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對于蘇哲前一天的訓練成果,他是十分驚奇的,但是只憑一天的訓練,就要將信任交付給蘇哲,對他產生可能超出結果的期待嗎? 既期盼蘇哲能夠如所有人所愿,帶領隊友跑出一個優秀的接力跑成績,又擔心自己付出的這份期待會被錯付。 這種情感,此時在許多關注接力跑的田徑粉們心中來回流竄,五味雜陳。 在田徑王國的論壇上,又有一個帖子悄悄地被頂到了第一位。 【投票帖——蘇老虎的這場驚天豪賭,能贏嗎?】 這個帖子所化用的信息,很顯然是前一天陶生老師在微博所發布的關于蘇哲臨時加入接力跑訓練的評論。 驚天豪賭這個說法,被體育圈里面的大多數人同時認可了。 畢竟,將一個沒有接力跑經驗的短跑隊員放進國家級的接力隊中,并且是以隊伍核心的標準來對他進行定義。 這種行為,如果做出這件事的教練不是蘇寅生,隊員也不是在這段時間以來不斷地通過各項賽事證明過自己的蘇哲……那么這件事估計早就能將網友們炸上天了,又怎么能有目前仍舊是正面輿論占據上風的局面呢? 隨著昨天蘇哲驚人的傳接棒學習能力的展現,勝利的天秤似乎正在不斷地往蘇寅生的方向傾斜……但是沒有到最后一刻,誰又能知道真正的結果? 負責直播間的編導魏亮今天一早就叼著煙,拉著技術人員蹲在了直播的機器邊上,同時讓技術人員注意,不要因為負荷超標的問題導致直播間崩潰斷聯。 事實證明,魏亮確實頗有先見之明。 蘇哲加入接力隊這個新聞,在經過昨天全天的反轉后,在網絡上發酵傳播得越來越遠。 從早上開播起,直播間陸陸續續有觀眾涌進,只是上午10點左右,直播間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往常高峰時段的7成。 邊上的工作人員有些好奇地問:“話說亮哥,接力隊第一天合練這種不確定性這么高的事情,蘇教練也不介意直播嗎?現在進直播間的人這么多,萬一要是合練效果不理想,影響不是不太好嗎?” 魏亮聽到這話笑了下:“行了,你小子擔心的事情比人家教練都多。第一天合練要是能跑出最好成績,那人家也就不叫合練,叫匯報測試了!這事兒我問過人家蘇教練,其實你想想也明白了,昨天蘇哲臨時進入接力隊訓練才是輿論的最大爆點,昨天的直播都播過了,今天還怕什么呢?” 當蘇哲、孟浩、趙志宣、王銘幾人都陸續完成熱身訓練后,賽道上,教練組早已根據各個隊員之間的數據記錄,在賽道上為他們畫好了起跑標志線。 孟浩與蘇哲在重新劃定了起跑標志線后,在蘇寅生的指示下,終于徹底放開速度,嘗試在全速狀態下的傳接棒練習。 這一次,蘇寅生在一旁,并沒有開口再指點蘇哲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他只是看著蘇哲在僅僅三次的傳接棒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自我調整。 在這三次的練習過程中,蘇哲開始根據自己對孟浩速度的觀察,不斷地完善自己起跑的時機,從一開始時還會影響到雙方跑速的狀態,到第三次迅速抓準時機,達成了相對優質的傳接棒動作。 張燁在一旁看著蘇哲的自我調節過程,忍不住發出了驚嘆:“老蘇,阿哲這個模樣……是真的了不得!” 對運動員而言,自身的身體素質天賦當然至關重要,但是在觀察力、學習力上,實際上也有著一定的需求,對教練員們來說,就是運動員的“悟性”如何。 畢竟,作為運動員,如果想要有實力上的不斷增長,就需要對自身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進,這個過程是需要教練員與運動員一起不斷努力的。 如果一名運動員只能夠適應自身最舒服的運動狀態,而難以完成新技術的學習與適應的話,那么就很難突破自身的成績與瓶頸,最終有可能因此錯過成績最佳的爆發時期,最終淪為平庸。 直播間的彈幕上,田徑粉們在看過蘇哲與孟浩的傳接棒練習后,群眾們的興致更加高昂了。 【臥槽,哲少可以的,這是全速練習吧?看起來比昨天的效果也不差!】 【可以啊……實不相瞞,昨晚我愁了一晚上,就擔心第二天來,他們訓練狀態反而不如昨天了?!?