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清淺明白,因季福囚禁在宮里,無法與外界勾連,故而書信送不出去,故而王氏守信回書。 當年季福的密函一并在回書里頭。 皇后繼續看下去,這信的口吻是季福的:“母親對我不滿,覺得我事事不如袁彬,吩咐我弄一場大的。得知皇子即將繼位,母親吩咐我去勾結喜寧,做出劫持皇上的模樣,我本是不同意的,但母親說,此事不會有紕漏?!?/br> 清淺心中一驚,勾結喜寧,居然是保太妃的主意。 接著又看下去:“我雖然不務正業,但并不傻,我覺得母親為了榮華,甚至連我都可以不顧,萬一母親真拿我當誘餌,犧牲我的命換富貴呢?我必須和喜寧另外協議,我告訴喜寧,劫持皇帝是母親安排的,但是若他放過我,我可以回國后當瓦剌的探子,給他繼續送信。喜寧大喜過望,同意了我的建議?!?/br> 清淺嘆了一口氣道:“這母子兩人都不是好東西,且各自心腸,彼此算計?!?/br> 皇帝摔了一個杯子,可見心中的郁悶。 季福的書信很長,其中不乏對保太妃當年的控訴:“母親為了顯出危機,在衣裳上涂抹了熒光粉,夜里十分醒目,無論袁彬怎么斷后,喜寧都能準確找到皇子所在?!?/br> 原來如此! 皇帝恨恨道:“怪道那日,怎么也躲不開瓦剌的追蹤,原來是趙氏弄的鬼?!?/br> 季福對著自己的行為也加以解釋:“若母親真是狠心的人,我即便回國,恐怕也會被滅口,于是我找了聲譽比生命還重要的瑯琊王氏,定下初一十五的盟約,而且,只用我們特殊的記號傳書,這樣安排之下,想必我能留下命來?!?/br> 既然當時覺得不妥,為何執意要做呢。 季福心中當時也是被富貴沖昏了頭腦吧,好在還殘存一點清醒。 清淺說出自己早已成型的推斷:“皇上,保太妃之所以不愿意和季福分開,并不是母子情深,只是擔心事情敗露,丟了性命?!?/br> 皇帝大怒道:“傳朕的旨意,讓刑部好好審審趙氏,瞧瞧還有什么違法亂紀的事情,一并擬個折子呈報上來?!?/br> 保太妃幾乎無翻身可能。 懷公公捧著一堆衣裳上前道:“皇上,錢嬤嬤為了保命,將從前孫太后為皇上做的衣裳翻了出來?!?/br> 皇帝一件一件翻過去,不是繡房宮女做的,是太后一針一線繡的。 從嬰兒到成年,各個時期的都有。 皇后嘆息了一聲道:“皇上去瓦剌的幾年,太后每年都要親自給皇上繡衣裳,只是沒有送出去?!?/br>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皇上忍不住熱淚盈眶道:“是朕對不起母后!讓母后對朕心灰意冷,是朕的不是!可是如今,母后根本不見朕?!?/br> 清淺叩拜道:“皇上若是誠心,太后必定會被感動?!?/br> 皇帝若有所思。 第二百五十三章 罪己 接下來的日子,是收獲的日子。 刑部審問了??h夫人和季福,兩人對于所犯之事百般抵賴,但最終在事實面前不得不認罪。 皇帝聽了奏報后,灰心失望,親自吩咐季福棄市斬首,趙氏廢為庶人趕回封地,永不得進京,桃木賜死。 趙氏苦苦哀求見皇上一面,皇上并不見她。 清淺覺得渾身輕松了許多,這一日無事,青鳶帶了白芍過來說話。 白芍跪下謝道:“多謝姑娘,我meimei的冤仇得報?!?/br> “起來吧,再如何冤仇得報,也可惜了白杏?!鼻鍦\嘆息了一聲問道,“朝廷的撫恤可曾拿到?” 青鳶扶起白芍,白芍道:“保太妃的府邸被查抄變賣,我們每家得了一百兩銀子的撫恤?!?/br> 清淺搖搖頭,太少! 白芍眼中露出解氣的光芒道:“姑娘或是不知道,保太妃回封地后,被紫萱的父親等人團團圍住,你一拳我一拳活活打死。法不責眾,朝廷并沒有降罪?!?/br> 赫赫太妃,昨日還是萬人之上,今日轉而便被毆打致死,人生變幻,只在一瞬。 粉黛永遠是好奇的:“姑娘,你說為何保太妃不正大光明將兒子放出來,天高皇帝遠的,誰認識呀!”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鼻鍦\含笑道,“若是掛一漏萬,下場如同今日?!?/br> 而且都是不正常的人,怎能用正常人的思維去解釋。 瞧著白芍,清淺吩咐道:“白芍,京城案子已了,你若是想回直隸,我著人送你回去?!?/br> 白芍跪下,眼中帶淚道:“姑娘若是不嫌棄,奴婢愿意留下隨身伺候?!?