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書迷正在閱讀:前夫攻略、不準影響我學習!、最佳作詞、修三代的修真之路、重生后世子忙于追妻、我生了五個大佬替我去宮斗(清穿)、小溫暖(作者:鹿隨)、大明女醫對我動手了、你是鋼筋鐵骨的美人、獸世美食寵婚日常
尹家老太太看出了江大海還有錢文芳的不自在,干脆就多和江心怡說話。 年齡大的人,就喜歡這種顧盼神飛精氣神足的小姑娘,屢屢被江心怡逗得笑起來。 等到大圓盤桌子擺好了飯菜,尹家老太太扶著江心怡的手站了起來。 呼啦啦一大家子上桌吃飯。 尹臨川和江千柔是坐在一塊兒的。 江心怡上次想的是,要是有這樣的神仙姐夫珠玉在前,自己找的對象豈不是被遠遠比下去。 尹家小輩也是亞歷山大,江千柔這樣優秀,找得對象好像不管怎么樣都會被這位小嫂子比下去…… * 元旦一場大雪,然后就是放晴,等到大年初三這一日,又開始飄起了雪花。 等到尹臨川過來接江千柔到尹家走親戚,小區里不少人都見到了這位英俊后生。 當著尹臨川的面,只是熱絡地打招呼,等到人走了,就開始議論起來。 “小江才大二吧。這么快就要到男方家里去過年,這是好事將近?馬上就要結婚了?” “才大二,不會這么快吧。這么早就去男方家里,是不是有點不合適?就算是男方家里條件好,也不能這樣急吼吼的,姿態不好看,女方多少得端著架子才行。不過也可以理解,我差了一下,嘖嘖,這個尹家,還真有錢!” “什么姿態不好看,這是要結婚了,酒店都已經訂了。再說了,別看小江是大二,那可是等于別人的大四,別忘了,小江要論文答辯,今年夏天就要畢業了?!?/br> “是啊,柳家的,你剛剛說得話不對,咱們小江還用攀附豪門?我聽我孫子說,那個什么《科學》雜志,很厲害很厲害,小江才大二就做出這樣的成就,以后還要上新聞聯播的?!?/br> 作者有話要說:雙方父母都見面了,預告一下,還有3章,本文就完結了 第111章 論文 從2月開始,物理學院的學生就開始了論文準備階段。 尤其是已經把論文先提交給導師看的,要是不合適,甚至這個時候緊急開始新項目還來得及。 物理學院的大四學生,一半是早已經在上學期把實驗做完了,論文也準備的差不多,開始按照畢業論文格式修改,開始查重、制作ppt。 在文印店里,很多大三開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同學,也碰頭了。 在調整格式的時候,難免說起了這次跟著一起答辯的大二江千柔同學。 大學只要學分修滿了,就可以提前畢業,不過提前畢業要經過學院還有校方的審核,折騰來折騰去,很多可以提前畢業的學生覺得麻煩,干脆在已經修滿了學分的時候,自行進實驗室。 在這種情況下,大二的學生就直接要跟著他們一起答辯,議論了起來。 按照他們的想法,江千柔直接用上一年的課題,那個上了《科學》的論文進行答辯,畢業也就是走一個過場而已。 “是新的課題?!币粋€黑框眼鏡男生說道,“我聽唐院長說的,江千柔的課題是新項目?!?/br> “那會不會有點緊啊,中科院各個科研所,一個項目做很多年都有可能?!?/br> “階段性的實驗結果也行啊。反正江神也有這個本事?!?/br> 在文印室里碰了頭,這幫學生又散開了,他們都有各自的事。該準備托福的準備托福,在外面做實驗的風塵仆仆離開,還有人要考公務員,開始進行面試的培訓,當然也少不了有些人要參加校招,繼續回宿舍修改簡歷。 大四學生的論文像是雨后春筍一樣,一股腦地送到了各位導師的辦公室里。 不過江千柔的論文還沒有送來。 * 空間科學中心 荀景瑟開完會,聽到了褚院士給江千柔還布置了不少任務,眼皮子不由得一跳,等到散會了之后,私下里提醒江千柔,“你的畢業論文準備的怎么樣了?” “還沒開始?!