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節
吳有秀更是忙前忙后的幫襯著,從第一天謝一林回來就和他一起聊了好久,要是論起來的話,就從謝一林回來,他就沒有回家吃過飯,都是在謝家吃的了。 謝老爺子招呼著:“都坐,都坐,有秀也坐!” “成!” 村長等人都入了座,就說起了村學來。 謝一林說道自己會拿出兩百兩銀子,為去學堂的孩子們買桌凳和所需要用的兩套啟蒙書本。 除了這些東西,孩子們所承擔的費用就少了很多。 當聽到這個數的時候,村長等人都張大了嘴巴。 兩百兩??! “這數有些大了!”雖然是知道謝家賺錢了,可是一下子拿出來這么多,還是非常讓人意外。 謝志安道:“小林子上學以來,村子里人也幫襯了很多,現在也是我們為村子做些事情的時候了,村長別推辭,都是希望村子里的人越來越好!” 村長他們一個個的都感動的不得,謝家人太大方了。 謝家人:都讀書了才好,就都有學問了,就不會再惹麻煩,這樣的話也就不用再牽扯到自己家兒子身上了。 相比較銀子和自己家孩子的前程來看,自然是出銀子了。 這么一來,名聲也好聽。 沒看到村長他們都是滿臉感動的嗎? 事情定下來了,不過前年的孩子們都要到鎮上去讀。 因為吳有秀還要繼續考秀才,現在只是一個童生的他并不適合開班教學。 更何況……有秀同學年紀還太小,當夫子的話并不穩重。 在鎮子上齊夫子的學堂那里先上著,以后吳有秀要是實在不能繼續往上考了,再回來辦村學。 當然了,要是能往上考的話,自然是更好了。 對此,有秀同學沒有任何疑義,在謝一林剛回來的那天就已經和他談過了,雖然他也認為自己不一定還能夠考得上。 可是凡事都怕萬一啊。 萬一自己要是考上了呢?! 秀才的名聲比童生好聽,要是能夠考得上舉人就更好了。 雖然這個名號離著自己實在是太遠太遠,遠到也就做夢的時候才會夢見一下。 第二天,村長就將村里男女老少都召集到了一起。 謝一林當即拿出來兩百兩銀子給了村長,另外還有舉人牌坊的費用也一并給了,這樣的事情,村長出面比較好。 村長滿臉激動,全身都在顫抖。 這么大年紀了,還是第一次拿這么多的銀子呢。 這銀子讓他知道,面上有光??! 不管是村學的費用,還是舉人牌坊都是相當有光彩的事。 隨后,謝一林和村長以及吳有秀一起去了鎮上。 齊夫子在得知他們的想法,馬上表示同意,就算是不給銀子也沒有問題。 這些年以來,謝一林給他這個夫子帶來的,可不止兩百兩。 不過仍然是按照他們商議的來,齊夫子更是單獨的收拾出來一間屋子給下河村的孩子們用。 等能夠跟得上趟了,再分到別的班,這樣一來,也就算是有一個能夠熟悉的過程了。 吳有秀的能耐,齊夫子還是知道的。 啟蒙入門是沒有問題,可是如果還想要繼續再往上學,這就有些難度了。 一趟走下來,下河村的孩子們上學的地方就有了。 雖然離著鎮子上稍微的有點遠,可是孩子們卻是并沒有在意過的。 這些路算長嗎? 要知道當時謝老爺這條道一走就是兩年多啊,人家也沒有喊累喊苦什么的吧。 謝一林:還真沒怎么喊過。 不過偶爾的在心里是喊過的,只不過這些人不知道罷了! 第118章 十一月初, 謝一林拉著滿滿的一馬車的東西去了京城。 這還不包括他悄悄的放進藥植空間里的藥材和酒,上百壇的酒,堆放在藥植空間的一側, 至于那些花了將近一百兩收來的藥材,則是被他插在藥材種植地的周圍。 這才幾天的功夫,那些焉了吧唧的藥材竟然全部都返青了,就當是柵欄來用了,當然,謝一林清楚,待種植上幾年之后,這可就是寶貝了。 帶的東西多,在路上的速度就慢。 走走停停, 一直到了十一月二十才到了京城。 在謝宅里收拾了一下,拉著給老師帶的禮物去了御史府。 王忠看到謝一林回來了,很是高興的說:“少爺您終于來了,老爺前些日子還一直念叨您呢!” 謝一林從馬車上取出來一個紙盒和一壇酒遞到王忠的里:“這是給王叔的,自己家做的,您嘗嘗, 老師呢?” “那就太謝謝少爺了, 老爺去上朝還沒有回來,最近事情挺多, 每天回來的都挺晚,要不少爺先吃些東西等著?”王忠開心的接過來禮物,尤其是酒抱在懷里, 小心的不能碰著了。 