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金蘭雙眼緊閉,感覺到他的目光一直停在自己身上。 片刻后,朱瑄輕輕撩起她的衣袖,摸了摸她的手腕,手指干燥。 金蘭一怔。 趙王妃攙扶她的時候滑倒在地,下意識緊緊攥住她的手,她怕趙王妃摔著了,沒有用力甩開,手腕上留了幾道淡淡的青印,還被趙王妃的長指甲劃了一條淺淺的血痕。剛才吃飯的時候朱瑄已經看過了,就寢前還親手幫她涂了藥…… 一陣窸窸窣窣聲,朱瑄扭開一只小蚌盒,挖了一星膏藥,涂在金蘭手腕上。 金蘭閉著眼睛,哭笑不得:怎么又給她涂藥? 涂好了藥,袖子放下了,又是一陣窸窸窣窣的細碎聲響,她感覺身邊一沉,朱瑄躺了下來。 金蘭睜開眼睛。 朱瑄躺在她身邊,眼睫低垂,眼底微微泛青,已經睡著了。床帳里滿是膏藥的味道,不刺鼻,但也不好聞。他向來好潔,不喜歡太重的熏香味道……居然能在這么濃重的膏藥味里入睡……他睡著的樣子很好看,眉眼像是畫出來的,眉骨線條高挺…… 她盯著他看了一會兒,琢磨該拿他怎么辦。想著想著,也不知不覺睡著了。 翌日早上,等金蘭起身的時候,朱瑄已經出去了。 杜巖笑著道:“千歲爺怕吵醒殿下,不許我們報更,已是巳時了?!?/br> 這時候朱瑄已經讀了一個時辰的書,在文華殿和講讀官討論學問了。他自律得近乎古板,不論嚴寒酷暑,每天雷打不動寅時起床。 金蘭用了早膳,太醫院按例派王女醫來東宮請脈。等王女醫告退出去,杜巖稟告說藥王廟的大和尚來了。 嘉平帝在宮里養了許多僧道,還時不時請京中名僧名道進宮詢問煉丹之事。大和尚醫術高明,時常奉詔入宮侍候。金蘭嫁進東宮以后,大和尚每個月會被請到東宮來為她看診。 請過脈后,大和尚照舊只留了一副溫補的方子。杜巖立刻吩咐下去,要東宮的內官親自拎著藥材去膳房看著熬老鴨湯。 天天喝補湯,金蘭覺得自己好像又胖了點。 下午的時候德王妃和慶王妃來東宮找金蘭商量怎么過乞巧。宴席上周太后說讓金蘭主持今年的乞巧宴,金蘭拉上了趙王妃、德王妃和慶王妃,還順便找周太后討了兩個女官當幫手,周太后答應了。 金蘭早就準備好了面果,是甜食房送來的,除了宮里才有的絲窩糖,虎眼糖,還有外面市井的蜜潤絳環,酥油松餅,玉露霜,梅花糖豆。 慶王妃看到攢盒里的果子,兩眼放光,德王妃立即拿筷子拈起一塊虎眼糖放到她面前的碟子里。慶王妃笑了笑,夾起來吃。 德王妃一臉笑容地凝視著慶王妃,每看到慶王妃多吃一口,她臉上的笑容越燦爛。 金蘭搖頭失笑。 德王和慶王深深畏懼朱瑄,又沒有什么外戚扶助,勢單力薄,沒有一丁點爭儲之心。兩位王妃俱是書香門第家教養出來的,謹守本分,貞順端莊,也認為爭儲就是自找死路,安安心心當她們的皇子妃。她沒有刻意拉攏,只是在仁壽宮時經常護著兩個弟媳,德王妃和慶王妃就像剛破殼的小鴨子一樣,到哪兒都亦步亦趨跟在她身后。 兩人得閑了就聯袂過來找她說話,陪她一起吃果子看書。 金蘭每次都讓人事先備下面果,慶王妃喜歡吃,德王妃喜歡看著慶王妃吃,宮女們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的,后來宮里的公主們也喜歡跑到東宮湊趣。 “還是太子妃這里松快……”德王妃有次說漏了嘴,感嘆了一句,話說出口后,臉上頓時慘白一片,冷汗涔涔。 金蘭握住了她的手:“沒事,沒人聽見……這里只有咱們妯娌幾個,自然松快些……” 東宮這幾年被朱瑄過篩子一樣過了一遍又一遍,就算她們在東宮破口大罵鄭貴妃,估計鄭貴妃也不會聽到一點風聲。 德王妃心有余悸,回去之后幾夜沒睡好覺。仁壽宮的周太后固執多疑,昭德宮的鄭貴妃喜怒無常,她喜歡待在東宮,但她不該當眾說東宮好,事情傳到兩宮耳朵里,周太后和鄭貴妃都會動怒的…… 幾天下來,風平浪靜。