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第31章 同宴 見手爐被蕭縱搶去,陳定方張握了一下手掌,也沒打算再從蕭縱手里搶回來。 因為他已經有了比手爐更為重要的東西,此刻那塊碧璽吊墜正被他放在心口處,碧璽原本的冰涼已被體溫焐成溫熱一片。 “蕭兄,不是說要比試嗎,你這捧著個手爐,打算怎么張弓?” 蕭縱沒想到因為陳定方,自己竟惹了小妹的惱,比試肯定是要比試的,他不將陳定方輸得一敗涂地,怎出的了這口氣。 不過這手爐……蕭縱把小廝叫過來,把手爐交給了小廝,還讓小廝顧著點溫度,他比箭比完還要用的。 只是一個下決心找回場子,一個神思早不在比箭之上,勝負當然可想而知。 蕭縱贏了箭,找回了場子,這才沒再黑著臉為難陳定方。 而陳定方輸了比試,也不在意,反正蕭曼只已經被蕭縱氣跑了,沒她在旁看著,輸了便輸了,也不丟人,大不了下次贏回來便是。 而前廳卻是老爺聊老爺的,夫人聊夫人的,各自為營。 蕭國公和世寧侯平日雖無多深的私交,但既同為出生功勛之家,上到談經論策,下到排兵布陣,兩人政見皆不謀而合,聊到深處,兩人皆生出知己之感。 而蕭夫人與大夫人兩人卻是各自品茗著杯中的茶水,細嘗盤中的點心,偶爾聊幾句家常,氣氛倒是相對而言一派沉靜。 大夫人是想著蕭夫人出生書香世家,為人談吐自然不俗,可自己家室在本朝雖也不錯,但祖上卻是商賈出生,相比較之下,難免有些惶惶然,一向好面子的她生怕說錯做錯,被人暗地里恥笑。 而蕭夫人卻是不知如何撬開話題的好,畢竟她平日與大夫人接觸不深,與大夫人不是一個交際圈子里的,想找到話題,也只能從家中子女身上下手。 偏偏蕭縱做的忤逆事太多,蕭夫人就怕嚇著大夫人,可好的也真沒幾件,她沒幾句便說完了。 而蕭曼只又是即將嫁陳家為婦的,她也不好夸地太過,貶地太過,想要維持在那個度里頭,又實在乏累人,此時只覺得這親家對親家,果然是天生做仇敵的。 不過好在大夫人身邊的丫鬟嘴巴伶俐,每次見著主子們沒話可說了,適時出面說幾句話,活絡一下氣氛,才不至讓氣氛就這么冷下去。 好在很快到了飯點,眾人圍坐一席,有話聊的自然有話聊,這才沒再讓兩位夫人繼續絞盡腦汁找話題聊下去。 因為不清楚世寧伯爵府眾人的飲食喜好,蕭國公府的廚子便按照如今京都生意最好的景香樓的口味做了一桌,有濃有淡,有甜有辣,且菜肴擺放的位置也極為講究,每人面前夠得到的地方皆有不同菜系的菜肴,且葷素搭配著來,伸伸筷子就能勾到,避免了客人因為吃不慣而落不下筷子的尷尬情境。 大夫人見蕭家的飲食習慣雖然同他們家多有不同,但勝在細心,處處替客考慮,這份體面讓大夫人很是受用,想著蕭曼只出生于這般家庭,再差也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而小輩那里,蕭縱一個勁替蕭曼只夾菜,以示賠罪。他這個做哥哥的,自然知曉meimei最愛吃什么菜,是以全夾的是蕭曼只最喜歡的。 陳定方一旁看似專注自己碗里頭,卻不動聲色地把每道菜式給記了下來。 她喜歡吃偏甜的,但也能吃幾口辣,不喜吃筍,但青筍河蝦熬制的鮮湯她卻很喜歡喝…… 于是陳定方也試著朝蕭曼只愛吃的那幾道菜里夾了幾筷子嘗嘗,吃著竟覺滋味不錯,一時胃口大開,便多添了幾碗飯,一頓飯下來吃的十分的盡興。 而蕭曼只看著蕭縱夾在她碗里頭快成小山的菜肴,眉頭皺緊了起來,碗中的食物雖說都是她愛吃的,可一下堆起來那么多,她也吃不完啊。 