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沈蘩拒絕,“我行的端做得正,這些人能把我這個老太婆怎么著!” 陳非晚頭疼,她無從解釋,現在的人,金錢熏陶,名利相關,為了挖到爆炸新聞,為了窺探他人隱私,為了毀掉同行競爭者,為了發泄仇恨,能有多喪心病狂。 …… 沒有人能想象得到,夏藤經過了怎樣的三天。 三天前,一組照片橫空出世,刷爆了各大網絡媒體。 原是狗仔跟拍許潮生,名導與影后的兒子,自然少不了關注與議論,一直以來,娛樂版面都有他的新聞,許家也沒刻意管過,算是提高他的知名度,畢竟許潮生學的編導專業,將來進的還是這個圈子,可以為他今后打基礎。 本是拍到了他最近頻繁與一女子見面,互動更是親密,也已挖到女子的信息,叫丁遙,是個網紅,百來萬粉絲,似乎還是個富二代。和娛樂圈沾點邊兒的,是她曾經曬過一張和如今滿身負面新聞的夏藤的合照。 因為那張合照,后來夏藤出事兒,人們搜刮她僅有的幾個名人朋友,搜到了丁遙,兩方的黑粉聯合起來,一并罵了她們很久。 這幾人的身份和背后的故事,能扯出多少精彩絕倫的“瓜”來,這些年,明星與網紅的組合飽受爭議,爭議越大,曝光者方越受益。 許潮生這一則新聞發出去,果然引起一片嘩然。 人們紛紛開扒丁遙的背景,感慨許潮生的背景,對各路網紅一棒子打死的言論也再一次出現。 然而,事件卻不止如此。 隔了一天,再次發布后續,拍到的照片是許潮生與丁遙共同出入機場,本該再曝光一同游山玩水的照片,以此錘死二人戀情,誰成想,拍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互聯網時代,說健忘也健忘,可一切都是留了底的。二次曝光,何其簡單,“罪名”一條條,早已被人總結出來,緊緊咬在她的名字后面。 第43章 夏藤當初正是被這樣卷入風暴當中。 她醒來的那個早晨,是她人生最灰暗的一天,她曾以為,不會再有第二個比那天更可怕的日子。 那是幾個掐頭去尾的視頻,視頻模糊不清,被打了厚重的獨家水印,仿佛越是如此,越能證明事件的真實性。視頻里,她端著酒杯被人摟在懷里說笑,而后是與男子一同進入房間的視頻,其中之意味,不言而喻。 如果只是她,不至于翻出如此大的水花,關鍵在于摟著她并與她一同進入房間的男人。那是位出了名的富商,財權皆擁,一直傳聞是某位當紅女星背后的金主。 那次飯局,是經紀人頭破血流爭取來的機會,王導的電影女主,多少人想爭,人家放了話,要新人,要能讓人一眼記住的長相,要與劇中人物氣質吻合。這一下撇掉了各路女星,給新人小花無限上位的機會。 夏藤獲得了試鏡機會,電影還在籌備階段,關于選角網上已是議論紛紛。單從人物形象來看,夏藤有優勢。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她的同期競爭者也在爭取,且人家比她豁的出去。 經紀人不想她失掉這個機會,硬把她塞進了飯局里,那次的飯局,有王導,有投資方,有各方大人物。 當然,被塞進來的不止夏藤,還有她的對家,穆含廷。 飯局來的圈里人不少,有紅的,有二三線的,還有幾個他們這種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演員。來這種局圖個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臉面是最不能要的東西,但盡管如此,夏藤還是邁不出那一步。 一桌大小明星,各個兒都揣著笑臉,會說話會來事兒,夏藤不動,就顯得格外突兀。 這一突兀,自然就容易被人盯上,那位富商瞧上了她,眼睛往她身上多瞟了幾眼,馬上有人領會,幫腔,讓夏藤過去敬酒。 她到現在都記得一眾小花看她的眼神,不屑,嘲弄,化成刺,一根一根扎在她身上。 