苯岷苷\實地說道,“等這階段結束了之后,我再開始準備,我已經和老師說過了?!避骶吧刮豢跊鰵?,對這位大二的小學妹,也是給跪了,都到了三月了,居然論文連個雛形都沒有,“會不會太晚了?” 看著學妹白白凈凈的臉,荀景瑟有點想讓小師妹加班加點,折騰一下畢業論文。 江千柔笑了笑,拍了拍師兄的肩膀,“放心吧,等到計算機跑出來了結果,我就寫?!?/br> 武吉探出頭,“小師妹沒問題的,《科學》的論文,都是她自己折騰出來的,畢業論文沒問題?!?/br> 這種學術期刊,不難,但是畢業論文,什么字體大小,什么序號,什么排版,都有講究,一想到當時折騰畢業論文,感覺半條命都沒有了,荀景瑟還是不太贊同,不過江千柔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武吉也這樣說了,只能夠算了。 有條不紊地做到了四月,在京都大學已經開始答辯的時候,褚院士的實驗室里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 上一次的項目是要構筑模型,證明場的存在,由于有場的存在,按照譜系分析,應當是有中性粒子的存在。 這一次設置實驗,就是想要找到這種中性粒子。 江千柔脫下了實驗服,“老師,我論文寫完了之后,發給您看?!?/br> 褚魚生看著江千柔,真是后生可畏,上個實驗,原本是要做維度空間方向,江千柔其實準備了兩篇論文,一篇是維度空間,另一篇那就是關于場的存在,中性粒子方向。 兩篇論文都發給了《科學》,但是關于場的論文,審稿人給的意見是十分大膽的設想,但是實驗部分支撐不足。 沒上《科學》,論文也沒有繼續往其他期刊投稿,而是由褚院士拍板,牽頭了新的項目。 上一次江千柔是后加入的論文組,組里原先牽頭人是荀景瑟,他的論文切入點和江千柔不同,在褚院士改了之后,沒上《科學》這種級別的期刊,上的差不多影響力因子在2.2的《物理進展》這本期刊上。 江千柔進入到了閉關準備論文階段,其實撰寫論文,也是一種學習。 微觀粒子的存在,里面用了大量的數學模型,其實數院的于教授說得很有道理,數學是基礎之中的基礎,江千柔還當真考慮研究生階段要不要雙修一個理論數學的碩士學位。 等到論文寫完,一邊把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 一直沒有放下的專業英語就在這個時候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過目不忘的能力助力,一回生二回熟,江千柔不過是兩天功夫就寫好了,用了一天時間,用上次老師修改的論文意見,直接把英文論文修好。 等到發郵件了之后,再按照畢業論文的要求,把荀景瑟看來十分繁瑣的論文格式要求飛快搞定。 褚魚生在看到了江千柔的論文之后,發現這孩子的用詞比上次的論文上了一個大臺階,根本沒什么好大修的地方。 抓了幾個無關痛癢的小問題,就讓江千柔發郵件投稿。 江千柔得到了褚院士的回復,就說道,“畢業論文我也準備好了,打算回學校一趟?!?/br> “行?!瘪以菏啃χf道,“我瞧沒什么問題,說不定這次你答辯的時候,正好《科學》也過稿了?!?/br> 這一次褚院士也加入到了畢業論文答辯導師的隊伍里,不過沒和江千柔說,至于說江千柔畢業論文,他也沒準備看,英文論文都已經要投稿了,中文的無非是按照學校格式修改,沒什么問題。 江千柔在和褚院士請假了之后,收拾好了東西,就帶著u盤到學校的文印室里打印畢業論文。 文印室的老板娘盯著江千柔,按道理這么漂亮的女生,要是打印過論文,她肯定有印象,在用電腦看江千柔的排版,沒什么問題,打印的時候就說道,“你是第一次過來打印論文?” “是的?!?