偏偏蕭夫人從小教導子女,雖身處繁花富貴之中,卻應當惜福,不可剩茶剩飯,是以蕭曼只雖覺已飽,卻只能苦著臉一口一口往下咽,這平日里最愛吃的食物在此時都變得宛若蠟制一般,無味極了。 可當她一抬頭,就看到桌對面陳定方正吃地香甜,因是待過兵營的,所以和蕭縱一樣,吃飯的速度很快,但因為家教良好,所以吃的卻很雅。 又見他一碗碗地添飯,蕭曼只看了看自己碗中的飯菜,竟不再覺得多到無法下咽,漸漸也就吃完了。 只是當蕭縱再想替她夾菜時,卻被蕭曼只先行用公筷夾了起來,遞到蕭縱的碗中,擋住了蕭縱再想往她碗里夾菜的舉動。 蕭縱見小妹替自己夾菜,只當小妹不再氣惱自己,雖說自己并不愛吃香芹,可到底是小妹親手替自己夾的,哪有不吃之理,再不愛吃的菜吃著都香甜無比。 蕭曼只發現替蕭縱夾菜這方法很有用,蕭縱現在只顧吃自己碗里的,再不會給她夾小山堆般多的菜了,于是又多夾了幾筷子給他。 陳定方原本吃的正是開懷,可見蕭曼只替蕭縱夾菜后,竟生出幾分羨慕之心來,再吃自己碗中自己夾過來的菜,總覺得沒了剛才的味道。 不過他也知道,能與蕭曼只同桌共食,已是因長輩在場,禮法之中可以適當的破例。真讓她替他夾菜,卻是不能的。 不過也不遠了,過完年后不久,便是他們的婚期,那時他們夫婦一體,屆時妻子替丈夫夾菜,再是尋常不過了,誰也說不得逾矩。陳定方開始愈發期待起大婚那日的到來。 正月的會客飯吃完,陳家人也該就此告辭了。 等上了馬車,駛出蕭國公府一條街后,大夫人才同陳定方提起那支羊脂白玉簪子的事情。 “那簪子我本以為你已經送給公主了,如今公主遠嫁烏禪,我也不指望能要回來,竟沒想到會在蕭小姐頭上又看到了它?!?/br> 那羊脂白玉簪子,乃是陳家世代相傳之物,那時皇后有意陳定方與六公主結親,大夫人心中雖不滿意,但還是將簪子給了陳定方,讓他送給六公主。 畢竟本朝習俗在那里,皇后出身陳家,自然不會不知道陳家的祖傳之物代表的意義,她這也算是一種表態。 可本以為陳定方送出去來了,沒想到他壓根沒將簪子送出去,反而在蕭曼只頭上看到了那支簪子。 第32章 傳言 “我從不曾將那簪子贈過容襄?!?/br> 陳定方也不知從何時起,身邊人人都覺得自己與容襄合該是一對,而容襄也那么覺得,對他的態度從來都是不加掩飾的愛慕。 而他只是把容襄當成家中meimei看待而已,在察覺容襄對自己的愛慕之情后,他便開始與容襄保持起了距離,可容襄卻是你退我進,更是在圣上面前請求賜婚。 圣上雖沒馬上應允,但容襄卻覺得兩人訂下婚約之日指日可待,圣上沒有應允,定是因為見她還年幼。沒關系,她可以等,反正再過兩年她便及笄了,父皇這般疼她,她的請求父皇不會不答應的。 陳定方也沒想到京中會應此傳遍六公主及笄后便會嫁給他的傳言,皇后也常常提起兩人的婚事,好似兩人的婚事已然板上釘釘一般。 到最后,連他的家人都覺得自己會娶六公主,陳定方在看到大夫人將陳家世代相傳的簪子交給他,讓他代為送給六公主時,心中竟覺得無比的荒謬。 他曾幾何時說過戀慕容襄了,全京都的人都那么認為也就算了,為什么連他的父親母親還有meimei們竟都這番認為。這事里,只有蕭縱知道他從始至終都沒對容襄動過心思,沒想到自己最后被賜婚的人,正是他meimei。 那簪子在大夫人交給陳定方之后,陳定方便一直將它放在房內,直到在那日珍器坊見到蕭曼只之后,陳定方才將那支簪子帶在了身上。 只是蕭曼只居于深閨,他一外男怎會輕易見到,又不能讓蕭縱代為轉交,直到前些日子,在皇后娘娘的千秋宴上遇到蕭曼只后,才將簪子送給了蕭曼只。 