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到時候,如果查清了是實情,有功名的被剝奪功名,沒功名的被打板子流放,反正絕對不會輕松。 這些還是段青恩告訴李寶君的,他還開玩笑說要是以后自己真的負了李寶君,就讓她去告狀。 此時此刻,在段青恩考上狀元后想起來,李寶君的心情已經不像是當初那樣篤定了。 她相信段青恩,可同時又自卑自己。 她只是一個孤女,被段家養大,又因為段家才能過的這么輕松,才能看書學字,不夸張的說,她這條性命完全就是因為段家才保下來的。 不想著報答就算了,怎么可以恩將仇報。 李寶君走在田埂上,面上依舊平靜,心底卻想著。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 她一定安安靜靜的不哭不鬧,就假裝沒有童養媳這一回事。 那天縣令來報喜之后,段家繼續了平靜又快樂的生活。 與往常稍微還是有點煩躁相比,在知道了段青恩考上狀元后,他們就徹底安定了下來。 只有李寶君,無數個夜晚,她都要在睡前想一下自己的未來。 有忐忑,也有甜蜜,更有無論發生什么事都能接受的平靜。 此時此刻的馬車內,三人之前一起玩了會葉子牌,因此在一輛車上,還好馬車足夠大,倒也不擠人。 張道遠被馬車晃著晃著就困了,索性趴在桌子上睡覺。 段青恩就跟馬儒宵一起小聲的聊天。 他十分篤定:“我家君君現在肯定在想著要是我回去了不要她了怎么辦,或者是,要是我不要她了,她肯定不吵不鬧安靜接受現實什么的?!?/br> 馬儒宵不太理解:“君子之言,一諾千金,她怎么會這么想?!?/br> “你不明白,她到底是寄人籬下,會這樣多思是正常的,等到我們成婚之后就會好了?!?/br> 馬儒宵不是很懂這些,但也點了點頭:“女子是要比男子想的多一些的?!?/br> “無事無事,成婚前女子多想,那是覺得不安定,婚后我對她好,她自然就定下來了?!?/br> 段青恩很肯定:“我家君君,那在才學上也是不遜色許多男人的,只可惜她所學只能與我言,若是她能像是我們一般科考,拿下名次,她性子定然不會如此膽怯?!?/br> 說到底,還是沒底氣。 這年頭女人的底氣可不是自己厲不厲害,學問好不好,而是娘家強不強盛,有沒有兄弟,在家里受不受寵等等。 段青恩又道:“等到日后我在官場上有了一席之地,就提出女子也能選官,或者女子也能做夫子?!?/br> 要是別人聽見了,肯定會覺得段青恩異想天開或者是瘋了。 但馬儒宵卻一點都不覺得有什么,他向來是有一顆剔透清澈心的,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他看來,只要品行好,就值得他尊重。 “如此也好,世間不少女子并不比男兒差?!?/br> “是啊,比如我家君君?!?/br> 馬儒宵紅了紅臉:“還有吳小姐也是?!?/br> 被他們說話聲吵醒的張道遠:“……知道你們訂婚了,一路上不是吳小姐就是君君,欺負我沒訂婚嗎?” 馬儒宵有些不好意思的小聲問:“道遠,你既然已經取消之前定下的婚約,為何家中不張羅其他人家?” 張道遠:“之前我二弟病了,母親也病了,長輩都在病中,我不著急?!?/br> 段青恩笑笑不說話。 他哪里是不著急,他那是想要趕緊定下一個溫柔漂亮的娘子,但又因為之前對著柳芯容說過謊話,所以不好訂婚。 馬儒宵還真的以為張道遠是因為家中長輩病了才不訂婚,聞言有些為他擔憂;“你也二十好幾了,若是再不訂婚,怕是一些人家都要疑心你有個什么不好?!?/br> “無妨無妨?!睆埖肋h擺擺手:“再過一陣就好了?!?/br> 按照他研究的朝中動向,陛下恐怕是要對著大將軍開刀了。 到時候那個小胡子女人沒了依仗,他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嗚,香香軟軟的媳婦,再等等他! 三人就這么一會閑聊,一會看書,一會打牌,才算是在顛簸中到了縣里。 告別了兩個家都在縣里的好友,段青恩繼續坐在馬車里往村里方向而去。 段家村里,自從知道他正在回鄉路上后,段奶奶就每天拉著李寶君一起在村口一邊做針線一邊等著他。 這也是對村里閑言碎語的一些表態了,表示她很滿意這個未來孫媳婦,不可能孫子考上狀元就丟了這個孫媳婦。 如今她可是狀元的奶奶了,村里一些愛碎嘴的見她這樣,也沒人敢再說什么,李寶君倒是落了個清凈。 只是心底有多忐忑,也只有她自己一個人知道了。 段青恩回來的時候,她正在繡青竹。 馬車聲響起時,段奶奶就拉著她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死死盯著馬車。 最終,段青恩從車上走了下來。 