,崔莘海的身體重重倒在地上。 李承璋連忙上前去扶李泓,關心問道:“父皇,您沒事吧?” 李泓胡亂擦著臉上的鮮血,道:“你怎么來了?” 李承璋看了地上崔莘海的尸首,道:“他將兒臣囚禁在宮殿,不許兒臣來千秋殿,兒臣便知千秋殿有變,一路沖殺而來?!?/br> “還好,父皇無恙,若是不然,兒臣只怕跳進黃河洗不清這一身污水了?!?/br> 程彥沖進殿,看到的就是這一幕,不由得向袁行投以詢問目光。 袁行攤了攤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李承璋是如何沖進來的。 他剛才全部的注意力全在崔莘海架在李泓脖子上的利劍,哪里顧得了李承璋? 程彥上前問道:“舅舅,您沒事吧?” 李泓見程彥帶人過來,這才松了一口氣,道:“朕無事?!?/br> 目光一轉,發現程彥身后之人是崔振波,不免又提起了心,道:“他......” 崔振波連忙跪下,道:“末將萬不敢做謀逆之事?!?/br> 程彥道:“他并非崔莘海的同黨,不過母親在崔莘海手中,身不由己罷了?!?/br> “此時若非他打開宮門,只怕我現在還被人攔在外面進不來?!?/br> 李泓長舒一口氣,袁行帶來的衛士們伺候李泓去內殿寬衣梳洗。 崔莘海已死,外面的叛亂很快被平息,跟隨崔莘海謀逆的人被崔振波一個個揪出來,下入死牢。 崔家既倒,朝中出現許多空缺,程彥正欲安插自己的人進去,卻發現早有世家的人暗中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