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節
挺挺就過去了,虧寧王說得出來。 “皇室宗親算是完了,”成王忽然道,“今日是我,明日還不知道輪到諸君誰的頭上?!?/br> 順陽郡王冷著臉:“王爺放心,皇上絕不會冤枉您,若是這案情還有玄機……我定然向皇上稟告……” 順陽郡王的話沒有說完,只看有衙差匆忙過來道:“寧王爺,成王爺府上有個管事已經飲毒自盡了?!?/br> 人沒了就會死無對證。 成王的臉色更加難看:“看來有人定要置我于死地?!?/br> “將王府所有管事都押往大理寺?!?/br> 成王眼看著宋成暄走過來,宋大人目光冰冷,他身邊的官兵仿佛也被他的氣勢影響,一個個漠然站在那里,十分的駭人。 “這也是皇上的旨意?”成王不禁問宋成暄。 宋成暄道:“想要盡早查明案子,就要審訊府中所有下人,王爺若是對此心存異議,可以上奏朝廷,這段日子我就是刑部和大理寺,隨時等候朝廷旨意?!?/br> 宋成暄說完從成王面前走過。 寧王都被嚇得一抖,這宋成暄還真是半點不留情面啊,不過他好像跟宋成暄有些交情,希望……這交情能夠加深些,免得哪天萬一撞到這位宋大人手里。 想到就去做。 寧王將順陽郡王拉到一旁:“等處置好這些,我家中設宴,你將宋大人一起請來?!表橁柨ね鯇⑺纬申呀榻B給他,算是做了樁好事。 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辮子 順陽郡王疑惑地看著寧王。 寧王被看得渾身汗毛豎起,不由地道:“你……這是做什么?” “王爺不會是心虛了吧?”順陽郡王道,“莫非您跟成王爺有什么往來?恐怕被牽連進去,想要向宋大人求情?” 寧王立即挺直脊背:“不要亂說?!?/br> 順陽郡王卻沒有要住嘴的意思:“那您為何要驚慌?” 寧王恨不得立即撕了順陽郡王的嘴,順陽王府不知做了什么孽,別的沒傳下來,就是這張嘴經久不衰。 “你仔細看看,”寧王向旁邊示意,“這都是京都衛所的人,也就是……他的意思?!彼蛏蠐P了揚頭。 順陽郡王會意,寧王指得是皇上。 寧王接著道:“會不會因此借機清理皇室宗親?我是真的害怕?!弊詮奈和醢钢?,他們一直戰戰兢兢,魏王謀反案不知有多少冤魂,他們好不容易才能自保,再來一次不知會怎么樣。 前兩天他還羨慕成王有那么多妾室,他被王妃攆去書房睡的時候,他會詛咒成王早晚有一天倒在女人的肚子上,要不是成王日子過得太順心,他豈會覺得自己真是悲慘的不得了? 不過那些都當不得真,今天看到成王落得這樣的下場,成王府女眷哭哭啼啼,他沒有看熱鬧的心思,更沒有去教訓成王的沖動。 成王若果然是幕后主使,他做的事形同謀反,用不著他去教訓,整個成王府都會被治罪,他也不會去可憐成王。 他現在怕,萬一抓錯了人呢?即使找不到證據皇上也寧可錯殺絕不放過,那這樁案子就是一筆糊涂賬,誰都有可能會被卷進去。 順陽郡王皺起眉頭,卻不開口說話。 寧王急起來:“你倒是說說話啊?!泵髅魇莻€長舌婦,現在給他演什么鋸嘴的葫蘆。 順陽郡王沉吟著道:“在常州時,王爺不在場,不知抓那蘇紈和慧凈有多艱難,宋大人和徐大小姐將案子查得清清楚楚,如果成王是無辜的,我相信他們絕不會冤枉成王,這就是為何回京之后,我愿意與宋大人和徐大小姐一起查案,就是因為欽佩他們的為人。 也許別人有什么陰謀詭計,會借機排除異己,他們絕對不會,跟著他們一起查案,清清白白,干凈得很?!?/br> “胳膊擰不過大腿,”寧王道,“上面有命,只怕一個宋成暄和安義侯府也無可奈可?!?/br> “果然是那樣的話,”順陽郡王道,“我們就據理力爭,不知到時候寧王敢不敢出面?!?/br> 寧王一凜:“你的這是什么意思?難道我會做縮頭烏龜不成?” 順陽郡王忽然冷笑一聲。 寧王不禁吞咽一口:“這樁事絕不可能,那我豈非成了傻子,這次查案,定然要弄個清清楚楚,不能有冤案,更不能牽連眾多,否則就不是兔死狐悲,大家恐怕要共赴黃泉?!?/br> “唯寧王爺馬首是瞻?!表橁柨ね豕硇卸Y。 寧王瞪圓了眼睛,他就說了兩句話,怎么就被扶上了馬背,他該不會是中了順陽郡王的圈套? 順陽郡王道:“王爺后悔還來得及?!?/br> “不,”寧王緊張之下差點咬到舌頭,如果這次他不答應下來,將來也會被人拋棄,這樣戰戰兢兢的日子他過夠了,“我什么都沒做,我不怕被人查,但也休想害我?!?/br> 自??偸菦]錯的。 “但是想要公正不容易,”順陽郡王皺起眉頭,“除了宋大人和徐大小姐,我現在誰都不相信,這次刑部大牢出事,就連刑部尚書都沒有露面,全都在暗中看著,算計著風向,再出一個張家,我們誰都吃不消?!?/br> 寧王不是傻子,順陽郡王說的話他都明白,當年魏王謀反案死那么多人,都是因為張家從中興風作浪。 順陽郡王道:“王爺可想好了,我們該如何支持宋大人?” 寧王沒想到順陽郡王現在就讓他履行諾言,寧王為難起來,現在他能做些什么? “王爺拿一張名帖給宋大人,萬一事急從權需要王爺幫忙……這也算是王爺的一片心意?!?