周太后對德王妃和平時一樣,不冷不熱,鄭貴妃也沒有發怒。 德王妃悄悄松了口氣,繼續往東宮跑,每天賣力地鼓勵慶王妃吃多點。 她就不信自己這么努力,慶王妃還是吃不胖! 金蘭命人收拾了幾個攢盒,裝了些新鮮的瓜果點心給各宮送去。 德王妃發現金蘭也讓人給昭德宮送了一籃子甜瓜、一籃子鳳菱,愣了一會兒,心里暗暗佩服:鄭貴妃從來不屑東宮送過去的東西,每次都會當著東宮仆從的面讓宮人拿去賞給宮女吃,可東宮還是照舊送……外人看在眼里,自然會覺得東宮禮儀周到,滴水不漏,鄭貴妃是故意找茬。 鄭貴妃害死了太子的生母,太子和太子妃還能這么沉得住氣,可見夫婦倆都是心性堅韌、自有丘壑之人。 德王妃不由得再次慶幸德王年紀小,每天只知道和小內官一起玩耍,沒有奪嫡的打算。她忍不住想:太子登基也好,太子從來沒有為難過他的弟弟,太子妃又這么和氣,以后太子妃當了皇后,她們的日子絕對不會比現在過得差。 派去各宮的宮人很快回宮復命,去薛娘娘、沈選侍那兒的內官卻遲遲未歸,直到德王妃和慶王妃回去了,幾名內官才踏著夜色回到東宮。 金蘭問:“怎么耽擱了這么久?是不是薛娘娘那邊出了什么事?” 小宦官跪在地上道:“回殿下,小的們過去的時候,薛娘娘和沈選侍躲在屋子里,小的們怕兩位娘娘有什么好歹,走進去一瞧,兩位娘娘哭得眼睛都腫了……小的們不敢怠慢,陪著宮人一起勸,這才回來晚了?!?/br> 薛娘娘和沈選侍躲在屋子里哭?昨天見她們的時候還好好的……薛娘娘還問她會不會騎馬,說要教她騎馬…… 杜巖問小宦官:“是不是那頭出了什么事?” 小宦官壓低了聲音:“薛娘娘她們不肯說?!?/br> 仁壽宮的事金蘭不好管,她只能吩咐人多照應著薛娘娘,免得出什么意外。 …… 宮門前。 趙王頭戴親王冠,一襲寬袖錦袍,在仆從的簇擁中踏進宮門,穿過回廊。 十數個錦衣緹騎忽然從四面八方涌過來,攔在趙王面前,手挎在腰間繡春刀上:“太子爺請趙王殿下去東宮走一趟?!?/br> 趙王勃然變色:“你們這是要造反?!” 緹騎獰笑:“不敢不敢,太子爺得了幾本好書,想請趙王殿下去看書而已,趙王殿下不是素來有好學之名的么?” 趙王退后一步,他的隨從立刻暴起,抽出佩刀,朝緹騎砍去。 緹騎一聲冷笑,橫刀格擋,刀風兇猛霸道,隨從反被震飛了出去。周圍緹騎上前助陣,三兩下就把趙王的隨從綁了起來。 “趙王殿下,請吧?!?/br> 緹騎還刀入鞘,嘴角一勾。 這些人是專門抄家絕戶的錦衣衛,司禮監的鷹爪,個個滿身血債、殺人毫不手軟……趙王心底冒起絲絲寒意,掃一眼左右,咬牙制止還想負隅抵抗的隨從。 朱瑄要是有膽殺他,儲君之位也別想要了! 趙王很快被帶到東宮。 天色暗沉,書閣里面靜悄悄的,書案前點了一盞燈,朱瑄坐在案前讀書,兩個宮人遠遠地站在窗下侍立。 趙王被緹騎推進書閣,怒氣沖沖地走到書案前:“朱瑄,你到底想做什么?” 朱瑄撩起眼簾,淡淡地掃一眼趙王,臉色蒼白,眼神幽深,神情淡然。 趙王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朱瑄示意宮人。 宮人應喏,走到窗前拍了拍手,側邊小門應聲而開,幾名緹騎抬著一只包裹了厚厚氈布的大箱子走進書閣,哐當一聲,把箱子砸在趙王面前。 趙王眉峰緊皺:朱瑄還真給他找了一堆書? 朱瑄仍舊看著手里的書,“給他看看?!?/br> 緹騎恭敬應是,彎腰打開箱子蓋。 趙王滿腹狐疑,忍不住伸頭往箱子里看了一眼。 這一看,他嚇得魂飛魄散,雙腿顫顫,整個人趔趄著往后仰倒。幸好隨從站在他身邊,伸手扶住了他。 趙王面色青紫,聲音發抖:“朱瑄,你什么意思?” 搖曳的燭火映在箱子前,照出模糊的輪廓,隨從好奇,踮起腳往里張望了一下,頓時只覺心頭作嘔,差點把中午吃的酒rou吐出來。 箱子里血rou模糊,全是面目猙獰的頭顱! 