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戶部左侍郎徐令厚瞧著蘇溫允一前一后的反應,隱隱察覺出什么。他觀察王溱的臉色,決定出聲幫一把:“怎么,這賬本是真的,蘇大人認不出來了?難道說,這不是你藏在唐大人屋中的那本?這賬本不是你給唐大人的么?!?/br> 蘇溫允有苦難言。他非常想說這賬本不是他給唐慎的那本,真正的賬本藏在他的衣柜夾層中,可他不能說!一旦他說了,他如何解釋有兩本賬冊的事,如何解釋他在唐慎的屋子中為什么藏了一個假賬本?難道他要直說,他拿唐慎當靶子,為自己吸引火力? 良久,蘇溫允道:“自然不是,這正是我交給唐大人保管的那本?!?/br> 蘇溫允走下高臺,走到唐慎面前,定定站住。 他微笑著勾唇,眼睛也彎起,可說出來的話卻氣得仿佛是從牙齒縫里蹦出來的。 “唐慎,唐大人。唐景則,唐大人……真是辛苦你了,為我保管這個賬本?!?/br> 唐慎作揖道:“蘇大人的命令,不敢辭?!?/br> 蘇溫允看著唐慎,忽然笑了:“景則?!?/br> 王溱輕輕抬眼。 唐慎平靜地看著蘇溫允。 蘇溫允:“我可要好好感謝……你與王大人??!” 第64章 八月廿七, 御林軍押解張灃一黨回京候審。 從刺州出發, 大約走了三分之二路程后, 便走上了新修的官道。張灃等人雙手負著鐵索,被囚禁在車中,四周是一片片金色的麥田。戶部左侍郎徐令厚策馬來到囚車旁, 對張灃道:“張大人,瞧瞧,這便是你貪墨所修建的官道。你為官二十余載, 老夫與你乃是同榜進士, 你這是何苦??!” 利字身側一把刀。 張灃蓬頭垢面,望著天空, 仿佛再也聽不進徐令厚的話。 三日后,御林軍回京, 張灃等十余個官員被打入大理寺大牢。當日,王溱親自將賬本送到殿前, 皇帝見后,勃然大怒,下令大理寺仔細審問張灃等罪官, 勢要找出藏在背后的真兇。 這時, 被調去幽州修建官道的工部尚書袁穆也回京了。他坐在中書省勤政殿的屋子中,拿出一罐上好的碧螺春,請工部的兩位侍郎一起品嘗。堂屋中,工部三位官階最高的權臣圍桌而坐,袁穆親自拂袖斟茶, 他嘗了一口,舒了口氣。 “當真是好茶!人生在世,日子總是過一天少一天的,能多嘗嘗這樣的好茶,便不要浪費了罷?!?/br> 工部左侍郎李鈺德捧著茶盞,茫然地看著袁穆。他的身側,工部右侍郎謝誠沉默地低頭,不言話語。 兩日后,大理寺少卿蘇溫允率領官兵,踏平工部衙門,將工部右侍郎謝誠捉拿歸案。 朝野皆驚。 次日早朝,工部尚書袁穆大為錯愕,他立即上前一步,向皇帝請罪。 “稟圣上,臣治下有失,竟讓手下做出這等貪贓枉法的罪事!刺州官道,乃民之大事,乃千古之偉業。荊河大雨,橋梁沖垮,近百工匠命喪洪流。臣有罪,臣罪不可赦,求陛下懲罰!” 紫宸殿中,只有四品以上官員可以參加早朝。袁穆這話說完后,工部左侍郎李鈺德和幾位工部郎中齊齊上前,道:“工部官員皆有失察嫌疑,請陛下降罪!” 趙輔坐在御座上,靜靜地看著這些請罪的工部官員,良久,他輕輕一笑,對左相紀翁集道:“紀卿,你說朕該如何是好?!?/br> 紀翁集上前道:“工部右侍郎謝誠,貪墨斂財,致使荊河官橋被大雨沖垮,死傷近百,罪不可赦。然袁大人身在幽州,心有余而力不足,分身乏力,雖說管下不嚴,卻也是無心之失?!?/br> 趙輔點點頭:“紀卿說的有理。袁卿,你為朕在幽州修官道,朕應當賞賜你才是。不過若是賞賜你,朕何以面對那近百工匠與官員的在天之靈。如此,便功過相抵吧,你覺得可好?” 袁穆高舉玉笏:“謝陛下恩賜?!?/br> “好一個恩賜!”下一刻,趙輔話鋒一轉,冷哼一聲,砸在紫宸殿的地磚上,令群臣屏住呼吸。趙輔冷笑幾聲,道:“荊河一事,便算你功過相抵,那袁穆,你告訴朕,三年前的南方雪災,謝誠貪贓枉法時,你又在哪兒!” 袁穆心里叫苦,知道自己逃不去這一關。 沒錯,事實上這次皇帝派了自己的三名心腹分別去幽州、刺州和寧州,為的不是查官員貪墨官道的修建銀兩,而是查三年前南方雪災時,是哪個工部高官貪墨了! 