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之前蘇茴來的頻率也差不多,他興奮的跟蘇茴說:“我們市里之前檢查的人,現在都不見了,安寧了很多,跟你之前說的差不多,不知道是不是風頭徹底要變了,現在有些不是很隱蔽的,被看到了都當做沒看到,你說,是不是很快就要解禁了?”他想要從蘇茴這里得到什么內幕消息。 蘇茴像是贊同:“或許吧?!?/br> 肖谷更興奮了,現在投機倒把是罪名,不過之前商人做生意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后,那也是重要的一個群體啊,能回歸正常那就最好了,投機倒把讓他從困頓的生活中走了出來,現在已經成為了他的事業,他當然希望他的事業能夠光明正大,不用偷偷摸摸。 所以…… “你還有嗎?我還能吃得下?!?/br> 這段時間他的生意好了不少,但是優質的貨源還是只有從這里才能拿得到。 蘇茴如了他的意,給了他比之前幾乎要翻倍的貨。 然后她去找了虎哥,她已經打算好了。 去首都了這邊的生意肯定就沒辦法維持下去,不過沒關系,到了首都她會有更廣闊的平臺。 所以他要量大就量大,換回了更多的現金。 換回了大量的現金,她才去小人書攤主那里挑挑揀揀,現在她除了品質上佳的寶石和玉收,黃金也收。 黃金也不要什么首飾,她就收那種什么都沒有的金條和小黃魚,通用。 市區后面是省城,沈家爺孫兩個的生活好過多了,之前對他們家唯恐避之不及的人,多多少少出來幫他們說話了,形式上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他們的日常已經可以自給自足。 蘇茴過去就是賣藥的。 她現在主要的客人變成了那個情報販子,他好酒,她有酒,他有貨,她要貨,雙方皆大歡喜。 看到她來了,他很開心,現在情勢好了,他當然高興。 對于蘇茴帶過去的美酒全部收下了。 蘇茴在省城溜達了兩圈,沒看到戴著紅袖章出沒的人。 她在路上閑逛,沒想到看到了一個眼熟的人。 他曾經就是紅袖章,還堵過她和沈承風,他是當初和沈承風初見時抓沈承風的那四個人之一。 現在他把袖子上的紅袖章摘了下來,穿著普普通通的衣服,就跟其他的普通人一樣,正常的走路,他還看到了有人疑似在交易的行為。 他之前肯定是立刻竄出去抓人的,現在的他視而不見。 這代表了什么? 蘇茴的心情指數又上漲了幾個點。 到12月的時候,1978年注定是一個需要重點銘記的日子,某個會議的召開確認了改革開放的方針,1978年開始,春滿大地。 這件事情帶來的影響,長遠來看方方面面,但是目前來說,帶給她最大的影響就是知青回城。 之前知青回城一定要介紹信,上面寫明回程時間,滯留超過的話就是流民,要被遣送回去的,現在他們可以自己回城了,只要說要回去照顧家里之類的。 在張安國張定國他們期末的時候,柳巖新跑了,他跑之前跟平時一樣,他還說自己不舒服,想要在家躺躺,結果這一躺,回來就發現人不見了,他的衣服、還有家里的錢都沒有了,顯然,他是不要這里的這個家了。 這并不是個例,周圍十里八鄉,哪個村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們迫切的想要回去,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夠走上那條橋的人很少很少,大部分就只能困在鄉下,現在政策變了,可以回城,他們哪里還能忍得??? 這是一股浪潮,無法改變。 不過也讓知青,在鄉下成為了負心人的代名詞。 對于蘇茴的影響就是她的兩個同事人心浮動。 他們也是知青。 要回去嗎? 要回去基本就只能拋棄這里的一切,因為帶不過去,帶過去了以什么為生? 幾番糾結,有一個還請了長假回家,不過最后還是回來了。 這么多年過去,家那里也大變了模樣,這里才是她的歸宿。 然后,牛棚的其他人的平反也來了,他們紛紛回去,牛棚那邊就真的變成了牛棚,只有牛在那里了。 報紙上面經??梢钥吹疥P于最新的時事政策,知青允許回城,他們的鎮上有了零星幾個擺攤的,不過這些都是被人鄙視的存在。 任何事情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不被人接受的,被人看不起,但是他們的生意也是實實在在的。 有的人扛不住壓力,不做了,有的人嘗到了甜頭,不肯放手,把流言蜚語當做耳邊風。 蘇茴對于這樣的事情是樂見其成,開始的時候嚴厲,但是后面成為了司空見慣的現象的時候,就沒有那么閑對著誰都指指點點了。 等到她去首都做生意,大環境比現在會好很多。 