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 議說俘將論上策 軍帥釋縛得人心
府衙后院,廊閣相連,繁花綠葉,淡香幽幽。 處置完政務,安頓好隊伍,回到上房時,天剛擦黑,已入戌時。柴紹夫婦一前一后,沿著彎曲的畫廊,緩步回舍。 廊檐下,新掛的燈籠早已點亮,數十盞依次排列,延伸后院,晚風拂來,輕搖慢晃,廊中忽明又暗,好似行于星光之道。 燈火映來,柴紹滿面紅光,寬大的額頭锃亮可見,雙眼欣喜,輕哼小調,歡愉自得。 “夫人,一別數月,入了夏時,這府衙后院的景致啊,雖不及長安官邸,卻還別有風味!”柴紹聞到花香,立定腳步,轉過身來,笑呵呵地對妻子說道。 “嗯?!?/br> “這后院中,如果再有半分花池,那就再好不過了!” “嗯?!?/br> 見妻子興致不高,眉頭緊鎖,柴紹連忙問道“夫人,今日入城,車馬勞頓,是不是有些倦意了?” “夫君,”李三娘一挽鬢前絲,抿了抿嘴,說道,“我不累,我只是在想,那個被向善志俘獲的將軍劉旻,咱們該如何處置呢?” “這個不難,”柴紹一樂,伸手撫著妻子的肩膀,說道,“過幾日,大軍將誓師出征,我要借他的項上人頭祭軍旗!” “嗯…”李三娘搖搖頭,沒有說話。 柴紹見狀,拉著妻子的手,并肩坐到廊下長椅上,側頭問道“夫人,有何不妥?” 李三娘輕嘆一聲,說道“夫君,自古以來,俘將祭旗,司空見慣,本也沒錯——當年,我在終南山時,也曾用李家敗類、陏軍將領李仕正的項上人頭,血祭義旗,可是今日…” 見丈夫神情專注,正側耳聆聽,李三娘便接著說道,“可是今日的情形,似與往日不同??!” “哦?” “夫君,白天在府衙大堂上,你講過,‘此番出征,乃是大唐立國以來,由守轉攻的第一戰’,還說要‘清寧西北,將千里邊關被入王化’,對不?” “對!” “那么,我思忖著,咱們此番北征,既不同于并州的光復之戰,也不同于延州的保衛之戰——既要攻城略地,掃滅梁賊,又要安撫邊民,納入王化,當為大唐混一天下作長久的打算,因此,我覺得,此番向北,當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柴紹低頭垂目,盯著廊下石板,沒有回應, 李三娘伸手拉著丈夫,說道“據我所知,這個劉旻也生于官宦之家,頗涉書史,其父曾于陏楊之時,在隴西任過汧源縣的主簿,而那時,父皇正是隴州刺史——前朝分崩離析,諸如劉旻這樣的官宦子弟,在西北,在關外,在整個天下,流落他人營中者,絕非少數??!” 見丈夫微微點頭,李三娘莞爾一笑,說道“夫君為帥,好讀兵書,書中有云‘將主之法,務在攬英雄之心’,得到了人心,何愁不得城池?得到了人心,何愁強敵不滅?” 柴紹聽聞,吁了一口氣,緩緩抬頭,看著風中輕搖細擺的燈籠,手撫寬額,說道“夫人言之有理!我看吶,這個劉旻,咱們另有用處了?!?/br> …… 卯時正刻,光亮一片,石獅佇立,府衙森嚴。 十余騎從城南大營篤篤行來,檻車居中,甲士開道,押著被俘的驍衛將軍劉旻前往延州府衙大堂。 一柱香兒的功夫,俘囚帶到,只見大堂上軍將齊聚,柴紹端坐帥位,戰袍加身,威風凜凜;眾將側坐兩旁,怒目相視,殺氣騰騰。 抬腳入堂,甲士威喝跪拜,早被五花大綁的劉旻卻站立不動,充耳不聞,目光瞟向屋頂,只稍稍一掙,讓白紗裹覆的傷肩稍作緩解。 “來人可是朔方城中的驍衛將軍劉旻?”柴紹盯著俘囚,問道。 “柴紹,何必明知故問?”劉旻目光平視,一瞅帥位,昂頭說道,“落敗沙場,為人所俘,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大膽!”一旁的向善志早已按捺不住,豁然而起,指著劉旻的罵道,“敗軍之將,何敢言勇!信不信老子親cao利刃,剖肝剜心,度了你!” 劉旻只哼了一個鼻音,站在原地,目不斜目。 郝齊平一抬手,請向善志息怒安坐,嘿嘿一笑,說道“劉將軍是條好漢,在下佩服!只是,劉將軍熟讀兵書,親歷征戰,卻所投非人,白沙在涅,枉負了一身好本事??!” 劉旻側過頭來,看了看對方,說道“你是郝齊平將軍吧?咱們在延州對峙數月,劉某幾番挑戰,你都安忍堅守,最后一戰而勝,確有領軍之才,劉某受教了!只可惜即將踏上黃泉之路,不然,劉某愿與閣下沙場切磋,再作較量!” 郝齊平抬眼瞄了一眼帥位,然后緩步離席,走到劉旻面前,笑道“劉將軍亦是飽讀兵書之人,在下想請教請教——兵書云‘將在軍者,必先知五事’,何謂‘五事’?” “所謂‘五事’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劉旻朗聲應道。 “‘道’作何解?” “道者,仁義也,修政之謂。政修,而后民親其上,樂其君…” “好——”帥位上傳來柴紹的聲音,“敢問劉將軍,朔方之政修否?百姓安樂否?賦役繁重否?民親其上否?樂事其君否?” 劉旻聽聞,眼簾下垂,緩緩低頭,沒有應答——朔方城外,餓殍遍地,兇吏催賦的景象,歷歷在目。 柴紹見狀,一撩戰袍,從帥位中站起身來,緩步走到劉旻面前,和顏悅色地說道“劉將軍出生官宦之家,自幼熟讀經史,自然明白‘道’之所謂。當年,令尊在汧源縣主簿任上,恪盡職守,百姓稱是;陛下時任隴州刺史,每每提及令尊,也大為贊賞!只可惜令尊早逝,柴某未及拜見!” 劉旻蠟白的臉上,肌rou一顫,嘴唇囁嚅,欲言又止。 一旁的郝齊平微微一笑,向柴紹拱拱手,便退回位中。 柴紹點點頭,轉過身來,面對劉旻,說道“劉將軍,柴某聽聞,‘書中論事終淺,絕知則須躬行’——自江都之變,陏失其鹿后,神州大地豪強并起,然而,‘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愿劉將軍放眼四方,逐一比較,選投明主,終成功業,不要負了這一身的本事,不要負了令尊的諄諄教誨!” 說罷,柴紹抬起頭來,朝大堂外高喝一聲,“來人,松綁,送劉將軍出城!” 兩名甲士大步入內,三下五除二,解去縛繩,退出門外。 柴紹邁開大步,徑自回到帥位上,將手一抬,說道“劉將軍,請吧——” 劉旻低頭不語,神色凝重,伸出手來,摸了摸白紗裹覆的傷處,轉身朝門口走去。 未行幾步,突然轉身,“撲通”一下跪在原地,拱手道“劉旻愚鈍,食書不化,有負家尊訓導,今日若非高人指點,尚渾渾噩噩,為虎作倀!謝霍公不殺之恩,日后甘愿驅使,鞍前馬后,效命大唐!” “好,英雄識時務!”柴紹喜出望外,快步走到劉旻跟前,彎腰攙扶,欣然說道,“有劉將軍相助,我軍如虎添翼,何愁西北不平,何愁道之不行!” 天才本站地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