三年前,江南出現百年一見的大雪,凍死數萬百姓。朝廷撥款賑災,卻是杯水車薪。哪一年的冬天,南方大地上遍是衣不蔽體的窮人。到了來年春日,大雪融化,被掩埋在白雪下的森森白骨露了出來。地方官員將死亡人數和失蹤人數報上朝廷,舉朝震驚。 次年春日,趙輔就親自來到天壇,為百姓祈福,寫了罪己詔。 而數月前,趙輔命唐慎帶蘇溫允去翰林院尋找書籍,為的就是查這起貪墨案。 是的,那年的雪災不僅僅是天災,更有人禍。那一次死的可不只是近百名工匠,而是數以萬計的黎明百姓! 蘇溫允暗中查案,他查到一些蛛絲馬跡,偷偷地抓了幾個當地官員。他將事情壓著,沒有上報朝廷,使得幕后黑手一直沒有發覺。他嚴密審查,對那幾個貪墨的官員嚴刑拷問,終于順藤摸瓜,查出參與雪災貪墨一案的高官必然是工部高官,且至少是三品大員。 工部三品以上的官員一共就三個,工部尚書袁穆,左侍郎李鈺德和右侍郎謝誠。 趙輔將心腹王溱、蘇溫允和宋循派去北方,為的就是查這三人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荊河橋塌只是事發湊巧,蘇溫允的官運好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他這一抓,不僅僅抓到了謝誠,功勞又更是翻倍。 一將功成萬骨枯,喪命在冰冷的荊河河水下的近百亡魂,鋪成了蘇溫允青云直上的尸骸階梯! 紫宸殿中,趙輔憤怒地叱罵謝誠,叱罵百官。謝誠如今被關在牢中,趙輔沒的罵,于是他罵的最多的就是工部尚書袁穆。 袁穆撲通一聲跪下,向趙輔請罪:“臣治下不嚴,臣罪無可赦??!請陛下革了臣的官職,治臣的罪,臣無顏面對陛下,無顏面對百姓!” 紫宸殿中,立刻上演了一出賢臣請罪的戲碼。 趙輔先是冷聲罵了袁穆幾句,袁穆竟然潸然淚下,痛哭不已,為三年前死在南方雪災中的難民,為今日死在荊河河水下的百姓,痛罵自己識人不清。 如此一番后,趙輔道:“好了好了,此事也不能全怪袁卿?!?/br> 袁穆泫然欲泣:“陛下!” “罰你六個月俸祿,你到幽州去,不將官道修好,不許回工部!” “臣領罰!” 好一出君明臣忠的大戲,袁穆站了起來,回到百官群中。 罰完就該賞賜了,大太監季福站上前一步,宣讀圣諭:“門下,朕膺昊天之眷命。大理寺少卿蘇溫允機敏警覺,能辨善才,膽識過人。今擢升三品工部右侍郎,兼任大理寺少卿,即日起任?!?/br> 蘇溫允從大理寺官員的隊伍中走出來,高聲道:“謝陛下隆恩?!?/br> 季福接著道:“門下,朕膺昊天之眷命。戶部尚書王溱忠善才佳,機警過及。今賜白黃金五十兩,錦帛三十匹?!?/br> 王溱道:“謝陛下隆恩?!?/br> “門下,朕膺昊天之眷命……” 將本次去刺州查案的監察使團全部賞過一遍后,趙輔宣布散朝,百官紛紛離去。 唐慎今天在宮中當差,是今天負責記錄起居的起居郎。趙輔回垂拱殿后,他跟隨趙輔一起離開。一路上他和另外兩位起居舍人遠遠跟著趙輔,始終低頭不語。唐慎沒有詢問為什么本次去刺州的官員,就他一人沒有獲得賞賜。 等來到垂拱殿,趙輔翻了翻桌案上堆著的折子,開玩笑道:“季福,你瞧瞧這些折子,每日看得朕頭都暈了。朕老了,兩眼昏花,再也看不得這么多折子了?!?/br> 季福立刻笑道:“官家洪福齊天,壽與天齊,永遠都不會老?!?/br> 趙輔笑罵:“你這張嘴,就會說這種不人不鬼的話?!苯又聪蜃笥覂蓚茸钠鹁庸?,對唐慎道:“景則,你覺得呢?” 唐慎立刻站起身,行禮道:“陛下日夜勤政,百姓安居得所,威武雄力,又何來老之一說?!?/br> 趙輔笑了笑,翻了一張折子,隨手放到一邊。 “景則也學會閹人說話了?!?/br> 季福察覺到趙輔心情不錯,加上知道一些內幕。他眼珠一轉,小聲道:“陛下嫌棄奴才了?!?/br> 趙輔哈哈大笑:“你倒是委屈上了?!?/br> 季福做出一副委屈而不敢言的模樣。 笑畢,趙輔看向唐慎,語重心長地說道:“景則可曾責怪朕,今日賞賜群臣,偏偏漏了你?!?/br> 唐慎:“臣不敢,為陛下分愁解憂,是臣的榮幸?!?