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霍起沉默著將人抱到自己休息的地方。寧蘭頭疼,他就在一旁輕柔地為她按捏,她驚恐,他就在旁邊聞聲安撫支持著她。 這一次疼痛折騰了許久,直到夜幕掛上星子,殿外涼風習習、蟬聲清越,少女蒼白著唇色,按住突然紛至沓來,因而有些紛亂的記憶。 油燈的燈芯輕輕閃了一下,爆開一聲響動,寧蘭撐起疲憊的身子,看著放下政事陪了自己許久的男人,輕輕攢住他的袖子,沙啞著嗓子堅定道:“阿蠻哥哥,我都想起來了?!?/br> 霍起聞言忽然有些緊張,別開眼光看向自己的衣角。 寧蘭道:“我一直喜歡你,只喜歡你。從很多年前,就很喜歡你?!?/br>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啊第二本要寫完啦?。?!永不坑·咕咕咕玉 這本的劇情比較簡單,朝堂的線刪掉了,因為作者智商有點捉雞。 崽崽的東宮那本設定就是文武恩科,男女一起入學,前兩章改革那里已經把下一本的設定鋪上了。風格會輕松溫暖一些。這次會多存一點稿再開orz 有時間可能會開一個快節奏的15萬字左右的現言修羅場飆車蘇爽短篇,練一下推劇情的節奏。如果沒有(太懶)就主更東宮了。 感謝寶貝們看了這么久(不對這本還沒完)。其他的等完結的時候再說啦~ 第97章 寧蘭想起了五年前,紅梅樹下兩人初見。冬日寒氣四溢,柔軟的衣裙順著握書的姿勢堪堪滑下來,在寒冽的梅香中露出一截手腕。她正要整理衣袖,聽到腳步踩在枯枝上的聲音,側頭,第一次在無邊梅海中見到翩翩少年郎。 少年矜貴,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書上,似有些詫異小小年紀的姑娘看老莊,問她在看哪一章。 她看出了他的疑惑,不答反問他如何保有百年將門的功勛、不為功名所累。 他回答她,只要能夠安定九州,一人身死無悔。 只要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縱然會被猜忌,那是值得的。 她當時覺得他幼稚。 如今他蕩平了前梁分封擄掠,減少稅負,在大戰后使大涼休養生息。觀望中的周邊小國見識了霍氏軍隊碾壓南梁賀蘭氏的快準狠,失去動兵作亂的勇氣。 半年光景,大涼內政改革推行,雖然稅率降低,但百姓種植產量提升,商賈經商體量擴大,總量的稅負在年末庫銀入賬創近三十年來中原新高。且新政的影響還在逐漸深遠,其威力更惠及將來。 小國錯過了結束紛亂國力不穩時殊死一搏的機會,之后只能在大涼的國力下臣服,增加稅貢,不敢再起興兵事的念頭。 其實曾有朝臣建議涼帝一鼓作氣,將周邊小國納入大涼版圖,以絕后患。 涼帝道,小國之外,更有小國,既民有所樂,若窮兵黷武,將一生殺伐,反失本心。 他的本心是什么? 初見時,她覺得這個少年好看極了,但說的話頗有些“何不食rou糜”,以為他是洛陽的勛貴后代,并不知戰場殘酷,因此說出“身死無悔”這種話,好不體諒將士。 后來知道他真實身份,他自己便是經歷過其間滋味的,等到他離京平叛。十五歲的年紀帶著霍家軍從血浪里拼殺出來,一戰將西域三國橫蕩出塔格沙漠,繼祁連山之役后,以五萬對戰敵人十七萬聯軍,以少勝多驅除外侮至國境線外,維護大梁邊境安寧。 鎮北侯按兵不出,就等著靠邊亂在梁帝面前要兵要錢發展勢力,邊關逐漸十戶九空,民如糧米被打秋風的外騎殺擄。朝廷不見,或見了也覺得不值得為邊民再加軍餉,竟然與鎮北侯互相討價還價。 十五歲的少年挺身而出、整頓霍家軍領兵上戰場。他是涼州嫡系唯一的傳人,叔伯兄長多半死在慘烈的祁連山戰役之中。如果他死了,霍氏一脈將就此斷絕。 但他沒有退后。在祁連山戰役之后,不過近十年的時間里,尚未完全長全的少年又扛起霍氏的旗幟,沒有向朝廷扯皮要兵餉,涼州內政改革蓄錢,自供霍家軍與邊國交戰。其后聚集兵民,修立關隘,肅清外敵。 一步一步,將邊關百姓的家安了下來,不用再擔心每年秋天被像牲口一樣掠奪走給敵人充當“過冬物資”。 她后來知道霍起是不喜歡殺人的。