段奶奶看見許久未見的孫子,立刻爆發出一聲哭腔:“青恩?。。?!” “你還沒離開過奶奶這么長時間,你好不好???是不是瘦了?奶奶年紀大了,這兩天腿腳也不太好,總想著萬一你還沒回來,我就走了,那你回來該多傷心啊……” 她又是哭,又是笑,一把抱住了段青恩。 “奶奶,您說什么呢,別哭了,我都回來了?!?/br> “我好好著呢,您也好好的,快別哭了?!?/br> 段青恩一邊輕聲哄著段奶奶,一邊看向了望著自己的李寶君。 “您還要看著我娶君君,幫我們照顧您的重孫子呢,放心吧,您肯定能長命百歲的?!?/br> 第71章 農家科舉日常(完) 段青恩的回歸對于整個段家村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段家不管是段父段母,還是伯伯叔叔,都能挺直了腰桿,驕傲的說上一句: 他們最大的靠山回來了! 因為段奶奶和李寶君在,段青恩沒坐馬車,而是就這么與兩人一道走著回去。 村子里的人看見他了,都一個個臉上帶滿了笑,一路上倒是沒人敢上前搭話,但只要是看見段青恩回來的人,都自覺地跟在了后面,一路跟到了段家。 這一路上,他們誰也不敢主動跟段青恩說話,倒是有幾個年紀大的老人,奉承起了段奶奶來。 “老jiejie,你可是享福了,有個狀元孫子呢,怕是做夢都能笑醒?!?/br> “是啊,看看狀元郎長得也好,之前這孩子小的時候我就說他是個出息的,看看,果然是這樣吧?!?/br> “要我說還是老太太會養孩子,從小狀元郎就跟著你親,可見小孩子眼睛靈,知道老太太有福?!?/br> 段奶奶從前就在村里地位很高,畢竟她的孫兒可是舉人,但從來沒有哪一科像是現在這樣,已經成了狀元的孫兒乖乖陪在身邊,周圍一群人奉承的。 她樂的牙不見眼,之前看見段青恩回來后那點“孫子這么就不在身邊”的感傷也被歡喜沖的無影無蹤。 到了段家,早就收到消息的段家人也都等在了門口。 段母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唯一的兒子,眼圈一下子就紅了,“青恩??!” 她三兩步跑到了段青恩面前,跟段奶奶之前的反應一樣,上上下下不停打量著兒子,嘴里念叨著:“瘦了,瘦了?!?/br> 也許全天下的長輩都是這樣,總覺得自己疼愛的孩子在離開了自己視線時會吃苦,段母想笑,可落下來的卻是淚水,“快點進屋吧,這一路上也辛苦了,進屋歇息會?!?/br> 段爺爺雖然也心里想孫子,但還記得維持自己大家長的嚴肅,吸了一口旱煙,對著身邊陪著的兒子道:“你們去跟鄉親們說一說,就說我們家青恩剛回來,就不招待他們了,等到明天家里擺酒,再請鄉親們一塊熱鬧熱鬧?!?/br> “誒?!?/br> 村里人聽了段父的話之后都漸漸散了,院子里只剩下了段家人。 段青恩到了段爺爺跟前;“爺爺?!?/br> “嗯,好孩子?!?/br> 段爺爺雖然年紀大了,身板卻還十分硬朗,此刻看著站在自己面前,已然是個大人的狀元孫子,眼底滿是滿足。 “咱們段家一代代都是地里干活的,別說是狀元了,連個童生都沒出過,現在好了,我們家從這一代開始,就能起來了?!?/br> 他是驕傲的。 段家歷代都是貧農,在段爺爺小時候,家里還因為沒錢,餓死了他兩個小兄弟,因此段爺爺一直都是努力的,他不想自己的子孫也被餓死。 段青恩發現泥鰍時,他已經是個老人了,但還是每天晚上出去抓泥鰍。 段家剛剛發跡,賺了錢,他第一時間就把家里的孩子們送到了夫子家念書。 這么幾年過去,家里其余的孩子也都是童生了。 雖然沒有青恩那么出息,但在村子里,那也已經是獨一份了。 段爺爺自覺,段家能有今天這樣的榮耀,與他的努力是絕對分不開的。 當然了,最努力的,還是他的寶貝大孫子青恩。 “青恩啊,你如今能回來多長時間,可還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的?” “圣上讓我們回鄉便是探親的,也沒什么大事,就是有一件事……” 段青恩看了一眼站在段母身旁的李寶君,攙扶著段爺爺道:“爺爺,如今我也已經有了官身,年紀也不小了,不如就趁我這次回鄉,長輩都在,將我與君君的婚事辦了吧?!?/br> “對,是該辦的?!?/br> 段爺爺點點頭,“你與君君訂婚也這么長時間了,年紀也大了,之前是因為你總不在家,也不好辦,如今既然你已經考上狀元,以后要在京城任職,是該要好好cao辦一下的?!?/br> 段家最大的老爺子點頭了,這場婚事,自然也是要cao辦起來了。 段家人沒人有什么意見。 如果要說段家地位,段爺爺絕對是最大的,其次是段奶奶,再就是段青恩。 這三個人都同意了,其他人也絕對不會多說些什么。 段家要辦喜事這件事就這么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