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紀事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365
“呈上來吧?!?/br> 衛衍捧著那個匣子,送到了皇帝的案頭,他把匣子打開了,將書取出來,放到了皇帝的面前,才束手站在旁邊。 景驪伸手拉過他,讓他坐下了,才有空細看封面。 “水利農桑實錄集?”他笑著念出了聲,不過當他的視線下移,看到作者的名字時,臉上的笑容很快凝固了。 只見封面上,赫然印著一行墨字——崤山居士齊遠恒。 原來是衛衍的“遠恒哥哥”出的書啊,每次“遠恒哥哥”有事,衛衍就特別積極地要去幫忙,甚至連晚上和他說都等不及,這個時候就來見他,其他人有事,比如他,怎么就不見衛衍這么積極呢? 景驪這莫名其妙的飛醋,已經吃了許多年,不過他也知道,他這么在意衛衍和齊遠恒的交情,實際上非常小心眼,說出來了,衛衍肯定不能理解,說不定還要說他一頓,所以他這飛醋要吃的,但是吃得隱蔽起來了,沒事不會挑開來和衛衍明說。 齊遠恒才干是有的,有時候也能派得上用場,對衛衍的事,也很盡心。當然,如果衛衍對齊遠恒的事,不是這么盡心的話,就更好了。 景驪想到了前段時間的事,又想著一些根本不可能成真的事,最后決定給衛衍一個面子,翻開來繼續往下看了。 齊遠恒在序言里面,說了他的這本實錄集的成文過程,然后特地感謝了兩人,一人是衛衍,另一人是孫柯。前者幫他做了許多收集實例的工作,后者則從實踐角度給他提了許多修改意見。 既然衛衍也在這本書里出力了,景驪又繼續看了下去,一看他就沒能收住手,直接一口氣全部看完了。 “陛下,請喝茶?!毙l衍見他合上了書,倒了一盞茶,雙手奉了上去。 景驪接過了茶,喝了幾口,才問他:“你看過了吧,這事你也參與了,你覺得該怎么做才好?” “臣想著,是不是先選一個地方,實踐一下,是否有效果?”這事,衛衍還沒有回京的時候,就思考過,皇帝現在問了,他就把他的想法說出來了。 “朕想想,選哪里好?”衛衍這話,是老成之言,景驪很贊同,開始考慮要在哪里實踐了。 “孫柯……”他又想起了孫柯,孫柯前段時間也出力了,算是有功,君王若有功不賞,臣子們寒心了,以后就不會賣力做事了,所以孫柯的功,他肯定要賞的,至于怎么個賞法,他略想了想,才說道,“孫柯就授為康平縣縣令吧,齊遠恒就到康平縣去實踐他這套做法,看看有沒有效果吧?!?/br> 康平縣離京城很近,在那里實踐,皇帝想知道具體的情況很容易,齊遠恒做事不順的時候,想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也比較容易。 “陛下圣明!”這些,衛衍都明白,所以他這話,絕不是隨意敷衍,而是真的覺得皇帝很圣明。 孫狀元原先被皇帝虧待了,蹉跎了這些年,現在被起用,完全是應該的。孫狀元如今與齊兄關系很好,而且他以前就做過親民官,對這些事很熟練,齊兄在他管轄的縣里實踐,兩個人必然能夠同心同力,一起辦好這件差事,皇帝這么做,一舉數得,當然圣明無比了。 “朕這么圣明,愛卿是不是該給點獎賞?”景驪辦完了公事,又起了逗弄衛衍的心思。 “陛下想要什么獎賞?”衛衍一時間腦子里有些打結,沒明白他的意思,以為他真的想要什么東西。 景驪伸出手指,托住了衛衍的下巴,慢慢湊過去,吻住了他。 “朕就想要這樣的獎賞!” 他的話音,慢慢消失在了唇齒間。 第一百八十三章康平縣事 弘慶元年二月下旬,孫柯在賦閑多年以后,被授為康平縣縣令,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被朝廷再次起用了。 縣令,品秩不算高,在景朝,一般在正七品上下浮動,但是這個位置很重要,這是親民官,是朝廷中最臨近百姓的官員,掌著一縣的刑名錢谷等事,俗稱百里侯。 同為縣令,其實也有高低之分,因為縣與縣之間,實際上有著很大的不同。 縣分上縣、中縣、下縣,又有富縣和窮縣之分,也有文風民風物產之類的不同,再者,離京城的遠近,也能區分知某縣到底是美差還是苦差事。 孫柯原先任職的垅安縣,是個下縣,在荊州最南端,遠離京城,是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壞去處,而康平縣,是個上縣,位處冀州,就在天子腳下,顯然是個好去處。 再說,孫柯原先任職下縣,品秩是從七品,現在授了上縣縣令,品秩水漲船高,升為從六品,連跳二級,肯定是晉升。 但是不管怎么往好里說,實際上,比起他的同年,孫柯在仕途上,算得上備受蹉跎了。 這事鬧成這樣,他固然有錯,不過皇帝的錯也不算少。 偏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孫柯身為臣子,沒法和皇帝去計較這些事誰對誰錯,只能生生受了皇帝對他的種種不公正。 直到如今,他才算看到了一點仕途平坦的盼頭,也是相當不容易了。 孫柯上任之后,齊遠恒帶著一些友人,也來到了康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