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宋師竹聽舅母說這些八卦聽得津津有味,不枉她和封恒先前折騰了那么一大場救人,做好事果然是有好報的,這不,好些真善美集于一身的夫人活下來之后,她的善報就來了。 徐夫人確實對宋師竹恨得咬牙切齒。 當日場上許多事情都是亂糟糟的,徐夫人回去之后細細一捋,便想明白了。 她閨女是做錯事,可整件事里透著諸多巧合,在內宅浸yin多年的徐夫人,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其中沒人引導。 她覺得許是宋師竹將計就計,在發現她閨女算計她時,便讓人暗示了她相公。兩夫妻合起伙來坑了她閨女一把。 徐夫人越想越覺得是這樣。她畢竟是親娘,在知道閨女要和親后,心里再多怒火都消失不見了。尤其在看到閨女被怒不可遏的徐府尹打了一個巴掌之后,她除了心疼,其他什么都沒有了。 在隱忍怒氣聽完妻子的攛掇后,徐府尹音調平靜道:“你那個好閨女,已經做錯事。你還要我幫她出氣,找個理由把封家夫婦抓起來?” “你信不信,我前腳把他們押進大牢,后腳李望宗就會向朝廷上書,說我目無法紀胡作非為不堪府尹之職?現在族里已經很難了,皇后和太子步步緊逼,你和意姐兒要是不能幫我分憂解難,起碼也別為我增添麻煩?!?/br> 徐府尹這一段話有理有據,徐夫人的臉色卻難看至極:“什么分憂解難?你們商量要把我閨女送去和親,我是最后一個才知道的。意姐兒雖然有錯,可都是你們逼出來的!” “她為何有底氣敢做出這樣的事,不就是因為她是徐家女嗎?從她出生,家里便金尊玉貴地供著她,如今到了她反哺之時,她更應該為家里著想才是?!?/br> 徐府尹耐著性子跟自家夫人講道理。徐千意要是去和親,有大義站在前面,名聲許是能挽回一些,可要是她還繼續弄些幺蛾子,族人們對她的怨氣便蓋不住了。 徐夫人聽完后卻覺得齒冷:“你的意思是,意姐兒就該為了家里著想,乖乖去和親?”徐夫人總算明白閨女為什么會做出這樣顧頭不顧尾的事情,她深深吸了一口氣,道:“意姐兒出了這樣的事情,名聲都壞了,你就不怕朝廷反悔不認嗎?” “去不去不是她能決定的,也不是我能決定的。如今跟一個多月前不一樣了,南蠻最近形勢復雜,這兩日他們內部發生了許多大事,南蠻王位置不穩,只要我朝肯嫁公主過去,他不會太過計較意姐兒的名聲?!?/br> 徐府尹這是第一回與自家夫人說起政事,本來以為徐夫人當了多年高官太太,會為大局著想,沒想到徐夫人聽完他說的,立時道:“南蠻水深火熱,你還要把閨女送過去?南蠻王不是傻子,等到他的事情完了之后,他會不會看意姐兒不順眼?你還是個做父親的樣子嗎,對族里唯命是從,連對一個秀才都要忌憚,這些年,你為我們母女倆做過些什么?” 徐府尹見她冥頑不靈,聲音終于帶上些許冷意:“你要是再聽不明白,還敢示意底下人打壓封家,你就給我回京城去。瓊州府不需要有一個只會搗亂的府尹夫人?!?/br> “你想讓誰做這個府尹夫人?”徐夫人咬牙切齒道,“是張姨娘還是李姨娘,你為什么不讓他們的閨女去和親,我告訴你,我閨女不會去和親,她的事情由我擔著,你不愿做的事,我都會去做?!?/br> 徐府尹見自家夫人怎么也說不明白,干脆揮袖而去。徐夫人在丈夫離開后,身上的力氣就跟抽空一樣。徐府尹從不會與她吵架,可多年夫妻,她知道他這么說,就是這件事沒有轉圜余地了。 因著有徐府尹的警告,徐夫人就算再恨宋師竹,到底不敢做得太過。尤其是看到京里來的頒旨官和封家交情頗深時,徐夫人才終于深深地懊悔起來。 魏琛當時還沒聽說表弟被人算計的事,他山長水遠從京城趕來北地,一路上風塵仆仆,也沒急著進城頒旨,而是在城外驛站休息了一夜,第二日才擺著儀仗進了瓊州府。 