朱瑄若無其事,面色平靜,仿佛箱子里放著的不是血淋淋的人頭,伸手拿起一本賬冊,擲到趙王跟前。 “你自己看?!?/br> 箱子大敞,血腥氣溢了出來。 趙王干嘔了一陣,渾身發軟,所有膽氣都在那一箱人頭前煙消云散……他哆嗦著撿起地上的賬冊,翻開掃了幾眼,眼睛驀地瞪大。 鄭貴妃貪婪,縱容鄭氏族人伙同掌印太監錢興賣官鬻爵,買辦苛斂,還插手南直隸的官營織造,借此大肆地聚斂錢財。仗著鄭貴妃得寵,鄭氏兄弟橫行一時,公侯勛戚爭相奉承,文官多次上疏彈劾,嘉平帝置之不理。趙王是鄭貴妃養大的,自然而然搭上了鄭氏兄弟的關系……賬冊上記載的人名,就是趙王的人手。 “你貴為皇子,天家骨血,居然和閹人朋比為jian,伙同鄭氏兄弟做這些橫征暴斂的勾當?!敝飕u冷冷地道,語氣不帶絲毫煙火氣。 趙王嘴唇哆嗦。 朱瑄早就掌握了鄭氏兄弟賣官鬻爵的罪證……卻一直沒有彈劾鄭氏兄弟,賬冊上一筆一筆詳細記載了他們幾人之間的銀錢往來,連他送給錢興的壽禮里有一簍鰣魚、一簍鯊翅也記載得清清楚楚……他自己都不記得的細枝末節,賬冊上全都分明!這賬冊要是送到嘉平帝面前,鄭氏兄弟有鄭貴妃做靠山,不會受到嚴懲,他卻可能被訓斥……事情傳出去,他就完了。 嘉平帝再糊涂、再疼愛他,也不會讓一個和太監勾結斂財的皇子登上太子之位,文官們會鄙夷他,憎惡鄭氏兄弟和閹人的民間百姓更會恨他入骨。 趙王汗出如漿,心頭忽然閃過一道什么,幾步上前,忍著惡心看一眼箱子。 一張張恐怖的臉瞪著雙目怒視他,訴說著他們的死不瞑目…… 趙王掩鼻退后一步,箱子里的人他認識……這些人是他的人手。 朱瑄站起了身,寬袖拂過書案,手指點點箱子里的人頭:“明天御史就會彈劾鄭氏兄弟,這本賬冊是從吏部流出來的,不止這一份,你的人全在這里,到時候牽連不到你身上?!?/br> 趙王渾身一震,驚愕地抬起頭。朱瑄竟然不趁機落井下石,還出手幫他遮掩? 朱瑄走到趙王面前,黑幽幽的雙眸看著他:“朱瑾,你記住,你是天家骨血,你讀圣賢書長大?!?/br> 趙王冷笑:“讀圣賢書長大又怎么樣?圣賢書有什么用?弱之rou,強之食,我今天栽在你手里,無話可說!若是身份倒轉,皇兄也會像我這樣!” 他母親膽小如鼠,一年到頭難得侍寢,舅家又只是尋常書香人家……沒有母族扶持,他除了依附鄭貴妃的族人,還能有什么辦法? 朱瑄瞥趙王一眼,目光平靜:“我不會像你這樣?!?/br> 趙王不無譏諷地道:“皇兄貴為太子,說話不腰疼?!?/br> 朱瑄薄唇輕挑,“朱瑾,我小時候過的是什么日子,你比其他人更清楚?!?/br> 趙王沉默。 朱瑄抬眸,目光越過沉沉夜色,看向窗外燈火通明的摛藻閣。 小的時候,他也曾和趙王一般偏執…… 圓圓教他讀書,她站在窗前,一邊警惕地觀察外邊有沒有人經過,一邊一個字一個字教他背:“……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驗檫|東帽,清cao厲冰雪?;驗槌鰩煴?,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驗閾糍\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渾灝蒼古,回腸蕩氣。 她告訴他,世間并不是所有人都和嘉平帝、鄭貴妃那樣,世間有好人,有壞人,有不好不壞的人,他生來不幸,受盡苦楚,但他不能就這么被擊垮,他得剛強起來,他得學會怎么變得強大,而不是陷入仇恨之中,徹底毀了自己……他是天家血脈,是一國儲君,他肩負國朝的未來,他不能作踐自己。 這些年他刻苦勤學,不全是為了博得文臣的支持,也是為了他自己,為了他肩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