聽陳定方這么一說,大夫人到回憶起了那日千秋宴上的事,她記得蕭曼只當時剛進殿替皇后賀壽時,頭上并沒有這支簪子,畢竟若是她發髻上帶著這支白玉簪子,她不會認不出來,可見那時大郎應當還未將簪子送給蕭曼只。 之后蕭曼只和寧婉兩人走丟后,去向皇后賠罪時,大夫人當時便覺蕭曼只頭頂的發簪很是眼熟,只是當時場景不容大夫人細看,況且那時皇后提到了兩人的婚事,大夫人的心神更是用在回答皇后的話上,哪還有心思觀察人家頭上的飾物是哪些。 而這一會去蕭國公府做客,大夫人在看到蕭曼只的第一眼后便注意到了那根白玉簪子,如今想來應當是蕭曼只那時在宮宴上迷路,結果遇上了大郎,大郎才會因此將那支簪子交給蕭曼只的。 那白玉簪子,總歸是陳家世代相傳的祖物,原先以為被六公主帶去了烏禪,大夫人面上不顯,可心底到底還是不舍了很久,如今在蕭曼只頭頂看到那支簪子,猶如失而復得了一般。 一旁的世寧侯聽著母子倆的對話,插話道:“陳家祖傳之物你知道代表什么的,既是你親手贈予的,那以后便該收下心來好好過日子。圣上那頭的意思你也是知道的,待你成了家,便是你該立業的時候,你可切莫辜負圣上對你的一片看重?!?/br> 第33章 談婚 世寧侯說著,卻是想起了蕭縱?!半m說蕭家公子整日被傳不務正業只知賽馬喝酒,但我見他身上卻并無紈绔之氣,也是如此,我才會同意你與他往來。不過我倒也是小看他了,沒想到他會跟著他父親一同攪亂了京畿營,更是因此得了圣上青眼?!?/br> “若我猜想地沒錯,圣上是指望他能掌控京畿營的。若他真能因此掌握各大勢力錯綜復雜的京畿營,日后成就定然不可限量。若非你已娶了蕭家小女,我倒是有意將阿萱許配給他?!?/br> 世寧侯口中的阿萱便是陳三姑娘了。陳三姑娘閨名陳落萱,小名阿萱。 誰知世寧侯話音剛落,大夫人便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他。 “以阿萱的尊貴,縱是太子正妃也當得的,若非你怕一門兩皇后會讓世寧伯爵府被推到風口浪尖上,我早入宮同皇后商討此事了,也就不會讓威陽將軍家的嚴大小姐搶了太子正妃的名頭??扇缃竦购?,你竟想著將阿萱許配給那不成器的蕭縱?世上有你這般做父親的嗎?” 哪怕世寧侯再是怎么夸贊蕭縱,可大夫人心里是多少有些瞧不起成日只知賽馬喝酒,沒個正形的蕭縱的。 而且京畿營那可是龍潭虎xue,蕭縱雖得圣上看重,得了重用,可那也得他有命出來才行啊。 世寧侯對大夫人簡直無話可說,他不過順嘴提了一句罷了,又沒說真的要把阿萱許配給蕭縱,看她急得樣子,活像是他打算將阿姝賣了一樣。 陳定方是知道蕭縱之才的,見自己母親這般瞧不起蕭縱,不免替蕭縱辯駁幾句,“蕭兄為人粗中有細,其才能不過找不到施展機會罷了,絕非母親所看到那般不堪?!?/br> 大夫人見自己的丈夫給自己堵心也就算了,現在連自己的兒子都來和自己唱反調,心中只覺憋屈,于是偏過頭去,暗自抹淚。 世寧侯與大夫人夫妻多年,她什么脾性他還能摸不透,總歸都是為了子女著想,他也不想大過年的為此與大夫人置那勞什子的氣,于是語氣放軟和道:“阿萱自是可配當世最好男兒,是以這事還得勞煩夫人多cao些心才是?!?/br> 世寧侯難得說軟話,這話又極為熨帖,說到大夫人心里,由此,大夫人才由陰轉晴。 阿萱的婚事她早上心瞧看著呢,心中已經選定了幾家公子,不過到底是女兒的終身大事,還得再細細比較一番才好。 