/br> 【什么時候開始合練?感覺現在傳接棒已經很可以了!】 就在群眾們的期待中,蘇寅生示意4名接力隊的暫定成員集合。 “傳接棒的練習暫定,5分鐘后,開始第一次合練?!?/br> 不僅是觀眾們,接力隊的成員們同樣也在期待著這次合練的效果——之前一周中的訓練不暢實際上對于運動員自身的信心也是不利的。 要知道,訓練過程中成員狀態的反復變化、成績的大幅度起伏、缺乏核心成員的激勵,這些都是影響接力跑全隊狀態的致命因素。 “阿哲,加油??!”合練即將開始前,王銘拍了拍蘇哲的肩。 蘇哲回以一個認真的笑:“一起加油!放心吧王哥,我們可以的!” 賽道上,接力隊的臨時組合成員已經全部就位,邱新楚等幾人也暫時停止了訓練,和教練組在一旁一起觀看蘇哲幾人的第一次合練。 所有人的臉上都有一絲緊張、認真的神情。 張燁充當了這次合練的裁判員,在所有隊員確認完畢后,張燁發令準備,合練開始! “砰!” 發令槍響,趙志宣迅速蹬出起跑器,強勁的爆發力讓他飛快地加速向前,作為接力跑的第一棒,他是位于彎道區起跑,這令他不僅在起跑時不僅需要有強勁的爆發力,同時還要能夠及時調整、掌控自己的身體,在起跑加速的過程中不要因為彎道的慣性跑出自己的賽道。 在s省體工隊的接力隊中,趙志宣也是蘇寅生培養出的最佳第一棒選手,他對于自身的彎道起跑技巧具有極強的掌控力。 從起跑器上腳蹬發力到銜接加速并進入彎道跑! 趙志宣的一整個起跑過程完成得十分流暢,在他即將接近第二棒區域的時候,王銘已經做好了起跑姿勢,同時從下方觀察標志線,當趙志宣到達標志線時,王銘也果決地迅速的在預跑區起跑并加速。 在之前的比賽中,王銘已經進入接力隊頂替過陳志的第二棒位置,在訓練和比賽中,王銘與趙志宣的第一、二棒交接已經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雙方都在全速前進! 在王銘進入接力區后,趙志宣也已經逐漸靠近王銘! 當兩人距離達到1米左右時,趙志宣在背后果斷地喊到:“王銘!” 王銘的左手迅速向后伸出,做出接棒準備。 “接!” 趙志宣在開口的同時,手腕一轉,快速將接力棒向下壓入王銘的手中,兩人在接力區約17米的位置完成了傳接棒,緊接著王銘繼續全力向前沖刺。 第二棒隊員位于直道區,對于王銘而言,他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向前奔跑,盡量保持自身最高速度的狀態跑完第二道全程,同時和前方的孟浩完成接力棒的交接。 王銘的實力在接力隊四人之中雖然算是下游,但是作為一名經驗豐富同時訓練勤勉的老將,他的經驗與速度耐力可以算是自身最大的優勢。 在經過預跑區的加速之后,王銘可以保證自身保持一個較快速的直道速度,從接棒區接棒后到與第三棒的交接之間,雖然他或許無法完成與其他隊伍拉開距離這個任務,但他足以保證以自身穩定的狀態銜接好整個隊伍之間的運轉。 直播間內,所有人都在緊張地看著這場合練,在看到第一棒的趙志宣與第二棒的王銘順利傳接棒后,不少人都給出了肯定的支持。 【老王可以的!】 【不錯,第一棒、第二棒的傳接棒很流暢!】 很快,王銘就進入了第二棒與第三棒的傳接棒區域。 孟浩也早已聚精會神做好了準備。 事實上,本次隊伍的調整,對于孟浩而言也頗為不易。 在本次訓練之前,孟浩一直擔綱著田徑國家隊接力隊中的第四棒位置,他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接到第三棒的傳棒之后,鉚足全力向終點沖刺。 但不論是王欽、邱新楚的組合,又或者是現在的蘇哲,都不適合作為第三棒的人選,最終只得由孟浩從第四棒轉而成為第三棒隊員,完成整個傳接棒與彎道跑的任務。 “孟浩!” “接!” 雖然王銘此前與孟浩并沒有完成過傳接棒的合作,但是在此前一周的集訓中,為了增強默契,兩人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傳接棒練習。 這個練習的效果在此時也順利地展現了出來! 孟浩與王銘之間的傳接棒十分順暢地進行著,兩人作為老將的穩健足以在第二棒與第三棒的過程中給人以安全感! 