蘇茴時常關注這些消息,張安國和張定國沒有那么有空,他們兩個全神貫注都撲在學習上面。 張定國他是最緊張的,他不想落后太多,他們雙胞胎兄弟從娘胎里開始就從來沒有分開過,他不想跟他分開,三哥已經有目標了,但是他還沒有,沒有傾向的目標,他想要跟三哥在一起,這樣他的學校也定了,同樣是首都大學。 而專業方面他們兩個也想好了。 張安國選擇了首都中文系,張定國選擇了首都大學的理科。 現在文科最受歡迎,理科相對沒那么受追捧,分數會低一些,他選擇服從調劑,錄取率會更高一些。 這是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就是隔壁的大學。 他現在的水平,第二志愿應該是沒問題的。 也是他拼著學,成績總算往上提了一些,他可以肖想一下首都大學了,不然根本不會把第一志愿寫成首都大學。 他們兩個這段時間就是在做題、講題,做題、講題間反復循環。 寒假根本抽不出足夠的時間回來過年的張保國和張衛國也為兩個弟弟盡了一份心力,一直斷斷續續的給寄資料過來,有的還有不少的筆記和心得。 一直埋頭學習,時間過的飛快,眨眼間,就到了一九七九年的夏天,第三次高考,來了。 第106章 高考,不知道承載了多少人的期盼。 這時候的高考是殘酷的,大學沒有擴招,總共就五六百所,看上去很多,但是分散到全國,分散到以百萬計的考生,能考上的都是幸運兒。 周小晴一考完就暈了。 她過度緊張,過度在乎,在考試之前就發燒了,她強撐著參加高考,一考完最后一場,直接失去了意識。 張安國被嚇了一跳,他和她一個考場,收卷了,老師拿著試卷出了教室,他正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就聽到什么東西倒地的聲音,還伴隨著其他人的驚呼。 他一轉頭,就看到小嬸倒在地上,額頭上都是冷汗。 “小嬸?小嬸?快來幫忙!” 他知道一些大概的知識,先檢查了一下,確認不是什么不能移動的病后,把她扶了起來坐在凳子上。 “可以先幫我照看一下嗎?我出去叫我小叔他們過來?!?/br> “好,沒問題?!边@時候最后一科也考完了,大家有足夠的時間。 張安國快速的沖了出去。 “小叔,媽,奶奶,快來幫忙,小嬸考完暈過去了,我讓考場的其他同學幫忙看著?!?/br> 張貴聽了這話拔腿就跑:“她在哪?” “跟我來?!?/br> 李滿芬一跺腳,這是怎么回事啊。 她沖著趙來娣道:“你留在這里,等錦華和定國出來跟他們說一聲?!?/br> 說完,她也急匆匆的跟了上去。 張貴一見到人就匆匆把周小晴背了起來,往著醫院的地方跑。 他們這是小地方,說是醫院,其實就是大一點的衛生所。 有醫生,有大夫,有病房,基本上能夠滿足日常中常見的那些小毛病,大毛病,不行。 要是真遇到了,家里有那個能力治的,就要千里迢迢轉換地方去大城市的大醫院,家里沒有能力的,沒辦法,只能硬熬著。 張貴心里很著急,他不知道周小晴情況到底怎么樣,如果、如果是什么大病該怎么辦? 這個時候的人是不能生病的,大部分都是生不起病。 生病了,怎么治? 不過好在她這情況不嚴重,看過之后醫生說吃了藥,好好休息,一般就沒事了,就是過度疲憊,加上發燒,才會在精神一松的時候失去了意識。 情況不嚴重就好,張貴松了一口氣,跟過來的李滿芬何嘗不是也松了一口氣。 生病就要花錢,小毛病還好說,大毛病,輕而易舉的就能把一個家庭拖垮。 蘇茴也跟了過來,她知道她沒有什么危險,不過是跟過來一趟做個樣子。 看著這情況,就表示先回去了。 后來的張錦華他們也是這個意思,既然沒有事的話,他們就先回去了,她身體不舒服就在這里躺一會,不急著回去。 這一通忙亂,趙來娣都沒來得及問兒子。 “順不順利???” 這話當然不是問周小晴,她這情況,除非她運氣驚人,不然怎么也考不好了。 趙來娣看著兒子,臉上有些忐忑:“兒子,你考的怎么樣???” 張錦華抿了抿唇:“我也不知道,我盡力了?!?/br> 他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這段時間的辛苦沒有白費,自我感覺比上次好了些許,分數應該會高一些。 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考上。 蘇茴也問了張安國和張定國。 之前他們考一科,答案和題目都會默一遍,蘇茴都看過了,發揮正常,張定國還恰好遇到了緊抓的題目,算是超常發揮。 “最后一科你們覺得難嗎?” 張安國心情很好:“還行,回去后我寫出來給你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