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清淺有些著急道:“俗話說三人成虎,若是長久讓他們在皇上面前彈劾,指不定皇上便信了三分?!?/br> 楊老首輔道:“不急不急,正好借著這事瞧瞧這些年,那些是白眼狼,哪些是有良心的?!?/br> 自從進京,楊老首輔給人的感覺便是一病不起,東山再難起。 這個時候,不說雪中送炭,只要不落井下石的,都是有良心的。 楊老首輔道:“文質。你與我說說朝會情形?!?/br> 袁彬有條有理道:“今日朝會,情況和清淺說得差不多,首輔李賢和羅大人力挺外祖,周貴妃的父親伙同幾個侍郎,彈劾外祖,陳讓的兒子江西知府也上書彈劾外祖?!?/br> 楊老首輔追問道:“聞仲豫呢?” 袁彬話中有話道:“聞閣老說當年是半入贅進的楊府,一切主意都是老首輔定的,就連夫人對外稱呼也是楊夫人,自己做不得半點主,這回,聞閣老要求避嫌!” 清淺心中呵呵兩聲:避嫌!是怕惹禍上身吧! 別人不落井下石是有良心,可他不言不語,便是白眼狼! 楊老首輔也冷笑:“半入贅?這話他也好意思說,除了芷兒的名字隨楊姓外,幾個孩子我都做主讓姓了聞,也讓他出府自立,他還有臉說入贅?” 清淺忙道:“外祖,莫生氣,一切等事情平靜下來,再說旁的?!?/br> 楊老首輔嘆了一句:“當年,我真不該同意這親事的,但你外祖母病中苦苦哀求……” 罷了罷了,多說無益! 清淺和袁彬又安慰了楊老首輔一回,方悄悄告辭出府。 經過丁羨月的房間時,清淺不經意瞥了一眼,一個身材豐滿的丫鬟正送宵夜進去。 這回,丁羨月居然沒作妖。 一陣冷風吹過,天上飄下一片雪花。 清淺伸手接住,雪花即刻融化,一絲涼意入手心。 十一月末,這雪來得早了些。 隨著雪花到來的幾日,一個個不好的消息跟著傳來。 瑞珠一身雪花,從外頭進來道:“姑娘,東廠找到了當時為懷恩凈身的黃公公,黃公公供認不諱,當年是楊老首輔親自送懷恩進宮的?!?/br> 清淺咬唇道:“知道了!” 過了不多久,方嬤嬤悄悄道:“方才奴婢悄悄聽老爺說起,皇上下旨讓大表少爺回京待罪?!?/br> 大表哥? 大表哥是周氏所出,如今在外省當官,為何讓他回京待罪? 清淺的心七上八下的。 再過了不久,宮中傳出消息:“皇上吩咐減皇后份例為嬪?!?/br> 上回已經減到妃了,這回減到嬪,jiejie在宮中必定不好受。 最后的消息是風雪最盛的傍晚傳來的,皇上身邊的于公公親自來傳旨。 “明日召內閣眾人,楊老首輔,陳讓陳閣老、袁彬、聞清淺入宮?!?/br> 聞仲豫忙上前問道:“于公公,皇上召見所為何事?” 于公公臉上沒有笑意道:“當場審理懷恩案!” 聞仲豫為難道:“微臣需要避嫌呀!” 于公公收起塵佛道:“咱們只管傳旨,不管別的!” 清淺忙問道:“公公,外祖臥病在床,怎么能前去當場審問呢?” 于公公對清淺倒是客氣幾分道:“皇上的原話是,抬著都要進宮?!?/br> 聞仲豫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回似乎不妙。 于公公走后,聞仲豫吩咐清淺:“明日是皇上親審,你少說話,別自作主張?!?/br> 清淺本對父親置身事外便不滿,見時至今日,他依舊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不由得有幾分薄怒。 清淺回道:“皇上讓我們去,便是讓我們各抒己見的,難不成去當泥菩薩?” 聞仲豫氣道:“你記住,你姓聞!” 清淺回道:“父親是楊門女婿,楊門學生,生的兒女有楊家血脈,難不成以為一句簡單的避嫌,便能躲過?” 