這個圈子里,清高是貶義詞,都是出來獻殷勤的,誰比誰高貴? 夏藤撐著笑敬完酒,對方卻沒讓她走,要她坐在旁邊。 接下來的事,不必多說,她強忍著心里的不適吃完那頓飯,她惹不起,不能反抗,期間數次動手動腳,她都在盡量配合中最大程度地躲避觸碰。 而另一邊,穆含廷卻適應的很好,會接梗會拋梗,說話圓滑,惹得旁人陣陣發笑。 看著滿目光鮮亮麗的皮囊,任誰出去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她卻不知該為誰感到悲哀。如果走這條路,必定要出賣自己的良知,要打碎正常的觀念,要貢獻自己的身體,也不怪世俗對娛樂圈抱有如此大的偏見。 如何有媒體混入的,已經不重要,夏藤被灌了很多酒,暈頭轉向的被帶進房間里。堅持與否,只在一念之間,達成,她青云直上,不成,則繼續面對漫漫長路。 夏藤拒絕了。在對方企圖用強時,她狠狠扇過去一巴掌。 巴掌很快甩回她臉上,夏藤捂著臉順勢退到門邊,衣服來不及拉好便破門而逃,飛速打電話叫人來接。 坐進車里,她緩了很久才勉強平穩住情緒。經紀人見怪不怪,很多人一開始接受不了,后來都能豁出去,人是會變的,心態也是。但看夏藤如此抗拒,她也沒多說。 晚些時候,經紀人告訴她,穆含廷進了那間房。 …… 夏藤沒告訴經紀人,她與那位富商互扇耳光的環節,也沒告訴陳非晚飯局之后的事兒。 這種暗地里的交易,不成功也就作罷,提起也是丟人臉。但她沒想到,對方還就敢明目張膽地報復她。 不止是報復,是要徹底毀了她,讓她翻不了身。 視頻出來,沒過多久,網絡罵聲便鋪天蓋地地襲來,夏藤與視頻兩組詞高掛在搜索榜首,所有的營銷號都在帶節奏,聲討她一個新人,完全不必顧及是否會惹怒粉絲群體,用詞之難聽令人咂舌。 輿論方向對她極其不利,夏藤的社交軟件大多數時間由她自己管理,事發之后,她第一時間發了條動態,只有四個字:清者自清。 很快,經紀人打來電話,斥她為什么自作主張回應,這種引起眾怒的時候,說什么都是錯的,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之前,最好一句話都別說。 果然,她再上去一看,她那條動態下充滿了斥責與謾罵: “你就說視頻里是不是你”, “請問一起進了酒店房間還能怎么清???蓋被子純聊天嗎?” “又當又立?” “這就是承認是本人了啊,好蠢的公關手段”, “還是個新人吧,這么急著上位,娛樂圈果然錢好賺” “……” “清者自清”被網友玩成了梗,推上熱搜,以“我雖然釣金主但我清者自清”為句式,通篇反諷,進行群嘲。 她引以為傲的那部影片被批“無病呻吟”,她最得夸贊的演技被批“矯揉造作”,片中多次的眼部特寫變成了批判家們口中的“雙目無神”,“不知道美在哪里”。 他們攻擊她的長相,挖她的學校,一時間,冒出來無數個自稱是她同學的人,說她在學校期間就經?!安缓煤么┮路?,勾搭學長,欺負同學;又出現各種匿名爆料,說她早就和誰誰誰睡過,當初的話劇只是一種造勢手段,明明心機的要死,還喜歡故作清高。 “立什么高冷人設?立的越快倒的越快?!?/br> “長得就是那種會欺負同學的刻薄臉,引起不適了,惡心?!?/br> “去死吧,我要是你我不活了?!?/br> 無休無止。 你一句我一句,再貼幾張不知從哪截的圖,編幾行字,仿佛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大家都跟親眼目睹過似的,各個義憤填膺,為正義發聲。 反正也追溯不到源頭,反正也不知道“我”是誰,“你”錯了就該立正站好挨罵,“我”錯了又沒人知道。 第二天,夏藤的工作室發表聲明,底下自然又是一片罵聲,為她說話的寥寥無幾,偶爾有一兩句,回復則都是“有錢大家一起賺”,“這臟錢咱不要”。