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紀事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358
衛敏文則喚來了大管家,將這艘樓船裝好了,送到了宮里去。 “陛下,永寧侯府的壽禮送進來了?!备哂怪懒诉@個消息,第一時間就來向皇帝稟報了。 “讓人送過來,給朕瞧瞧?!?/br> “是?!?/br> 很快,內侍們就搬著一個方方正正的箱子,進了昭仁殿。 永寧侯府的這份壽禮,裝在了一個紅木的箱子里,箱面上還繪制了一朵牡丹。 “俗氣!”景驪還沒看到東西,嘴里就開始挑刺了。 高庸指使著人將箱子小心擺放到幾上,假裝沒聽到皇帝在說什么。 反正永寧侯就算送一塊破石頭,皇帝心里也是歡喜的?;实圩炖镆@么說,就讓他去說吧。 而且萬壽節的壽禮,多數人都這么裝,這是為了喜慶,俗氣什么的,自然顧不得了。 “打開來看看吧?!本绑P用很有些可有可無的語調說道,當然,他的心里,對于衛衍的壽禮,還是很期待的。 內侍們輕手輕腳,打開了箱子,把用紅綢蒙著的壽禮,小心地取了出來,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當紅綢取走,樓船露出來的時候,景驪都要震驚了。 咦,衛衍什么時候,這么有品位了? 這些年來,衛衍每次送壽禮,都是挑得很俗氣的壽禮,景驪經常懷疑他是隨便選的,根本就沒有用心挑,眼前這件禮物,很不符合常理??! 他摸著下巴,在那里沉吟,覺得這事透著某種說不出來的玄妙。 “陛下,永寧侯這是長進了?!备哂箿惾ち艘痪?,也是在提醒皇帝。 皇帝這神情,不太對勁,在這萬壽節的關頭,皇帝可不能去瞎折騰,免得又折騰到底下的人。 而且永寧侯今非昔比,皇帝明明知道的,每次都要故意忘掉,這記性真的有點糟糕。 景驪仔細打量著這份壽禮,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裝回去吧?!?/br> 萬壽節的壽禮,出挑的,會擺出來供人觀賞,但是皇帝這意思……高庸看了幾眼御案上的樓船,終于看明白了,把它放在外面任人評說,眾人恐怕要分成兩派掐一頓了,的確沒這必要。 高庸示意人把這樓船又裝回了箱子里。 “高庸,到了萬壽節晚間,再把它擺到內殿去?!毙l衍送的壽禮,不給別人看,是怕有人生事,不過景驪自己肯定要仔細賞玩的。 “是,陛下?!?/br> 安樂侯府的案子了結了以后,周府尹又陸陸續續審了幾樁案子,都是類似的事,類似的結果。 原先,所謂的民議洶洶,其實只是關心朝政,時不時向民議司上書的那些人,才在關注這事,但是隨著府衙審了幾個案子后,民間百姓終于反應過來了,朝廷這是在為百姓做主了。 沒人做主的時候,百姓吃了虧,也只能吃了,現在既然朝廷肯做主了,向官府報案的百姓,瞬間就多了起來,不管是京城里面,還是地方上,有不少人家被人告到了官府里面。 聰明人,一旦被官府揪住了把柄,都照著安樂侯府的樣子在做,但是這世上,肯定也有蠢人,第一個跳出來的蠢人,是汝陽伯,他被人告了以后,表示他就是不退,也不認罰,隨便府衙怎么著吧。 如果安樂侯做這種事,京里的顯貴們,一點都不會覺得驚訝,因為安樂侯后面有人撐腰,有底氣做這種事,但是汝陽伯……呵呵,他是哪個牌面上的人物,竟敢這么挑釁皇帝? 汝陽伯府從上代開始,就沒什么長進的子嗣,如今也就剩下個空頭爵位,還敢做事這么光棍,這是活膩了吧? 眾人這么想著,都等著看好戲。 果然,皇帝沒有客氣,也沒有手軟,一點都不在乎馬上就要過萬壽節了,對臣子處置過嚴,是否不合時宜。 在汝陽伯拒絕退還田地上繳罰金的第二日,就有內侍帶著官兵,圍住了汝陽伯府,宣讀了皇帝的旨意,收回了汝陽伯的爵位和宅第。 皇帝的這個處置一出,不管是想要炸刺的,還是想要拖延的人家,一下子都老實了下來,不敢再去捋虎須了。 而且,這筆罰金將要用于修繕擴建官學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士林,士林之中對于皇帝此舉,自然又是大唱贊歌,此消彼長之下,這些人,不想老實,也得老實了。 京里的顯貴們,老實了下來,地方上的勢家,也是會看風向的,現在風向這么吹,他們只能隨風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