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節
張衛國也回到了調研的小隊伍里,跟著老師繼續在這里兜兜轉轉忙碌。 這期間,張衛國有一次偶然看到了王海雯王姨過來找唐老師,不知道說了些什么。 他跟蘇茴提了一嘴,蘇茴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就沒管了。 如果有什么需要她幫忙的話,她會直接說。 張衛國在這里買了不少的東西,都是一些小玩意兒,這里有不少的小商品,價格不貴,很吸引人。 他打算帶回首都去送給同學朋友做手信。 收集到了足夠的數據,他們就打算回首都了。 那時候蘇仲不在,蘇茴是在的,但沒有去送,他們這么多人,而且都這么大了,不用她送了。 她提前準備好了一些吃的用的東西讓他帶回去,大包小包的,在一眾老師同學中并不會太顯眼,因為在這里就連他兩個老師都忍不住買了不少的東西,包裹鼓鼓囊囊。 嚴路買了一臺進口的冰箱,還有的買了錄音機,誰也別笑誰。 難得來一次這里,這里有些東西在首都確實很少見,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在這里不僅品種豐富,貨源也相對更加的充足,價格也合適,不買的話總感覺吃虧了。 在張衛國調研期間,蘇茴是跟首都那邊通了一次電話的,張安國和張定國他們很羨慕二哥,二哥可以跟著老師他們一起去mama那里。 真好啊。 他們也想去看看mama的廠,看看那里的房子。 他們也有一段時間沒有看到mama了,mama說年前才回來。 仔細算一算,時間不會太久了,但是mama也不會在這里待太長時間,年過去了,mama又要回了南方了吧,不過,今年這個年一過,大哥和二哥都要實習,不知道他們會被分去哪里實習,mama可能會留長一點時間,了解了他們的分配之后才離開吧。 張保國在這時候收到了劉維志的來信,張保國在第二次高考的時候參加高考,并且以自己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首屈一指的軍校,劉維志卻是根本不指望高考了,他學的知識都還給了老師,不過他也知道,多學點對自己有好處。 盡量去學。 如果部隊里有什么講座、知識會議要開,只要自己時間來得及,從來不會落下,也學到了不少有用的。 這一頭張保國在學校里面像一塊海綿一樣瘋狂的吸收著各種知識,劉維志他已經上過戰場了,有的時候不方便通信,他就會相當一段時間跟張保國斷了聯絡。 這一次,他寫給了張保國一封信,跟上一次隔了有半年,信上沒有提為什么這么久才回信,他知道張保國能理解。 信上羅里吧嗦的跟往常一樣,不過這一次,信上多了一些在張保國看來有些類似遺言的信息,說什么當軍人有覺悟,要是他不幸有個萬一,到時候他幫他照看一二他家里,他爸媽就只有他一個兒子,他要是沒了,他爸媽肯定會十分難過。 他還在信里哀嚎,上次回去的時候拒絕了相看,現在有些遺憾,沒有早點娶了媳婦,生個孩子,他說等回頭回去的時候,就聽他爸媽的話,去相看媳婦了,張衛國看信的時候,手就緊了又緊。 他要去參加什么有危險的任務? 還是要奔赴戰場? 他們這兩年一直跟南邊某個國家有局部的沖突,他沒有去那邊,因為他還沒有畢業,但他在心里已經不止一次模擬過,他要是去了那邊會如何應對。 目前只有這個能稱得上戰爭,其他的邊境也有些麻煩,但是那些只能說是沖突。 快了,他很快就實習畢業了。 沉默了良久,張保國給他回信。 他認真的在信上寫道,如果他有個萬一的話,他會把叔叔阿姨當成自己的親叔叔來走動,讓他放心。 不過再怎么照顧也沒有他這個親兒子來的妥帖,他照顧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仔細論起來,除了在大學里認識的朋友,在老家那邊,到現在還有聯絡的,就只有劉維志了,他們都在部隊里面當兵,有很多話題聊,不至于脫節,他現在要是回去了,都不知道能跟兒時的小伙伴聊什么,聊地里的莊稼?媳婦?孩子?還是家長里短? 這些他都沒有興趣。 