因為心里對即將和親的徐姑娘十分同情,他甚至還答應徐家多給兩日時間,讓徐姑娘跟家里告別。 可惜在公事完結后,聽說表弟差點就被徐姑娘算計時,魏琛便覺得自己那點同情真是喂了狗。 徐夫人在接到魏琛去府學接封秀才下學的消息時,心里便咯噔了一下;在打聽到兩人是表親時,她嘴里突然滿滿都是苦味。這一回徐千意在路上多少事要仰仗魏琛幫忙,徐夫人怕閨女會被刁難,甚至萌生出折節受辱,去給封家送禮的念頭。 徐千意病了一場后,臉色有些蒼白,看著她娘為了她要去跟人低頭,她道:“不用去了?!?/br> “我當時那一招,放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都會深恨我,封家人不會說我的好話的?!边@點,徐千意看得很明白。不過是成王敗寇罷了,徐千意不后悔,她只是恨自己沒有做好,導致了如今的場面。 “可是魏大人能得太子的重托過來頒旨,要是他肯為你在太子面前說幾句好話,你以后也會好過一些?!痹谡垓v了好幾日后,徐夫人已經漸漸接受了閨女要去和親的事實,她搖了搖頭,“要是早知道這樣……”她在人前便會忍住這口氣。 徐夫人嘆了一聲,這段時間,反而是她一直想著閨女當時要是能成事,如今該是怎樣一番局面。越是深想,她越是遷怒于宋師竹。 她深深呼出一口氣。突然道:“李家不是還有一個庶子在牢里嗎?”先前李家人一直送禮,不就是想要他們家行方便嗎。 宋師竹這回還是在舅母嘴里得知徐夫人又做了什么事。 徐夫人做事實在迅速,在作出決定后,就使了人去李家傳話,緊接著得到最新消息的李舅母就風風火火上門來了。 在對徐夫人這件事上,李舅母和外甥女素來是同一個陣營。 李舅母也知道外甥女婿有一門好親戚的事,不過她卻沒有多問,而是跟外甥女說起家中八卦:“你舅舅突然聽到徐家管事說起這件事還有些懵——” “舅舅答應了?”宋師竹好奇問。 “你舅舅哪能那么干?”李舅母瞪她一眼,“你舅舅沒答應?!钡矝]拒絕。 李舅母也能理解他的復雜情緒,只是理解歸理解,哪頭親哪頭疏,李舅母還是知道的。對她而言,庶子和外甥女,當然是外甥女更加親近。 她嘆氣道:“徐夫人用這個做籌碼,想要換你在魏大人面前幫徐姑娘說話,你舅舅跟我說,他心里就沒有答應的意思,拖著只是不想直接得罪徐家?!?/br> 所以徐夫人的打算算是落空了。 宋師竹覺得,這母女倆在達成目的這件事上,都有一股相同的韌勁。當時徐千意也是這樣三番兩次糾纏她,直到她不得不把話說明白。要是這個人不是徐夫人,她肯定很佩服她這種鍥而不舍的母愛。 可是她和徐千意的恩怨擺在前頭,又有徐夫人一直在外頭顛倒黑白地抹黑她,恕她心智正常,不能為仇人的母親感動了。宋師竹很是鐵石心腸的想。 無論如何,自家能夠揚眉吐氣一回,都是因著魏表哥。 于是第二日魏表哥上門時,頓時有種受寵若驚之感。 宋師竹簡直拿出十八般武藝出來待客,不僅單獨請了順福樓大廚過來掌廚,席面上的菜肴,雞鴨魚rou山珍海味樣樣不少,牛柳炒白蘑、龍舟鱖魚、羅漢大蝦,當中那只片皮乳豬,更是讓魏表哥深深覺得表弟妹待客熱情十分高漲。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回和表弟妹沒見面,先前因著小馮氏的事情,魏琛還對宋家有所誤會。這一回見著宋師竹如此隆重款待,心中便有些不好意思。 宋師竹饒有興致地看著魏琛,她還記得她做的城門失火的那一個夢里,魏琛被人打暈后綁住雙手雙腳扔在墻角。 要不是老天爺給了提醒,這位魏表哥現在應該不在世上了。 一想到這一點,宋師竹心里便很是稀奇,更別說魏表哥還是能佩戴繡春刀的錦衣衛,宋師竹很想問魏表哥借繡春刀一看,可又覺得這個要求十分古怪,便忍住沒有出聲。 