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是鋼筋鐵骨的美人、獸世美食寵婚日常、悍婦她來搶男人了、山河不夜天[穿越]、不過是想勾引你、老實人不背鍋[快穿]、愛神今天也在修羅場里掙扎、我的大狼狗總裁、傲嬌皇帝追妻手冊、嫁給偏執大佬后
鼠有鼠道,鄭旺得知女兒進了東寧伯府之后,學習規矩,最后被伯父小姐看中,去了書房侍奉筆墨,小姐賜名金蓮。 就這樣,旺女兒成了鄭金蓮。 再之后,不知為何,東寧伯府將鄭金蓮作為禮物,送到了沈通政的府邸。 大明通政司是情報機構,錦衣衛是搞大案子,通政司則是事情無論巨細,類似糧食和蔬菜的價格等,皆報給皇上知曉,倘若民間有什么案子,或者百姓要舉報官員,皆可以通過通政司。 所以,通政司是直達圣聽的部門,東寧伯府都忌憚通政司。 至于為何將家里美婢送給通政司通政使沈大人的家,傳達消息的人也不知道。 鄭旺于是盯上了沈通政府邸,打聽之后,得知沈通政將鄭金蓮送入了宮廷! 發達了! 鄭旺心想,傳說皇宮里馬桶都是金子做的,女兒在宮里當差事,我要她偷個金馬桶出來,以還給我這個當父親的養育之恩,不過分吧? 鄭旺是個善于鉆營之人,否則他一個飯桶不會在軍里混了這么多年軍余還沒有被裁掉。 鄭旺把破家全部典當了,連不到二十出頭的老婆也賣了換錢,湊了一筆錢,伙同兩個酒rou朋友——錦衣衛舍余(舍余也是臨時工)妥剛和妥洪兩個兄弟,走了一個在乾清宮當內使的底層宦官劉山的路子。 劉山雖然官職低微,內使只有九品,連太監都算不上,但是劉山在乾清宮是效力于御前的,經常見到弘治帝和張皇后。 弘治帝一生只有張皇后一人,六宮無妃。 劉山得了銀子,問:“你女兒叫什么名字?” 鄭旺說道:“鄭金蓮?!?/br> 劉山:“宮里叫金蓮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你仔細一點,體貌特征什么的說清楚?!?/br> 鄭旺說道:“我女兒命大,小時候出痘,燒了七天七夜,活下來了,右邊肋骨下有一片出痘的疤痕。還有,我有一回喝多了,提茶壺的時候不小心,潑在她的背脊上,背上留下燙傷的疤痕?!?/br> 過了幾日,劉山帶來好消息:鄭金蓮居然在張皇后跟前當差了!皇后很喜歡她。 鄭旺狂喜萬分,寫了一封聲淚俱下的悔過信,并托付劉山捎帶一些家鄉土物吃食等物給女兒。 又過了幾天,劉山從宮里帶出來一些布匹、衣服、靴子,說是鄭金蓮回贈給父親的。 一來二去,父女通過劉山重新走動起來了。 張皇后生下嫡子朱厚照,并且不到一歲就封了太子。 但是劉山卻對鄭旺說,太子朱厚照其實你女兒生的,記在張皇后名下而已。 鄭旺起初不信:弘治帝六宮無妃,只守著張皇后一人,張家得以雞犬升天,兩個弟弟張鶴齡和張延齡都封了侯爵,風光無限。 此事人盡皆知,世人無不贊揚弘治帝專情,一人一世一雙人。 劉山說道:“皇上因前朝萬貴妃之禍,最厭惡寵妃姬妾,但是張皇后生的長子夭折,遲遲沒有懷孕,為了子嗣,張皇后就把金蓮推到龍塌上,借腹生子?!?/br> “皇上擔心金蓮得子便猖狂,重復萬貴妃之禍,于是沒有給金蓮任何名分,對外也只說是張皇后生的?!?/br> 按照劉山的說法,弘治帝和張皇后想要帝后一人一世一雙人的名聲,也想要兒子,于是把溫順懦弱聽話的金蓮當成了生育工具,借腹生子。 