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真是怎么回答都是送命題! “她長得又不好看,我干嘛相中她?我就喜歡你這樣的,你怎么都最好!”這年頭兒流行含蓄,但是姜城可知道,他媳婦兒不喜歡含蓄。就這樣實實在在的表白才最得她的心。 果然,唐妙揚著嘴角笑了出來。 小棠棠和小狼一看就知道,這是“男生愛女生,女生愛男生?!眱蓚€人可受不了他們膩乎,手牽手進了家,打算再“探險”一下呢! 兩個小崽崽走了,唐妙又錘了姜城一下,說:“你看你!把孩子都說走了?!?/br> 姜城:“那是他們懂事兒?!?/br> 唐妙哼了一聲,不過她倒是又提起陶小丫,她說:“我看陶小丫手里提著東西,她是回娘家?” 提起這個,姜城嘴角抽搐一下,他最近兩邊忙著,每天真是沒說幾句話倒頭就睡,倒是忘了這個事兒。 “她應該是去老陶家送吃的?!?/br> 唐妙:“???” “咱娘不是不給陶狗剩兒小香螺吃嗎?他們家傍晚就去河邊了,說是要把所有的小香螺撿光了扔掉。天氣這么熱,暴曬一天就得臭了,估計兩天就得招蟲子。你說他們壞不壞!” 唐妙翻白眼:“這不癩蛤蟆上腳背,不咬人膈應人嗎?他們自己不吃還要霍霍東西,老天爺咋不一道雷劈死這缺德的呢?”不得不說,唐妙真是章荷花的兒媳婦兒啊,深得她的真傳了!罵人都是如出一轍的! 姜城點頭:“可不,所以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你還記得吧?那天晚上……” “下大雨了!”唐妙突然就想起來了,噗嗤一聲噴了出來。 姜城無奈的抽著嘴角說:“人家要頂著大雨干活兒呢!最后還是大隊長和大隊部的幾個人把他們罵了才回家,不過就那個,據說也頂雨干了半個多小時,快一個小時了。要不是村長攆他們,他們還不走呢!聽說他們撿了半筐小香螺了,不過忘拿了。第二天去找筐,那筐都被雨水和河水沖刷成破爛貨了!這么一場大雨,他們又折騰了一天,可不就立刻全家倒下,一家子都病了,到現在都半個多月了,陶老太還沒咋好利索呢!” 唐妙驚呆了! 從來不曾見過這樣的。 他們家要是給大隊干活兒能拿出這個氣勢,那么何愁不成為富裕戶??! 這真是……她默默望天,說:“牛逼!” 為了干壞事兒,為了損人不利己寧愿冒雨干活!實在是讓人不能評價。 突然間,唐妙似乎想到了什么,她說:“那啥,那天早上我撿到的小半筐小香螺……你說,那筐該不會不是從上游沖下來,而是他們家的??!” 越想,越有可能! 姜城:“……” 唐妙:“……” 二人異口同聲:“做人果然不能做壞事!” 隨后,兩個人又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新房子蓋好了,唐妙準備的還算是頂豐盛的溫鍋宴,一些相熟的都過來趕了人情,一兩個雞蛋,一快小布頭,或者是一包鹽之類的,也有一些摳門一些,送的是自家炒的“茶葉”。 多多少少,今次姜城夫妻也都沒太在意了。 畢竟,喬遷之喜對他們來說真是極大的喜悅了。 自然,也少不得有一些說酸話的,畢竟姜城這么短短時間就能蓋得起這不錯的房子,那可不是小數目了!只不過,但凡說點酸話兒,都被章荷花懟到了南墻。 別人不要臉,章荷花是絕對不給臉的! 其實自從姜城開始蓋房子,好些個人都話里話外的打探過,熟悉的與不熟悉的都有。不過別人不扯開了說,姜城自然也不會扯開了回答。所以倒是沒有什么旁人知曉。 若說真正知道一點的,倒是大隊長了。 姜城要批地蓋房子,大隊長自然會多問問的。畢竟他也不希望姜城半途而廢。 正因此,姜城就把自己打死的毒蛇被藥廠收購的事兒說了出來,當然,他并沒有提在哪里打死的。而大隊長聽說是他們鄰居的親戚作為藥廠代表收購的,所以自然也就默認,是在鎮里打死的。 