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
誰成想,天后并沒有這個意思。仍舊按之前約定的,把所有女進士都招進太府寺和少府寺。 柳月晨任職于惠民局任判寺事,從六品。 惠民局屬于醫事組織,是朝廷設立的專門經營藥品的機構名稱。由官府給醫藥,為群眾的疾病治療提供方案。也是政府舉辦的一種買賣藥材的機構。月國為了避免商人哄抬藥價,對藥材多行官賣。 惠民局不僅負責制藥,還負責出售丸、散、膏、丹和藥酒。 柳月晨就是這里最大的官。 許多人都知道天后娘娘一定會重用柳月晨,但是沒想到會把她派到惠民局。 雖說是從六品官,但是多數還是在外面走動,一年到頭也進不了幾次宮。 天后此舉意欲何為? 柳月晨也想不明白,請客當天,凌凌倒是一語中的,“咱娘該不會是想推廣剖腹產吧?” 當初張川烏含冤歸鄉,是婆婆的心病。她不止一次提及對不起師傅。后來她入了宮,也曾寫信給張川烏請他回來,卻不想張川烏以年老體衰為由拒絕了她。 其他人也都覺得母親只能是這個意思。 “咱娘一直說剖腹產可以提高產婦生產率。這種利國利民的好事,她現在有機會,肯定要推廣的?!?/br> 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作者有話要說: 惠民局的介紹來自于百度百科。 第141章 惠民局事情說多也多,說少也少。原先的判寺事年老體衰,得了天后娘娘一筆豐厚的賞賜。臨走前將一應事物交待得妥妥當當。柳月晨花了一個多月,就把事情全部理清。 某天早上,柳月晨剛到惠民局就被守在門口的太監告之天后口諭傳她入宮。 遠遠看去皇宮威武磅礴,走進去,撲面而來的緊迫感讓人忍不住屏住呼吸,不敢出一點差錯。 天后娘娘此時正在御書房召見大臣。 里面傳來激烈的爭吵聲,柳月晨在外面候著。直到過了半個時辰,里面的大臣才退了出來,她官職低微,按規矩要向他們拱手行文士禮。 幾位大臣看到她,搖了搖頭,“男不男,女不女,成何體統!” 雖然任用女官已經得到大多數官員的同意,但還是有不少守舊派看不慣女人出來拋頭露面。幾乎每隔幾天都要上折子參她們。 柳月晨也被參過好幾回,每次她據理力爭,都將他們駁得啞口無言。 他們生氣,柳月晨心里頭只有高興的份兒,也不跟他們計較,好脾氣地沖他們笑。 幾位大臣更憋屈了。目送他們走遠,柳月晨進了御書房。 林云舒從書案后走出來,招呼她到旁邊的會客區坐下。 “在惠民局怎么樣?頭一次就當一把手,下頭的人聽話嗎?” 她聲音已經從剛才的狠厲轉為溫和,好像從前在家時一樣閑聊。 柳月晨的心立時就暖了,“回天后的話,一切都很順利。底下的人也都很聽話?!?/br> 林云舒點點頭,端起宮婦端上來的茶盞,細細品了品,“知道為什么要送你到惠民局嗎?” 柳月晨試探道,“是為了剖腹產嗎?” 林云舒放下茶盞,眼底盛滿笑意,“嗯。還不算太笨!” 柳月晨心下汗顏,老老實實道,“是二嫂猜出來的?!?/br> 柳月晨微怔,凌凌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猜到她的心思倒也不難,“既然猜出本宮的用意你準備如何推行?” 剖腹產雖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古代孕婦死亡率高達30%,也就是每十萬孕婦生產就有三萬人死亡,而后世卻只有十八點三。這兩千年來孕婦死亡率降低了一千六百三十九倍。 這是她的夙愿,她必定要推行。 但剖腹產是直接在孕婦肚子上動刀子,說出來都能嚇破人的膽。 張川烏一生行醫,救人無數,在醫道方面也算是翹楚,連他都無法推行,更不用說柳月晨只是一個小小的從六品官了。 不過林云舒從來不小覷任何人。 柳月晨外表看起來柔弱,卻是個非常有主意的人。 柳月晨早在從凌凌那邊得知天后娘娘打算,就琢磨開了。 如果像以前一樣讓大臣們同意剖腹產方案再推行,一定會遭到大臣們的反對。 所以只能先剖腹成功,讓大家看到成功案例非常多。 讓大家自主選擇,反而更好。 “下官的意思在惠民局開設增項,若是產婦出現意外給予補償。若是成功,需要付接生費?!?/br> 林云舒微微皺眉。 柳月晨補充道,“不過這些都是之后的事了,下官已經找了兩對懷上雙胎的孕婦,只要咱們成功幫她們接生,然后再由好事者大肆宣揚新的接生法。不愁此法不能被眾人接受?!?/br> 林云舒松了一口氣,“這主意不錯?!?/br> 柳月晨心里大松一口氣。 林云舒又接著道,“十三位醫女已經從河間府趕過來了。就住在小四家里。你帶她們回去,接生未成功之前,千萬別走漏了風聲。