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這是我自己瞎琢磨的醬料,嘗嘗味道還可以,給爸媽送來一些,我放的鹽多,應該可以放一段時間,但也不能放太久?!?/br> 現在也沒有密封的條件,只能盡快吃掉。 她有送東西過來,里面還有rou,張根臉色比原先更柔和了一些。李滿芬接過來,從里面拿了根筷子沾了點,一個個嘗了嘗,對蘇茴另眼相待。 原先怎么沒發現她還有這門手藝。 “你來得正好,原先我也要跟你們說,除夕晚上你們過來一起吃飯,大家一家人,熱鬧?!?/br> 蘇茴沒想到這茬,眨了下眼睛了:“好?!?/br> 張根拉著張保國說話:“保國,現在還習慣嗎,有什么事過來跟爺爺說?!?/br> “爺爺,我沒什么不習慣的?!彼氲郊依锏某允?,覺得自己好像又有點餓了。 吃的方面真的比原來好太多,他都長rou了。 張根一個個的看過去。 二兒子當了軍人給他張家添光,在開枝散葉方面也值得夸贊,一共生了四個小子呢。 嗯,跟老二媳婦搬出去住,看精神樣貌還好,臉上還多了點紅潤。 他有些感慨。 等到小兒子成家,差不多也該分出去了。 孩子一個個的長大,一個個的離家,開枝散葉。 張保國他們在大人中就比較喜歡爺爺,但是因為他一向喜歡板著臉,也沒有太親近,其他的小伙伴倒是經常玩,但是現在他們的心思都不在玩耍上面,沒留多久就回去了。 回去以后,蘇茴用最后兩個罐子裝了滿滿一罐的豆醬和香菇rou醬,然后用報紙緊緊的封起來,然后再把芥子空間里面的小青菜挑了幾斤放到籃子里。 這樣看上去就比較像樣了。 建房子的青磚,還有這些家具都是孫強幫忙的,沒有他,這房子還不知道要磨到什么時候才能建起來。 而且,他在鎮上上班,以后指望他幫忙的地方,還多著。 蘇茴帶了張保國一起去,也是認認門。 他在派出所上班,蘇茴沒有給他推辭的機會,留下東西就走了。 然后,春節到了。 七零年的春節。 第19章 七十年代 中午一過,燒了熱水,洗澡,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 張衛國還對爸爸的死亡沒有太深刻的認識,只知道爸爸過年基本都是不在家的,應該說,他的記憶里,過年團圓的時候爸爸就沒有一次是在家的。 他還記得去年他問起的時候,當時爺爺是這樣說的,說他爸爸正在執勤,國家需要他,所以他過年就不回家了。 他當時哭過,為什么別人家都有爸爸在家,只有他爸爸不在呢? 失去了爸爸以后,他聽到了不少小伙伴的閑話,說他是個沒有爸爸的孩子,他還跟他們打了幾場架,他把這事跟哥哥說了以后,哥哥說不要跟mama說,然后他自己去把那些人打了一頓。 穿著新衣服,張衛國有些糾結,哥哥說不要再在mama面前提起爸爸了,mama會傷心。 所以,這次還是不提起爸爸了吧。 小孩子一穿上新衣服就想要向小伙伴們炫耀,張保國最先洗完,已經不知道去哪里了,張衛國翻了翻自己的新衣服,冬天穿了好幾件,新衣服在最里面,別人根本看不到。 真可惜,別人家里都沒做新衣服,沒得炫耀,他做了,別人看不到,mama還不讓說。 蘇茴看著剛洗完澡,白白嫩嫩的張衛國鼓起嘴巴的樣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給他找事做:“mama在后面洗衣服,你幫mama一個忙好嗎?” “什么?” “你把柜子里的黃豆、南瓜子拿出來,放到桌面上,明天有人來家里拜年,mama要給他們吃?!?/br> 說起來,沒有洗衣機只能手洗的日子真是讓人嘆息,洗衣機要什么時候才會面世?洗衣機是一個多么偉大的發明,把女性從每天的洗刷刷中解放了出來。 說起這個,張衛國就有些磨磨蹭蹭,跟mama打商量:“mama,那些我們留著自己吃不好嗎?” 