要是劉維志有了個萬一,他肯定是會盡自己的一份心力的,他們是同鄉,家里離得這么近。 他想到了他爸爸,他爸就是出事之后多虧了爸爸的戰友,還有其他在部隊里面的人的幫忙,比如孫強孫叔叔,關韶理貍貓叔叔,還有隊長伯伯張成業他們,除了他們之外,還有爸爸之前的上司,做任務時所在的戰友,他們遠,一直也有通信聯絡,現在他們仍舊有聯絡,一年就一兩封信,通信的并不頻繁,但他們能知道自己的大概,他們在信上寫的不多,但是關心的話語可以從字里行間顯現,因為家里只有他一個人參軍,爸爸的同事朋友通信現在都移交給他負責了,其實這也是人脈。 想到這里,張保國嘆了一口氣,他真的不希望,有朝一日,他去做跟孫強孫叔叔一樣的事情,幫著照顧戰友的家人。 不過,或許會顛倒過來,他也很有可能會出事,他想了想,出事了,家里人會傷心吧,不過好在他還沒有媳婦孩子,mama的話,還有三個弟弟在,他們不會讓mama受委屈的,他這也算是了無牽掛,可以放心的奔赴戰場。 他不是想死亡,如果能夠活得更長更好,他并不想就這么離開這個世界,只不過,戰場從來離不開流血和犧牲。 劉維志這方面比他糟糕的多,他是獨子,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要是出事了…… 想到這里他站起身,去了訓練場,現在多流一點汗,在戰場上就能少流一滴血,在關鍵時刻,訓練出來的本能是能夠救命的。 …… 張衛國他們回了首都,張全也把他在這里遇到了張衛國的事情,在信上提了一筆,說遇到了他,他跟著老師來這里做什么調研的,現在已經回去了,他現在長大了云云。 張全有些可惜,他抽不出空閑回家一趟,他們兄弟幾個已經有兩年沒有回去了,爸媽應該也挺想他們的,不過也沒關系,很快就畢業了,畢業就能夠分配工作,張全想到了自己兒子,兒子的大學是沒有二弟的幾個孩子好,但是比起其他根本考不上的人,已經很好了,稱得上傲視群雄。 而且他也是包分配的,那份工作跟自己這個還不一樣,不像他們不穩定,做完了一個不知道下一個活在哪里,要做什么,工資待遇怎么樣。 張全想到兒子就美滋滋。 張貴也跟張衛國見了一面,沒有多說什么,張貴要忙著上班,張衛國也忙,匆匆說了幾句話,就告別了。 張衛國也給爺爺寫了信,還買了一些東西寄過去。 張成業也收到了,他拿到包裹的時候是笑著的,等看到信,看著看著就嘆了口氣。 柳巖新啊,這事終究得要解決,只不過,人都走了,就算能夠要到補償,傷害也造成了。 他沉思了一會兒,就出門去找人了。 他們張家的女兒可不能就這么不明不白的被欺負,補償和教訓哪個都少不了。 …… 張衛國他們一行人回到了首都,各回各家,辛苦了這么久,明天又是休息日,大家都好好休息,恢復元氣。 這一次,他們收獲滿滿。 毫無疑問,從大方向來說,特區的建立是對的,帶來的活力和發展讓他們吃驚,對比一下,首都這邊小小的變化就容易讓人覺得保守了。 他們休息過后,要根據調研撰寫一份報告出來,張衛國心里已經有腹稿了,他現在有了想要主動申請前去實習的地方,如果他這一份報告被老師采納的話,應該能幫助他實現目標。 他現在已經對實習有些迫不及待了。 蘇茴也有些迫不及待了,終于辦完了手續,她看中的小福地到了她的名下,她該怎么布置呢? 第116章 這個地方對于蘇茴來說是福地,不過對于當地的村民和政府來說,這個地方名叫野豬林。 野豬林這名字很常見,哪處地方野豬泛濫了,可能就會被人按上那么一個名字,代表那里曾經,或者是現在野豬泛濫。 現在這里就生活著一群野豬,時不時的會從山上下來禍害莊稼,偶爾還有傷人的事情發生。 距離現在發展的地方也有一段距離,所以她說要買下那塊地方來建房子,答應把那里的路修一修,政府很痛快的就把那塊地方批給了蘇茴。 這件事情還是潘佳業幫忙跑的手續,他很好奇,這塊地這么偏,她還一次性買了這么大,還答應要修路,這是山地,也不適合修建廠房,局限性大,他真的不明白蘇茴買來這塊地要做什么。 蘇茴是跟他說了要用來建房子的,他不信,用來建房子? 這么偏僻?! 周圍什么都沒有,只有山,還有村落,唯一可取的就是價格便宜,而且在范圍之內有一口溫泉,但是那溫泉口子太小了,想要作為營業用的話困難。 