這些年他背負著戰□□號,涼州軍士、百姓信任依賴他,但是他實際并不喜歡殺戮。 只是為了更多人能夠不活在血腥里,他不得不去做。這是他的使命感。 如今,褪去了少年青蔥的他實現了他當時的諾言,帶領著大涼的士兵,給四海帶來安寧。涼朝蒸蒸日上,而她,也終于慢慢想起了多年前的少年郎。 初識少年佳意氣,玉帳夜分弓,鞍馬踏霹靂。千里風飛雷厲,快劍驚雷霆,旌旗慰魂英。 漸當故里春時節,帷幄指掌,沙堤歸去。為有幽思歇故里,歸去來、莫教子規啼。洛都一夜風并雨,花慢發,人歸語。 * 洛陽很多年沒有這么多赤紅的錦緞妝點了。 前梁太子的婚事與之相比不值一提,就連梁帝十幾年前封后,也是按照禮儀循規蹈矩地履行規矩而已。 新帝登位之后厲行節儉,約束貴族攀比,眾人都好奇他自己的婚典準備怎么裝飾。 沒想到新帝對他這位新婦,不僅將儀典事事過問極其重視,更從以前做世子時的龐大積蓄里拿出一塊,補貼本已隆重至極的封后大典。 大臣們看新帝,感覺臉好疼啊。 說好的暢行節約呢。 自己每年少穿幾件龍袍,給皇后的鳳袍卻做得這么華貴精致,珍寶明珠散落其間,就連衣帽局的宮女私下都咂舌。 多少年沒見過這么大尺幅的軟紅鳳穿牡丹蜀錦了?蜀錦本就珍貴,這幅緞面的織緞還要把金絲和緞線劈到不足十分之一的頭發絲,織出來光華閃動,摸上去卻柔軟異常,就為了肌膚細膩的帝后穿著時不會磨傷皮膚,織起來比普通的蜀錦要多花費十倍的時間和功夫。 寧蘭第一次試衣袍的時候也驚訝了,她雖然自己不擅長女紅,但是出身擺在這里,有祖母的教導,是識貨的。 她小心摸了摸柔軟的錦緞,問:“阿起,這么大一塊軟絲蜀錦布料要織好,少則五年,多則七八年,你怎么會那么早以前就開始準備成婚的東西?你小時候也太想娶夫人了吧?!?/br> 被叫到的男人俊臉微紅,摸了摸正在看的蓋頭的寶石花朵,又摸了自己發燙的耳垂:“因為剛認識的時候看你很漂亮,想給你買漂亮裙子。恰好蜀地出了這一塊布……我當時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用上,就先買了留個念想?!?/br> 寧蘭有些奇怪:“為什么會想給我買漂亮裙子呢?而且你,后來還送了我好多衣飾發簪啊?!?/br> 男人憐愛地摸了摸她的腦袋:“我有一次看到了你參加春日宴會的時候,很羨慕地看著元露的牡丹裙,湊過小臉輕輕地聞了一下,又不得不裝出自己也很開心的樣子,覺得好可憐……我問了她的裙子是皇后表姐送的,因為想讓她給自己做兒媳婦。我就想,我也可以給你送裙子,我……” 寧蘭笑:“你也想讓我給你做兒媳婦嗎?” 男人輕輕看她一眼。 寧蘭繼而想起他那個時候送給自己的東西都石沉大海,又被去信拒絕心意,心下一軟,對他招了招手。 霍起慢慢走過去,寧蘭忽然抬手抱住他的腦袋,拍了拍:“阿起不難過哦,以后曼曼疼你。再也不會把你送的東西弄丟了?!?/br> 男人被她像拍小狗一樣拍到腦袋,錯愕了一下,接著眼尾一彎,也跟著她笑了。 “那曼曼要一直疼我,不可以變心?!?/br> * 真正到了帝后大典那天,寧蘭還是從行竹激動到發顫的聲音中才聽到了場面有多么宏大。 她自己? 她蓋著柔軟的絲綢蓋頭,蓋頭下面還有鳳冠的珠簾,睜著眼睛只能看到蓋頭露出腳下那一塊風景,隨著鳳攆的挪動,入目都是紅色。 這些紅色竟然無一分偏差,抬鳳攆的宮人踩的地毯是紅的,散落在地毯上的絨花是紅的,就連鋪地的碎金屑也被染了紅色的汁液,更不用說她手里握得扇柄也是紅的,扇面的圖畫也是紅的。 衣服首飾妝面更不肖說,行竹來扶她的手腕上都系著紅紗。 寧蘭簡直要被目之所及的鋪天蓋地紅色暈眩了。 因為帝后大婚的儀典非常復雜,她也是寅時三刻就起來沐浴熏香,渾身涂滿牡丹汁液的香膏,等全身按熱吸收后又洗掉,還吃了一塊帶有花香的糖,現在一說話馥郁含香。 她覺得自己像一朵即將盛放的牡丹花,被擔在鎏金嵌紅的托盤上,正要奉給年輕的皇帝享用。 事實上,她今天確實所有地方……是真的所有地方都被抹上了香膏,孔嬤嬤低低說了很多,她一知半解。 她一直對于自己和霍起究竟有沒有行房,其實犯迷糊。