/br> 寧王從懷里拿出名帖:“這……有何用?” 順陽郡王接下來:“有時說話未免不便,有這名帖,王爺就知道事情緊急,必須要王爺出面幫忙?!?/br> 寧王點了點頭,一張小小的名帖也沒什么……可為什么他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順陽郡王找了個機會走出成王府,將懷里的幾張名帖都遞給等在外面的齊德芳:“將這些交給徐大小姐?!?/br> 就像徐大小姐說的那樣,此案事關重大,不知會查到哪一步,有些人慣會見風使舵,不牢牢握住他們一些把柄,還真的放心不下。 現在有了這些東西,寧王就算有什么小心思,也要先想一想,會不會被他反咬一口。 順陽郡王嘆氣,他也是不得已,必須要多拉些人上船,這樣這條船才會更加平穩。 …… 宮中。 皇帝聽程如海稟告案情。 皇帝將手中的奏折丟在桌案上:“朕早就知道,皇親國戚中有人包藏禍心,成王表面上對朕恭敬,背地里不知在用什么手段?!?/br> 程如海道:“趁著這個案子,將整個宗室都查個清清楚楚,皇上就能將宗室都握在手心里?!?/br> 皇帝沒有說話,抬起頭看程如海:“徐家和宋成暄可有異動?” 程如海低聲道:“現在還沒有?!?/br> “朕聽說一件事,”皇帝目光微沉,“宋成暄的雙親是離開京城時被賊匪所殺,而且恰好是在魏王謀反案時……” 程如海聽到這話不禁有些驚詫,皇上怎么會注意宋家的事,而且知曉的如此清楚。 “皇上,”程如海道,“微臣立即就去查?!?/br> “要記得朕只相信天子門生,”皇帝道,“任何疑點都不能錯過,但是不要被宋家和徐家察覺?!?/br> 程如海應了一聲,他雖然不知這代表了什么,但只要皇上交代的必然非同小可。 程如海慢慢退了出去。 皇帝站起身來,在大殿中慢慢踱步,半晌他才看向馮順:“你覺得有沒有可能,當年魏王府有人逃了出去?” 第五百四十章 猜到 馮順不知該怎么說。 “皇上,奴婢不敢妄言,”馮順低頭,“當年魏王謀反,先皇立即命人抓捕反賊,事后清點過反賊的尸身,刑部、宗正寺都有案宗可查……” 馮順說完這話看向皇帝,皇帝仍舊靜默地站在那里,他抿了抿嘴唇:“不過……也不能排除真的有人渾水摸魚,不過魏王死在宮中,當年奴婢見過魏王的尸身,其他人……” 馮順就算再有膽子,也不敢繼續說下去。 皇帝轉過頭看向馮順:“你還記得那個魏賊世子嗎?” 馮順思量片刻:“奴婢那時候剛剛入宮,魏……賊父子進宮本就不多,奴婢就遠遠地看過一眼?!?/br> 皇帝冷冷地道:“魏賊一家被誅殺了十幾年,朕早就不記得那些罪人是什么模樣了?!边@樣的罪人,他怎么可能放在心上,現在他是大周的皇帝,大周臣民都要敬服于他。 皇帝想到這里,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魏賊被殺時的情形,他陪著父皇坐在大殿中,看到一些熟悉的宮人被捉起來,聽到宮人慘叫的聲音。 父皇說的對,即便他們父子站在這里,父皇坐在龍椅之上,也并不安穩,只有牢牢地握住權柄,制住那些居心叵測的臣子,才能做真正的皇帝,這句話他不敢忘記。 登基時他年紀尚小,要仰仗張家,張家做的事他都記在心里,待到他羽翼豐滿他自然會懲戒張家,太后娘娘想要救張家,也被他幾句話趕回了慈寧宮。 皇帝目光一盛,眼前浮起一個模糊的影子,那人與他年紀相仿,個子卻比他高些,宮中宴席之上,他規矩地坐在那里,神情平和、自然,不見半點的緊張,帶給他一種無形的壓力,他是皇嗣,身份高那人一等,可他卻找不到那種凌駕于那人之上的感覺。 還好之后魏賊一家被殺,那人自然也跟著死了。 現在卻有宮人招認,魏王謀反時有人出宮送信,魏王府可能有人還活著,活著的人是誰?魏王妃?世子?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護衛或是奴婢?不可能是奴婢和護衛,否則那宮人不會如此說。 皇帝瞇起眼睛,看向馮順:“你帶著幾個親信,不要驚動任何人,親自去審問那宮人,核實她說的話?!?/br> 馮順就要退下去。 皇帝道:“傳旨,命禮部、吏部侍郎進宮,朕要嘉獎功臣,讓他們好好為朕辦事?!?/br> …… 一場大雪慢慢地將整個京城包裹起來。 李煦從程如海屋子里退出來,程如海說的話漸漸地讓李煦腦海中的脈絡越來越清晰。 李煦穿上斗篷,一路去往刑部大牢。 慧凈被刺殺,大牢守衛更加森嚴,李煦是刑部的功臣,他出入大牢自然暢通無阻,衙差和獄卒都前來行禮。 “我要去見常悅,”衙差應了一聲,“要不要文吏跟隨?” 李煦想了想搖搖頭:“若是問出重要案情,本官自然會吩咐?!?/br> 衙差跟隨李煦,走到一處牢房之前,放下手中的火把和椅子,然后才告退離開。 李煦坐在椅子上。 大牢里的常悅慢慢走了過來:“李大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