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多謝老人家,只是不知道老人家知不知曉,這亂葬崗是什么時候建在這兒的,幾年前我打這過時,還沒見有這么個玩意在呢?!?/br> “嗨,甭提了,這個亂葬崗啊,就是從兩三年前,才建起來的,埋得全是前頭那一個村里的人。當時他們村里染了怪病,不到月余就死了半個村子的人,一下子就把這填起來了?!?/br> 這話一說完,那車夫沖人拱了拱手,就趕緊一拉韁繩走了。 只剩下宋靖秋和蘇蕭閑兩個人,對著一條望不到盡頭的黃土路,孤孤單單的站在路旁。 那條路上塵土飛揚的,一旦風吹的大一點,站在里頭瞧,連天都是黃色的。 拒那車夫說,從這要到怪病村,他倆還得靠這雙腳走上半個時辰。 這附近因為怪病村的緣故,方圓幾里都沒有人煙,連草木都幾乎枯萎了,所以風沙格外大。 蘇蕭閑靠著宋靖秋圍在她口鼻上的手帕,才勉強沒吃一嘴沙子。 “狗娃子,狗娃子你別睡,你醒著,等一會咱埋了你爹,娘就帶你去找大夫?!?/br> 黃土漫天,宋靖秋與蘇蕭閑二人走在路上,只能聽見前方似有一婦人說話,卻絲毫看不見人影。 “狗娃子,別睡,聽見沒有!別睡!” 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巴掌聲,很快那婦人的聲音就變成了撕心裂肺的嘶吼與哭喊。 這樣的聲音響徹在風里,顯得十分凄涼悲慘。 雖然在這樣大的黃沙里,宋靖秋無法辨別這聲音的來路與方向,但好在這里只有一條小路直通到頭,二人沿著路邊一直往前走,沒過多久,就瞧見了那位婦人。 只是到的時候,她口中的那個狗娃子,已經倒在地上沒了氣息。 “嬸子,你們是從前邊的村里來的嗎?這孩子可是生了什么病嗎?我是個大夫,若你不嫌棄,我可以替他看看?!?/br> 宋靖秋蹲在人旁邊,詢問的很是小心。 因為那婦人看起來,遭受的打擊很大,蓬頭垢面,狀若瘋癲,整個人都瘦成了根麻桿。 此時此刻,怕是稍有不慎,一個字說錯,就足以擊倒這個脆弱的可憐人。 “大夫……治不好了,治不好的,這兩個月我們家什么大夫都瞧遍了?!?/br> 那夫人說著,竟指著身后的一卷草席,癡癡的笑了起來,一遍笑一遍又抑制不住的淌著眼淚,那場景看在人眼里,直讓人難受的不知道說什么好。 “村里的人,家家都信鬼王,就他舍不得那么點貢品,不肯去廟中求拜,結果惹怒了鬼王,降災到我們家。從我小女兒開始,接連染上怪病?!?/br> 那婦人越說聲調便越尖利,到了最后,已經有些刺耳的讓人難以辨認,她說的到底是什么了。 可即便是這樣,二人還是從人口中依稀的聽清楚了一句話。 “不到兩個月,家里的五口人全都死絕了,就是連條狗都他娘的沒剩下?!?/br> 宋靖秋聽了這話,皺緊了眉頭,掀開了那蓋在狗娃子身上的破草席。 席子剛一先開,陣陣的臭味便從人身上飄過來,不留情面的往人鼻子里鉆。 那席子下邊的畫面,則是更加的觸目驚心。 那孩子瞧著,最多不過十五歲,渾身瘦的就像是個空殼子的蘆葦棒,饒是這樣,他身上的這二兩皮rou,仍舊潰爛的千瘡百孔。 一雙小腿,幾乎已經爛沒了,幾條白色的蛆蟲頑強的掛在上面,傷口已經深得見骨。 宋靖秋將那草席重新蓋在人身上,回頭瞧著蘇蕭閑,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到了這樣的程度,即便是大羅神仙在此,只怕也是回天乏術,更何況他小小一個大夫。 “斯人已逝,還請節哀?!?/br> 宋靖秋頗為惋惜的對著那婦人說著,可她卻完全沒有任何的回應,只是偶爾看著遠方會突然笑一下,然后反復嘀咕著。 “不信鬼王,必遭災禍,鬼王降災……” 大抵是兒子的離開,成了逼瘋這個可憐婦人,最后的一根稻草,自那之后,那婦人便再也沒有正常的說過一句完整話了。 