劉山叮囑鄭旺,此事是宮廷絕密,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千萬不要對外張揚。 我是太子的姥爺了! 鄭旺狂喜,他那里記得劉山的囑咐?立刻發瘋似的逢人就說太子是他外孫。 由于帝后多年不育(不是不孕,張皇后懷過,也生過,但是都夭折了),借腹生子也很正常,畢竟無論太子生母是誰,張皇后都是他的嫡母,他只有一個母親。 人們紛紛給鄭旺錢財奴婢,討好他,就連皇室齊駙馬家的兒子也聽信謠言,送了鄭旺一張豹子皮、一副鑲嵌寶石的馬鞍,以及一套羅紗衣。 為什么送禮的物品那么清楚? 因為鄭旺得志便猖狂,送禮的人太多了,他覺得將來等太子長大或者登基了,一定要給這些人封官,他這個當姥爺的才體面呢,所以,無論什么人送禮,送了什么禮,他都偷偷記在本子里,編了一部書,叫做《聚寶歷》! 送禮的人并不知道鄭旺會傻成這樣,反正后來這事滿城風雨,弘治帝下令東廠徹查此事時,東廠從鄭旺那里翻出的《聚寶歷》足足記載了六百多個人! 東廠將劉山,鄭旺,以及錦衣衛兩個臨時工妥剛和妥洪等人抓捕歸案,由弘治帝親自審問。 鄭旺大呼冤枉,反復說自己女兒是太子生母。 張皇后把鄭金蓮送到東廠,當場脫衣驗身,結果肋骨下并沒有出痘過的疤痕,脊背也沒有開水燙過的疤痕。 鄭旺說這個鄭金蓮是假的,根本不是他女兒。 鄭金蓮大哭,說父親收錢的時候認她這個女兒,如今下了大獄,就不忍她了,又道她十二歲時就被賣到東寧伯府當丫鬟,如今十來年過去,她的相貌已經不復昨日的黃毛丫頭,故父親不認識她。 鄭旺破口大罵:“呸!冒牌貨!我生的女兒,化成灰都認得!” 這就是明朝著名的“鄭旺妖言案”,關系到正德帝的身世。 最后主犯鄭旺、宦官劉山、兩個錦衣衛臨時工妥剛和妥洪以妖言惑眾的罪名判了死刑,其中,劉山死的最慘,是凌遲處死,活活剮了一千刀之后才砍頭。 其他傳謠的、送禮的從犯也都判了杖刑和發配邊關等徒刑。 由于弘治帝早年被萬貴妃迫害的原因,他大體是個善良心軟的帝王,從他死后謚號為“孝”,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可是對于“鄭旺妖言案”,弘治帝突然用了雷霆手段和凌遲等重刑,尤其是劉山被割了一千刀還沒有死的慘狀,當天圍觀行刑的群眾紛紛膽寒,從此對“鄭旺妖言案”三緘其口,不敢再公開談論了。 這也是為何死了好些人,沐朝夕卻從未聽過此事的原因。 但是,嘉靖帝登基之后,陸炳掌控錦衣衛,許多塵封已久的案子和卷宗得以解密,陸炳手上甚至有鄭旺寫的《聚寶歷》賬本。 因關系到先帝身世,陸炳對此印象頗深,所以沐朝夕一提到“金蓮”二字,他就立刻能想到“鄭金蓮”。 沐朝夕覺得疑點重重:“白術一個女醫,和鄭金蓮是什么關系?” 陸炳興奮的搓手,“白術忠心正德皇帝,她在后宮十年,敢扇正德帝耳光,可見正德帝對她是十分縱容的,或許正德帝和她提過身世機密鄭金蓮,或許真就是他的生母,白術就替他祭祀鄭金蓮,所以祭文里會有‘金蓮’二字?!?/br> 陸炳越說越是相信,“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一般人選擇效忠新帝——你看麥家父子變的多快,就連夏皇后昨晚也敢找借口把張太后安插甘露殿的耳目趕出宮了,這分明是向皇上示好的意思?!?