而就在工作室的聲明發出后不久,再次爆出一組視頻,前后剪輯過,先是夏藤衣衫不整從房間出來,而后是她裹緊衣服低頭藏住臉鉆上車的畫面。 這條視頻,相當于網友最想看的,所謂的“實錘”,把罪名穩穩當當地扣死在她頭頂。 她的那句“清者自清”像一句天大的笑話,被p在她衣衫不整的照片上,被p成各種表情包。 他們說她是“又當又立第一人”,小小年紀,堪稱典范。 一旦爆發,便不可收拾。不把她徹底搞垮,萬一電影方看中她現在的話題度,選擇她作為王導的電影女主角,那么之后洗白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她需要背負全民罵名,才能永世不得翻身。 于是,一條純粹“為黑而黑”的惡意視頻出現了。 那是一條換了臉的色情視頻。 光線昏暗,角度模糊,看不出絲毫剪輯痕跡。 一經發布,各路人馬瘋狂轉發。轟轟烈烈鬧了幾天的事情,完全不需要預熱,發布即是頭條。 晚些時候,視頻被屏蔽,還有人不斷地往上發,點進相關話題,求視頻的,辱罵的,各種低俗的污言穢語,觸目驚心。 工作室回應,貼出技術分析證據,證明視頻是惡意p的,并發布針對剪輯,發布,傳播視頻者的律師函??上?,大局已定,又有前兩天的實錘在,不僅沒有挽回什么,反而引起一片嘲笑聲。 “好不容易逮住個假的,趕緊裝模作樣警告一下”, “有本事直接去告啊,現在真是動不動就發個律師函”, “律師函=沒用”, “假的你也洗不白,那天晚上在賓館不也干的這個事?” “清者自清,大家不用說了” …… 效果達到了,人們只挑自己想看的,領會自己想領會的,至于事實是什么,真相是什么,那不重要。 那晚在場的所有人,沒有一個肯出來替她說話,況且說了就是得罪資本,下場會如何,已經在夏藤身上上演了。 穆含廷先發制人,許是得到了某種保障,擁有十足的底氣,在出席活動接受的采訪中被問到“聽說你和夏藤共同參加了同一個飯局,對于此次事件有什么看法”,穆含廷意味不明地笑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吧,我只想拍出好的作品,其他的沒想那么多啦?!?/br> 采訪片段買了通稿,與夏藤的狼狽形象形成鮮明對比。圈內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穆含廷預備踩著夏藤上位,但群眾吃這套啊,給予她一片贊美,說同樣是新人,這才配得上“演員”二字。 大家罵走一位“賣身求榮”的,肯定一位“遵守本分”的,再次升華了自己心中的道德之感,為鍵盤添上正義屬性。 而這次,夏藤的名字又一次進入眾人視線,與名導影后的兒子扯上關系,似乎還是段說不清道不明的三角關系,新賬舊賬一塊兒翻,她不出聲那么久,原來根本沒消停。 “狗改不了吃屎?!?/br> “又攀了個新的?” “許潮生哎!不要禍害人家好不好!” 又是一場盛大的狂歡。 …… 曾幾何時,網絡世界成了這樣。 斷章取義,掐頭去尾,黑白顛倒,憑空猜想。 同行嫉妒,對家陷害,資本下場。 爆紅的優秀作品必然會有人攻擊說是營銷出來的,性格獨特的人很快會被貼上“立人設”的標簽,只有合群,守著規矩,圓滑,表現出來的每一面都精心設計過,討好大眾,迎合市場,才會被放過。 于是,不會再有百花齊放相互斗艷的盛況,人人戰戰兢兢客客氣氣,虛假刻意又疏離,“特點”是什么,“獨立想法”又是什么,早已消失了。 而整個互聯網,聽風就是雨,一有瓜吃,人們蜂擁而至。喂什么吃什么,說什么信什么。 輿論倒向哪,人們跟到哪,輿論指向誰,人們就打誰。 今天是這樣的言論,明天就能變成那樣的言論,而無需實名制,則是一件厚厚的保護殼,躲在暗處肆意妄為,屏幕一關,你管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