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唐慎!你再這么奢侈下去,咱們那點家底早晚被你敗光!” 唐慎心想:就你那點私房錢根本不用他敗,加起來連燈油都買不了三兩! 作者有話要說: 唐慎:我尋思,咱家也沒錢啊。 唐璜:你可憋尋思了! 第2章 那老者和年輕人在涼茶鋪里坐下,要了兩杯涼茶。 唐慎收拾攤子,準備回家。忽然,他看見一個潑皮起了身,走進茶鋪。這是一個慣偷,他將右手悄悄地藏到身后,腳步放輕,接近那兩個外來人。 “要喝果汁么?” 慣偷潑皮一愣,停住腳步。 唐慎拿著兩杯果汁,放在老者和年輕人面前。他輕輕抬眼,掃了那潑皮一眼。 潑皮咬了咬牙,思量片刻,憤憤地轉身離去。 老者笑了聲:“謝謝這位小兄弟了,這果汁多少錢,我們倒是嘗嘗?!?/br> 老者神色平靜,深邃的眼中蘊含世事滄桑。 唐慎腦中靈光一閃:“您早知道?” 長衣青年道:“呵,哪來的小偷小摸,要真敢偷我們的東西,且試上一試?!?/br> 唐慎看著這人的虎口,發現上面全是老繭,竟然是個練家子。 “小子班門弄斧了?!碧粕鲬M愧道。 老者的目光在唐慎身上定了一定,對隨行的年輕人道:“這果汁色澤古怪,味道卻不錯,清涼解暑?!?/br> 年輕人立刻會意,拿出沉甸甸的錢袋,找了四枚銅錢遞給唐慎。 唐慎本不肯收,年輕人卻執意要給。不過多時,這老者與年輕人坐上馬車,離開了涼茶鋪。阿黃見人走了,趕忙跑過來,將唐慎手里的銅板收了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自己的破布錢袋里。 “人家給你錢都不要,唐慎,大傻子!” “他只給了四枚銅板?!?/br> 阿黃:“你是不是天氣太熱,腦子被熱傻了。咱們這果汁不就兩枚銅錢一杯,兩杯就是四個銅板啊?!?/br> 唐慎收回視線,看了自家meimei一眼,一臉恨鐵不成鋼。 “偉大的人物往往輕視巨大的酬報?!?/br> 唐璜:“啥?” 唐慎:“你怎么就叫唐璜?” “我叫唐黃怎么了,你是傻子和我叫唐黃有什么關系嗎?” 唐慎沒再回答,他嘀咕了一句“你才是傻子”,轉身離開。小姑娘瞪圓了眼睛,立即追上去,叫咧著硬要唐慎說清楚。 兄妹二人背著一個竹籮筐,并肩走在田埂上。夕陽似火,胭脂紅橘,很快天便黑了。 《唐璜》第九章 、第六節:偉大的的人物往往輕視巨大的酬報。 能給出四枚銅板,說明這老者和年輕人在進入涼茶鋪時,便注意到了他們兄妹,知道果汁的價錢。明明看到兩兄妹衣著樸素,不多家財,依舊只給四枚銅錢,是君子如水,也是尊重。 唐慎仰天長嘆。 您倒是別尊重我,您趕緊用錢砸死我??! 唐慎郁悶地回到家,所幸很快有了好消息。 村長帶著一個漢子在家門口等候多時了。唐璜下意識地抱緊自己的小籮筐,里面還有幾杯果汁。唐慎卻目光一亮,他走上去,乖巧地喊道:“村長伯伯?!?/br> 村長笑道:“小唐郎,這才回來?” 唐秀才被村里人稱為唐郎,有些人便稱呼唐慎為小唐郎。 ……小螳螂。 聽到這個稱號,唐慎已經從一開始的面容扭曲,變成現在的波瀾不驚。他道:“村長伯伯有事找我?” 村長:“下個月吳縣的廟會,定在了我們趙家村。你那果子汁十分好喝,又解暑消渴,我與其他村里人商量過了,從你這訂二十斤果子汁,廟會上給鄰村那些人嘗嘗。你可做得出來?自然,價格上不會虧待了你們,就定兩吊錢?!?/br> 唐璜驚喜地睜大雙眼。 唐慎卻仿佛早有預知,他答應下來,承諾廟會前一定做好果汁。 等村長走了,阿黃興奮難耐:“唐慎,兩吊錢,三百二十個銅板,咱們下半年都不用賣果汁了!” “你以為我為什么給村長送了八天果子汁?” 唐璜:“???” 唐慎:“廣而告之,是為廣告。酒在深巷無人識,去,給我熱個粽子,我就告訴你?!?/br> 唐璜竟然沒動。 唐慎走了一半回頭看向自家meimei,只見小姑娘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忽然道:“我懂了!” 唐慎:“?” 你懂什么了你懂。 未來一個月的果子汁有了著落,不用再背著籮筐去涼茶鋪賣果汁,兄妹二人卻也不能閑著。他們要釀果汁。第二天,唐慎用布細細地蓋住了釀造果子汁的瓦缸,檢查了沒有空氣漏風,他用竹筒接了幾杯果子汁,出門了。 