現在雖然不允許投機倒把,但是收購的藥廠是國有企業,據說還是他們省最大的藥廠,正是設立在他們這個市。 所以,這是十分合法的。 姜城向大隊長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收購票,不過他的收購票下半部分折在了后面,倒是沒有展示金額。要是換了農村不懂事兒的老娘們,怕是要打聽個準確的數兒了。但是他們大隊長是讀過書的,也不是那么混不吝的人。 畢竟,就算姜城不給他看,也是可以的!正是因此,他倒是沒一定追問那金額是多少,不過都夠蓋房子了,想來不是小數兒了。大隊長私下也有猜測,覺得估計得有一百塊! 要不然,姜城他們家起不來這個房子! 這房子蓋下來,連帶水井,一百七八十是有的,要不也得小兩百。姜城自己是說跟鎮里相熟的同事還借了一些錢,這話是姜城的托詞,但是大隊長卻相信了。 一來是一百塊已經是頂天的猜測了,畢竟現在收入水平就在這兒;二來也是因為,姜城借東西不難,姜城都能借來自行車呢!再借點錢,也不算什么。要是大隊長,想來也是敢把錢借給姜城的。畢竟有正式的工作,每個月穩定進錢。不愁不還。 有人私下議論,大隊長作為三大隊的頭兒,自然不會讓謠言亂飛,要是傳來傳去,傳的荒腔走板總是不利于安定團結的。畢竟,章荷花是個潑婦,老姜家又是一窩小子。 聽到有人嚼舌頭,大隊長也罵人:“整天就知道背地里嘀咕別人,人家在鎮里干活兒,同事鄰居都是吃公家飯的,人家能借到錢!你們能嗎?一天天的不知道好好干活兒,整天窸窸窣窣的就知道猜測別人家的事兒,我告訴你們,這么下去,你們一個個的非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最后就跟老陶家似的!” 幾個嚼舌頭的被大隊長逮著罵了,有點尷尬,囁嚅嘴角解釋著:“我們也就是隨便說說,哪兒能像他們家一樣??!” 大隊長冷笑:“等章荷花知道了,你們就跟他們家一樣了!” 真是,一句話就道破了天機。 確實,那潑婦,打不過打不過! 更不要說,她還有四個高壯的兒子和三個潑婦兒媳。 也不知道是大隊長說話有用還是大家真是對章荷花的彪悍而深感恐懼,酸話倒是不怎么能聽見了。 雖說新房子蓋好了,但是姜城他們夫妻都在城里工作,倒是也不能回來住。所以每天,姜家大房和二房都會過來做飯,大房占了左手邊兒的鍋,二房占著右手邊兒。 每天做完飯再端回家。 左右很近,也不防事兒。 當然,這倒不是為了占便宜,一般人家盤了新炕,開頭兒都是要多燒一燒才好。姜城他們不能回來,姜林個小子也不能做飯,所以自然還是他們大房二房過來。倒是也正好了,夏天熱得慌,做飯必不得要燒炕,本來就熱,還是熱炕,睡著忒不舒服。 他們過來做飯,家里也不用燒炕,也算是一舉兩得,皆大歡喜! 至于晚間,姜林偶爾會過來住,不是每天,他過來也是為了看房子。畢竟家里長久沒人,總是有些不放心的。但是姜城也警告了小弟一定不能帶人回來。 這一點,不用叮囑姜林也不會做的。 他這人總歸是不傻的!知道三哥意有所指,他自己嘿嘿的笑,說起自己喜歡的姑娘。這村里沒有大秘密,天長日久的,總歸會露出一點什么,姜林就是相中了村里知青點的一個姑娘,她叫楊鳳語。 楊鳳語來這邊四年了,來的時候十七,今年二十一,正好跟姜林同歲。 其實她是本地人,是縣里的,可以說是下鄉很近了,像是村里的李嬸子,就是那位委托姜大嫂做衣服的李嬸子,就是她的表姑。楊鳳語家庭條件不錯,又有個有能耐的大哥,所以雖說不能阻止她下鄉,但是卻給她安排到了離家不遠的地兒。而且也確實是相中這邊人比較淳樸,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 要知道,有些地方對知青可不那么好的! 她是知青點最有氣質,也最有才華的姑娘,明明很好看但是卻一點也不嬌氣。