他跟mama撒嬌“家家戶戶都有,我們可以不拿出來的,我們四兄弟,很快就能吃完了?!?/br> 蘇茴沒人每天定量的給,每個人都那么一些,根本不能敞開了吃。 蘇茴搖頭,沒有正面回答,問張安國:“安國,你覺得哥哥說的對嗎?” 張安國左看看右看看,哥哥跟自己眨眼睛,可是……他站mama! “mama說的對,我們要拿出來,別人家都有,就我們沒有?!?/br> 蘇茴又問最小的張定國:“定國,你覺得呢?” 定國掏了掏自己衣服的大兜,很誠實的表示:“過年去拜年都有吃的,我兜已經準備好了,要是哪里沒有,我就不去了?!彼墒菫榱四切┝阕?,特意纏著mama把兜改的更大了一些。 蘇茴摸了摸張衛國:“明白了嗎?要是mama沒有準備這些,別人就要說mama小氣了,你們樂意聽到別人說自家是小氣鬼嗎?這樣的話別人也不樂意跟我們做朋友?!睕]有歸沒有,少給也不是不行,但是什么都沒有,家里最窮最吝嗇的人家也不會在年初一的時候空著盤子。 蘇茴在吃的方面并沒有虧待他們,家里的幾只雞下的蛋基本上都會端上餐桌,自她有能力之后,細糧、魚、rou,有什么就做什么,幾個孩子比起她剛來時那瘦骨伶仃的模樣好了一些,但太大的變化還沒有,畢竟時間不長。 家里沒有虧待他們,蘇茴也希望他們不要養成吝嗇的性子。 張衛國思考了一會兒,乖乖的去了,不過還是私底下把最大個的挑出來放到一邊,蘇茴對這個就睜只眼閉只眼了。 蘇茴在洗衣服,有人挑了一擔水桶過來挑水,這幾戶人家里就他們家里有井,洗衣服之類的可以去溪邊河邊,吃的就要挑了。 因為蘇茴家里就一個女人帶著四個孩子,挑水又屬于重活,一般男人才會干,他們不會來蘇茴家挑水,避嫌,寧愿走遠一點去前面公用的井里挑,偶爾的時候,才會有女人過來這里。 來人大家都叫她順嬸,家就在他們這幾戶人家前面,是村里出了名的八婆,最喜歡說閑話。 她先是在屋外邊轉了一圈,看了一眼家里的這些家具,砸吧砸吧嘴,這些家具雖然說是舊的,不過補的師傅手藝好,不仔細看,都看不怎么出來哪里修補過,桌子凳子柜子,樣樣齊全,最起碼比她家里要全活的多,房間的門虛掩著,她看不到里面,窗戶被什么擋住了,只能隱隱約約看個樣子。 她想湊近去看,一個小孩子就竄出來:“大娘,你看什么?” 方順定眼一看,是最小的那個孩子,叫定國的。 “喔,是定國啊,我看看你媽在不在,我來挑個水?!?/br> 張定國擰起眉毛,剛剛大哥出去,院門都忘了關了,大威也跟著出去了,真是,下次一定要讓大哥記得隨手關門。 “我媽就在后邊,在洗衣服?!彼璧目粗?,有些人進來家里一趟,有些東西就找不到了,不是什么珍貴的,但是很惡心。 “喔,好?!?/br> 方順這才挑著水桶去了后院,后院邊上,果然,蘇茴正在洗衣服。 她一屁股坐在旁邊的石塊上,仔細看了看蘇茴的臉色,欣慰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在洗衣服呢,誒,我就怕看到你走不出來,放寬心,你有這房子,還有四個孩子,你這個身份,村里也會照顧你,怎么說,這日子能過,你可別鉆牛角尖?!?/br> 蘇茴當然不會鉆牛角尖,她哪里表現的有鉆牛角尖嗎?一上來這么一通話,蘇茴有些莫名其妙。 她埋頭洗衣服:“我知道,你來挑水是吧?!碧羲挖s緊,別說些有的沒的。 方順沒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反應,輕輕嘆了口氣:“是啊,不過不急,我們聊聊,不談這個,有件事我之前聽別人說了,不知道該不該跟你說?!彼龘Q了個話題,頓了一下,希望蘇茴接上她的話茬。 蘇茴頭也沒抬:“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我沒興趣聽八婆說什么?!?