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徐清歡覺得手上一沉,抬頭看過去,只見如意上面花絲透空鑲嵌了兩塊偌大的寶石,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恭喜安義侯大小姐了,”內官笑著道,“這可是太后娘娘庫中少有的寶貝,愿這如意為您招福納祥,讓您萬事遂意?!?/br> 第一百九十三章 贊同 安義侯讓人拿了喜銀打點內官,內官和宮人都顯得十分客氣,熱絡地說了兩句話就告辭出門。 安義侯夫人看著女兒手中的如意有些恍惚,這花絲鑲嵌極為考究,這樣的東西若是做嫁妝那是極有面子的。 安義侯夫人心中一動,之前有傳言說張玉琮的女兒要入宮,難不成這柄如意本來是在那時候賞賜給張家女兒的。 太后這樣做,是將張家今日的結果算在了清歡頭上嗎? 想到這里安義侯夫人一驚,喃喃地道:“這可怎么辦才好?!?/br> “母親別擔憂,”徐清歡拉住了安義侯夫人的手,“不一定就有什么事,張玉琮觸犯大周律法,張家丟盡顏面,太后娘娘這樣做也許就是為了以示她毫無偏袒之心?!?/br> 安義侯夫人看著女兒清亮的眼睛:“是這樣嗎?那送什么不好,為何送如意?!北境黾薜呐畠?,長輩添箱時,都會送頭面和如意,清歡的年紀正是說親的時候,會不會太后娘娘以此來威脅他們…… “先將如意供起來吧!”安義侯望著桌子上那金光閃閃的東西,若有所思,“既然是太后所賜,我們不能丟了禮數?!?/br> 望著那被供奉起來的如意,安義侯夫人總是心中不舒坦。 “別思量了,”安義侯看向夫人,“讓人準備清歡進宮時的衣裙,明日一早還要進宮謝恩?!?/br> 安義侯夫人眉頭皺得更深了些,內侍特意交代,明日讓清歡獨自去慈寧宮,這還是頭一次:“宮中的規矩大,會不會是要挑清歡些錯處?!?/br> “不會,”安義侯道,“這個節骨眼上,太后娘娘不好做得太明顯?!?/br> 安義侯夫人帶著人去準備,安義侯回到書房里坐下,剛剛準備起身去找兩本書來看,就有管事道:“大小姐來了?!?/br> 徐清歡端了杯茶給安義侯:“父親來書房是想要看書嗎?要看什么書,我去給父親找來?!?/br> 安義侯看著女兒坐在錦杌上,一臉笑容:“剛剛處置完公務心中有些亂,就過來坐坐?!?/br> 徐清歡起身:“那我去書架找一找,有沒有合適的書來看?!?/br> 不一會兒功夫,徐清歡搬了一摞書放在安義侯面前,那些書看起來年代久遠,而且曾被多次翻看過,第一本就是《兵法總要》。 徐清歡拿來的都是兵書。 安義侯望著那些兵書出神。 “母親說,父親帶兵出征之前都會將兵書翻一遍,隨便這些內容父親早就爛熟于心,翻看兵書無非是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 這次父親不光要看這些書,大約還要向洪大人請教海戰的要法,雖說父親年輕時也曾在水師中歷練過,可海上作戰并非父親專長,即便父親要留在岸上接應,也要心中有數,戰場上情形瞬息萬變,準備越是周全越容易取勝?!?/br> 說完這些話,徐清歡抬起頭:“父親心中是不是已經做了決定,準備出戰常州?!?/br> 安義侯眼睛重新變得清明:“我也是今日才下的決定,沒想到就被你看了出來?!?/br> 徐清歡道:“因為女兒知道,父親的性格如此,定然會這樣抉擇?!?/br> 安義侯道:“我年輕時隨先皇出征,那時不過是個小小的武騎尉,先皇對我有知遇之恩,有一次我帶兵被圍困,先皇帶兵前來解救,就是那次讓我下定決心一生戎馬,常年在外一心打仗,后來才知朝堂比戰場還要兇險?!?/br> 安義侯說到這里停下來,如今卸了兵權,在朝堂上見慣爾虞我詐,倒也從中明白了幾分道理,有些仗可以來得無聲無息。 徐清歡接著道:“張家輸了一局,不能再有其他損失,這次不光是要面對倭人、海盜,還要防備張家人從背后下手,皇上要的是常州平安,打贏這一仗,就算張家在其中搗鬼,只要不是破壞大局的舉動,皇上也不能再懲治張家。 