/br> “那也不能虧待你?!闭f著,趙輔朝季福使了個眼神,季福立刻上前,朗讀圣諭:“門下,朕膺昊天之眷命,起居郎唐慎才思敏捷,能言善精,深得朕心。今擢升四品中書舍人,即日起任?!?/br> 唐慎雖然早有預料,但真正聽到這封諭令,還是吃了一驚。他心中百感交集,回憶起自己過去這一年經歷的往事種種,最后他抬起頭,做出茫然又驚喜的表情,望著趙輔。唐慎哽咽著嗓子道:“陛下……” 趙輔微笑道:“景則,怎的不接旨,可是不想要這個賞賜?” 唐慎立即行禮道:“臣謝陛下隆恩!” 唐慎接了旨后,再次回到起居郎的座位上。趙輔對他道:“讓景則去勤政殿,也算是朕的私心了。你瞧瞧這些地方官員寫的折子,什么‘嶺南枇杷甚熟,思君情切’,這種小事寫來告訴朕作甚!還有這個,滿目辭藻繁華,朕看得頭暈眼花,到頭來竟然只是為了祝朕兩個月后的生辰康樂。景則要是去了勤政殿,為朕審閱折子時,定能明白朕的心意,將折子上的意思簡明扼要地告訴給朕吧?!?/br> 趙輔這么說了,唐慎哪能再坐著,他又站起身:“臣定然不負圣命?!?/br> 趙輔望著唐慎,忽然道:“朕舍不得景則??!” 這話一落地,無論是季福還是垂拱殿中的另外兩個起居舍人,紛紛羨慕地看向唐慎。 趙輔這話一半真心,一半假意。一方面他慎是如今年輕一黨的官員中,少有的實干派,又跟在他身旁一年,經常能夠摸到他的心意。除此以外,他還是王溱的師弟,王溱是趙輔的心腹,唐慎也便沾了光,算是入了趙輔的眼。所以他真情實意地說出了這句話。 而另一方面,正因為唐慎在年輕官員中十分出類拔萃,他也要籠絡唐慎的心,讓他一心忠于自己。 果不其然,唐慎感激涕零道:“臣愿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趙輔露出滿意的笑容。 傍晚,皇帝進登仙臺修仙,半個時辰后。工部右侍郎兼大理寺少卿蘇溫允入宮,覲見皇帝。 唐慎與蘇溫允在登仙臺的殿門前相遇,太監進去為蘇溫允通報,蘇溫允就站在門口,與唐慎兩兩對視。 蘇溫允笑道:“聽聞今日清晨,唐大人擢升四品中書舍人,可真是恭喜了?!?/br> 唐慎行禮道:“多謝蘇大人。下官也祝賀蘇大人,擢升三品工部右侍郎?!?/br> 蘇溫允艷麗的目光凝視在唐慎身上,良久,他道:“從刺州回來后,我一直在想一件事。唐大人,若是那夜在驛館中,當真有人破門而入,將你我砍死于屋中。你說,如今該是誰帶著我們倆的尸體,回京攬功呢?” 唐慎:“未曾發生的事,蘇大人何須在意?!?/br> 蘇溫允盯著唐慎看了好一會兒,道:“明日唐大人就要去勤政殿赴任了,我在勤政殿等著你?!?/br> 不過多時,蘇溫允進入登仙臺。 登仙臺中,欽天監監正李肖仁正拿著一只玉碗,用竹葉沾上碗中的水,輕輕灑在趙輔的身上。大宋皇帝趙輔身穿道袍,端坐在太極八卦陣的正中央,閉目修仙。 蘇溫允到了后,也不說話,就在旁邊等著。 過了一刻鐘,趙輔睜開眼,道:“你先下去吧?!?/br> 李肖仁起初還沒反應過來,過了幾秒,他明白了趙輔的意思,立刻退出登仙臺。 趙輔抬眼看向蘇溫允,神色淡淡,仿若無情無欲的仙人。他開口說話,聲音在登仙臺中形成回響:“斐然何時來的?!?/br> 蘇溫允:“只站了一刻鐘?!?/br> 趙輔仍舊盤腿打坐,問道:“如何了?” 蘇溫允回道:“三年前的南方雪災貪墨案,只能查到謝誠,再往上,若不是沒有了,便是藏得太好,根本抓不住馬腳。臣無能,請陛下恕罪?!?/br> 趙輔微微頷首,好像在思索些什么。 “那場雪災波及甚廣,朝廷撥下兩百萬兩救災,僅僅一個謝誠,可是不夠吧?!壁w輔感慨道,但他并沒有再說下去,而是意味深長地說道:“我記得那年,姑蘇府倒是沒挨上雪災。果然是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唐卿便是姑蘇人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