宋師竹覺得自己的這點好奇隱藏的很好。但魏琛是什么人,他是錦衣衛出身,素來敏銳,在宋師竹的目光下不自在地輕咳了一下,封恒對妻子的一舉一動更是十分關注,立時便覺察到妻子對表哥不同尋常的好感。 晚飯后,表兄弟兩人在書房對坐時,魏琛在表弟若有所思的眼神下,不自在地清了清喉嚨。 封恒收回了目光,他倒是不覺得妻子會喜歡上魏琛,他只是想知道表哥究竟是身上哪里得了宋師竹的歡心,不過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覺得表哥十分普通。他心道,這個問題看來只有親自去問了。 魏琛在知道了府城最近發生的這些事情后,便揉了揉太陽xue道:“這些姑娘們什么都做得出來?!?/br> 他冷哼一聲道:“要是真不想去,不是十分簡單嗎,她只要把自己弄殘了,朝廷如何也不能送出一個殘障公主?!?/br> 不管徐千意沒這么干,是怕朝廷查出后遷怒徐氏,還是心存膽怯,在知道徐家和表弟的恩怨后,魏琛對這位徐姑娘的同情真是絲毫不剩。 說著,他又慶幸道:“你幸好沒惹上一身腥?!?/br> 魏琛本來以為表弟也就是個秀才,這些事離他還遠著,此時卻不敢再這么想了。隨著拜闔朝有名的李大儒為師后,封恒已經進入了好些有心人的眼里。 徐姑娘不會是最后一個想要通過封恒算計李大儒的人。 怕表弟以后再被設計,魏表哥簡直是掰開揉碎了把其中干系講給封恒聽。 封恒聽表哥說了一大堆徐姑娘和親都是皇后和徐妃在宮中的博弈,要是封恒壞了她的算計,等到太子主政后,皇后一定會秋后算賬之類的話。 封恒:“這些老師先前也跟我說過了?!痹俾犚换乇砀缯f了這些事,封恒越發覺得自己最近的想法又鞏固了一回。 魏琛猶自不覺,還以為表弟是為了女色算計煩心,他摸了摸下巴,道:“你要是真的不愿意被這些桃色糾葛牽連,我教你一個法子?!?/br> 封恒看著表哥的模樣,眉心便是一跳,之后魏表哥嘴里果然沒啥好話。魏琛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龍爭虎斗,虎妻更猛于虎?!?/br> 要是家有聲名遠揚的母老虎,那些人再算計,也得看看封恒有沒有那個敢抗內的心。 “我讀書不如你多,史書上不是有一個婦人連毒藥都敢喝,就是不愿讓相公親近美人嗎。照我看,表弟妹就是太軟乎了,她要是厲害點,哪個姑娘靠近你,都把她臭罵一頓,誰還敢起那個心思?!?/br> 封恒:“……” 無論如何,兩日之后,封恒告別了自家表哥,徐千意也跟著頒旨隊伍離開府城。 聽說徐夫人在家里大哭一場時,宋師竹也沒有半點動容。當時聽到魏表哥那句話時,宋師竹簡直醍醐灌頂——她覺得魏表哥說得很對——徐千意既然那么不想和親,為什么不把自己弄殘? 而徐夫人跟徐千意果然是母女倆——她那么擔心自家閨女,為什么不跟著去京城,還要留在府城? 因為徐夫人的位置才是她的立身之本,所以她不會為了閨女犧牲,她只會想要別人為她的女兒犧牲。 這一點感悟,宋師竹幾日后在高夫人的生辰宴上,看到徐夫人望過來的怨恨表情時,登時就浮現在心里了。 第75章 (改錯字) 河督署衙半個多月前便從安陸省城搬到了瓊州府,高夫人隨著高總督到瓊州府任職一旬有余,這還是高家第一回設宴請客。 宋師竹收到高夫人的請帖時其實十分驚訝。 當時中秋將至,她正忙著準備節物節禮,門房就報說高家管事上門了。 雖然知道高夫人是個仗義的好人,可他們從前一點交往都沒有,宋師竹想了想,還分別去了舅家和李老太太那里取經。 李舅母沒有接到高家的帖子,看著她的眼神還有些小嫉妒。 李老太太卻是跟她講解了一番這位高夫人的性情來歷,讓她到時跟著李家的人就可以了。 