/br> 方順一噎,經常被別人說八婆的她哪怕知道蘇茴說的不是自己,也有些不自在,略過那些,哎了一聲:“我覺得吧,還是該跟你說一聲,不然你都不知道,多冤啊,你婆婆暗地里在說你小話呢?!彼龎旱土寺曇?,還往四周看了看,營造說“悄悄話”的氣氛。 “我聽別人說,你婆婆在跟她朋友聊天的時候,說你不懂事,不尊重老人,你分家出來,也不征求老人的意見,還拿了那么多東西,是個白眼狼,不念著她的好……” 方順有些唏噓的長嘆了口氣:“當初我家分家的時候也鬧了一通,不過你婆婆也真是,分都分出來了,你拿的這些也是應當的,不知道她在氣什么?不是我說,大家都知道,你婆婆她心眼早就偏了,吃虧就吃虧在你男人他排中間,上面有大哥,下面有弟弟,兩不靠……” 蘇茴把衣服最后過一遍水,擰干,放到空桶里,站起來:“你別挑水了,沒了,以后也別來了,這恨不得我家家宅不寧的人我可不想讓進我家家門,你請吧?!?/br> 還沒有說盡興的方順臉上乍青乍白,她還沒想到蘇茴是這么個性子,之前看著溫溫柔柔,不是這么烈的呀。 她呸了一口:“不識好人心,不挑就不挑,以為只有你家有井嗎?以后被你婆婆騎到頭上就知道我的好了?!彼蝗苏f慣了,臉色已經恢復,只是沒有聽到自己想說的,她還是有些失望,她還想聽聽她的怨言呢,說出去又是一場婆媳大戲,牽扯到他們家,肯定有很多人愿意聽。 不過現在也可以說說蘇茴吝嗇,讓鄰居挑個水都不愿意,她挑著空桶出來,等下就去人多的地方轉一圈…… 蘇茴看著她離開的背景,搖頭。 她公公婆婆的為人怎么樣,從原身的記憶,還有這段時間的親身相處,她心里有數。 偏心那是有的,真說她不好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到她面前來挑撥的,還挑撥的這么蠢的,她還是第一次遇到。 就算李滿芬不滿她、說她小話又怎么樣呢,已經分家了,那是原身婆婆,不是她親媽,她還有兩個兒子在身邊,她盡該盡的義務就好。 她把衣服晾起來,進了廚房,時候差不多了,等晚一些,就要去那邊吃團圓飯了。 第20章 七十年代 蘇茴看了看天色,不早了,進了廚房。 這看天色,對于習慣看鐘表和手機的第一世來說,是個玄學,沒有鐘表或手機完全無法確定時間,但是經歷過修真世界,那個完全沒有機械表的世界之后,她早就學會了看天色辨認時間。 今晚上要去老宅那邊吃團圓飯,她打算做兩個菜一起端過去。 蘇茴清蒸了一條魚,另外再來了個小蔥拌豆腐,一葷一素,拿得出手,來源也好解釋。 張保國炫耀夠了,看著時候差不多,就把在外面瘋玩的弟弟揪回了家。 張保國還偷偷對蘇茴說:“大堂哥也穿了一身新衣服,我看見了?!?/br> 蘇茴不覺得意外,本身張錦華就是長孫,又是趙來娣唯一的兒子,婆媳兩個都對他寵得厲害,他上面又沒有人有舊衣服給他,現在他跟張保國一樣,處于開始抽條長身體的階段,原先的舊衣服短了,做新衣服挺正常。 蘇茴端上兩道菜,帶著四個孩子就這么走過去,路上有看見的人,就會順道問一句他們是去哪里,他們拿著什么。 蘇茴還沒有回答,張衛國就巴拉巴拉的說了。 有不少人就露出欣慰的目光,覺得她這個媳婦有心了。 分家了,吃個團圓飯,還從家里端兩個菜過去,而且還有一道葷的。 那些吝嗇的,只會兩手空空的過去,更別說端一條魚過去了,不經意間,就把名揚了一揚。 “散播謠言”的方順聽到別人這么說,而且剛好質疑她的吝嗇說法,又是氣了一場,在家里罵了一通。 蘇茴他們去到的時候,李滿芬和趙來娣正在廚房里忙碌。 張根、張全、張貴、張錦華四個就在凳子上坐著,等著開飯。 張全的大女兒張鳳華在擺碗筷,二女兒張喜華在搬凳子,最小的女兒張小華就在旁邊坐著,看到他們來了,懦懦的叫了一聲:“哥哥,二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