洪大人是想要舉薦宋成暄去帶兵嗎?所以父親才會心生擔憂,因為張家和宋成暄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相差懸殊,宋成暄在朝中也沒有任何的名望,即便他被張家所害,也不會有什么人站出來為他說話。 相反的,換了父親前去,張家就要有所顧忌,父親與張家纏斗多年眾所周知,直接害死父親太過顯眼,弄不好會將把柄落在皇上手中,看似父親去更為合適,可父親定然也想到了,張玉琮有可能會與父親拼個魚死網破?!?/br> 安義侯伸出手摸了摸徐清歡的頭頂:“我如今已經不是從前的安義侯,能想到這些必然會有所防范?!?/br> 徐清歡點點頭:“女兒知道,所以女兒也不會勸父親改變主意,太后娘娘是何等聰明的人,定然已經洞悉這些,才會提前安排,對我們家中施恩,將來萬一出了事,也能堵住悠悠眾口?!?/br> 皇家做事向來恩威并施,母親擔憂的也沒有錯,太后娘娘此舉也是在提點父親,太后不能明著干政,卻能左右女眷,真的做主為她指一門親事,她必然要承受。 安義侯眼睛中滿是歉疚:“都是父親……” “不是,”徐清歡道,“若父親軟弱膽怯,女兒會勸父親放下爵位做個鄉紳,父親敢于一戰,那我們整個侯府也不會畏懼。 太后娘娘雖然有謀算,我們也有法子應對,比如現在太后娘娘不能向我們下手,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借太后娘娘的力好好查查王允那些人?!?/br> 安義侯驚訝:“太后娘娘肯相信你的話?” 徐清歡點點頭:“信與不信不重要,因為這些對太后來說沒有任何損失,相反的真的查出來,對太后必有裨益,誰也不想暗地里藏著一個時刻想要算計她的人?!濒[出那么多風雨,那人卻半點未被波及,未免太過舒坦了些?!?/br> 徐清歡話音剛落,管事前來稟告:“大小姐,簡王府送來帖子,明日請世子爺、大小姐過去一趟,說是那鳥兒不吃不喝許久,像是又病了?!?/br> 徐清歡不禁覺得好笑,簡王爺為肥鳥可謂是費盡心神,哥哥這才將肥鳥送回去多久,王爺就又來求救。 徐清歡道:“明日我從宮中出來就去拜見王妃?!?/br> 管事應了一聲退下去。 徐清歡也想安義侯行禮準備離開。 “要去哪里?”安義侯道,“總要聽聽你母親講一下宮中的禮數?!?/br> 徐清歡被揭穿秘密,不由地抿了抿嘴唇,憨笑道:“女兒一會兒就回來?!?/br> 看著徐清歡的背影,安義侯不禁搖了搖頭,不禁又想到當年與魏王定下婚約時的情形…… 清歡還不知道。 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 …… 徐家馬車停在一處院子前。 徐清歡下了車,雷叔迎上來道:“我去敲門?!?/br> 徐清歡點點頭。 院子看起來很冷清,就像他這個人一樣,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寒意,讓人難以接近。 沒有讓他們等太久,門被打開,緊接著永夜走了出來。 永夜道:“公子在家中?!?/br> 徐清歡點點頭,帶著人走了進去。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丈夫 宋成暄坐在樹蔭下,他已經換下了官服,身上穿了深藍色直綴,已經摘了發冠,頭發齊整地梳著,發黑到了極致,更顯得他整個人極為深沉。 徐清歡抬起頭看看那棵樹。 只可惜這老樹不開花,若不然顯眼的花朵在枝頭,倒能將眼前的人襯得柔和一些,也多添幾分溫暖。 徐清歡胡亂想著,正好迎上了宋成暄的眼眸,他一雙眼睛如天山冰雪化作的清泉,真是冷到了極致的人才能如此。 徐青安道:“宋兄這院子不錯,冬暖夏涼,可惜沒地方搭戲臺子,否則也能熱鬧熱鬧?!?