第三棒所要完成的是一個巨大的彎道跑,但對于曾經兼項訓練200米的孟浩而言并不是一個難點。 為了對抗彎道跑時的向心力,孟浩在跑動的過程中身體微微內傾,同時為了在彎道上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完全的把控,孟浩并沒有全力沖刺,而是略微收斂了一點自身的速度。 但即便如此,以孟浩的實力在彎道上仍舊跑出了一個極為優異的成績! “馬上就要三、四棒傳接棒了……”張燁站在蘇寅生身邊,他與周圍的王欽、邱新楚等人的兩眼都死死地盯著賽場上:“孟浩的彎道速度很可以,讓他跑第三棒,再加上有蘇哲最終的沖刺……或許在之后的比賽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接力跑各棒隊員的安排上,一直有一個默認的基礎規則,四棒成員遵循的實力層級往往是:第二、第三、第四、最強。 從這個理論上來看,孟浩的位置不應該處于第三棒,但在實際的接力跑隊伍安排中,教練組仍舊會考慮各種綜合因素,最后再明確運動員的安排。 在孟浩的彎道即將結束,逐漸靠近蘇哲時,張燁就不再開口,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看著預跑區中正在等待孟浩的蘇哲——他們二人之間的傳接棒,就是此次合練的關鍵節點! 預跑區內,蘇哲集中了全部的精神,等待著孟浩出現在起跑標志線的那一瞬間! 當孟浩跑過彎道,即將到達起跑標志線的位置時,蘇哲突然眉頭一寧,略微遲緩了一瞬才開始自己的起跑加速。 教練區內,王欽略微愣了一下:“誒,阿哲的起跑不是慢了一點?” 其他人也發現了,蘇哲是在孟浩踏過標志線之后才起跑的。 倒是蘇寅生,眉頭只皺了一瞬間,就搖了搖頭:“沒有慢……孟浩的速度比之前練習的時候慢了一點?!?/br> 是的,蘇哲正是在觀察后方時,發現孟浩的跑速似乎有所變化,于是按捺住了自己的起跑動作,在孟浩踏過標志線后,才起步起跑。 果然,在孟浩全力的奔馳下,與蘇哲順利地在接力區交匯,此時兩人的距離已經接近1米的范圍,進入最適合傳接棒的時機! “蘇哲!” “接!” 在孟浩的口令下,蘇哲毫不猶豫地在跑動中向后伸出手,掌心向上,在接觸到孟浩遞來的接力棒后,毫不猶豫地一把捏住然后開始擺動雙臂迅速向前沖刺。 越過了接力區,蘇哲的速度越發地快了起來,這段時間以來不分晝夜訓練的成果在他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敏捷的增強令他的反應與控制都有所提升,爆發力的增強在每一個有力的奔跑動作中都彰顯出了他的存在感,耐力的增強更是讓蘇哲可以更大限度地使自己長時間保持在最高速度的奔馳狀態下。 在此前的訓練中,教練組更是限制了他自由變換步幅的習慣,讓他全力掌握教練組通過計算得出的最優步幅,經過一小段時間的訓練,雖然蘇哲尚未完全掌握這種步幅節奏,但是在對于自身步幅的控制性上已經又有了新的提升。 他在沖刺的過程中努力調整著自身的呼吸狀態與擺臂頻率,通過擺臂配合自身的步幅、步頻達到更快向前沖刺的效果。 哪怕只是一次最基礎的合練,蘇哲仍舊是拿出了面對比賽的狀態。 在所有人的矚目之下,他逐漸進入了最終的沖刺階段! 這個速度可以了嗎? 他還可以更快嗎? 蘇哲的雙眼死死地盯著終點線,他的后程加速再一次啟動,在此前賽道上積蓄的能量在最終的沖刺路段爆發出來,在身體肌rou明顯應該處于缺氧狀態的情況下,他仍舊能夠跑出驚人的速度。 終于。 在萬千人的期待矚目下,蘇哲順利沖線! 這個只是臨時組成的隊伍,在這個第一次的嘗試中,順利地完成了他們的合練! 直播間中,所有人都暫時地先松了一口氣。 【好的好的!第一次合練成功!】 【在他們跑的過程中,我老擔心誰的傳接棒會不順利……不過接力隊這幾個的默契比我想得要好得多!】 【哲少在最后起跑的時候是不是稍微慢了一點?嚇死我了,我以為他和孟浩的傳接棒要跪……】 【是這樣嗎?可是他們的傳接棒不是很順暢嗎?兩個人都在高速下,一次接棒成功,連持棒不穩的情況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