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紀事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16
“有勞陛下垂顧,臣妾已經好多了,請高總管回去后,替臣妾多謝陛下的關愛?!崩钫褍x穿了件家常舊衣,額頭上扎了根素色的抹額,表明她正“病”著,她先站起來,和高庸就皇帝的關心客套了幾句,謝過皇帝的關心,才重新落座,說道,“高總管可是稀客,快請座,小梅,給高總管上茶?!?/br> “李昭儀這般客氣,折煞老奴了?!备哂剐x了皇帝賞賜的藥材等物,才告了罪,小心地斜坐在軟墩子上,和李昭儀拉起了家常,兩個人點評了一下城外的田園風情,回味了一番永興大街上時興的糕點吃食,最后高庸又關切地問起了李昭儀的家人。 就這么東拉西扯,扯了一堆有的沒的,喝完了一盞茶,高庸才告辭離去。 他走了以后,李昭儀面無表情地坐了一會兒,才吩咐道:“小梅,筆墨伺候?!?/br> “娘娘,我們真的要這么做嗎?陛下說是這么說,但是娘娘們都不愿意出宮的話,陛下恐怕也就算了吧。不管怎么樣,陛下都不可能直接把我們扔出宮去吧?”小梅知道李昭儀要做什么,她站在那里沒有動,反而勸了幾句。 “陛下會不會直接扔人出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陛下現在要千金買馬骨,第一個站出來的,得到的就越多,晚了,恐怕就沒這么多了?!崩钫褍x是天熙元年,皇帝大婚時進宮的,在宮里十多年了,該明白的道理,她全都明白了。 皇帝下了這道旨意,就算有人想乘這個機會離宮而去,礙于太后反對,高位后妃們不愿意,朝中贊同這道旨意的朝臣也很少,沒人肯做這個出頭鳥,就沒人敢動,所以皇帝派高總管來各宮,是來做說客的。 后妃們誰都不肯見高總管,是在表明她們不愿離宮的態度,但是,她的想法,卻與其他人不同,她雖然是九嬪之首,承過恩,但是無子嗣,也無寵,就算皇帝哪日又想起要巡游后宮了,后宮中的諸妃,也多是老人了,恐怕皇帝看著她們,也沒有這個興致了。 皇帝那道永不納妃的誓言,原是因皇后而發,后來帝后表面情深,私底下種種齟齬,宮里的明眼人全都心知肚明,如今皇后已逝,皇帝就算心中留有舊情,死人也要給活人讓路,更何況皇帝的心里是情是恨都很難說。 既然濃情已薄,這誓言就是多余的了,皇帝想要推翻它,有的是辦法,有些人覺得皇帝真的不會再廣選天下美女,再一輪輪進新人,覺得皇帝的后宮合該只有她們這點人,只要她們不走,輪也會輪得到的,只能說還是太天真。 有些道理其實很簡單,不過身處其中的人,一葉蔽目,才會看不清。 皇帝有喜愛的人,恩澤雨露自然全都緊著他喜愛的人,旁人輪不到?;实蹧]有所愛,只想恣意享樂,自然會用新鮮的顏色,替代舊顏色,她們這些老人就要靠邊站。 有子嗣,有寵的,還能與新人爭一爭,像她這種無子嗣,無寵的,恐怕就要給新人讓路了。 宮中的位份就這么多,有人落,有人才能起。就算規規矩矩不找事的,只要身下占著那個位子,事最后還是會找到那人頭上來,想要在宮里安安穩穩地度日,談何容易? 李昭儀思索了幾日,最終決定,既然皇帝想要千金買馬骨,那么她愿意做這“馬骨”。 第二日,午后,慈寧宮里。 “太后娘娘……” 太后午憩剛起來,就看到她身邊最信任最得用的女官,急沖沖地從殿外奔進來。 “別急,小心摔跤,你也是有了年紀的人了,什么事這么火急火燎的,一點都不穩重?!碧蟪谅暫浅?,不過她的語氣中并沒有帶上怒意,反而有些關愛之意。 太后如今快花甲之年了,這位女官是她從家里帶進宮的婢女,比她略小幾歲,如今也是五十開頭的人了,主仆二人相伴數十載,情分自然不同。 “娘娘,昨夜鐘粹宮的李昭儀,在入夜后給陛下上了份陳表,愿奉天恩浩蕩,自請離宮而去?!