來到村子西口的學堂,還沒進屋,孩童們的讀書聲便傳了出來。 他們個個搖頭晃腦,大聲背誦著《論語》。管他理解不理解,先背了再說。 唐慎透過窗戶看了看,沒看到曾夫子,估摸著先生應當在里屋休息。他輕車熟路地走到里屋,敲了敲門。里面說話的聲音頓時一停,曾夫子大聲道:“誰啊?!?/br> “先生,是我?!?/br> 曾夫子沉默了片刻,屋子里傳來細語:“是老夫一個學生?!?/br> 又過半晌,曾夫子高聲道:“進來吧?!?/br> 唐慎推開門,只見里屋光線昏暗。高堂上,曾夫子坐在右側,左側坐著一個朦朦朧朧的身影。唐慎走進屋,再抬眼一瞧。 竟然昨日涼茶鋪中的老者! 那老者也認出了唐慎,兩人皆是一怔,沒有開口。 唐慎將竹筒放到桌子上:“給您帶了點果子汁,今兒個熱,解暑?!闭f罷,就退場離開。 誰料曾夫子突然道:“你這小子,到底何時回來讀書!” 這一開口出乎了所有人預料。 唐慎本以為曾夫子在接待貴客,自己進屋已經是打擾,所以不說二話,放了東西就走。誰曾想曾夫子竟然會在這種時候讓自己回來讀書,他一時進退為難,不知該走,還是不該走。 那貴客卻很快平靜了神色,仿佛明白了什么。 曾夫子道:“讓先生見笑了。這小子名為唐慎,今年十三,去歲以前,一直在我這讀書。一年前,他父親染病去世。他父親也是個秀才生員,去世后,這唐家小子與meimei相依為命,便沒再讀書。老夫憐惜他天資聰穎,《論語》、《中庸》一點就通,實在舍不得這根好苗子?!?/br> 唐慎驚恐地看向曾夫子。 《論語》、《中庸》一點就通? 我不是,我沒有,您別瞎說! 您吹牛吹破了,可別帶上我??! 原本貴客老者并未對唐慎太過上心,聽了曾夫子的話,他目露揶揄,開口道:“年方十三,精通《論語》、《中庸》?” 唐慎本想說“您別聽曾夫子瞎說”,可曾夫子對他擠眉弄眼,一副:小子這是你的機遇,別說我沒帶上你。 唐慎默了默:“古有趙則平半部《論語》治天下。僅《論語》一書,便夠世人品讀一生。小子不才,不敢說精通,只說倒背如流?!?/br> 貴客笑道:“倒背如流?” 唐慎背脊筆直,不卑不亢:“是?!?/br> “那你且倒背一篇,《論語·述而》?!?/br> 唐慎張口便來:“安而恭,猛不而威,厲而溫子,七十三……” 村口學堂中,孩童們早已讀完課。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好奇地跑到里屋旁,不敢敲門,卻各個緊貼著窗戶,聽里面的動靜。 屋子里,唐慎越背越順,越背越暢快。 《論語·述而》,共三十七句。他背得酣暢淋漓,學文二十年的書生恐怕都沒他背得這么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明明背的全是反的,他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義正言辭,字正腔圓,仿佛自己背的才是真正的《論語》。 “……作不而述,曰子,一?!?/br> 等他背完,學堂內外一片死寂。 屋外有小童道:“先生教的不是這樣的啊?!?/br> 一直跟在老者身旁的年輕人也嘀咕道:“這小子怎么還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br> 背完書,唐慎立刻俯首躬身,又是謙卑模樣,與剛才背書時意氣昂揚、風采卓絕的少年郎截然不同,收斂住全部氣色。 過了一會兒,老者問道:“為何不讀書?” 他沒問唐慎是不是交不起束脩,曾夫子這么迫切地希望唐慎回來讀書,還敢在他面前說出這話,以此逼迫唐慎,同時讓自己注意到這個唐家小子,定不會因為束脩不夠而不收對方。 曾夫子焦急極了,他努力地給自己的得意門生使眼色。 唐慎心里嘆了口氣。 他能倒背《論語》,是因為穿越后,不知是不是穿越金手指,他對看過的書、背過的東西,一字不忘。 但是讀書一事…… 唐慎鎮定道:“敢問先生,天下書生,讀書為何?” 這個問題無比簡單,屋子外就有小學童積極地回答:“考功名!” “當官!” “賺大錢,養我爹我娘!” 曾夫子氣得甩袖:“朽木不可雕也?!彼鲩T把那群頑童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