/br> “可是只有白術一人除外,白術懷疑正德帝的死亡是有人故意謀害,居然敢冒著殺頭的風險,偷盜龍體尋找真相,為此,還和十年夫妻麥廠花和離,是什么讓她奮不顧身,尋找真相?可見白術和正德帝的關系不一般啊?!?/br> 陸炳覺得白術去咸安宮祭祀,是從側面證明正德帝是宮女鄭金蓮所生的秘聞。 沐朝夕還是云里霧里,問道:“鄭旺妖言案之后,那個鄭金蓮去了那里?” 陸炳說道:“她惹了天大的禍事,但是一切都因她貪得無厭的父親所起,張皇后——也就是現在的張太后網開一面,賜了一些金銀,放她放出宮了,從此杳無音訊?!?/br> 沐朝夕又問:“鄭旺被砍頭,鄭金蓮沒去收尸嗎?” “卷宗上沒有記載,但是——”陸炳說道:“鄭旺雖然判了死刑,但是沒有像其余主犯一樣立刻執行,而是關押在監獄里,關了十來年,直到正德皇帝登基,大赦天下,鄭旺也獲赦出獄了,可是貪婪的人永遠不知道滿足……” 鄭旺出獄之后,不僅不悔改,反而變本加厲,他不知怎么找到了一個同鄉,叫做王璽,也不知怎么就在皇宮層層把守之下,居然潛入進了東安門,并且大聲高呼當今國母鄭金蓮被張太后借腹生子,幽禁宮廷多年,實乃當今圣上正德皇帝的親生母親! 鄭旺大聲嘶吼,他要見皇帝!他要見女兒鄭金蓮!他要揭穿張太后的謊言!他女兒金蓮應該封圣母皇太后、他是皇帝的親姥爺等等。 當時執掌東廠的還是臭名昭著的八虎之首,太監劉瑾。那時候的麥廠花還在司禮監內書堂讀書呢。 正德帝命令東廠徹查此事,劉瑾將鄭旺和王璽逮捕,嚴刑逼供,發到刑部,刑部按上一個妖言惑眾的罪名,判了兩人斬首。 沐朝夕恍然大悟:“原來鄭旺是劉瑾弄死的?!?/br> “不不不?!标懕B聲道:“不是,是正德帝下令弄死的,大明所有死刑犯最后都交給皇上朱筆御批,一般一批需要執行死刑的卷宗里,除非罪大惡極,為顯示皇恩浩蕩,一般不會全部批準執行死刑,而是挑幾個剩下,等下一年再批?!?/br> “鄭旺和王璽當年就執行死刑,肯定是正德帝讀過卷宗之后用朱筆提的批準死刑。弘治帝只是判了死刑,一直拖著沒有執行,但是正德帝剛剛登基,就立刻執行了鄭旺的死刑,這說明什么?” 沐朝夕聽懂了陸炳的興奮:“正德帝心虛,他怕真相泄露,所以殺了親姥爺鄭旺,以絕后患?!?/br> 作者有話要說:鄭旺妖言案是明朝著名的奇案,并非舟瞎編的哈,本章關于此案的描述基本和歷史差不多,細節處有所改動。 離真相只有一步之遙了各位!許多讀者已經猜中了。 第41章 長公主殿下 陸炳難得比手下聰明了一次, “不是心虛,正德帝無論庶出或者嫡出,只有他一個活著的皇子,他的皇位無可置疑,正德殺鄭旺,是因為他必須恪守孝道。他下令殺了鄭旺,正好證明鄭金蓮確有其人?!?/br> 鄭旺妖言案橫跨弘治、正德兩個年代。 不管是什么原因, 弘治帝拖著鄭旺的死刑遲遲沒有執行,他肯定知道新天子登基,一定會大赦天下,鄭旺會獲得自由,所以,弘治帝是有心對鄭旺網開一面,故意讓正德帝放了他的。 倘若鄭旺出獄后老老實實過日子, 都不會遭來殺身之禍,可是他沒有,繼續作死——是誰給他那么的勇氣? 唯一的解釋,就是鄭金蓮的確是正德帝的生母,鄭旺覺得, 無論如何,正德帝不會殺了自己親姥爺。 