/br> 清淺十分喜歡白芍的性格,笑道:“你家里可同意?” “家中父母感激姑娘,十分贊同?!卑咨值?,“請姑娘收下奴婢?!?/br> 清淺瞧了一眼青鳶和粉黛,這兩人都是有意中人的,說不準哪一日便成親離開,留下白芍倒有個接應。 清淺扶起白芍,含笑道:“讓青鳶帶你下去換洗吧,粉黛去和祿娘子說一句,白芍的一切分例按照二等丫鬟的供給?!?/br> 白芍歡喜道:“奴婢謝過姑娘?!?/br> 保太妃定罪了,但宮中太后的氣還沒有消,這一日,皇后找了清淺進宮。 皇后臉上有淡淡的愁容道:“皇上連著去了兩日慈寧宮,太后總是吃齋念佛,說是為先帝祈福,為蒼生祈福,這可怎么辦?” 清淺早已胸有成竹,附耳跟皇后說了一句什么。 皇后有些遲疑道:“這合適嗎?” 恰逢皇上下朝,他大步進來道:“你們姐妹說什么呢?” 皇后微微一笑道:“不過是說幾句閑話?!?/br> 若是太后遲遲不出來,恐日子久了皇上又會心生怨恨,再者青鳶等的破題,都在太后身上。 清淺跪下給皇上請安后,笑道:“皇后娘娘提及太后不肯出宮,在為萬民祈福,臣女給皇后娘娘出了一個主意?!?/br> 皇帝眼睛一亮,坐下來笑道:“小姨起來吧,將你的主意說來聽聽?!?/br> 皇后急道:“清淺不可無禮?!?/br> “皇上,臣女不敢說呢?!鼻鍦\調皮吐了吐舌頭,“恐皇上發怒?!?/br> 皇帝心情今日還不錯,笑道:“你只說來聽聽,用不用是朕的事情?!?/br> 清淺清脆而利落道:“太后始終放不下心結,是因皇上對保太妃的好,至于蒼生祈福只是托詞,若是皇上誠心沐浴,以太后名義大赦天下,減免賦稅,頒發罪己詔,必將感動太后?!?/br> 太后因保太妃被罰到冷宮,面子全無,她需要一個臺階才能下來,這個臺階,皇上始終給得不夠。 大赦天下、減免賦稅、頒發罪己詔。 三連環下來,太后面子里子都有了,自然能與皇帝和好如初。 皇帝沉默了片刻,似乎下了什么決心道:“欽天監上書,說今年天象不穩,或明年會有大的災情出現,朕借著這個時候大赦天下,減免賦稅,頒發罪己詔,倒是并無不可?!?/br> 皇上也需要一個臺階。 清淺跪拜道:“皇上能如此,是天下臣民的福氣,太后必定會被感動,和皇上和好如初?!?/br> 皇帝點點頭道:“朕午朝讓內閣議一議?!?/br> 內閣李賢是忠臣,利國利民的事情他必定會同意。 不出清淺所料,第二日一早,皇帝就頒發了旨意,大赦天下,減免賦稅。 清淺拿著詔書在慈寧宮門口清脆讀著:“太后慈恩,親行禮拜之事為民祈福,朕很受震動,隆平之化,庶從茲始,宜播嘉惠,咸與維新,見禁囚徒,除十惡不赦者,罪無輕重,一切釋放?!?/br> 清淺又拿出另一封詔書,在慈寧宮門口讀著:“欽天監上報,天象不穩,似有災荒,太后未雨綢繆親自消減供奉,朕心不安,特減免三成賦稅,藏富于民,以備不時之需?!?/br> 清越的聲音穿透了慈寧宮的宮墻。 皇后和檀云姑姑在里頭勸說:“皇上沐浴更衣吃齋,已經知道錯了,保太妃被貶為庶民,如今已被活活打死,皇上一句話都沒說,太后消消氣,皇上是被保太妃迷惑的?!?/br> 皇后勸道:“皇上那日拿著太后繡的衣裳,哭了整整半個時辰,臣妾見了心中很不好受,勸皇上說,太后若是知道,心中必定更難過,皇上又聽說太后祈福天下,特特下旨免了賦稅,這一切都是為了太后呀!” 太后的臉色漸漸緩和了些,嘆氣道:“何必當初呢?!?/br> 宮外頭,皇帝的聲音響起:“兒臣給母后請安,兒臣草擬了一個詔書,請母后過目?!?/br> 太后的眼中頓時蓄滿了淚水。 皇后低聲道:“當年皇上剛登基,萬事都不熟稔,擬了詔書,便是如此來讓太后過目的?!?/br> 皇帝的聲音渾厚有力:“朕自出生以來,得太后慈恩,養育膝下,不辭勞苦,朕遠赴瓦剌為質三年,太后牽腸掛肚,日夜思念,及朕登基以來,太后悉心指導,反觀朕之作為,尊乳母,信小人,實在不可原諒,特下詔罪己!” 孫太后在宮中一驚道:“皇上要下罪己詔?” 皇后點頭道:“皇上親自寫的詔書,并沒有讓內閣插手。一言一句,全出于真心?!?/br> 皇帝的聲音在外頭響起:“若是母后沒有修改之處,朕即刻讓內閣傳發?!?/br> 孫太后急道:“不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