聞仲豫氣得再次對清淺舉起巴掌。 突然他想起袁彬的警告,又悻悻放下巴掌! 第三百零五章 罪名 第二日一早,父女兩人竟是各自乘馬車離開,并沒有一聲招呼,如同陌路。 清淺來到楊府門口,想接外祖進宮。 周氏迎接出來道:“一早袁大人親自接了楊老首輔進宮,讓我與姑娘說一聲,便不與姑娘會和了,宮里見吧?!?/br> 清淺笑了笑道:“他倒是早!” 周氏道:“三姑娘好福氣,姑爺貼心又有前程,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呢?!?/br> 清淺問了一句道:“聽說謙表哥被宣了回來,可曾到了京城?” 周氏嘆了一口氣道:“還在路上呢,這孩子早早沒了父親,好容易自己科舉選了官,如今又受了牽連,唉……不說了,誰讓他是楊府子孫呢,同舟共濟是應當的?!?/br> 周氏的心胸竟比聞仲豫還強! 清淺安慰道:“大舅母別太急,福禍相依,很多事情說不清楚的?!?/br> 如白云蒼狗! 清淺獨自趕到宮里的時候,外祖、皇后、周貴妃、袁彬、夏時,內閣大臣們都到了,還有幾個不認識的在一旁。 好大的陣勢。 楊老首輔靠在軟墊上,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樣。 皇后在楊老首輔身旁,低聲詢問他的身子。 周貴妃在冷笑。 聞仲豫站得遠遠的,生怕沾了半分晦氣。 我相!他相!眾生相! 皇上是最后來的,眾人跪下叩拜。 皇上的目光投在楊老首輔身上,帶了一絲憐憫道:“楊老首輔不必行禮了,賜坐?!?/br> 清淺再次對外祖佩服得五體投地,三朝元老對危險總是異常敏銳。 外祖的裝病,是一種變相的示弱,足以取得皇上的憐惜。 楊老首輔顫顫巍巍的謝了皇恩。 皇上吩咐道:“夏時,說說案子經過吧!” 夏時洋洋得意道:“本來是一樁巫蠱案,誰料審問之中,東廠發現居然牽扯出一樁陳年的案件,懷恩居然是戴家余孽,更有甚者,楊老首輔和戴府勾結,送余孽進宮,企圖顛覆朝廷?!?/br> 袁彬冷冷插了一句:“夏公公是東廠督主,這些都有供詞作為證據的吧!” 夏時臉上有些尷尬:“懷恩招供是戴府的后人,黃公公證明是楊老首輔送懷恩進宮的,這都是事實?!?/br> 李賢問道:“這么說,勾結、顛覆朝廷,并沒有根據,只是夏督主的臆斷?” 皇帝哼了一聲道:“夏時,你就是這么審案的?” 夏時跪下道:“奴才有罪!” 周貴妃忙道:“皇上不妨聽聽黃公公的口供?!?/br> 皇帝點了點頭。 夏時一揮手,吩咐帶上黃公公和懷恩。 黃公公是一個年近六十的太監,一直是太監的主刀。 皇帝親口問道:“你可認識懷恩?” 黃公公轉頭看向懷恩道:“記得,當初這孩子與別人不一樣,別的孩子有大吵大嚷的,有嚇哭的,有故作平靜的,只有這孩子問我,自己該怎樣配合,才能更好康復!” 前閣老陳讓冷笑道:“本來要和戴府一起死的,如今得了性命,能不珍視嗎?” 夏時問道:“黃總管,當時是誰送懷恩來的?” 黃公公瞧了一眼楊老首輔道:“當時奴才記得很清楚,是楊老首輔親自帶來的?!?/br> 皇上沉臉問:“當真?” “能讓首輔帶來的孩兒,奴才怎會不記得!”黃公公嘆息一聲道,“那時候也和今日一般,下著鵝毛大雪,楊老首輔帶懷恩進來凈身,又親自接懷恩出去,奴才當時便想,這孩子必定不同尋常,但卻不敢多問?!?/br> 陳讓道:“皇上,那一年的入宮名冊上,本沒有懷恩的名字,是后來補進去的?!?/br> 夏時奉上名冊。 皇帝一一翻閱了檔案,果然里頭沒有懷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