而宋靖秋和蘇蕭閑,對此也毫無辦法,只能在離開之前,給人懷里塞了些散碎銀子,期望著假如她還能清醒過來,能靠著這些銀子繼續活下去。 兩人到達怪病村的時候,已經過了正午,與村外黃沙漫天,凄涼荒廢的景象不同的是,這個所謂的怪病村里,竟然驚人的富庶熱鬧。 熱鬧的讓宋靖秋瞧著,都覺得不切實際,心驚膽戰。 這個村子里的人,也是出奇的多,街上的商販種類齊全,生意紅火,兩旁吃飯的酒館客棧里,也是幾乎家家人滿為患。 街上鋪的都是青磚路,周圍的商鋪都是二層樓,家家張燈結彩,處處喜氣祥和,遠處更是連舞龍舞獅的人都有,熱鬧的就跟趕廟會似的。 整個村子里,更是高房高屋連成一片,一眼看去,望都望不到頭。 這樣的景象,就說是鎮都得是富鎮才能看到,更何況是這一個出了名的怪病村呢。 宋靖秋看著眼前這番,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快樂富足的美好景象,不知為何,就總覺得哪里怪怪的,卻又說不上來到底哪奇怪,所以這一顆心總是懸著,絲毫不敢大意。 可老祖宗就沒這煩惱,剛一進村,她便入鄉隨俗的,在路邊隨手買了兩根糖葫蘆。 火紅的山楂蘸滿了冰糖,散發著誘人的香甜,可蘇蕭閑卻只是一直將這兩串糖葫蘆捏在手里,只看不吃。 宋靖秋忍不住好奇問她,還被她翻了個白眼,懟了回來。 “你瘋啦?這大夏天的誰吃糖葫蘆,你不嫌粘牙???” 第34章 聽了老祖宗這話,宋靖秋才猛然驚醒過來,方才他就一直覺著奇怪,只是一直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如今經蘇蕭閑這一提醒,他才恍然間明白了這問題出在哪。 這村子里乍一看的確繁華熱鬧,甚至比一些鎮子還要好,可細看之下,卻有很多地方不合常理,所以一進來,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少了許多煙火氣。 沿街上沒有一個乞丐,村民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飯館里大白天的依舊點著蠟燭,即便是到了飯點,整個村里也沒升起一絲的炊煙。 這里的人們活的都好像太過體面,又太不真實。 想到這里,宋靖秋不由得向四周瞧了一圈,卻發現周圍的這些人,不論是商販還是百姓,孩童還是大人,無一例外,全都是笑著的。 那笑容看在他眼里,看的他脊背發涼。 “瞧什么呢?那邊有舞獅子的,圍了好多人,陪我去看看?!?/br> “恩……要不我們還是先找個客棧,先把行李放下,然后再說?正好這客棧人多,我還可以到處跟人打聽打聽,這怪病的事?!?/br> 二人旁邊正好就是家不小的客棧,此時正是吃飯的人多著的時候,宋靖秋本想趁著這會兒,先將這病的事打聽清楚,然后再將行李放下,好好的梳洗一番。 畢竟他倆方才剛剛頂著黃沙,走了那么遠的路,宋靖秋現在只覺得自己這一身衣裳脫下來抖抖,都能抖出個二斤的沙堆來。 可蘇蕭閑卻不管他這事,連聽都不聽他多說一句,直接拽著人的袖子,就往人堆里頭扎。 看完了舞龍舞獅,旁邊還有高蹺爬桿碎大石,糖炒栗子,芙蓉糕。 等老祖宗將這些的吃喝玩樂,全都過一遍,再出來時,外面的天色剛有些擦黑,可這街邊的商販們,就都已經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瞧著這村子里的人,過得比你都愜意,也沒見這大街上有哪個是愁容滿面,像是家里有人生了治不好的病的?!?/br> 蘇蕭閑說著,從懷里抓出了一把花生豆,一粒粒的塞進了嘴里,卻非要攢著一塊兒吃,最后把那腮幫子,塞得跟個倉鼠似的,話都說不清楚。 “我看你來這,想要瞧怪病,長見識的想法,八成是要泡湯,與其這樣不如先找家客棧住下,在這村里快快活活的玩兩天,再去瞧瞧我那鬼王廟,然后就奔下一個地吧?!?/br> “為……” 宋靖秋被蘇蕭閑這突如其來的態度,搞得一頭兀水,剛想問她為什么,老祖宗卻抬腳就走了,臨走時還轉頭朝他嘴里,也塞了?;ㄉ?。 那花生外面蘸了一層砂糖,剛入口的時候,甜的有些膩得慌。 “先找著了住的地方,再說別的吧?!?/br> 蘇蕭閑叼著花生走在街上,左顧右盼的找尋著客棧,卻忽然間聽見遠方有三聲鑼鼓響。 這都這個時候了,總不至于再有個舞龍舞獅的上這兒來吧,這大晚上的誰能看得清誰啊。 蘇蕭閑雖是這么想著,卻還是轉著圈的看了看四周,不過即便是這樣,她也到底沒看著這鑼鼓是在哪響的。 只是這街上的村民,一聽見了這三聲鑼鼓響,就跟聽見了沙場上的戰鼓一樣,全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整齊劃一的往家里走,走路的速度還都挺快,不管是老的少的,全都健步如飛。 瞧那架勢,不是家里著火,就是趕著投胎。 宋靖秋本想攔個人下來,問問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卻不想無論他說什么,都沒一個人愿意理他,甚至連他伸手故意攔住他們,都會被人無情的推開。 周圍的飯館,布莊,各色鋪子一應關門也就罷了,可你說你一個客棧,也跟著關的這么早是幾個意思。 老祖宗站在那幾個客棧門前,一一瞧過,也一一罵過,可就是沒一個樂意給他們開門,得到的回答,全都是今日太晚了,客官明日再來吧。 “你說的這不是屁話嗎!不晚誰住店??!” 宋靖秋眼瞧著蘇蕭閑,把一整袋的花生豆,全都砸在了那幾家客棧的門上,卻也只能無奈的笑笑,并阻止了人砸店的企圖。 “唉,鬼王大人快顯靈,賜在下個住處吧,要不然我們可就要露宿街頭了?!?/br> 宋靖秋對著人挑了挑眉毛,半開玩笑的裝出一副可憐模樣,故意逗她。 卻不想真把老祖宗惹毛了,掐著他腰間的軟rou,追出去他好幾丈遠,疼的他吸著氣,揉了好久。 “看在你如此虔誠的份上,本祖宗破例,帶你去我的廟里住上一晚吧?!?/br> 蘇蕭閑說著,便真如同是帶人回自己家去一樣,大搖大擺,毫不客氣,盡管她連那鬼王廟到底修在哪了都不知道。 “反正那廟本就是這些夯貨們給祖宗我建的,他們修的費心費力,我若是不過去住,豈不是浪費?!?/br> 蘇蕭閑雖是如此說的,可現實卻是他二人繞了一大圈,終于瞧見廟了,門上卻也落了鎖了。 無可奈何之下,宋靖秋只能帶了老祖宗鉆進了周圍的一個破廟里休息。這座小廟光從外表瞧著,就遠不如蘇蕭閑的那座鬼王廟氣派。 進了里頭,更是到處都是塵土,蜘蛛網掛得快比人高。 這個地方原先也不知道供著的是哪位神明,瞧這樣子,應當有一兩年都沒有香火了,估摸著是自從旁邊見了鬼王廟,這座村子里的人,就只信鬼王不信神了。 這樣的架勢,蘇蕭閑從前可真沒見過,甚至連她自己都覺得太過荒唐。 不過起碼這座破廟還沒讓人直接拆掉,不然他們今晚可就真是要露宿街頭了。 宋靖秋將這廟里的一個角落清理出來,二人勉強湊合著擠了一晚上,可睡到一半,卻突然聽聞身邊有異響。 那動靜不太大,可放在這荒廟之中聽著,卻極其瘆人。 宋靖秋聽見響動,率先坐起身來,擋在了老祖宗的面前,他本以為是有豺狼之類的野獸出沒傷人。 卻不想他睜開眼,環顧四周卻什么也沒看見,直聽見身旁的破木窗子,被夜風吹的“吱呀”一聲。 原來是他聽錯了。 宋靖秋如此想著,才剛躺回了原處,就聽見自己身后面不遠處,傳來了一聲凄切的哀嚎,那聲音一出,宋靖秋這一身的寒毛都跟著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