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紀事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59
如今他躺在皇帝的懷里,從下往上望去,才發現皇帝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許多,似乎在他沒有注意到的時候,皇帝已經從少年進入了青年,稚嫩和青澀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從他的臉上褪去,代以青年的成熟干練以及帝王的威嚴,皇帝不怒而威的氣勢儼然已成,溫潤的笑容中似乎帶了些高深莫測的味道。 雖說君心向來難測,但是先前皇帝好歹還有霸道任性這些少年習性,不管再怎么掩飾,皇帝的心意總有些痕跡可尋,現如今才怕真的是“君心深似海,臣子無力探”。 不過,衛衍轉念一想,又覺得他老是想要揣摩君心做什么,窺探圣意可是君王大忌,他剛才不過是沾了一點天家隱秘的邊,皇帝就動了無名之火,往死里折騰他。若他知道得太多,豈不是死得更難看? 想到這里,衛衍就歇了再去探究揣摩皇帝心意的念頭。 反正皇帝心里對他的處置,應該早就有了計較,他只須按著皇帝的意思,一步步走下去即可,其他的,不用想太多,因為想太多也是白想,除了自尋煩惱之外,沒有其他用處。 皇帝對他的身體尚有興致的時候,自然是放在身邊百般寵幸,一旦沒了興致,就會將他外放為官,這大概就是皇帝常常掛在嘴邊的不會虧待他吧。 其實,只要自己不去鉆牛角尖,這日子一旦習慣了,很快就能過去。衛衍雖然這么說服自己,但是他的心里面總有些奇怪的感覺,他仔細想想,又不知道是為什么,忍不住又想瞇起眼睛。 睡著了就好了,什么都不用再去多想。 “別睡了,喝口茶醒醒神,起來走動走動,免得晚膳吃不下東西?!本暗垡娦l衍呆呆發愣了一會兒,又要閉起眼睛睡覺,趕緊推推他,將手中的茶盞遞上去,服侍著他漱了口,才重新倒了一杯茶給他喝。 兩人相處時,若無必要,景帝絕不會喚人進來服侍,這些許小事自然由他自己隨手做了。 衛衍直到一杯暖茶下肚,才算徹底清醒了過來,終于發現自己依舊躺在皇帝身上,趕緊爬了起來。 “幫朕揉揉,朕動不了了?!本暗墼谒鹕砗?,開口向他求助。 被一個成年男子壓著睡一覺的代價就是半身麻木,動彈不得。不過景帝并沒有后悔,而是很有興致地聽著衛衍一邊垂著頭替他按摩,一邊在那里念叨“臣早就說過”之類的啰嗦話。 他的身體正在慢慢恢復知覺,猶如針扎一般難受,但是他的心情卻很好,心情一好,他就忍不住要去動手動腳。 “陛下剛才在看什么書?”一番唇舌糾纏后,衛衍好不容易得到了說話的機會,趕緊用別的話題岔開皇帝的注意力。再由著皇帝這么親下去,恐怕親著親著,就要走火,再這么著胡鬧一陣,晚膳怕是真要趕不上了。 “是你的遠恒哥哥寫的游記,里面有些風土人情很有意思,你有空不妨好好看看?!本暗圻@話的重點顯然是“遠恒哥哥”這四個字,他的話里話外都散發著某些酸味。 “陛下……”衛衍無奈地開口,卻不知道該說他什么才好。 什么叫他的遠恒哥哥?那是他酒醉時的胡話,皇帝不用記得這么牢吧?還有,皇帝什么時候與齊兄的交情已經好到以書相贈的地步了? 衛衍自然不知道,在他去幽州的那段時日,景帝儼然成了隨意居的???,與齊遠恒等人談詩論文,說古道今,針砭時事,偶爾還會合著眾人調侃調侃另一個自己,這日子不知道過得有多么逍遙舒適,而且乘這機會,他還為幾名看著頗為順眼的寒士寫了推薦信去參加恩科,玩樂與政事兩不誤。 至于齊遠恒與他之間的交情,說深厚還談不上,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他們彼此間的印象已經大為改觀。 