/br> “我說呢,”老板娘笑著說道,“你要是以前打印過,我肯定有印象。不過,你是不是太晚了一點啊,我看很多人都已經來來回回修改過好幾次了?!?/br> 江千柔:“之前實驗成果沒有出來,對實驗有信心吧?!泵佳蹚澠饋?,笑著說道,“應該問題不大?!?/br> 老板娘看著江千柔直接要求打印了十本論文,小姑娘對自己確實很有自信啊。 小姑娘唇紅齒白,笑起來的時候就更討喜了,老板娘結賬的時候,都給江千柔抹去了零頭。 等到后來,老板娘看晚間新聞,發現了熟悉的面孔,一拍大腿,認出了江千柔。 難怪小姑娘這么有自信,實在是能力擺在這里。 第112章 求婚 其他人的論文都是送到各自導師那里,江千柔拎著文印店老板娘送的購物袋,里面裝的是十本論文就到了輔導員的辦公室。 輔導員在之前接到江千柔的電話,這會兒正好就是約定的時間,直接把人帶到了副院長的辦公室里。 唐院長把論文簡單翻了一下,問道,“褚院士看過了沒有?” “畢業論文沒看過,不過,有一份英文版的看過了?!?/br> 輔導員咋舌不已,唐院長看著論文,就知道分量不輕,聽到了江千柔的話,聲音都放得柔了,“還是投稿給《科學》?” 江千柔:“這篇論文的1.0版本,給《科學》那邊投稿過,他們表示很感興趣,因為少了數據支撐,沒過稿,這次實驗補上了,就投稿過去了?!?/br> 唐院長看著江千柔,又是驕傲,又是遺憾,驕傲得是這是他們物理學院的人才,遺憾的是,不如褚院士下手早,江千柔去的是空間科學中心,而不是在本校讀研,開口說道,“上次的論文帶過來了嗎?” 電子版就在u盤里,直接在院長辦公室里打印了出來,唐院長比照翻閱,還讓江千柔留了這一次英文版的電子版。 “論文很不錯?!碧圃洪L笑著說道,“期待你的答辯,到時候時間安排出來了,你和楊老師聯系?!?/br> 楊老師就是江千柔的輔導員。 等到輔導員和江千柔離開了辦公室,唐院長就在這一次論文答辯的導師群里發了消息。 【江千柔的論文送過來了,我發到群里?!?/br> 用電腦登錄了微信,直接把電子版的畢業論文發送到了群里。 褚魚生也在這個群里,他這一次進入物院的畢業論文答辯小組里,純粹是給自家學生撐面子的。 江千柔的學籍在京都大學,實際上一直跟著他在學東西。 看著群里討論的熱火朝天,笑呵呵地正要打字,就看到了唐院長發了微信:【剛剛小江過來的時候說,英文版的已經給《科學》投稿了?!?/br> 褚魚生的消息編輯到了一半,就被其他人@了。 【恭喜褚院士啊,這次上《科學》有沒有把握?】 【中文版的論文寫的很好,英文版的在哪兒?】 【呦,小姑娘很厲害,褚院士真的是挖了我物院的超級好苗子啊?!?/br> 褚魚生刪除了自己原本要發的消息,看到了諸位教授有些酸溜溜的,心里頭十分舒坦,【我就是運氣好,上次投稿,《科學》方面說是數據不足,這次過稿的概率很大?!?/br> 諸位教授就開始討論起來,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過稿,以及江千柔的答辯安排在什么時候。 正式答辯時間是定在半個月以后,商議之后,干脆就把江千柔給暫定在了第一個答辯。 如果要是《科學》那邊給過稿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時間。 * 諸位教授算得時間不錯,就在答辯的前一天,《科學》時隔大半年,再次刊登了來自華國的論文。 又是這個京都大學的大二學生! 媒體們再次沸騰了起來,記者們這次學乖了,不去京都大學,而是直接跑到了空間科學中心里,誰知道還是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