他不理解,蘇茴卻興致勃勃,跟他打聽有什么工程隊,還聘請了人手開始修路,又清理那幾座山上的雜草雜樹。 這才剛辦完手續就開始動工投入了。 雖然一開始投入都不大,但是這些錢投入到其他行業,很明顯會帶來更多的收益呀,潘佳業不理解,不過對于蘇茴的拜托,他還是認真幫忙,乖乖的牽線。 這是人家的事,他自己心里嘀咕兩句就算了,而且他自己也明白,現在他們廠子的利潤數目不少,他都不知道錢該怎么花了,她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唄。 他現在觀念還在以前,跟他的掙錢速度產生了差異,他除了修了個房子,買了些家具花了大價錢之外,其余的就沒有怎么花銷。 他家人也是。 出去買個菜還要砍個價呢。 花在提升生活品質方面的錢并沒有多少,他有的時候看著王海雯那花錢如流水的態度也很佩服。 她今天去買一套首飾,明天去買一個奢侈品包包,后天是去定做一件旗袍……各種都是花錢的地方,她現在投資興建的兩個廠子還沒開工,花的錢就已經不少了,但是她一點勉強都沒有,似乎這些錢對于她來說是九牛一毛。 現在蘇茴也買了這么大一塊地來建房子,潘佳業想到了香港那邊的富豪,那邊好像也是會買一塊地來修建山莊會所之類的? 他是不是該與時俱進? 粗略的算了一筆賬,潘佳業放棄了。 算了算了,他還不如多投資興建幾座寫字樓。 現在住的地方已經很好了。 如果想要花錢,就買多點黃金珠寶存著好了。 之前他祖上校友資產,也是存黃金的。 不管什么時候,就算發生了戰爭,黃金還是硬通貨。 又能隨身攜帶。 不像土地和房子,在戰爭時代,根本不值錢。 —— 張成業親自過來了一趟,帶著一些人來到了柳巖新的單位,笑容可掬的找他。 柳巖新戰戰兢兢,他沒有想到有人來叫自己出去,看到的卻是他們。 然后,他們把他拉進了一條巷子,等到他再出來的時候,他捂著肚子,抖著兩條腿,慢慢的回到了單位,他現在的住址,還有身份信息,全部都被他們知道了,他們要他付一大筆錢,寫關系切結書,另外還揍了他幾拳,為防他去報警之類的下的都是暗手,他現在感覺全身都不痛快,肚子格外的痛,但是他掀起衣服一看,連個淤青都沒有關系。 切結書對他來說沒問題,但是要賠付的一大筆錢讓他很有壓力,他現在存的錢并不多,一時之間根本拿不出來,但是、但是讓他就這么離開,放棄這里的機會,他又覺得有些可惜。 他對現在的工作很滿意。 發展前景也很好,他還在這里遇到了對他有意的一個對象,她是一個上司的女兒…… 柳巖新想到了張成業和藹的面容,捂著肚子的手忍不住一緊,長長的吸了一口氣,算了,花錢買平安,那邊怎么說也是他的孩子,這錢也是用到他們幾個身上的,也不算太吃虧,熬過這一段時間就好了。 首都那一頭,張衛國他們這次的調研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浪,學校對這方面很重視,他們個人的一連串發表在校報上,兩個老師聯名發表的在報紙上面,為此他們學校特意成立了一個臨時小組,他們原班人馬都被編入了這個小組之內,另外,國家對外經濟部的人也主動過來跟他們一起分析,請求技術協助,看到他們幾個大四生,邀請他們去實習,張衛國接到邀請立刻答應了,他的實習單位就提前確定了下來。 張衛國很高興,文學傾也覺得欣慰,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變化明顯,對外經濟部越來越炙手可熱,他們需要吸收新鮮血液進去,而張衛國是他們學校的優秀人才,本身又對這個方向感興趣,被選中去實習,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話,分配的單位也是在那里,現在得償所愿,雙方皆大歡喜。 張安國和張定國也為他感到高興,學生時代受到很多的優待,但是因為小時候的遭遇,他們其實都想要早點獨立,出來參加工作,以前,他們都說要養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