而蕭縱這會卻是連打三個噴嚏,不禁摸了摸鼻子想著自己筋骨一向強勁,怎會忽然打死了噴嚏。 蕭夫人見蕭縱打死了噴嚏,擔憂道:“可是著涼了?阿細,快去取氅子給你家公子披上?!?/br> 阿細聞言,正要去取氅子,便被蕭縱攔了下來,“我身體好著呢,不用不用?!?/br> “你啊總是這般,可讓人如何放心你獨身一人去京畿營啊。不行,得趕緊替你相看起來,身邊還是得有個知冷知熱的人才行?!?/br> 蕭縱見蕭夫人又起了替他找媳婦的心思,忙道:“眼下還是小妹的婚事重要,我的事日后再說也無妨?!?/br> “怎么能日后再說,你小妹都快嫁人了,你卻還沒個知冷知熱的枕邊人,你不急,為娘心里都急?!?/br> 作者有話要說: 蕭縱:我誰都不愛,我系個沒有感情的殺手,那位看不起我的大嬸,請你麻溜乀(ˉeˉ乀)滾一邊去 明天老同學要來看我,可能會更新晚點或者不更,先說個抱歉。 第34章 憂愁 說著,蕭夫人又提起林閣老家中的兩個孫女來?!斑€記得我同你提過的林閣老家中的兩位孫女嗎,大姐兒落落大方,二姐兒嫻靜可人,兩個都是極好的閨秀,京中盯著的人家可多著呢,若不是林閣老已致仕告老,哪有咱家的機會?!?/br> 蕭縱每每聽到蕭夫人提起他的親事,便頭疼,“母親你都說了,京中盯著的人家多了去了,我就不湊上去了?!?/br> 蕭夫人對蕭縱這不想成家的心思也是頗為無奈。不過蕭夫人一向不是個喜歡逼人太緊的,見蕭縱不愿,也只能嘆口氣,由著他去了。 心想等他想通了,她再替他尋人家便是,這男兒到底不同女兒家,耽誤幾年倒也無什么大礙。 而等到了下午,寧家夫婦二人帶著寧婉還有寧嶸一家子一同來到了蕭國公府做客。 寧夫人底子好,先前雖病了不少日子,可等病好后,恢復起來便也快了,這會看著氣色不錯,回到娘家也是面上帶笑,心情十分的愉悅。 一家四口到了蕭國公府后,便先去看了蕭老太君。 只是蕭老太君這會正在午休,不好打擾,蕭夫人便行招待起來,待蕭老太君午休好,再去看望便是。 趁著寧婉、寧嶸找他們表哥表姐去玩的時候,寧夫人拉著蕭夫人的手,說了好一會功夫的話。 說著說著,便聊到了家中子女身上,“眼瞧著曼只四月也該出閣了,婉兒還比曼只要大些呢,按理也該定下來了,可就她這性子,只怕不好定親,所以委實令我憂愁?!?/br> “小妹你可不要這么說,婉兒也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性子爛漫又貼心,和塊甜蜜糖似的,怎會愁嫁啊,按我說求親的人踏破門檻都不一定?!迸c寧夫人比起來,蕭夫人以親戚的眼光看待寧婉又不一樣些。她就很喜歡寧婉的性子,還想著若是自己生蕭曼只的時候生的是一對雙生姐妹花多好,一個嫻靜,一個跳脫,這才有趣呢。 “大嫂你就不要安慰人了,媒人上門是有,可媒人說親的,大都是些品性不正,眠花宿柳之輩,我又豈能答應?!睂幏蛉嗽诘弥狡抛炖锎档酶ㄒ粯拥牧寂涫鞘裁慈说臅r候,差點沒氣起來把這些昧著良心的黑心媒人給趕出門去。若不是顧及著寧婉的名聲,怕得罪了媒人,影響寧婉日后說親,依照寧夫人的脾氣,是真的會做出來的,可饒是如此,臉色也極其不好看。 “要我說也不必心急,難說婉兒不會等到她的那位寧大人呢?!睂幏蛉水斈昙绑堑臅r候,也是讓蕭老太君愁了許久,連愁的理由都和寧夫人現在一模一樣。寧婉的性子又像極了當年的寧夫人,蕭夫人那時已經嫁入蕭家,對此最是清楚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