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紀事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74
而如今,就因為他當時腦子沒有失常,太后竟然說他有失察之過,沈莫覺得自己的冤屈快趕得上“六月飛雪”了。 第三十八章生氣 為了這事,旁人的日子不好過,擔憂的擔憂,生氣的生氣,當然無視的依然無視,不過說句實在話,景帝自己的日子,也沒有旁人想象中那么舒服。 這些時日,他待在御書房或者昭仁殿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政事議完了,他就認真批改奏折,軍國大事民生要務的奏折,他固然每一份都要從頭到尾仔細揣摩,事無巨細件件過問,就算放在以前他看一眼就要丟開的那些請安折子,他都一份不肯放過,每次都要去仔細翻一遍。 他是如此得勤政,勤政到朝臣們想想就覺得心好累,勤政到他身邊伺候的人都感到膽戰心驚的地步。 這一日又如平時一般,景帝硬是捱到月上柳梢頭,手邊再也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他才終于下令起駕回宮。他身邊伺候的那些人,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氣,但是想到回宮以后,皇帝的心情根本不可能好轉,只會更加糟糕后,他們又不由自主地揪緊了小心肝。 日子再這么過下去,別說是身為當事人的皇帝,就算是他們這些跟在旁邊看著的人,都要看不下去了。 這事鬧到如今這般地步,雖然不清楚皇帝與那人之間,具體在鬧些什么,不過凡是可以在皇帝跟前說得上話的內侍宮女,每一個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想方設法去開解皇帝,逗皇帝開心,可惜能讓皇帝心情馬上好轉起來的人不肯配合,他們這些人就算再努力也無濟于事。 而且那個人現在除了高總管可以接觸得到,沒有人可以見到他,旁人就算想勸,也是無從勸起。 而且他們真的想不通,做人臣子的做人奴婢的,最首要的職責,難道不是為皇帝分憂哄皇帝高興嗎,哪有人會存心給皇帝找麻煩,硬要給皇帝氣受的? 偏偏有人這么做了,皇帝還拿他沒轍,又舍不得打罵他,只好把他關著。不過把人關的時間越長,皇帝的心情就越糟糕,偏偏那個人死不肯低頭,皇帝到了如今這般騎虎難下的地步,想要的結果怎么都得不到,反過來要皇帝去哄人,皇帝又不甘愿,只能無限期地把人關下去。 但是照目前的情形來看,那人還不曾低頭,皇帝自己就快撐不下去了。到時候,不知道又會是怎樣的一場軒然大波。 在皇帝身邊伺候的那些人,也許沒有多么高深的為人處世見解,但是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生存法則,在宮里當差,伺候的人又是皇帝,伺候得皇帝高興,好處當然大大的有,伺候得不好,可是隨時會有掉腦袋的風險。 對于那些人來說,哪怕皇帝真的沒理,要去和皇帝講理這件事情,本身就是自己找死的行為,有委屈自己吞下去,有淚水自己咽下去,才是這宮里生存的法則,才能在這皇宮里面,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所以對于皇帝身邊的大部分人而言,無論衛衍和皇帝鬧成這樣的起因是什么,都沒人覺得是皇帝錯了,反而會怪衛衍不識抬舉,仗著皇帝的恩寵在使性子。 “還不是仗著陛下寵他,舍不得把他怎么樣,他才敢這么鬧。要是放在幾個月前,他敢這樣給陛下臉色看?” 不止一個兩個嘴碎的內侍,暗地里偷偷說過這話,后來被高庸聽到了,當場杖了一頓,才讓這話消停下去。這些小兔崽子是不是嫌命太長了,這話要是落到皇帝耳朵里面,保證讓他們當場腦袋落地。 皇帝寵愛的人,他自己可以任意貶斥,想怎么罵就怎么罵,愛怎么怪就怎么怪,卻容不得旁人多嘴半句。 而且,皇帝對衛衍到底存著怎樣的心思,這些小兔崽子看到現在,難道還看不明白? 侍寢以后,能夠留在皇帝榻上到天明的,按照宮規,只有皇后一人?;实圩灾獣匀耸乱詠?,從不曾在榻上留過人過夜,衛衍是第一個。 高庸從皇帝臨幸了衛衍的第二日,就心知皇帝對衛衍并不是他表現出來得那般不在意,所以不管皇帝說什么,做什么,他都命人小心地伺候著衛衍,免得哪里有了疏忽怠慢,衛衍還不曾著惱,皇帝倒要找人算賬了。 只是,揣摩君心,窺探圣意,向來是君王大忌。有些事上,聰明伶俐,貼心貼意,會讓皇帝滿意,有些事上,知道太多,卻不是什么好事,特別是在皇帝舉棋不定的時候,要去多嘴多舌,更不是聰明人所為。 所以,高庸一向只是小心伺候著衛衍,偶爾提醒衛衍幾句,卻不會在皇帝跟前說些不該說的話。 不過,就算高庸不準其他人嘀咕這事,在他內心深處,始終覺得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若是在幾個月前,衛衍就算再委屈再難過,也只能乖乖受著,不敢有絲毫的反抗,但是他現在敢與皇帝硬扛,大概是因為他很明白,皇帝不可能真的關他一輩子,皇帝也舍不得對他用上百般酷刑,逼他低頭,自然有底氣硬撐著。 只是,皇帝不肯放棄,衛衍也不肯低頭認輸,這事該如何圓滿收場,真的是一件讓人很頭痛的事情。 那夜,皇帝發了一頓脾氣后,就命人圍了寢殿,皇帝不在時,除了高庸可以入內殿服侍外,其他人等靠近內殿都是殺無赦,后來皇帝又下了噤口令,不準任何人往外或者往內傳遞消息。 除了皇帝之外,高庸是衛衍能夠接觸得到的唯一一個伺候的人,而高庸是皇帝信任的心腹,絕對不會幫著衛衍做事,保證了不會有任何確實的消息傳入或者傳出。 能得到皇帝這樣的信任,固然值得高庸高興,但是這個差事絕對不是那么好做的,每次入內伺候,都要聽衛衍苦苦哀求,讓高庸很是頭痛。 只要衛衍肯在皇帝面前,擺出這副低姿態軟聲求幾句,皇帝還犯得著關著他,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偏偏高庸語重心長真心實意地勸說衛衍,衛衍卻一句都不肯聽,就算夜里衛衍在皇帝手里吃了苦頭,也不肯稍微服軟一下,只會拿這些事情為難他這個底下人。 而且……高庸看了一眼幾乎沒怎么動過的膳食,嘆了口氣,上前勸了幾句未果,只能收拾下去,再命人換了些新鮮的送上來。 旁人勸不動他多吃點,等皇帝回來后,自然有辦法讓他把東西吃下去。 “還是沒胃口?” 景帝回宮后,看到了那些送來的膳盒,當場眉間的“川”字便深了幾分。衛衍繼續這么沒胃口下去,前段時間好不容易養出來的那些rou,恐怕就要掉光了。 他自然有辦法讓他頓頓吃下東西,只是若日日有大量時間彼此相對,他很怕自己總有一天會控制不住脾氣,做出什么讓他后悔莫及的事情來,才特意日日忙到此時才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