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小醍醐》 作者:山伏大寶 文案: 汝南袁氏的貴女醍醐自洛陽重返長安, 在女社聚會中公開放話,要拿下金吾衛中郎將。 曲江游宴上滿座同僚都在笑他,就問九郎你怕不怕? 崔九郎微微牽動嘴角,他已經等了太久。 他記得,她卻把他忘了,不過,回來就好。 槃多婆叉,惡鬼來襲。 長安從來不太平,是無數好兒郎以血rou鑄就了太平。 帝國的心臟,就是他們的戰場。 燙酒年少,稱雄論梟,且留肝膽照河山。 食用指南: 《長安十二時辰》同款,世俗大都會 歡喜冤家保衛長安 中古唐風,撲面而來 內容標簽:歡喜冤家 甜文 主角:袁氏醍醐 ┃ 配角:世家子弟、三省六部、藩國 ┃ 其它:長安,唐朝,將軍,貴女,門閥 ================ 第1章 富貴金命 作者有話要說: 早中晚唐朝資料雜糅,大概講一個女主開竅晚愁死男主角的中古長安愛情故事 長安游玩攻略 卯辰破曉(57點),旭日之光掃過五十丈寬的朱雀大街,照耀在巡防犯夜的金吾衛甲胄之上,宿夜的軍士輪值交替,上稟宵禁并無異樣。 總角小兒支起木窗,嗅著阿郎胡餅鋪上的芝麻香。 城門郎擂響承天門曉鼓,開啟一座恢弘帝都的早上。 門閥豪族聚居的長安城東里坊,出了一件轟動的大喜事。 家傳淵源的汝南袁氏為一位嫡女舉辦了一場隆重的笄禮,廣邀貴圈賓客,驚動了大半城的權貴女眷,聲勢浩大。 十而有五,女子及笄,可許人家。 汝南袁氏的這位嫡女說來精貴,其父袁訓乃當朝重臣,光祿大夫,著紫袍金帶(從二品),職事尚書省左仆射(yè)。 生在汝南袁氏,已是世人八輩子修不來的富貴金命,奈何這位嫡女還是謝梵境的女兒。 她的母親謝梵境出身陳郡謝氏,更是個簪纓相繼、屢出公卿的百年門閥,顯貴逼人。 她的外祖父授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乃開國功臣,盛極一時,尚太祖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夫婦早年偶遇西去求法高僧,謂其外孫女甚有佛緣,遂賜名醍醐( ti hu)。 敦煌《涅磐經》有言:“菩薩如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br> 醍醐( ti hu),大智慧也。 袁醍醐自小便隨母親謝梵境生活在東都洛陽,養在疼愛她的外祖父母身邊,因到及笄之年,這才返回長安定居。 說回笄禮當日,到場賓客無不盛傳袁氏醍醐傾城之貌,賢淑之德。 獲得世人稱頌的美名,對于袁醍醐而言早已習以為常,她似乎更關心今年新貢的荔枝幾時到來。 開了光的人生,無需解釋。 ———— “謝梵境的女兒回來了?!?/br> 北苑駐訓場地的cao練結束后,年輕的校尉們(正六品)圍在一起,放眼望去,都是血氣方剛的青年兒郎,隸屬于南衙十六衛,衛戍京畿。 放松時刻免不了閑聊,忽而聊起近日城里最大的熱聞。 袁公和謝大娘子唯一的女兒因為從小居住在洛陽,長安城里高門子弟幾乎沒人見過,都不熟悉,紛紛好奇打探此女如何。 崔九郎半闔著眼,聽在耳里,沒有插話,恍了神。 數名親兵上前,遞上羊皮水袋。 崔九郎喝了幾大口,拿著倒出水,就著洗了一把滿是汗漬的臉,水痕順著男人棱角分明的下顎線滴落。 崔九郎站直身體,身形挺拔,寬肩窄腰腿又長,常年訓練讓男子的肌rou線條流暢卻不覺得粗壯。 親兵上前替他卸甲,細細看來,皮甲表面已是傷痕累累。 有人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僅有的消息。 “我阿娘去了袁氏那日的笄禮,聽我阿娘說,袁氏女有傾城之貌,賢淑之德?!?/br> 哇哦~校尉們開始起哄,都是尚未婚配的年輕郎君,其中的心思大家都懂。 年輕郎君們苦嘆:“可惜我等沒有渠道結識佳人,眼睜睜地錯失良機,也許就是與今生的摯愛擦肩而過,情緣難續?!?/br> “……” 崔九郎握了握拳頭,指節分明。 卸完的皮甲由親兵抱在懷中,他不在意地抬抬左胳膊,輕嗤:“傾城之貌,賢淑之德?” 傳得跟真的一樣。 “現實總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br> 將羊皮水袋拋給說話的校尉,崔九郎云淡風輕地揮揮手,表示對這個話題并沒有多大興趣,領著懷抱皮甲的親兵,徑自離去。 其它校尉們勾肩搭背靠在一起,流露出羨艷的目光,毫不遮掩。 男子的皮甲,乃是萬里之外扶南國進貢犀牛皮制成,上施彩繪。 如此珍品,也只有他舍得拿出來作訓使用。 提起話題的校尉望著男子遠去的背影,揚了揚手中羊皮水袋,嘖嘖有聲。 “袁氏貴女家世顯赫,這樣的貴女本就不是一般世家子弟堪配,也只有九郎這樣的門第才能入她的法眼喲?!?/br> 袁氏醍醐重返長安,名噪一時。 故事就從她打亂長安貴女圈原有番位說起。 注釋: 1、扶南國——中南半島古老王國,其轄境大致相當于當今柬埔寨全部國土,于公元802建立吳哥王朝。 2、郡望——“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圍內的名門大族。 私藏參考書目: 1、《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唐代舶來品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遣唐使眼中的中國》武漢大學出版社 4、《唐代職官管理略論稿》中國言實出版社 5、《疆域與政區》江蘇人民出版社 6、《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7、《開放的大唐》叢書 西安出版社 第2章 冤家路窄 微雪稍霽,自蔥嶺販貨而來的粟(su)特商隊,趕著雙峰駱駝滿載貨物,行成一線。 上元節后,冰封的渭水解凍,冰凌順水東流。 往來大唐的西域商隊經西渭橋,遙望數丈高的夯土城墻,朝陽自東方升起,看在西來的商賈眼中,來自古老東方的光芒都比家鄉亮些。 波斯金幣的那種亮。 一路風塵,入了金光門,待晌午后,市署的鼓敲了叁佰下,西市的坊門大開,商隊依次效驗入市。 粟特商人指揮駝隊整裝前進,正吆喝著,被一陣急切的馬蹄聲打斷。 一隊人馬疾馳在東西橫街寬闊的大道上,至西市坊門處急轉而入。 領頭的數位身形嬌小,唐土的少年生得美貌,過門時,馬上少年晃過的一眼便叫粟特商人失了魂一般,久久不能回神。 年紀稍長的坊吏望著遠去的胡袍少年,一摸胡須,搖頭失笑。 “如今這年頭,高門世家的貴女們皆愛著胡服、騎駿馬,長袍皮靴,英姿煥發,一時間竟也分不清是少郎還是女郎了喲~” ———— 橫街跑馬,過了朱雀大街,往西再經過三個坊,遠遠就看見金光門。 袁醍醐一身纏枝紋翻領胡袍,未帶帷帽遮面,跟著高文珺一行人騎馬進入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