這本游記記錄了齊遠恒游歷各地時耳聞目睹的風土人情奇聞軼事,齊遠恒沒打算大肆付梓,只是弄了數十本送給親朋好友作為閑暇時的消遣之物,皇帝陛下有幸收到了一本。 至于齊遠恒為什么沒有送給衛衍一本,或者是因為衛衍從幽州回來后,他們就匆匆見了一面,還沒來得及送,或者是因為齊遠恒覺得送給衛衍也是白送,以衛衍捧了書就想睡覺的習慣而言,送他書實在是浪費。當然以常理推論,原因極有可能就是后者。 “你的遠恒哥哥倒是個難得的人才,可惜……”可惜什么,景帝沒有說完,只是用略微惋惜的神情搖了搖頭,“不說這些了,陪朕出去走走?!?/br> 皇帝當時到底是在可惜什么,衛衍根本摸不著頭腦,他只稍微想了想,一時想不明白,也就丟開手了,何況他馬上就要陷入水深火熱的狀態,根本就沒有時間再去考慮這個問題,等到此事終于重提的時候,已經是很久以后了。 第二日,衛衍就去沈大統領跟前報到。 沈莫見了他,態度算不上多么嚴厲,不過是溫言勉勵了他幾句,就打發他去整理文書了。 等衛衍到了近衛營專門擺放文書的庫房后,他才明白沈大統領大概對他很有意見,不過是礙著皇帝的旨意,不愿明著反對罷了。 整整三大庫房,數十年的文書,仿佛每一本上面都明晃晃地寫著四個大字——“知難而退”。這恐怕就是沈大統領的用意,挑他最討厭最不拿手的事情讓他去做,想要讓他知難而退,從而不著痕跡地逼皇帝收回那道旨意。 衛衍的性子從本質上而言,大多數時候是逆來順受的,比如皇帝想怎么揉搓他,就怎么揉搓他,反正他都會乖乖受著,不敢有絲毫抗拒,不過若真的被逼得狠了,他自有一股犟脾氣,這一點,相信皇帝陛下最深有體會。 只是,皇帝有過這番體會,不等于眾人都明白這個道理,至少沈莫就不知道還有這回事,當然沈莫就算有過這個體會,也不會當一回事,因為他本來的目的,就是要借此逼退衛衍。 不過沈莫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番為難,把衛衍骨子里的那點犟勁激了出來,一門心思撲在了庫房里面,誓要把這份差事做到完美無缺。 近衛營的文書分為幾大類。第一類也是最重要的一類,當然是近衛營所屬眾人的花名冊履歷密檔。第二類屬于輪值交接記錄。近衛營的侍衛親軍營兵何人何時在何處輪值戍衛,有一份詳細的輪值表,交接的時候兩人簽名為證,最后全部歸檔入庫便于追溯查找。 第三類則是一些絕密資料,比如皇城各宮室布局圖,各行宮,各獵場的輿圖等等,幾乎囊括了皇帝可能會出行之處的各項資料,所載翔實完備,甚至連京城的大街上有幾個坑都有記錄。 除了這三大類,庫房里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文書,例如與各衙門往來的公函,近衛營內部的公函等等諸如此類。 沈莫要求衛衍梳理徹查的就是前兩類,以衛衍目前的官職,能夠接觸到的也就前兩類,第三類他還沒有資格涉及。不過光是整理這前兩類,就累得他夠嗆。 近衛營從上到下計有大統領一人,副統領四人,一等侍衛六十人,二等侍衛一百六十人,三等侍衛二百六十人,四等侍衛四百五十人,親軍校三千人,另有營兵萬人,總共一萬三千九百三十五人。 衛衍最首要的任務,就是熟悉這些人的履歷密檔,并且進行梳理徹查,核對文書所載真偽。近衛營有專人負責此事,各項文書都齊備,唯一的問題就是工作量巨大。 因近衛營負責皇帝陛下的安全防衛,選人嚴格,就算選個營兵都要上溯五代,至于跟在皇帝身邊的近衛,就更不用說了,祖宗十八代外加九族都要查清楚,履歷加各項證明材料合在一起,每個人的履歷密檔都是厚厚一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