她覺得他們已經親密至極,可是按照嬤嬤說的,他們還可以更親密? 那里抹的香膏和身體其他地方的不同,雖然洗掉,但是一直有一點油潤的感覺在,令她有些不自在。 可是她不能亂動,雖然沒有人被允許抬頭仰望她,但是萬一有人不小心看到她亂蹭,肯定會嘲笑新帝娶了一只小奶狗,到處亂蹭禮儀不周。 她感覺鳳輿穿過了一重重宮門,她以前是以臣女的身份來到這里,現在卻要成為主人……感覺新奇,又有一點恐慌。 她以往只能去太后傳召的幾個地方,后來霍起出來找她的多,她也沒有在皇宮里到處走過,這個建筑群……居然這么大。 她不知道鋪這么多紅毯要花多少錢,她粗粗估略,一扇門到下一扇門之間經過的地方不會比弘安侯府前面的西長街短,她看過儀典的單子,她要過九道聳立的定鼎門一樣的大門,每道大門之間又有五到九道這樣的小門。 寧蘭咂舌,整座一望無際的洛陽城,一半的街道都鋪上紅毯,是什么樣子?和宮里這曲折繁復的距離才差不多。這要花多少錢啊。 如果她能夠不戴珠冠和蓋頭,她將會發現,除了地毯之外,從弘安侯府到皇宮路旁的樹冠,不論多高,都扎上了金絲攢珠的絨花,每一朵的花芯都是淡紅的異色珍珠,觸目所及皆是喜色。 迎親儀使是新帝尚未成親的兄長霍寧,其后正副使以彩輿承冊寶、陳雁,之后禮物如玉帛器皿綿延數十里。 終于,鳳輿停下,在帝王要接她去行廟禮時,少女握住他的手掌,忽然緊張地踩到了自己裙子,步伐被打亂,向下一倒輕輕撲進了他懷里。 等候行禮的命婦們低聲交談,行禮官勒令她們停止出聲。 霍起隔著珠簾,輕輕撫住少女的臉頰,低聲問:“曼曼,怎么了?”他以為她急著走,是臨陣要反悔逃跑,心里有一些晦澀。 少女卻握緊了他的手,慢慢道:“阿蠻哥哥,感覺像做夢一樣,曼曼緊張地都沒有力氣了?!?/br> 他聞言展臂將她抱下鳳攆,寧蘭驚慌地張大了眼。然而命婦已經不敢再議論,心里只剩對這位俊朗又有手腕的帝王竟如此喜愛帝后的羨慕之情。 將人抱到地上,兩人并肩走了一段,因為寧蘭可視范圍小,霍起伸手握住她的小手。 寧蘭問:“今天的用具好復雜,是不是花了很多錢???” 霍起失笑:“只娶一個,還是娶得起的。多了真沒錢,所以你嫁了我可不能跑。我再娶不起第二個啦?!?/br> 他引著她走過一小段殿外的路徑,進了廊沿,沒有外人能看到的私密空間,便將少女抱起,惹來一聲驚呼。 “阿蠻哥哥!快放我下來!這不合禮儀!” 男人“嗯”了聲,卻直到兩人更衣重新行廟禮,要出現在眾人之前的下一刻,才讓小姑娘的兩只腳又重新著了地。 她明明很厲害的,卻被他抱著像是很嬌氣的樣子。 兩人的姓名在宗廟中昭告天地。寧蘭知道霍起的家人、自己的父兄堂姐一定都在看,也許上天不滅的魂靈也在溫和地注視著她。 重活一世,這個人保護著她、支持著她,無論遇到什么事情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她沒有很遠大的志向,但也想支持他想要為其他人帶來平安幸福生活的理想。 * 帝后新婚當夜,當象征著皇后元貞的喜帕被奉到太后的壽安宮里時,太后正在數落風采不減的太上皇、曾經的涼州王。 “胡鬧!你居然答應弘安侯如果起兒不在了就讓寧蘭改嫁?那人家聽說我兒在沙漠不行了,和賀蘭家的死鬼在一起,我們有什么好說的?你這個老糊涂!” 太上皇苦惱道:“也不是我要答應的,是你兒子自己提出的……而且當時說的是改嫁給霍寧,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沒想到賀蘭籌就……” “胡鬧,胡鬧!爺倆都胡鬧!這下兒媳婦花天海地沾別的小男人,我也沒臉說她了!” 等到阿布從行竹手里接過白色的綢布,托上來呈給太后。 太后一愣。 她起初以為是兒子自己割了胳膊的血,但她畢竟是過來人,看了片刻。 她知道霍起的性格,若是沒有落紅,最多自己割一下手臂,以免別人議論寧蘭。斷不會做出再找別的女人混淆元帕這種費力證明給她看的事來。 阿布道:“行竹說,這帕子是原原本本,沒有任何其他人動過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