之前老爺讓他嘗過少爺送的酒,味道真的很好。 再說和謝少爺之間也沒有什么客氣的,早就當成一家人了。 謝一林一聽眉頭皺了皺,眼看著天都要黑了,老師竟然還沒有回來,這得多忙??? 不過卻也沒有在御史府里等著,他這么久沒有回京城了,這次回來也有必要走一圈。 讓王忠找人將車上的東西卸了一部分下來,這些都是給老師的,另外還有幾份是謝一林打算送出去的。 “王叔,我過一會兒再來看老師,國子監和葉府那邊都去看看,等回來再和老師細談!”在來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就連農場那邊也順道走一圈。 自己考上了舉人,在家里請客了,在京城數不上,不過和自己要好的還是要走走的。 王忠連忙應下,見謝一林離開了御史府,他也連忙將里的酒和禮物放到了自己的屋里去,等回家的時候帶給家里人嘗嘗。 國子監 敬一亭 祭酒陳景林看著謝一林送過來的東西,不由的一樂。 “難得啊,你小子還知道回來看看!”陳景林笑著道。 從國子監每年出去的考生不下數百,可是了之后還能回來的屈指可數,今年也就只有謝一林回來了。 謝一林道:“必須回來啊,還要感謝祭酒和各位老師的栽培呢,這可不算賄賂,我已經考上了,是給各位老師的謝禮!” 陳景林:“早就想好了吧?” 謝一林輕笑道:“那可不,祭酒大人的面前,學生可不敢亂說,這一份是給祭酒大人的家里人嘗嘗的,一直說去拜訪,結果一直也沒有來得及去,其它的是給老師們嘗嘗,都是老家那邊做的,不值什么錢,嘗個新鮮吧!” 陳景林:“我代其它人謝謝你了,既然如此,那就收下了,正好嘗嘗你們老家那邊的特產,葉子柏有聯系嗎?好久沒見他了,也不知道怎么樣了?” 謝一林搖搖頭。 葉子明也就是來過一張算是信的紙條,葉家那邊就從葉子明他們都去了邊關之后,他也就很少過去了。 葉子柏更是沒有一點的消息 。 陳景林嘆息一聲,低聲道:“邊關戰事起,又有多少黎民百姓要受苦,考試要更加用心才是!” “謝謝老師提醒,一林記下了!”謝一林低眉順眼的道。 總感覺祭酒大人的話里有話。 陳祭酒還要去處理事情,謝一林也就沒有再多逗留,告辭離開了。 走了出來,看到慢慢豎的國子監的大門,謝一林的心里是有點點的不舍的。 這次走出來了,或者是不一定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夠再進來看一眼了。 國子監的學習非常緊湊,對謝一林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 當然了,老師的教導更具有針對性。 兩方綜合,謝舉人就此有成。 離開國子監,謝一林去了葉府,不過并沒有進門,葉十六在門房那邊說是夫人最近幾日一概不見客。 謝一林將禮物遞過去,同時還將寫的一封信壓在了點心盒上。 葉十六點頭,然后將東西收進去了,過了一會兒出來說是全部都轉交到夫人上,為了謝謝他的禮物,還回贈了一些水果和邊關帶來的茶葉。 謝一林接過來就離開了。 葉府里。 葉夫人看著面前的點心、酒和一封信,不由的看向邊關的方向道:“夫君,如果我要是實在想不出來別的辦法的話,我就去找這個孩子說說了,或者他能夠想得出來辦法也不一定呢!” 邊關現在又有難事。 藥材有了長吳縣的補給,再加上慶豐府提供的少量,所缺的并不明顯,可是眼看著天兒冷了下來,邊關的溫飽又是一大難。 敢去的價錢逆天的貴,其它的不敢去,不到半道上就得被一些人給使絆子。 一來二去的,邊關那邊已經來人催促了不下十遍了,可是依舊沒有用處。 朝廷撥不出去,米糧棉衣都沒有,更不用說是其它的搞寒的東西了。 葉夫人將謝一林放在點心上的信隱藏的收了起來,還是先通過葉家的渠道再想想辦法吧。 那孩子還要科考呢。 再說,他一介將軍府的當家夫人,怎么能讓一個孩子為此來煩惱呢? 農莊那邊謝一林送過去了十壇酒和五十斤點心,人多不可能每家一包,也就是嘗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