不嫌臟不嫌累,是個賊好的姑娘。姜林其實一直都有留意她,只是鳳兒剛來的時候就擺明了車馬,似乎沒有想在農村找對象的意思。也不是沒有人獻過殷勤,但是從來沒人成功。 姜林和她深入接觸,也是這小一個月吧,她前段日子打水的時候滑倒摔傷了腿,是姜林發現,并且把她背去醫務室的。這樣下來,一來二去,倆人倒是慢慢的比別人多了幾分熟悉。 姜林是有那個意思的,楊鳳語是不置可否。 她并沒有說自己同意,可是也沒有說自己不同意?,F在就這么咣當著。 說朋友吧,多那么一點點。 但是如果說是戀人吧,還真是沒有正式確定下來,不算的。 因著還沒有確定下來關系,所以姜林并沒有跟家里說這件事兒,當然,倆人總是在一起,外面有些謠傳,多多少少也是入了他們的耳朵的。 姜林這次跟他三哥說起這些,多少也有讓他拿主意的意思。畢竟,他三哥是過來人?,F在他倒是有點拿不準鳳兒到底是咋想的!她這樣瞻前顧后沒個答復,讓姜林迷茫極了! 姜城聽完他說,倒是沒給出什么主意。 他只是緩緩說:“我是外人,出不來什么主意。畢竟我跟你嫂子可是兩情相悅的很呢!但是我琢磨著,她現在這么猶豫,是不是因為現在的一些回城謠言?你看我跟大哥二哥說話,反正聽不懂掰碎了說,你們感情也是一樣。她既然猶豫,你又想跟她好,不如就跟她細細碎碎的一條條的說清楚,不管成與不成,你都得個心里透亮。你說對不?要不然你也不小了,今年都二十一了,還得蹉跎幾年?” 姜林沉默下來,他其實是個活潑的性子。 幾個月前,他還信誓旦旦自己不想找呢!現在找到了,也就一頭扎進去了! “三哥,你說,知青能回城嗎?” 姜城搖頭:“我哪兒知道?也許能,也許不能!我們老百姓哪里知道那么多呢!” 就因著這個謠傳,也不管是真是假,總歸很多人都在拼死拼活的鬧呢! 姜林抹了一把臉,說:“感情的事兒,真是太折騰人了!” 姜林拍拍弟弟的肩膀,勸道:“跟她好好談一談!不管如何,說清楚!不后悔!” 這么一說,姜林倒是點頭:“行,三哥,我知道的?!?/br> 他們農村里,少有那種兩情相悅的感情,大多是相親看了,雙方擺一擺家里條件,彼此的樣貌,沒大毛病,差不多也就成了。感情這事兒……誰又知道呢! 好些個女人不過就是嫁漢穿衣吃飯,哪里想的那么多? 好些個男人也是一樣,不過就是圖個老婆孩子熱炕頭傳宗接代。 像是他三哥這樣的,真是太少有了。 可是像他三嫂這么好的女人也不常有??! 想一想,人真的要看運氣,多少人都認識少女時期的唐妙,可是一見傾心并且下定決心追求的,也不過就是他三哥一個!旁人?旁人在看到唐妙力大如牛之后在就嚇跑了好嗎? 所以說,人和人,真是講究一個緣分。 許是,他和鳳兒也有? 姜林笑了笑,說:“也許,我們有緣吧?!?/br> 姜城動了動嘴角,到底是沒說啥。 第54章 一個變化 這個炎熱的夏天,老姜家起了新房子。 而起了新房子后,不管是姜城還是唐妙,他們都覺得好像更有干勁兒了。這年頭,不管是鄉下人還是城里人,大家對房子都有一股子很強烈的執著,沒有房子,就感覺像是浮萍,沒個歸宿。 但是有了房子,就截然不同了。 有了房子,下一步想的就是糧食了! 姜城家的糧食早就吃完了,新的糧食還沒有下來。當然,就算是真的下來了,也沒多少的。姜城工分不多。所以姜城趁著這個時候大家都倒騰舊糧食換錢,暗戳戳的囤積了一些,藏在了家里的地窖下。 他的房子挖了兩個地窖,一個是在院子里,這是人人都看得到的;另一個就是在家里的后屋了,不過這個是姜城偷偷自己干的,倒是沒驚動旁人。 雖說現在還是玉米面兒多,但是姜城也搞了一些大米和白面。這東西金貴,家家都放的很好,完全沒有捂了或者是犯潮的事兒。姜城收藏的也十分的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