宋師竹聽到李老太太這么說,便安心下來。不過今日過來后,她還是察覺到自己跟這種場合的格格不入。 今日高家賓客盈門,席面也準備得很是豐盛。就是夫人太太們大多都是身有誥命,她一個秀才娘子在這里真是雞立鶴群…… 頭一回出現在這種高級女眷場合,宋師竹忽略了對面目光陰沉的徐夫人,把目光投射在桌上茶器都是汝窯所出的天青色魚子紋瓷盞上。 汝窯瓷具就算在大慶朝也十分有名,宋師竹的陪嫁里就有這么一套茶具,一壺四盞,貴得她從箱子里拿出來時都要輕拿輕放,她前日拿出來接待魏表哥時,魏表哥直夸她待客熱忱。 她心里想著,要是待會徐夫人忍不住對她的怒火砸場子,高家就賠慘了。 高家丫鬟許是覺得封李兩家頗有淵源,把 她引到兩位李少奶奶旁邊,宋師竹左邊是李小少爺他娘韓氏,右邊便是跟她相看兩相厭的寧氏。 甫一落席,宋師竹就覺得寧氏看著她的目光都帶著嘲笑。 不過她一向厚臉皮,對著寧氏高高興興地一笑,許是她臉上張牙舞爪的得瑟把寧氏給氣著了,寧氏磨了磨牙齒,再不把臉轉過來了。 高夫人生得和氣富態,對宋師竹說話時態度也很親切:“先前我們一家子住省城時,便喜歡跟親朋好友交際往來,來到瓊州府后,這還是家里第一回設宴,封娘子以后可要經常過來家里玩?!?/br> 高夫人是最近才進入府城的交際圈子,雖然來得晚,人家身份高。她是三品淑人,高總督又有實權在手,高夫人甫到府城便十分受歡迎。 她先前對這位秀才娘子表現出來的善意,整個瓊州府的人都看得見。如今在徐夫人面前居然說出這句話,為宋師竹撐腰的意思昭然若現。 對上高夫人含著笑意的清亮目光,宋師竹心里十分感動,其實高夫人為她和徐夫人對上沒有一絲好處,可她幾次三番在徐夫人面前明刀明槍護著她,宋師竹對此真的很領情。 徐夫人突然出聲笑道:“高jiejie這些日子在咱們這些人面前一直抬舉封娘子,不知道封娘子究竟有些什么好處,高jiejie可否為我介紹一二?!遍|女跟著頒旨隊伍離開后,徐夫人這心就跟被人剖成兩半一樣,越是無所適從,她越想要找個發泄的出處。 此時有個太太便笑道:“封秀才做的事,瓊州府里隨便找個人問問都知道——” “那咱們瓊州府的人都要把封秀才封娘子當成救命恩人一樣供著才行,需不需要我在廟里為他們捐兩座金身?”徐夫人諷刺地打斷道。 徐夫人此話一出,寧氏臉上就現出一抹笑意。 她身邊的韓氏瞪她一眼,宋師竹也看了看她,才對徐夫人溫言道:“要是徐夫人真有這個想法,不如把金子都捐給慈孤所,闔城百姓都會感謝夫人的,到時候許就是旁人想著為夫人塑金身了?!?/br> 徐夫人冷笑一聲:“封娘子還真的是伶牙俐齒,高jiejie能請你上門,真有福氣?!?/br> 宋師竹畢竟算得上是自家人,韓氏也不能看著她被欺負,就道:“徐夫人這話說的讓人費解,封師弟是我公公門下弟子,他當日所作所為,不過是在遵行師門德行為先的訓旨??雌饋?,徐夫人倒像是覺得他多管閑事了?!?/br> 打死徐夫人也不敢說封恒做的事是多余的,她面色淡淡道:“二少奶奶這么斷章取義可不好,我從來都沒這么說過?!?/br> “沒說過當然好?!备叻蛉瞬逶?,又道,“我想著也沒人敢這么想,否則我第一個就不答應?!?/br> 這句話里隱隱露出了一些威脅之意,徐夫人這些日子本就火氣大,當即便道:“高jiejie今日家里辦著好事,當然這么想?!?/br> 對徐夫人的話,高夫人沒有直接回答,卻是笑呵呵地對眾人道:“大家都知道,我是信佛的,我先前聽寺里和尚說禪,老和尚總是喜歡和我說一些因果故事,我聽完后,一直深覺這個世上一啄一飲,極有道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