要跟產婦家屬簽訂協議。不能讓別人鉆了空子?!?/br> 只有入了仕途,才知道政治斗爭的殘酷。 林云舒不希望此次利民利民的好事被人蓄意破壞。 柳月晨也明白天后娘娘的意思,她也沒有矯情,少不得要向天后娘娘要人用,“請天后娘娘派人嚴密封鎖村莊,務必不讓人接近?!?/br> 小心使得萬年船,她現在被無數雙眼睛盯著,自然要更加小心。 林云舒大手一揮,“準了。我給你調兩千禁衛軍,你必定要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br> 柳月晨跪下謝恩。 林云舒派的人正是老三。 他點了兩千人馬,將京郊兩處村子圍起來,又把兒子女兒送到二哥家幫忙照看,然后就陪著自己的娘子在其中一個村子住著。 這處房屋是村里的里正特意給他們找的。屋里擺設極為簡單,但打掃得一塵不染。 老三沒有帶下人過來,只好自己燒水,“你說你為什么不把兩家人安置到咱們家呢?非得把兩個村子圈起來?!?/br> 看兩戶人家比看兩個村子要容易多了。 柳月晨在旁邊切菜,“兩戶人家的動靜太小。兩個村子的動靜多大啊。只要等她們平安生產,京城很快就傳開了?!?/br> “她們一個已經七個月,一個八個月了,咱們要等兩三個月,這其中的變故也很大的?!?/br> 老三倒不是對自己沒信心,而是經過那么多事,他已經知道個人武功高強根本不算什么。有些人壞起來,能六親不認。 “不用兩三個月。我已經問過醫女了,雙胎一般都會早產,早兩個月的都很正常。所以雙胎生產要比單胎要危險?!?/br> 老三自小生活的地方也沒人生過雙胞胎,哪里知道這個,他不由得雙手合十,“老祖宗保佑!得虧你不是雙胎,就你這身子骨,要是懷了雙胎,我還不得整天提心吊膽的?!?/br> 柳月晨心里甜,不過她還是開了口,“我聽醫女說也不是人人都能懷上雙胎的。像你們祖上沒人懷過雙胎,機會就更小了?!?/br> 老三更加高興了,又念了句老祖宗保佑。 “前朝那些懷了雙胎和三胎平安生產的人家,皇上還會給賞賜呢?!?/br> “那我也不稀罕那賞賜?!崩先S口道。 柳月晨剛上任一個月就請了長假,天后也給準了。 關注她的大臣們很快知道她的動態。 “跑到城郊小???”劉尚書接下底下人回報,將自己的門客招過來商議,“你們說天后這次又干什么?” 他算是看明白了,天后手段雖沒有天皇狠,但她半點也不吃虧。 就比如說衛黨大力推行對工商加稅,他們幾次三番以衛黨狡詐,上疏廢除工商稅都未能批準。 他們反對工商加稅,是因為妨礙了大家的利益。而天后堅持要加稅,卻是想讓國庫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明明天天罵衛黨結黨營私,殘害忠良,一關系到自己的利益,就開始裝聾作啞。 這夫妻倆沒一個好東西! 劉尚書不比許尚書門生眾多,他祖上經商,自打衛黨加稅,他們賺的錢就低從前。 他是個工部尚書不假,但天皇天后不是太后,并不喜愛花石綱,更不曾大興土木,黃河也未決堤,至今連個大點的工程都沒有。哪有人給他送銀子花。 養這些門客都是他自掏腰包。 門客們面面相覷,終于有人道,“會不會天后娘娘又折騰出新東西了?” 天皇在寧王時就推出了好幾種高產農作物。當時也是在自己莊子上找人種植,嚴禁別人接近。 這兩口子雖是半路夫妻,行事作法卻也有幾分相似。 劉尚書也是這樣想的,吩咐下人,“務必找人打探清楚,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不能總是這樣被動。他得掌握先機。 再怎么嚴密監視,村子里的人總要出外采購食材。于是很快就有人打探出來了。 柳月晨重點關注的是兩個孕婦,而且還是多胎。 “孕婦能干什么?難不成她還想制造祥瑞?”劉尚書摸不著頭腦了。 “那只是普通產婦?;蕦m也沒人懷孕?!?/br> 下人又稟告,“聽說有幾個醫女住進產婦家里。說要幫忙接生?!?/br> 劉尚書咂摸了兩下,捋了捋胡子,“醫女?” 這話倒是提醒了他,劉尚書腦子里突然想起一事,“天后在進宮之前就是個穩婆。你說她有沒有可能想利用這些醫女名揚天下?” 眾人虛心求教,“怎么名揚天下?” 劉尚書指了指外面,“你們還記得嗎?文王當政時,張川烏給貴妃娘娘接生。聽說是劃開肚子,取出了死胎?!?/br>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劉尚書又道,“老夫聽人說天后曾經拜張川烏為師。她有沒有可能是想借著張川烏的醫術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