/br> 自從被宋成暄救了之后,徐青安的“宋大人”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宋兄”,可惜兩個人話不投機半句多,徐青安想要活躍氣氛,卻收到一片沉默之聲,只好坐在一旁給宋成暄相面。 嘴唇不薄,鼻子也不是過分的高聳,臉頰不突出,看著不像是寡義之人,只是生了一對細長的眼睛,眉毛又濃密,這點不好,太過英俊就會薄情,還是生成他這樣剛剛好,又出挑又可靠。 徐青安對自己的理解十分的滿意。 “這是郎中開的藥,今日止血,明日去腫化瘀,”徐清歡將食盒打開,拿出一盅藥來遞過去,“若是你已經服藥了,我這就拿回去,我家的先生經常給養樂堂的傷兵看癥,對這些最為擅長,尤其是那些不得休養的傷口,服藥總能好得快些,宋大人可以試一試?!?/br> 宋成暄正襟危坐,腰背筆直,身形紋絲不動,若非親眼見到他肩膀的傷口,很難相信他是個有傷在身的人。 而且昨晚一夜未眠,今日又上朝回話,他臉上沒有半點的疲憊,相反的那雙眼睛仍舊熠熠生輝。 宋成暄依舊沒有說話。 徐清歡覺得有些奇怪,詢問地看過去,他卻瞇著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 周圍瞬間安靜下來,一如那晚他們被困之時,就連哥哥說話的聲音都不得見了,樹枝隨風搖曳,透出幾分世事安穩的感覺。 “宋大人?”徐清歡再次發問。 宋成暄依舊不語,她是來送藥的,自然是感念他的救命之恩,來之前大約已經想到他不會服藥,于是說出那么一大串理由來。 如果他現在喝了藥,她也就遂了心意,不必再擔憂此事,安安心心地離開。 她心中的盤算,他都看在眼里。 沒有昨晚那一茬,她還是見面不相識的模樣,就如同那日湊巧遇見,她在馬車里目光疏離而冷淡。 宋成暄忽然道:“這樣上門來,不怕被張家人看到?”話說出來他微微皺起眉頭,他怎會還記得這樁事,非要想她問個緣由似的,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心眼小的人。 徐清歡被問得一怔,他這話從何而來?昨日在道觀他救下她和哥哥,又跟著他們一起回了侯府,若是張家盯著只怕早就知曉了,他這突然的不滿從何而來,難不成為的是前些日子她沒有傳消息給他? 所以她進門開始,他便一直不言語,就是在報復她那時的作為? 這怎么可能。 宋成暄在外領兵多年,若沒有些氣魄也不會到今日,他是做大事的人,怎會與她計較這些,再說他心中應該清楚的很,安義侯府的事不該牽連到他。 她若是上門求他幫忙,才是心懷叵測。 她想來想去也沒什么不妥,再心思深沉的人也不該挑出錯來。 受傷的人最大,她自然不能與他爭辯。 徐清歡思量到此試探著解釋道:“那時候父親被人攥住了把柄,也不知道能不能脫身,我們家里人也就罷了,怎好再牽連旁人?!?/br> 宋成暄道:“倒是合情合理?!?/br> 哪有什么不對,她與他四目相對,眼睛中滿是坦然的神情。 “藥快涼了?!毙烨鍤g又將湯盅向前放了放,今天過來送藥,她也是滿懷赤誠,希望他能喝,不過他對安義侯府始終有戒心,于是她跟高先生將藥方要了來,這是高家的秘方,京中其他郎中自然難及,他讓身邊人抓藥熬煮,也許會服用。 徐清歡將藥方推了過去:“宋大人不日就會離京,路上難免顛簸,傷口好得快些,總歸能有些幫助?!?/br> 宋成暄抬起眼睛:“你知道我要離京?” 徐清歡道:“海上要有戰事,倭人未必就直接來攻常州,沿海少不了泉州水師防范戒備,大人定然會回泉州幫忙?!彼纬申言跂|南許久,以他的本事,泉州應該遍布他的人手,他此時回去主持大局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相信泉州那邊也會勸他回去,以免在常州涉險。 “接下來宋大人應該還有許多事要安排,”徐清歡起身行禮,“我們兄妹就在這里跟宋大人道別了,希望宋大人此戰旗開得勝,將來仕途平順,建功立業,我們在京中得到消息,也會為大人慶賀?!?/br>