迸俦歼M來,好不容易喘勻了氣,急急忙忙說道,“今日陛下下旨,封李昭儀為明惠縣主,賜宅開府,另賞賜了田莊鋪子金銀無數。圣旨一下來,李昭儀當場叩謝接旨,只帶了兩名貼身伺候的宮女,就這么出宮去了?!?/br> 太后聞言,稍微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皇帝在做什么了。 皇帝通過這種手法,直接把內命婦變成了外命婦,那些無子無寵的后妃,恐怕都要動心了。 李昭儀是九嬪之首,位份在前,出宮去封為縣主,其他人比李昭儀位份低,未必都能被封為縣主,但是不管怎么樣,一個鄉君的封號是跑不掉的。 就算這個女爵無法傳之于子孫,也足以保她們一生安穩了,比起宮中的詭異難測,今日不知明日事,那些沒什么大野望的后妃,恐怕會覺得這是一條好出路,很快就要接二連三地上表自請出宮了。 至于皇帝,別看他一下子需要賜出去許多爵位,但是他也不虧,內命婦是命婦,外命婦也是命婦,每年都是有俸銀的,這些女子本就是他的女人,他總要花錢養到老的,不管是養在宮里,還是養在宮外,這錢他都得花。 要是皇帝直接把她們扔出宮去,撒手不管了,恐怕不少人就要翻來覆去地指責皇帝薄幸無情了,但是他現在把花在宮里的那些錢,直接挪到了宮外,大概更多的人就要贊他仁德圣明了。 皇帝這份拿捏人心的本事,是太后手把手教的,如今看他出手這么干凈利落,太后本應該感到驕傲的,但是太后一想到皇帝又在逆著她的意行事,而且馬上就要達成目的了,就覺得心口疼。 “去和皇帝說,哀家病得更嚴重了,恐怕用不了幾日,就要去見先帝了?!碧笠е?,擠出了這幾個字。 “娘娘,奴婢馬上派人去請陛下過來,您消消氣,千萬不要氣壞了自己的身體。李昭儀父母已逝,兄弟不得力,她自個兒無子又無寵,她要為自己著想,但是其他娘娘礙于家族,礙于種種,恐怕不敢這么為自己著想?!迸贀嶂蟮男乜?,努力安慰她。 皇帝要放人出宮,對于那些愿意出去的女子來說,真是恩澤,她們或是再嫁,或是自己當家作主,比在宮律森嚴的后宮苦熬日子不知道逍遙舒適多少倍。但是對于那些有野心成為未來儲君之母的女子來說,對于宮外許多想靠女子的裙帶上位的人來說,絕對不是恩澤。 “現在人多,皇帝以利誘之,讓她們自愿離宮,等到人少了,皇帝又要用上其他手段了?!被实坌睦锏哪屈c小九九,太后難道還不清楚? 人多的時候,皇帝派人利誘,誘得李昭儀自愿開了這個頭,后面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上去,等到人少了,被自愿,或者直接掃地出門,這種事皇帝肯定做得出來,所以太后一開始就不想讓皇帝得逞。 何況,一旦留下來的人少了,不肯走的那些人,就算最后她們與皇帝硬熬,熬到能夠留下來了,在這事上就完全落于下風了,以后皇帝無論怎么對待她們,都不會有人幫她們說話了。 就算她們聲稱自己并非出于私心,而是自愿留在宮中為皇帝守身,就算有人看不過去,要對此事嘰嘰歪歪,皇帝也是能理直氣壯反駁的。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初皇帝就說了,事情會變成這樣,所以他開恩讓她們離去,她們不肯蒙受圣恩,要一意孤行,要逆著圣意行事,最后真成這樣,全是自找的。 這件事,本來是皇帝有私心,永寧侯回來了,皇帝只想和永寧侯在一起,嫌棄后宮中的這些女子礙事,想要打發她們出去,但是被他左繞一下,右繞一下,最后必然要變成皇帝他最最圣明,是不肯承恩的那些人心存私心,不知感恩,活該受苦了。 這種始終讓自己處在有理局面的行事方法,當然也是太后教給皇帝的,但是太后現在想想這些事,真的氣悶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