如果弘治帝殺了鄭旺,將來正德帝知道真相, 恐怕會有怨懟之心,畢竟是血親關系, 所以弘治帝一直沒有核準鄭旺的死刑,等著借著正德帝之手,在大赦天下時放了自己的外祖父。 然而,鄭旺獲得自由后,比第二次更加變本加厲的作死,居然跑到皇宮門口大呼鄭金蓮的名字,罵張太后借腹生子。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正德帝是否知曉鄭金蓮的存在,他都必須處死鄭旺——因為要顧忌張太后的面子,還有帝后一人一世一雙人的人設不能崩,否則就是他不孝。 張太后不承認鄭金蓮的存在,那么她就不存在。 即使鄭金蓮是真的,張太后才是正德帝的嫡母,正德帝剛剛登基,他的孝只能給張太后,至于鄭旺,從封建倫理上說,正德帝名分上的外祖家是張太后的娘家張家,他鄭旺算什么東西? 而且,父親弘治帝當年也是判了鄭旺死刑——哪怕一直沒有執行,也是告訴正德帝,弘治帝是不承認鄭金蓮的存在。 正德帝剛剛登基,出于孝道,他是不能違抗父皇母后的意愿的。 所以鄭旺必死無疑。 沐朝夕沒想到他一次偷窺,就揭開了塵封已久的謎團,陸炳興奮的蒼蠅搓手,迫不及待的要告訴嘉靖帝,“張太后總是仗著輩分欺負皇上和太后,呵呵,這下我們也有由頭對付張太后了,明明是去母留子,還裝什么一人一世一雙人的皇后,愛情她要,兒子她也要,做人不要太貪婪?!?/br> 沐朝夕說道:“兩次鄭旺妖言案,人證早已死絕,即使是真的,又有什么用?!?/br> 陸炳對著仁壽宮方向冷笑道:“不能總是她惡心我們,也要她嘗一嘗被惡心的滋味,之前總是仗著輩分欺負人,我們太后剛進宮的時候,她卻以接見藩王妃的禮儀接見我們的太后,以此侮辱太后,我們太后為了顧全大局,沒有當場翻臉,對她行參拜大禮,此等侮辱,我畢生不忘,主辱臣死,我定要為太后找回面子?!?/br> 言罷,陸炳轉身去乾清宮告訴嘉靖帝這個大好消息。 沐朝夕卻攔在前面,“大人,這個鄭金蓮……只生了正德帝一人?卷宗里還沒有其他記載?” 陸炳此時迫不及待,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沒有,如果還有其他子嗣,皇位還輪得到咱們皇上?你如今是指揮僉事了,錦衣衛各種卷宗檔案你都有權查閱,你自己去看?!?/br> 陸炳步履如飛,他終于是個有用的奶兄了。 沐朝夕卻若有所思:剛才陸炳其實沒有聽懂他的問話,鄭金蓮生了正德帝一個兒子,她還有無其他子女? 這女人生孩子,男女參半,并非只是指兒子,女兒也有可能。 沐朝夕之所以會這么想,是因為以他對白術的了解,白術絕非愚忠之人。 白術天生涼薄,不像為了一個忠字,而冒著殺頭的威脅去偷盜龍體。 更不像為了一個忠字,巴巴的找祭祀福神的借口,沐浴更衣,去西南角的咸安宮設香案,寫祭文。 當了半個月的貼身保鏢,沐朝夕對白術有所了解,白術這個人除了對醫學有追求幾乎廢寢忘食,她對其他方面懶得出奇,懶得經營婚姻和感情,和離之后沒有絲毫和麥廠花復合的意思,她能躺著絕對不坐著,真是推倒的油瓶都懶得去扶一扶的主。 為你偷尸,為你給你親娘寫祭文,沐朝夕回想那晚白府喪尸驚魂夜,他吹奏葉片,吸引來了匍匐前行的正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