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新一期《精靈之家》(求月票)
書迷正在閱讀:我和四個大豬蹄子的愛恨情仇[修真]、窮逼夫夫的打臉日常[星際]、炮灰琴爹修仙中[劍三]、裝B不易,強A嘆氣、驚門、美人魚的我擁有了一個五厘米小人、會有時、大師兄今天又沒吃藥、小樓吹徹玉笙寒、我真不是自戀狂[修真]
交流戰之后,方緣又回歸到了之前的校園生活。 唯一有些不同的是,學校對他的管理寬松了不少,比如訓練課時間,方緣完全可以自由安排訓練內容。 有可能是因為前段時間學校組織的團戰考核中他表現出色的緣故,也有可能是因為這次校間交流戰方緣大殺四方的表現讓教學主任吳平秋滿意的緣故…… 總之,天才總是有特權的。 “從今天以后,課內你可以獨自進行訓練,學校的訓練器材你也可以隨便使用?!?/br>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我,哪怕是想通過實戰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也可以來找我,我隨時都能給你進行指導戰?!?/br> 教學十二班的白凝老師和方緣說了這些后,讓方緣感覺校園生活多了一些趣味。 早就該這樣了。 如果不是學校的食堂每周會給高三學生的精靈提供營養餐,以及學校里有大把訓練器材可以免費使用,方緣都生出了停課的想法。 回家自主復習,順便訓練精靈,無拘無束,這多自由。 “指導戰……聽起來不錯?!狈骄壱沧⒁獾搅俗詈笠稽c,想找一個資深訓練家每天幫你進行指導戰教學,可不容易。 要知道,去像星耀俱樂部那樣的地方,一場指導戰教學,價位都是四位數以上,只有土豪才玩得起。 …… 校內活動自由,影子球和反射壁的資源也到手后,方緣開始讓伊布著手這些招式的訓練。 基礎素質的訓練由于報恩招式的掌握程度沒有跟上,暫緩進行。 影子球、反射壁、報恩……就是目前伊布的訓練重點。 小磁怪的訓練內容不變。 就這樣,持續了半個月后,方緣的投稿,終于被刊登在了這一期《精靈之家》雜志上。 這期雜志,關于伊布新特性的論文,占據了雜志上一個很顯眼的板塊。 作為這期最有學術價值的內容,危險預知特性得到了廣泛的討論。 不僅讓這一期《精靈之家》雜志的日銷量成為本月最高,《精靈之家》官網的電子版雜志的訂閱量也突破了本月的日上限。 蘇省,金陵。 青木研究所,許青木研究員早就得知了這一篇論文的具體刊登日期,作為他親手驗證的新特性,他自然也想看看學術界的動靜。 “可惜,對方的回答模棱兩可,應該志不在此?!?/br> 許青木搖了搖頭,他讓學生轉話給方緣,如果方緣愿意考取南江大學,他可以直接成為方緣的導師,成為方緣在學術界的領路人。 他很看好方緣,但是方緣卻沒有直接回答,這不由讓他有些失望。 不過當時得到方緣答復的文思語,卻能夠理解。 因為不管是誰,都還是希望去魔都大學、帝都大學那樣的世界級名校就讀。 南江大學雖然在省內排名第一,全國也能排進前十,但兩者間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除了相關人士外,也有許多普通讀者看到這篇論文。 平城一中的心理老師王欣,便是《精靈之家》的忠實讀者,每期必買,每期必看,這一次她也是第一時間訂閱了電子版《精靈之家》,緊接著她就發現了最顯眼的《伊布未知特性的表現與分析》…… “哦?”王欣老師眼前一亮,前幾期雜志她都有關注,其中討論最多的精靈就是伊布了,這一次……竟然有人把伊布的未知特性都挖掘出來了? “《精靈之家》的水平越來越高了?!蓖跣览蠋熆隙ǖ?,不過她不是很在意這個,她更關注一些偏生活系的論文。 簡單的瀏覽了下這篇文章后,她便準備退出,不過就在這時,她的鼠標停住了。 她在退出之前,下意識的掃了一眼作者名…… “方緣?” “怎么這么耳熟呢?!?/br> “方緣,方緣,好像李老師帶的那個心理社團的社長,就叫方緣,竟然重名了,有意思?!蓖跣览蠋熜Φ?。 她自然沒有認為這篇論文就是方緣投的…… 不過,就在她又要退出的時候,論文的內容,“biu~”的一聲從她腦海穿過。 “從內容來看,這篇文章的作者養了一只伊布,而那個方緣同學,初學者精靈好像也是伊布,這太巧了?!蓖跣烙X得哪里不太對,她站起身來,前往了李老師的獨立辦公地點…… “李老師,您看一下《精靈之家》的最新一期……”王欣走到李老師的旁邊后,說道。 “里面有關于伊布的新情報,您帶的那個學生的初學者精靈不就是伊布嗎?說不定對他培育精靈有些幫助……” “哦?我看一下?!崩罾蠋燑c了點頭。 緊接著……還沒開始看正文,他就發現了作者的名字。 “呵呵……名字竟然和方緣一樣?!崩罾蠋熜?,卻沒注意旁邊王欣老師的怪異表情。 “咦……這個特性的實戰價值當真不錯,不過這種特性的伊布應該很少,就是不知道伊布進化后,還能不能保留這種特殊能力,不過我想很快就會有相關的新論文出現了?!?/br> “額……”看到文章后面的內容后,李老師驚訝連連,緊接著,也皺眉起來,意識到了哪里不對。 文章的作者不是專業的研究員,而是一個意外發現新特性的訓練家,且有一只精靈是伊布。 然后,作者的名字,叫方緣…… “我出去一趟?!崩罾蠋熣玖似饋?,現在是訓練課時間,方緣不是在社團教室,就是在體育館或cao場,他打算去找方緣問問看,實在是,太巧合了。 …… 除了方緣身邊的人外,也有和方緣接觸過的人看到這篇論文后浮想聯翩。 比如當時負責在小鳳王杯給方緣采訪的實習女記者小雙,她也恰巧看到了這期雜志,看到了這篇論文。 “危險預知特性能給伊布帶來優秀的反應能力……唔,既視感好強呀,等一下!當時我是不是采訪過一個伊布的訓練家……” “哇??!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叫方緣?” 在曙光集團直播平臺做室外實習記者的小雙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雙眼亮了起來,那個采訪,是她經手播放量最高的一個采訪,當時方緣不走尋常路的回答,讓她記憶猶深。 “我好像發現了一個不算是新聞的新聞,一個高中生,一個新人訓練家,竟然發現了新特性……” “不管是不是新聞,我要搞個大新聞!” …… 其他的,許多飼養伊布的訓練家,也都在親朋好友的安利下,看到了這篇文章。 雖然說,不是每一只伊布都是危險預知特性,但耐不住華國人口基數擺在那里,看到這篇文章后,有不少的訓練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然后,記住了方緣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